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传感器的焊接质量检测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华 于秀萍 吴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46-448,共3页
对焊接过程检测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考虑了弧焊特性的提取以及焊接质量的估计。设计了一个基于多传感器的焊接质量检测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被用于预测焊接质量。实验证明基于多传感器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焊接质量... 对焊接过程检测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考虑了弧焊特性的提取以及焊接质量的估计。设计了一个基于多传感器的焊接质量检测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被用于预测焊接质量。实验证明基于多传感器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焊接质量检测系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人工神经网络 焊接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张量融合的焊接质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彬 施云惠 王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28-132,138,共6页
焊接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耦合过程,仅凭单一类型焊接数据检测焊接质量的方式是不充分的。为了满足工业实时性与嵌入式设备的要求,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焊接质量检测模型被设计得十分简单,没有发挥出深度学习方法的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焊接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耦合过程,仅凭单一类型焊接数据检测焊接质量的方式是不充分的。为了满足工业实时性与嵌入式设备的要求,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焊接质量检测模型被设计得十分简单,没有发挥出深度学习方法的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模态张量融合的焊接质量检测方法。提出焊接数据集精细划分方案,以解决焊接状态的类内差异;采用MobileNetV2瓶颈模块作为特征提取单元降低模型的参数量;通过各焊接模态子网分别提取不同模态的焊接特征,然后通过张量融合将焊接多模态特征耦合,并提出张量注意力模块,能抑制张量融合产生的大量冗余信息。将本模型在焊接多模态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张量融合质量检测模型较单模态模型的准确率更高,张量融合、张量注意力模块均提高了模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质量检测 多模态张量融合 张量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装配焊接微裂痕高效检测系统设计
3
作者 王登峰 张艳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0,共3页
舰船和海洋平台所处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受海水、盐雾等腐蚀作用和海浪的冲击作用,舰船与海洋平台的焊接结构如果内部存在微裂痕的话,很容易产生疲劳失效等质量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提高舰船和海洋平台的装配焊接质量检... 舰船和海洋平台所处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受海水、盐雾等腐蚀作用和海浪的冲击作用,舰船与海洋平台的焊接结构如果内部存在微裂痕的话,很容易产生疲劳失效等质量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提高舰船和海洋平台的装配焊接质量检测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涡流检测技术的焊接微裂痕检测系统,重点介绍了涡流检测的原理、微裂痕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电路和信号处理单元等,对于提高焊接质量检测的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质量检测 微裂痕 涡流检测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时频图和ResNet18的焊接状态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亚文 吴立斌 周建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0,共6页
针对焊接过程中因外部干扰因素或焊接参数选择不当而导致的气孔和未熔合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小波时频图和深度残差网络(ResNet18)相结合的焊接质量检测方法。首先,搭建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试验平台,利用拾音器记录熔合良好、未熔合和气... 针对焊接过程中因外部干扰因素或焊接参数选择不当而导致的气孔和未熔合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小波时频图和深度残差网络(ResNet18)相结合的焊接质量检测方法。首先,搭建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试验平台,利用拾音器记录熔合良好、未熔合和气孔焊接状态下的声音信号,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处理并且计算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得到合适的信号降噪方法。其次,使用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小波时频图,对时频图进行压缩和预处理,将时频图的大小设置为224×224,并剔除时频图上的标题、坐标和能量等。最后,将处理好的小波时频图作为输入,以未熔合、熔合良好和气孔三种状态作为输出,利用ResNet18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三种焊接状态下的声音信号具有良好的监测效果,其准确率为9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过程 焊接质量检测 ResNet18 深度残差网络 声音信号 小波阈值降噪 小波时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透射塑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方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臻 王耀民 +2 位作者 王瑛玮 程亚婷 曹延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1-245,共5页
选取透明有机玻璃(PMMA)板条和半透明聚苯乙烯(PS)板条试样搭接后进行了激光焊接,按照目前常用的两种塑料焊接强度测试方法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试验观测,对观测结果的测量和分析证明:第一种塑料焊接强度测试方法(两块板条搭接未做贴附补... 选取透明有机玻璃(PMMA)板条和半透明聚苯乙烯(PS)板条试样搭接后进行了激光焊接,按照目前常用的两种塑料焊接强度测试方法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试验观测,对观测结果的测量和分析证明:第一种塑料焊接强度测试方法(两块板条搭接未做贴附补偿)会因为附加力矩的作用改变焊接面受力状态,第二种塑料焊接强度测试方法(两块板条搭接做贴附补偿)仍然会产生附加力矩,贴附补偿不能保证焊接面受力状态回归到纯剪切状态,最后讨论了附加力矩所带来偏转角Ф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透射焊接 塑料焊接强度 焊接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焊缝宽度预测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秀萍 孙华 +1 位作者 赵希人 Alexandre Gavrilov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19,45,共4页
研究了用神经网络预测焊缝宽度的方法。首先对焊接质量检测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弧焊特性的提取、焊接质量的预报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的应用,设计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焊接质量检测系统,给出系统的组成结构,AN... 研究了用神经网络预测焊缝宽度的方法。首先对焊接质量检测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弧焊特性的提取、焊接质量的预报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的应用,设计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焊接质量检测系统,给出系统的组成结构,ANN被用于预测焊缝宽度,建立了焊缝宽度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了验证建立的ANN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NN模型可预测焊缝宽度,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焊接质量检测系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焊接质量检测系统 焊缝宽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