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中烷基菲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海平 周树青 +1 位作者 初振淼 郭亚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6-424,共9页
辽河盆地冷东油田原油来源单一,成熟度相近,生物降解是导致原油中烷基菲含量和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降解程度油砂样品中烷基菲含量和分布的详细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中等程度生物降解(3到5级)使烷基菲含量大大降低,而异构体... 辽河盆地冷东油田原油来源单一,成熟度相近,生物降解是导致原油中烷基菲含量和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降解程度油砂样品中烷基菲含量和分布的详细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中等程度生物降解(3到5级)使烷基菲含量大大降低,而异构体相对含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中等程度生物降解之后(4级以上),原油遭受4级以下生物降解影响时,烷基菲参数仍能有效指示成熟度。烷基菲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明显受烷基化程度的控制,C3-菲比低烷基取代化合物的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但甲基菲比菲更容易降解,推测这与甲基菲的脱甲基作用有关。生物降解对烷基菲各异构体的消耗有强烈的选择性,在9位或10位上取代的烷基菲比其他位置取代的烷基菲抗生物降解能力强,根据烷基菲系列中化合物相对含量随生物降解程度的变化,确定了甲基菲、C2-菲和C3-菲各异构体的生物降解顺序,研究成果为芳烃成熟度参数的合理选用和生物降解定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菲 异构体 烷基 生物降解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中烷基萘和烷基菲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熊永强 耿安松 +4 位作者 廖玉宏 潘长春 刘德勇 李超 彭平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5-357,共3页
采用逐步增加洗脱液极性的方法对原油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分离、富集,从而使原油中的菲及甲基菲等化合物达到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的条件;并应用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技术对吐哈盆地原油中烷基萘和烷基菲等系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 采用逐步增加洗脱液极性的方法对原油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分离、富集,从而使原油中的菲及甲基菲等化合物达到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的条件;并应用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技术对吐哈盆地原油中烷基萘和烷基菲等系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煤系地层的烷基萘、烷基菲的δ13C值主要分布在-20‰-28‰,相对于海相来源的明显富集13C,可作为探讨有机质来源以及原油对比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 烷基菲 碳同位素 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猝灭法原位研究菲及烷基菲与腐植酸相互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之 杨承虎 +1 位作者 朱亚先 张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32-3336,共5页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LITRF)猝灭法原位研究腐植酸(humic acid,HA)分别与母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菲(phenanthrene,Phe)及烷基PAHs 9-乙基...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LITRF)猝灭法原位研究腐植酸(humic acid,HA)分别与母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菲(phenanthrene,Phe)及烷基PAHs 9-乙基菲(9-Ethylphenanthrene,9-EP)和惹稀(retene,Ret)相互作用,考察HA对母环及烷基PAHs结合特性差异与机制,对了解PAHs环境行为及生物有效性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延迟时间(50ns)可有效消除HA荧光干扰,实现游离Phe,9-EP及Ret浓度直接测定。利用Freundlich非线性等温吸附模型描述Phe,9-EP和Ret与HA结合特性,LITRF猝灭法与传统荧光法获得的模型拟合参数及单点结合系数结果一致。其中,参数n小于1,表明Phe,9-EP及Ret与HA均以非线性形式结合,且9-EP和Ret非线性程度高于Phe;相同给定平衡浓度下,HA与9-EP和Ret单点结合系数KOC大于Phe,而9-EP和Ret结合能力相近,且PAHs与HA结合系数均随给定浓度增加而降低。疏水性、取代基及与HA疏水空腔适应能力决定特定PAHs与HA结合特性。通过荧光寿命分析,HA存在下Phe,9-EP和Ret寿命分别为36.90,35.34和35.13ns,与未加入HA时的36.36,35.34和35.84ns无明显差异,表明Phe,9-EP和Ret与HA间的荧光猝灭以静态过程为主。LITRF猝灭法可快速有效原位研究PAHs与HA相互作用,有助于实现PAHs生态风险原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 荧光猝灭法 腐植酸 烷基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萘、菲系列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林俊峰 张敏 +1 位作者 张利红 张小东 《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81,共9页
为了揭示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中芳烃分子同位素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利用逐步增加试剂极性的方法对芳烃馏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并利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GC-IR-MS)分析技术测定了萘系列和菲系列的单体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芳烃分... 为了揭示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中芳烃分子同位素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利用逐步增加试剂极性的方法对芳烃馏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并利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GC-IR-MS)分析技术测定了萘系列和菲系列的单体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芳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为−47.5‰~−17.4‰,其中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碳同位素为−38.2‰~−17.4‰,平均为−26.8‰;其中ML1-1、ML1-2两个样品的碳同位素为−36.8‰~−17.4‰,平均为−25.7‰;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为−47.5‰~−20.3‰,平均−30.6‰。结果表明,萘系列和菲系列化合物整体上表现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富集13C,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更富集12C;在受到异常高温作用或过成熟度阶段,成熟度可能对芳烃的分子碳同位素产生较大影响,使其更富集13C。不同样品的二甲基萘系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相似,暗示其可能具有相似的碳同位素分馏机制。而三甲基萘、二甲基菲系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分布杂乱,暗示其成因来源可能较为复杂。塔里木盆地两套海相烃源岩中1,6-DMN、1,2,5-TMN、1-MP和1,9-DMP的碳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对两套烃源岩进行有效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烷基 烷基菲 碳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指纹参数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得军 刘泽龙 +1 位作者 许友好 田松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1,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甲基萘/戊基苯、四氢萘两种反应体系的烷基萘含量,发现α位和β位烷基萘质量分数随着反应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加,而且不同取代位烷基萘质量分数之比(烷基萘参数)可以反映反应体系转化率的高低。进一步研究发现,...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甲基萘/戊基苯、四氢萘两种反应体系的烷基萘含量,发现α位和β位烷基萘质量分数随着反应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加,而且不同取代位烷基萘质量分数之比(烷基萘参数)可以反映反应体系转化率的高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体系的烷基萘反应机理相同,并且烷基萘产物分布受到分子筛孔道的限制。提取5种不同减压馏分油反应后的液体产物中烷基萘、烷基菲的含量信息,发现烷基萘参数、烷基菲参数可以用来作为反映减压馏分油转化率高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 烷基菲 烃指纹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