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烷基磷酸酯钾盐在聚酯短纤维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玉 郑帼 窦春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75,共3页
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探讨了烷基磷酸酯钾盐(PK)对聚酯短纤维抗静电性和摩擦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烷基磷酸酯钾盐单、双酯的量比及温、湿度对纤维的抗静电性都有较大影响;PK乳液的粒径对其影响不大,但对纤维的摩擦特性有显著影响。通过... 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探讨了烷基磷酸酯钾盐(PK)对聚酯短纤维抗静电性和摩擦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烷基磷酸酯钾盐单、双酯的量比及温、湿度对纤维的抗静电性都有较大影响;PK乳液的粒径对其影响不大,但对纤维的摩擦特性有显著影响。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当PK乳液吸附量为0.1%时,能较好地包裹住纤维表面,当吸附量为0.3%时,C18PK在纤维表面的堆积多于C12P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磷酸酯钾盐 聚酯短纤维 抗静电性 摩擦特性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进云 魏俊富 +1 位作者 郑帼 孙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基于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和加工工艺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性能要求,研究烷基磷酸酯钾盐的表面张力、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乳液稳定性等乳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烷基磷酸酯钾盐烷基链的增加,表面张力增大,润湿性降低,起泡性... 基于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和加工工艺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性能要求,研究烷基磷酸酯钾盐的表面张力、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乳液稳定性等乳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烷基磷酸酯钾盐烷基链的增加,表面张力增大,润湿性降低,起泡性逐渐减小,泡沫稳定性增强;烷基链的长度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乳化性影响不大;随着pH值增大,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的发泡能力减小,泡沫稳定性变差;随着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粒径的减小,离心量减少,乳液稳定性增强;随着温度的升高,乳液的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磷酸酯钾盐 乳液 聚苯硫醚 表面张力 润湿性 乳化性 乳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磷酸酯钾盐中游离十二醇含量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尤进茂 李怀娜 丁养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3-35,共3页
本文探讨了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中游离醇的提取方法,并对所提取的游离醇进行了衍生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控制及分析。
关键词 烷基磷酸酯钾盐 气相色谱 表面活性剂 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磷酸酯钾盐乳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伊萍 杨毓莹 +4 位作者 舒建生 沙晓祥 李干佐 朱长德 牟建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2-34,共3页
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的稳定性极大地影响其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该文应用胶体化学理论,从乳状液稳定性原理出发,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乳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初生皂法乳化工艺,乳化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10~20min,控制反应... 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的稳定性极大地影响其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该文应用胶体化学理论,从乳状液稳定性原理出发,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乳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初生皂法乳化工艺,乳化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10~20min,控制反应产物的pH=10±1,可得到含有溶致液晶的、类似双连续型的稳定的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磷酸酯钾盐 乳状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烷基磷酸酯钾盐的单、双酯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卫国 王勤静 朱鹤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1,共4页
应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烷基磷酸酯钾盐中的单、双酯,无需分离.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和5.3%(n=12).本法有效消除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磷酸盐的干扰.适用于化纤油剂的质量检验和上油槽中油剂浓度的测定.
关键词 非水电位滴定法 油剂 烷基磷酸酯钾盐 单酯 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磷酸酯与共轭亚油酸形成杂化囊泡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潇丹 程若辉 +3 位作者 方云 樊晔 张豪杰 何怡静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1-245,共5页
脂肪酸囊泡(FAV)的中空壳核结构能够包埋活性分子。为改善FAV仅在其p Ka附近形成的缺陷,以拓宽FAV的应用范围,将安全性和温和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磷酸酯钾盐(MAPK)添加到共轭亚油酸中,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脂肪酸囊泡(FAV)的中空壳核结构能够包埋活性分子。为改善FAV仅在其p Ka附近形成的缺陷,以拓宽FAV的应用范围,将安全性和温和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磷酸酯钾盐(MAPK)添加到共轭亚油酸中,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囊泡化的pH窗口,发现9%MAPK存在时就可以在中性至酸性环境中形成杂化FAV,不明显改变原有FAV的形貌及粒径,且随着MAPK添加量的增大,杂化FAV的pH窗口有逐渐拓宽的趋势。这一结果显示了杂化FAV在化妆品和个人卫生护理用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磷酸酯钾盐 脂肪酸囊泡 化妆品 个人卫生护理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黄芩苷微波萃取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龚盛昭 程江 杨卓如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波萃取黄芩苷的影响,筛选出对微波萃取黄芩苷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单烷基磷酸酯钾盐(MAPK)。通过试验,得到MAPK协同微波萃取黄芩苷的较佳工艺:以质量分数为0 15%的MAPK水溶液为萃取剂,微波300W萃取2...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波萃取黄芩苷的影响,筛选出对微波萃取黄芩苷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单烷基磷酸酯钾盐(MAPK)。通过试验,得到MAPK协同微波萃取黄芩苷的较佳工艺:以质量分数为0 15%的MAPK水溶液为萃取剂,微波300W萃取2次,每次按m(萃取剂)∶m(黄芩粉)=10∶1加入萃取剂,萃取4min。萃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5%的HCl调pH=1~2,析出沉淀,过滤,滤饼用水洗和乙醇洗,干燥,即得黄芩苷粗产品,收率为6 8%,黄芩苷质量分数约为88 1%。结果表明:MAPK能降低微波功率,缩短微波辐射时间,并能提高黄芩苷的收率和纯度,对微波萃取黄芩苷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磷酸酯钾盐 黄芩苷 微波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