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化效应指数与直链烷基衍生物的标准汽化热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秀利 陈风平 刘明礼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2-24,共3页
利用极化效应指数,建立了计算直链烷基衍生物同系物的标准汽化热的方法。110个可比较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24%
关键词 极化效应指数 直链 烷基衍生物 标准汽化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电负性与烷基衍生物的标准汽化热 被引量:9
2
作者 韩长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2-45,共4页
基团电负性与烷基衍生物的标准汽化热韩长日(湖北师范学院化学系黄石435002)关键词:标准汽化热,基团电负性,烷基衍生物前言汽化热是反映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的重要热力学参数。尽管热力学数据的实验积累要比化学其它领... 基团电负性与烷基衍生物的标准汽化热韩长日(湖北师范学院化学系黄石435002)关键词:标准汽化热,基团电负性,烷基衍生物前言汽化热是反映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的重要热力学参数。尽管热力学数据的实验积累要比化学其它领域的数据的实验积累丰富得多,但对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汽化热 基团电负性 烷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效应指数与硅烷基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热和键裂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秀利 韩琦 +1 位作者 陈惠兰 李杰红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5-48,共4页
利用诱导效应指数,建立了两种计算硅烷基衍生物XSiRxH3-x的标准生成热的方法,18个可比较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46kJ·mol-1,1.41kJ·mol-1。同时得到两种计算XSiRxH3-x键裂能的方... 利用诱导效应指数,建立了两种计算硅烷基衍生物XSiRxH3-x的标准生成热的方法,18个可比较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46kJ·mol-1,1.41kJ·mol-1。同时得到两种计算XSiRxH3-x键裂能的方法。18个可比较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52kJ·mol-1,1.43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效应指数 烷基衍生物 标准生成热 键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效应指数与烷基衍生物某些热力学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秀利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3-18,共6页
利用诱导效应指数,分别建立了计算烷基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热、键裂能的方法,并且得到自由基的生成热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一些烷基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热、键裂能及自由基的标准生成热,平均偏差分别为2.18kJ·mol-1,2.3... 利用诱导效应指数,分别建立了计算烷基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热、键裂能的方法,并且得到自由基的生成热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一些烷基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热、键裂能及自由基的标准生成热,平均偏差分别为2.18kJ·mol-1,2.39kJ·mol-1,1.87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效应指数 烷基衍生物 热力学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衍生物标准生成热和键裂能的经验计算公式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秀利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5-29,共5页
通过研究与基团X的诱导效应指数I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方程:(式中:),P为HX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I为诱导效应指数)。利用上式,计算了一些甲基衍生物CH3X(X=F,OH,Cl,NH2,Br,SH,PH2,SeH)的标... 通过研究与基团X的诱导效应指数I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方程:(式中:),P为HX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I为诱导效应指数)。利用上式,计算了一些甲基衍生物CH3X(X=F,OH,Cl,NH2,Br,SH,PH2,SeH)的标准生成热,计算结果的平均偏差为1.7kJ·mol-1,同时推导出由和I计算烷基衍生物标准生成热的方法,计算了31个烷基衍生物的生成热,计算结果的的平均偏差为3.3kJ·mol-1,还计算了22个烷基衍生物的键裂能,计算结果的平均偏差为2.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衍生物 生成热 键裂能 经验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效应指数与正链烷基衍生物的燃烧热
6
作者 张秀利 李伟 戴玉杰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47-49,共3页
利用极化效应指数,建立了计算正链烷基衍生物同系物的燃烧热的方法,101个可比较值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20%。
关键词 极化效应指数 正链烷基衍生物 燃烧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烷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晓佳 王爱勤 袁光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68,共3页
The N alkyl chitosans were prepared from chitosan through Schiff base formation and hydrogenation.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N alkyl chitosans, bearing the same substitution degree but different carbon chain length... The N alkyl chitosans were prepared from chitosan through Schiff base formation and hydrogenation.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N alkyl chitosans, bearing the same substitution degree but different carbon chain length and vice versa for Cu(Ⅱ), Hg(Ⅱ) and Pb(Ⅱ)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chitosan derivatives of the same carbon chain length show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tested ions, when their substitution degree is ranged in 0 35~0 39. And among the chitosan derivatives bearing the same substitution degree, N pentyl chitosan shows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towards mentioned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N-烷基衍生物 合成 阳离子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盐酸小檗碱烷基化衍生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超 郑珊 +2 位作者 胡宇莉 李学刚 曾忠良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pH值和结构修饰对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的影响。方法: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采用摇瓶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 目的:探讨pH值和结构修饰对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的影响。方法: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采用摇瓶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及其烷基化衍生物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pH值在2.0-8.0时,小檗碱lgP值均小于0,且其在水中的lgP值最小。小檗碱衍生物lgP值均大于0,但变化不大;随着修饰碳链的延伸,其油水分配系数逐渐增大,8-十六烷基小檗碱lgP值在不同pH值条件下均大于1,推测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优于小檗碱。结论:37℃下,pH值对盐酸小檗及其碱衍生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影响不大,但与其结构改造中引入基团的极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烷基衍生物 PH值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猝灭法研究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对溶菌酶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蒋小飞 张宝顺 +1 位作者 刘勇 李学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0,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12、24、36℃)下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Cop-C8-n,n=4、6、8)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常数,并计算热力学参数,研究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对溶菌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对溶菌酶的内源性荧光可产生极强的猝灭作...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12、24、36℃)下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Cop-C8-n,n=4、6、8)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常数,并计算热力学参数,研究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对溶菌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对溶菌酶的内源性荧光可产生极强的猝灭作用,猝灭作用过程既有静态猝灭又有动态猝灭;热力学参数证明,黄连碱衍生物与溶菌酶的结合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随着烷基链的增长,溶菌酶的紫外吸收逐渐下降;在荧光分析中,24℃下溶菌酶与Cop-C8-8的结合位点为2,结合常数为2.063×107,都显著高于Cop-C8-6和Cop-C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烷基黄连碱衍生物 溶菌酶 荧光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磺酰氯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皮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兴元 《皮革化工》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对多种烷基磺酰氯衍生化反应做了综述 。
关键词 烷基磺酰氯衍生物 表面活性剂 合成 应用 皮革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研究芳烷基哌嗪衍生物的镇痛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利兰 杜少辉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8-1103,共6页
基于13种原子类型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t)表征16个芳烷基哌嗪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并与其对小鼠在热板模型中的镇痛活性(lnA_(N))关联。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上述化合物镇痛活性的三参数(M_(7)、M_(14)、M_(21))的QSAR模型.其相关... 基于13种原子类型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t)表征16个芳烷基哌嗪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并与其对小鼠在热板模型中的镇痛活性(lnA_(N))关联。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上述化合物镇痛活性的三参数(M_(7)、M_(14)、M_(21))的QSAR模型.其相关系数(R)和F统计值依次为0.856和11.101.通过R、F、V_(IF)等检验,上述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相关性、稳健性和预测能力.结果显示-CH_(3)、-N<、-CH_(2)-和=O等分子结构单元直接影响这些化合物的镇痛活性。将M_(7)、M_(14)、M_(21)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结点,采用3∶3∶1的网络结构,利用BP算法获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lnA_(N)模型,其R^(2)和标准偏差S_(D)分别为0.988和0.129,表明lnA_(N)与三参数呈现优异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哌嗪衍生物 镇痛活性 电性距离矢量 人工神经网络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二烷基荒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12
作者 焦叶叶 冯剑军 +1 位作者 彭文龙 赵鸿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4,共5页
合成了6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长链烷基荒氨酸酯衍生物;采用IR,UV-Vis,1 H NMR,13 C NMR对添加剂进行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仪考察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承载... 合成了6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长链烷基荒氨酸酯衍生物;采用IR,UV-Vis,1 H NMR,13 C NMR对添加剂进行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仪考察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和较好的极压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添加剂 烷基荒氨酸衍生物 热稳定性能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咪唑啉衍生物在工业水中的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莉 《中国井矿盐》 CAS 2016年第2期10-12,共3页
环烷酸咪唑啉,是应用于天然炼油设备的高效油溶性缓蚀剂,经烷基化后,可得相应水溶性环烷基咪唑啉衍生物。本论文针对环烷基咪唑啉衍生物,探讨了其工业水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并确定了其在工业水介质中与其它类型缓蚀剂的最佳复配方案。
关键词 环烷酸 咪唑啉 烷基咪唑啉衍生物 工业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衍生物合成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润溥 皮士卿 +2 位作者 谢斌 黄红军 陈新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11-1213,共3页
Wittig-Horner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Vitamin A derivatives is improved:3-methyl-5-(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1,3(or 1,4)-pentadienyl phosphonate is reacted directly with C 5-aldehyde in synthesis and a d... Wittig-Horner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Vitamin A derivatives is improved:3-methyl-5-(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1,3(or 1,4)-pentadienyl phosphonate is reacted directly with C 5-aldehyde in synthesis and a double bond rearrangment step catalysted by base is curtai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衍生物 多双键烷基衍生物 WITTIG-HORNE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烷基-2-甲基-4-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润涛 曾胜利 +1 位作者 孙万赋 蔡孟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325-1328,共4页
利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7种α,ω-双[1-(2-甲基-4-硝基咪唑基)]烷烃和20种1-烷基-2-甲基-4-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大多数化合物收率在85%以上.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镇痛、镇静或抗脑缺... 利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7种α,ω-双[1-(2-甲基-4-硝基咪唑基)]烷烃和20种1-烷基-2-甲基-4-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大多数化合物收率在85%以上.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镇痛、镇静或抗脑缺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烷基衍生物 烷基 甲基 硝基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x)R_xSi—X键的键离解能及硅烷基自由基生成热的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涛 霍红梅 钮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基于基团电负性用硅烷基的结构参数建立了硅烷基衍生物H3-xRxSi—X键的键离解能以及硅烷基自由基生成热的经验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出了一系列H3-xRxSi—X键的键离解能,与已知的28个文献数据比较,平均偏差为4.02 kJ.mol-1,计算出来... 基于基团电负性用硅烷基的结构参数建立了硅烷基衍生物H3-xRxSi—X键的键离解能以及硅烷基自由基生成热的经验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出了一系列H3-xRxSi—X键的键离解能,与已知的28个文献数据比较,平均偏差为4.02 kJ.mol-1,计算出来的烷基自由基的标准生成热与已知的4个文献值比较,平均偏差仅为0.30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衍生物 键离解能 烷基自由基 生成热 基团电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蒎烯基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光 李明新 +1 位作者 王忠龙 王石发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4,共12页
α-和β-蒎烯是天然松节油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虫、抗炎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蒎烯属于双环单萜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双环结构和碳碳双键,因而化学性质特别活泼。通过烯烃双键加成或环外甲基... α-和β-蒎烯是天然松节油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虫、抗炎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蒎烯属于双环单萜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双环结构和碳碳双键,因而化学性质特别活泼。通过烯烃双键加成或环外甲基氧化等反应引入新的官能团,得到双环结构蒎烷基衍生物;通过对烯烃双键的开环氧化或异构化等反应,可以打开桥环分子,形成四元或六元环衍生物,从而制备结构丰富的功能性化合物。目前,以天然、可再生的蒎烯为原料合成具有生物活性高、应用性强的新型蒎烷基衍生物已成为蒎烯深加工研究热点。总结了蒎烯生物活性及化学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蒎烯结构的蒎烯基嘧啶类衍生物、蒎烯基硫脲类衍生物、蒎烯基噻唑类衍生物、蒎烯基吡唑酰胺衍生物、蒎烯基磺酸衍生物、蒎烯基取代烷衍生物、桃金娘烯醛衍生物、马鞭草烯酮衍生物等双环结构蒎烷基衍生物,以及蒎酸衍生物、二氢枯铭酸衍生物、蒎酮酸衍生物、对孟烷胺衍生物和松油烯马来酸酐衍生物等开环蒎烷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抑菌、杀虫、抗肿瘤、除草、消炎和降糖等活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关系,提出了当前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蒎烯 烷基衍生物 双环单萜 抑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单体己内酰胺及其烷基化反应产物的构象探讨
18
作者 蒋尚信 张林丹 《纺织基础科学学报》 1993年第4期279-284,共6页
己内酰胺以苯为介质用硫酸二甲酯处理,在不同的摩尔比条件下生成两个甲基化产物。由己内酰胺和硫酸二甲酯均相反应,只得到一个甲基化衍生物。在上述相似的条件下,己内酰胺和硫酸二乙酯反应只得到一个产物——O-乙基己内酰亚胺。本文用... 己内酰胺以苯为介质用硫酸二甲酯处理,在不同的摩尔比条件下生成两个甲基化产物。由己内酰胺和硫酸二甲酯均相反应,只得到一个甲基化衍生物。在上述相似的条件下,己内酰胺和硫酸二乙酯反应只得到一个产物——O-乙基己内酰亚胺。本文用核磁共振谱验证了前人认定的两个甲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并用位移试剂进行诱导结合场扫去偶法确定出各信号的归属,提出了己内酰胺及其烷基衍生物的优势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纤维 单体 己内酰胺 烷基衍生物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含硫有机物的键裂能的计算
19
作者 钮银峰 张秀利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文建立了用基团电负性计算含氮含硫有机物的键裂能的简单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出22个含氮含硫烷基衍生物的键裂能,其平均偏差为3.97kJ·mol-1。
关键词 基团电负性 含氮含硫有机物 键裂能 烷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乙亚基)苯甲胺的1,4-二碳负离子的形成研究
20
作者 关烨第 胡春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0期905-910,共6页
本文报道合成N-(苯基·乙亚基)苯甲胺的二碳负离子的新方法。经多方实验,只有用N-(苯基·乙亚基)苯甲胺与一当量的正丁基锂和二异丙基胺锂反应得到1,4-二碳负离子,硅烷化得到1,4-二硅烷基衍生物。
关键词 碳负离子 苯甲胺 烷基衍生物 正丁基锂 硅烷化 二异丙基胺锂 亚基 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