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焊接热源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3
1
作者 莫春立 钱百年 +1 位作者 国旭明 于少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3-96,共4页
总结了计算焊接温度场过程中焊接热源模式的改进过程。首先讨论了传热学中常用的以集中热源为基础的线热源与面热源的解析模型、以及能量在空间以高斯函数形式分布的焊接热源模式 ,以高斯分布函数为基础 ,引出了半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 总结了计算焊接温度场过程中焊接热源模式的改进过程。首先讨论了传热学中常用的以集中热源为基础的线热源与面热源的解析模型、以及能量在空间以高斯函数形式分布的焊接热源模式 ,以高斯分布函数为基础 ,引出了半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模式、椭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模式、双椭球能量密度分布等焊接热源模式。并对比了不同热源分布函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讨论了不同焊接计算过程中对热源函数的选择。结果表明 ,通常的工程运算仍可采用解析模型函数进行简化计算 ,高斯分布函数、半球能量密度分布函数、椭球能量密度分布函数常应用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 ,但由于未精确考虑电弧对熔池的冲击作用 ,在熔池附近有一定误差 ,而双椭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模式 ,不仅可以处理一般的电弧冲力小的焊接热源 ,也可以处理具有强烈穿透作用的激光焊和电子束焊过程的焊接热源 ,进一步提高焊接热循环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影响区 双椭球分布函数 热循环 计算模式 焊接热源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源模型参数求解中熔池形状的提取技术
2
作者 顾颖 李亚东 +1 位作者 刘赛智 揭志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5-178,共4页
为实现焊接热源模型参数求解中熔池形状提取的自动化,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有限单元法及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理论,提出基于温度等值线熔池形状的提取技术,推导了该技术的理论公式,列出了熔深、熔宽的提取步骤,并将ANSYS显示的熔池... 为实现焊接热源模型参数求解中熔池形状提取的自动化,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有限单元法及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理论,提出基于温度等值线熔池形状的提取技术,推导了该技术的理论公式,列出了熔深、熔宽的提取步骤,并将ANSYS显示的熔池边界与提取的熔池边界进行了对比。经理论分析及实例验证表明:该技术在保证提取的熔深、熔宽具有足够精度的前提下,既能避免单元数目过大,又可满足焊接热源模型参数程序化求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源模型 熔池形状 温度等值线 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冷裂纹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滕彬 李小宇 +1 位作者 雷振 王旭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64,共4页
通过扩散氢含量测定,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JFE980S低合金高强钢冷裂纹敏感性和焊前预热温度,同时采用斜Y形坡口试验、金相试验以及残余应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低合金高强钢抗冷裂性能,对比分析了激光-电弧复合焊和MAG焊工艺对接头抗冷裂性能... 通过扩散氢含量测定,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JFE980S低合金高强钢冷裂纹敏感性和焊前预热温度,同时采用斜Y形坡口试验、金相试验以及残余应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低合金高强钢抗冷裂性能,对比分析了激光-电弧复合焊和MAG焊工艺对接头抗冷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复合焊抗冷裂性优于MAG焊方法.因复合焊加入了激光,使得焊缝熔深增加,拘束减小,并且激光在前,对焊接试板有一定的预热作用,使冷裂纹形成倾向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在无法预热的情况下,激光复合焊更能够体现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激光 复合热源焊接 冷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激光—小功率脉冲MI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特性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威 王旭友 +1 位作者 秦国梁 雷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7-40,61,共5页
针对5A06铝合金,通过一系列对比数据综合分析了MIG焊和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在焊缝熔深、焊缝成形、焊接速度、焊接热输入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在MIG平均电流小于200A的小功率脉冲MIG电弧区域内,等热输入且等焊接速度条件下,激... 针对5A06铝合金,通过一系列对比数据综合分析了MIG焊和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在焊缝熔深、焊缝成形、焊接速度、焊接热输入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在MIG平均电流小于200A的小功率脉冲MIG电弧区域内,等热输入且等焊接速度条件下,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与MIG相比可以提高焊缝深宽比1~2倍,增加焊缝熔深0.43~2.5倍;等热输入且等平均焊接电流条件下,与MIG相比,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可以提高焊接速度0.6~1.5倍,增加焊缝熔深0.5~5.9倍;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可以用高于MIG焊0.6~6.5倍的焊接速度和更小的焊接热输入获得与MIG同样的焊缝熔深;与MIG焊相比,激光-MIG复合热源焊缝的铺展性更好,更适合于高速焊接;MIG复合2kW的激光能量后会增加平均电弧电压、减小平均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源焊接 激光焊接 MIG焊接 铝合金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TIG复合热源焊接参数对镁/钢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单闯 宋刚 刘黎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0,116,共5页
采用激光—TIG复合热源的焊接方法对镁和钢异种材料进行焊接,探讨了焊接工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激光离焦量、焊接速度以及TIG焊接电流对焊缝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焊接速度的减小,焊缝抗拉强度随... 采用激光—TIG复合热源的焊接方法对镁和钢异种材料进行焊接,探讨了焊接工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激光离焦量、焊接速度以及TIG焊接电流对焊缝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焊接速度的减小,焊缝抗拉强度随之增大;随着激光离焦量的增加,焊缝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而TIG电流的变化对焊缝抗拉强度影响不大。试验证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能够得到成形良好、力学性能优良的镁/钢异种材料的焊接接头,并且在焊接过程中,激光对镁和钢的连接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源焊接 异种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旭友 王威 +1 位作者 林尚扬 雷振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以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焊接电弧分析仪,对比研究了激光-短路MA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焊接速度、激光与电弧的相对位置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增加,MAG和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都会降低,但... 以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焊接电弧分析仪,对比研究了激光-短路MA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焊接速度、激光与电弧的相对位置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增加,MAG和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都会降低,但由于激光的引入,复合热源在高速焊接过程更稳定.与MAG相比,复合热源可以提高极限焊接速度1倍以上;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与激光在前引导焊接相比,电弧在前引导焊接过程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 激光焊接 复合热源焊接 焊接过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高尚 史春元 +2 位作者 董春林 柴国明 陈俐 《航空制造技术》 2005年第5期86-88,98,共4页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可以增大焊接熔深,提高焊接速度,增大装配间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焊接热源。本文介绍了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这一焊接方法的发展、特性、复合形式、机理及研究应用现状。
关键词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 应用现状 焊接熔深 焊接速度 装配间隙 焊接方法 复合形式 增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脉冲GMAW复合热源焊接参数对焊缝熔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秦国梁 李小宇 +1 位作者 王旭友 林尚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6,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Nd:YAG激光+脉冲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熔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热源焊缝熔宽随电弧功率和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焊接速度的提高而减小,而光丝间距和离焦量对复合热源焊缝熔宽影响相对较小。复合... 通过试验研究了Nd:YAG激光+脉冲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熔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热源焊缝熔宽随电弧功率和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焊接速度的提高而减小,而光丝间距和离焦量对复合热源焊缝熔宽影响相对较小。复合热源焊缝熔宽远大于激光焊缝熔宽而仅稍大于脉冲GMAW焊缝熔宽,说明在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脉冲GMAW决定焊缝熔宽,这主要是由于激光束加热区域远小于电弧加热区域造成的。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还表明,在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激光功率的增大还极大地提高了焊接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源焊接 激光焊 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焊缝熔宽 焊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能量对Nd:YAG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威 林尚扬 +1 位作者 王旭友 雷振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92,共4页
针对低碳钢材料,通过改变加入的激光功率来研究激光能量因素对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和焊缝成形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特定条件下的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存在最佳的激光功率范围,并不是加入的激光功率越... 针对低碳钢材料,通过改变加入的激光功率来研究激光能量因素对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和焊缝成形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特定条件下的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存在最佳的激光功率范围,并不是加入的激光功率越大,焊接过程越稳定;从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缝成形和焊接过程稳定性角度,按照加入的激光能量大小,可以把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分为小功率激光能量稳定电弧阶段、过渡阶段和大功率激光能量增加熔深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从熔滴受力角度分析了激光能量因素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电弧焊 复合热源焊接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熔池-小孔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皓庭 武传松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9期45-51,共7页
掌握和深入理解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的熔池与小孔行为,是实现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前提。综合考虑激光和电弧的热-力作用以及熔滴过渡带入熔池的质量、热量和动量,建立了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 掌握和深入理解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的熔池与小孔行为,是实现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前提。综合考虑激光和电弧的热-力作用以及熔滴过渡带入熔池的质量、热量和动量,建立了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熔池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以及小孔的动态行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小孔壁面上各种力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小孔前/后壁上会周期性地出现微小凸台,小孔孔道处于短暂瞬间闭合与重新张开的瞬时演变状态。熔滴冲击造成的熔池凹陷与小孔周期性合并与分离,加剧了小孔的不稳定性。熔池内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涡流,并在电弧下方附近发生交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源焊接 激光 GMAW 熔池 小孔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接头冷丝填充双热源协同焊接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强伟 路永新 +1 位作者 袁银辉 孙粲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提高T形接头的焊接效率、降低其焊接变形,本文提出了冷丝填充双热源协同焊接的工艺方法,主要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研究了厚度6 mm的5083铝镁合金T形接头双热源协同焊接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双热源热输入相同的情况... 为提高T形接头的焊接效率、降低其焊接变形,本文提出了冷丝填充双热源协同焊接的工艺方法,主要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研究了厚度6 mm的5083铝镁合金T形接头双热源协同焊接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双热源热输入相同的情况下,T形接头焊接温度场在立板两侧呈对称椭圆形分布,椭圆长轴与焊接方向一致,热源后方区域的温度梯度小于前方,主要是同时受到电弧与凝固焊道热量的叠加作用所致,热量分布范围拓宽;底板x方向的纵向残余应力呈"多峰"状对称分布,近缝区以拉应力为主,应力峰值为111.6 MPa;远缝区以压应力为主,应力值随着远离焊缝而变大,原因是距离热源越远,焊接热应力越小,压应力峰值为73.4 MPa;立板y方向从底部到顶部呈从"拉"到"压"的演变趋势,纵向残余应力先减小后微增,近缝区应力峰值为183 MPa,远缝区应力峰值为33.5 MPa;T形接头的横向收缩变形最大,变形量峰值为1.727 mm,主要与熔池金属冷却凝固时横向剧烈收缩、"拉拽"热影响区和母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协同焊接 T形接头 温度场 应力场 焊接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应力场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立艳 董万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8-10,15,共4页
热源模型在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选择合适的热源模型对数值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近几年应用较多的热源模型和复合热源模型;讨论了网格划分方法对应力场模拟的影响,并指出了应力场模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激光焊 焊接热源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参数对铝合金激光--MIG电弧复合焊缝熔深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旭友 王威 林尚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6,113-114,共6页
以5A06(LF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铝合金激光—MIG电弧复合焊(HY-BRID焊)时焊接参数的变化对焊缝熔深的影响规律,并将焊接参数的变化对激光—MIG电弧复合焊、MIG电弧焊、激光焊的焊缝熔深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若以等... 以5A06(LF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铝合金激光—MIG电弧复合焊(HY-BRID焊)时焊接参数的变化对焊缝熔深的影响规律,并将焊接参数的变化对激光—MIG电弧复合焊、MIG电弧焊、激光焊的焊缝熔深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若以等效于激光焊熔深的MIG电弧功率为分界线,可以把MIG电弧的功率分成高、低能量两个区,当激光与低能量电弧区的电弧复合时,激光对焊缝的熔深起主导作用,HYBRID焊的熔深大于该区的MIG电弧焊;当激光与高能量电弧区的电弧复合时,电弧对焊缝的熔深起主导作用,HYBRID焊缝主要体现为MIG焊缝的特点,加入激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增加焊接速度方面,即高速焊时也可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源焊接 铝合金焊接 激光焊接 电弧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FE980S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热模拟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旭友 滕彬 +1 位作者 雷振 林尚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8,共4页
针对JFE980S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脆化、软化问题,采用测温仪对激光-电弧复合焊和常规MAG焊两种焊接方法焊接热循环曲线进行测定,通过测得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利用G leeb 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这两种焊接方法热影响区的焊接过程进... 针对JFE980S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脆化、软化问题,采用测温仪对激光-电弧复合焊和常规MAG焊两种焊接方法焊接热循环曲线进行测定,通过测得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利用G leeb 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这两种焊接方法热影响区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组织、拉伸以及-20℃冲击吸收功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电弧复合焊峰值温度停留时间和t8/5,t5/3冷却时间均小于常规MAG焊;模拟的焊接粗晶区冲击韧性是常规MAG焊的两倍,不完全相变区拉伸性能比常规MAG焊提高了100 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源焊接 热模拟 脆化 软化 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和钢异种金属熔焊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赵旭 宋刚 刘黎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3-56,共4页
采用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对AZ31B变形镁合金和304钢进行搭接焊研究。通过调整焊接参数获得最佳焊接成形,并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先进测试手段观察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复合热源焊接是一种适用于Mg和Fe异种金属材料... 采用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对AZ31B变形镁合金和304钢进行搭接焊研究。通过调整焊接参数获得最佳焊接成形,并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先进测试手段观察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复合热源焊接是一种适用于Mg和Fe异种金属材料连接的有效方法,通过在过渡区域形成新相可以实现Mg和Fe的有效连接。试验还发现,由于氧化程度存在差异,镁铁焊接接头过渡区域会产生不同新相,一种是“竹节状”的MgO相,一种是连续的(Mg)x(Fe)y(O)z复合相,而两种新相的存在获得了两种不同的镁钢连接方式。在后者形成过程中,发现镁扩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Fe异种材料 复合热源焊接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脉冲MAG电弧复合热源规范参数对平板堆焊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国梁 雷振 +3 位作者 林尚扬 何实 王旭友 王威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27,32,共6页
利用余高-熔宽比表示焊缝表面铺展性并与焊缝余高一起作为参数来评价复合热源平板堆焊焊缝的表面成形,通过试验研究了Nd:YAG激光+脉冲MAG复合热源堆焊过程中焊接规范参数对复合热源平板堆焊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并分析了激光对复合热源堆... 利用余高-熔宽比表示焊缝表面铺展性并与焊缝余高一起作为参数来评价复合热源平板堆焊焊缝的表面成形,通过试验研究了Nd:YAG激光+脉冲MAG复合热源堆焊过程中焊接规范参数对复合热源平板堆焊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并分析了激光对复合热源堆焊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弧功率变化过程中,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其对平板堆焊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也逐渐增大;焊接速度变化过程中,激光束能量的加入不仅改善堆焊焊缝表面成形还极大地提高了焊接速度;而在光丝间距和离焦量变化过程中,激光束对复合热源平板堆焊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复合热源焊接 脉冲MAG焊 焊缝成形 平板堆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脉冲MAG复合热源焊熔滴过渡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艳明 王威 +1 位作者 林尚扬 王旭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86,112,共5页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熔滴形成、长大及脱落的过程,观测并分析激光加入对电弧焊熔滴过渡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现激光改变了熔滴的空间飞行轨迹、过渡稳定性、熔滴过渡模式.并从熔滴受力角度建立了脉冲MAG焊接熔滴力学模型,分析了激光加入...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熔滴形成、长大及脱落的过程,观测并分析激光加入对电弧焊熔滴过渡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现激光改变了熔滴的空间飞行轨迹、过渡稳定性、熔滴过渡模式.并从熔滴受力角度建立了脉冲MAG焊接熔滴力学模型,分析了激光加入后熔滴受力状态的改变情况.分析发现复合激光后,脉冲MAG熔滴还受到额外两个力的作用,即激光小孔产生的高速向上喷发的金属蒸气对熔滴过渡的反推力和激光及光致蒸气等离子体对熔滴的热辐射而使被辐射面的液态熔滴金属高速蒸发而产生的反推力,这些反推力在光丝间距小于2 mm,会阻碍熔滴过渡;并且电磁力的方向偏向激光小孔.Nd:YAG激光-脉冲MAG复合热源焊接熔滴过渡稳定性受光丝间距、激光能量、离焦量等参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脉冲MAG复合热源焊接 熔滴过渡 高速摄像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T-型结构单面焊背面双侧成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敏 杨磊 +1 位作者 于瑛 吴林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应用TIG焊、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采用单面焊背面双侧成形焊接技术对钛合金T-型结构进行焊接。对两种工艺进行金相组织、拉伸、弯曲、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焊接钛合金T-型结构,近缝区及热影响区晶... 应用TIG焊、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采用单面焊背面双侧成形焊接技术对钛合金T-型结构进行焊接。对两种工艺进行金相组织、拉伸、弯曲、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焊接钛合金T-型结构,近缝区及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倾向明显要小于TIG焊接头,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的明显高于TIG焊工艺,复合焊接的疲劳强度相比TIG焊提高约50%。因此,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焊接钛合金T-型结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TIG焊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T-型结构 复合热源焊接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丝三电弧焊热源优化及数值模拟
19
作者 任建洋 何俊杰 +1 位作者 王天琪 龙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研究双丝三电弧焊焊接温度散布规律,根据其电弧形态和脉冲频率建立了适用于双丝三电弧焊接的体+面热源,并根据焊丝的倾角对其进行了旋转计算,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6 mm厚Q235碳素钢的双丝三电弧焊焊接温度场,通过遗传算法对其热源参... 为研究双丝三电弧焊焊接温度散布规律,根据其电弧形态和脉冲频率建立了适用于双丝三电弧焊接的体+面热源,并根据焊丝的倾角对其进行了旋转计算,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6 mm厚Q235碳素钢的双丝三电弧焊焊接温度场,通过遗传算法对其热源参数进行了迭代优化,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场呈长椭圆状分布,且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都出现在R弧热源处,其原因是此处同时积累了R弧电弧热量和L弧焊后凝固时的热量;有限元模型温度场与实验温度场结果对比吻合度较高,其结果可为拓展双丝三电弧焊的应用和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仿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丝三电弧 焊接热源 有限元仿真 遗传算法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对激光吸收与散焦的定量测量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彦宾 李俐群 吴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8,共3页
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 ,激光与电弧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一直是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研究中的难点。激光形成的锁孔对电弧有吸引、压缩作用 ,由于激光穿过电弧时能量被电弧吸收和散焦 ,对锁孔的稳定形成有直接影响 ,因此研究激光穿过复合电... 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 ,激光与电弧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一直是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研究中的难点。激光形成的锁孔对电弧有吸引、压缩作用 ,由于激光穿过电弧时能量被电弧吸收和散焦 ,对锁孔的稳定形成有直接影响 ,因此研究激光穿过复合电弧时的吸收与传输特性对分析复合热源焊接机理、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有重要意义。文中设计一种新型试验方法 ,采用激光烧蚀有机玻璃的方法定量测量CO2 激光穿过电弧时 ,电弧对激光的吸收与散焦特性 ,通过有机玻璃的烧蚀深度和烧蚀宽度反映激光能量的损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源焊接 激光 吸收 散焦 电弧 定量测量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