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二甲基-5,6-二烷基吡嗪新香料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向纪明 柳林 金华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1-483,共3页
By using AgNO 3 (NH 4) 2S 2O 8 as irritant agent,2,3 dimethylpyrazine was reacted with carboxylic acid to yield six novel 2,3 dimethyl 5,6 dialkylpyrazine.The structure of these compounds was idetified by elementary a... By using AgNO 3 (NH 4) 2S 2O 8 as irritant agent,2,3 dimethylpyrazine was reacted with carboxylic acid to yield six novel 2,3 dimethyl 5,6 dialkylpyrazine.The structure of these compounds was idetifi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IR, 1HNMR.The conditions of the reation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合成 2 3-二甲基-5 6-二烷基吡嗪 自由基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吡嗪香料试生产技术总结
2
作者 冯续 王蓉麟 杜彩霞 《陕西化工》 CSCD 1992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以二胺和二醇为原料1步气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的生产工艺及其3kg/d 烷基吡嗪香料的工业装置试运转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设计合理,反应操作温度为310℃~370℃,比国外报道的460℃~480℃低约100℃。产品收率为70%~80%,产... 本文介绍了以二胺和二醇为原料1步气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的生产工艺及其3kg/d 烷基吡嗪香料的工业装置试运转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设计合理,反应操作温度为310℃~370℃,比国外报道的460℃~480℃低约100℃。产品收率为70%~80%,产品纯度大于99%,符合食用香料的要求。产品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适宜于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吡嗪 合成香料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和丁二酮Maillard反应形成烷基吡嗪化合物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珮璇 张宏婧 陈继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7,共7页
以α-二羰基化合物为碳源,氨基酸为氮源底物,建立丙氨酸-丁二酮美拉德反应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烷基类吡嗪化合物进行测定并提出6种吡嗪动力学模型,对其生成规律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吡嗪形成机理。反应体系共鉴定8种烷基吡... 以α-二羰基化合物为碳源,氨基酸为氮源底物,建立丙氨酸-丁二酮美拉德反应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烷基类吡嗪化合物进行测定并提出6种吡嗪动力学模型,对其生成规律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吡嗪形成机理。反应体系共鉴定8种烷基吡嗪,其中5种甲基类吡嗪,3种乙基类吡嗪。结果表明:烷基吡嗪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且碱性条件更有利于体系生成吡嗪化合物;除二甲基类吡嗪和乙基吡嗪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其他吡嗪与零级动力学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中2-乙基-5-甲基吡嗪所需活化能最低,为3.3106 kJ/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羰基化合物 烷基吡嗪 动力学模型 美拉德反应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MxOy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世勇 高根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1-524,共4页
以乙二胺为唯一原料,在常压气相条件下经固体超强酸、固定床催化合成以乙基吡嗪为主要产品的烷基吡嗪系列化合物;并对反应温度、进料流速、原料配比和水等条件对产品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温度340°C,... 以乙二胺为唯一原料,在常压气相条件下经固体超强酸、固定床催化合成以乙基吡嗪为主要产品的烷基吡嗪系列化合物;并对反应温度、进料流速、原料配比和水等条件对产品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温度340°C,原料配比乙二胺:水=0.9∶1,进料流速1.2 cm3/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MxOy固体超强酸 固定床催化 乙二胺 烷基吡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羟丙酮羰氨反应体系中烷基吡嗪生成规律的研究
5
作者 罗泰端 林珮璇 +1 位作者 张宏婧 陈继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61-267,共7页
烷基吡嗪(APZ)是食品的重要风味成分组分,同时也是羰氨反应(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之一。为了探究羰氨反应体系中新的APZ反应模型及模型中烷基吡嗪生成的规律,本文以铵盐与二羟丙酮为底物,研究了铵盐种类、时间、温度、浓度、比例及pH对二... 烷基吡嗪(APZ)是食品的重要风味成分组分,同时也是羰氨反应(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之一。为了探究羰氨反应体系中新的APZ反应模型及模型中烷基吡嗪生成的规律,本文以铵盐与二羟丙酮为底物,研究了铵盐种类、时间、温度、浓度、比例及pH对二羟丙酮产生不同烷基吡嗪化合物(Alkylpyrazine,APZ)的影响规律。以反应APZ生成量为标准,在五种铵盐中,氯化铵与二羟丙酮反应生成APZ含量最高,为(4.59±0.11)mg/L;最适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浓度为3.7 mol/L,反应比例为1∶1,反应pH为3。以氯化铵与二羟丙酮为反应底物,APZ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APZ生成量先上升再下降,其中,2,3,5-三甲基吡嗪与四甲基吡嗪的生成遵循零级反应规律;随着反应浓度的增大,APZ生成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固定二羟丙酮浓度,随着氯化铵浓度比例的增高,APZ含量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弱酸性的环境下,更有利于APZ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吡嗪 羰氨反应 铵盐 二羟丙酮 生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羟基吡嗪的合成及其在卷烟调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傅见山 杨华武 +2 位作者 刘建福 周宇 银董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硼酸、葡萄糖胺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烷基羟基吡嗪:2 (1′,2′,3′,4′ 四羟基丁基) 5 (2″,3″,4″ 三羟基丁基) 吡嗪,用LC MS和13CNMR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测定.将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按万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混合型卷烟,发现其对卷烟有很好... 以硼酸、葡萄糖胺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烷基羟基吡嗪:2 (1′,2′,3′,4′ 四羟基丁基) 5 (2″,3″,4″ 三羟基丁基) 吡嗪,用LC MS和13CNMR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测定.将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按万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混合型卷烟,发现其对卷烟有很好的增香作用,能使香气饱满厚实,余味改善.卷烟烟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到卷烟中的目标化合物能在卷烟燃吸时发生裂解反应,向卷烟烟气释放2,5 二甲基吡嗪和一甲基吡嗪等吡嗪类致香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羟基吡嗪 合成 调香 裂解 卷烟烟气 裂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5-烃基-2,3-二甲吡嗪的合成新方法
7
作者 向纪明 王皓东 罗文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86-386,共1页
dimethylpyrazine was reacted with carboxylic acid, silverions and peroxydisulfate through radical alklylation mechanism to yield three 5-alkyl -2,3-dimethylpyrazine Keyword:5-propyl-2,3-dimethylpyrazine radical alkyla... dimethylpyrazine was reacted with carboxylic acid, silverions and peroxydisulfate through radical alklylation mechanism to yield three 5-alkyl -2,3-dimethylpyrazine Keyword:5-propyl-2,3-dimethylpyrazine radical alky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吡嗪 自由基 烃基 引发剂 师专化学 乙醚萃取 油状物 硝酸银 吡嗪衍生物 有机合成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龙珠葡萄成熟过程中6种甲氧基吡嗪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姜文广 李记明 +2 位作者 范文来 徐岩 于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3-167,共5页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HS-SPME-GC-NPD)测定葡萄中6种3-烷基-2-甲氧基吡嗪(MPs)的方法。经优化采用CAR/DVB/PDMS三相SPME萃取头浓缩提取葡萄中MPs,在30℃恒温条件下吸附3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6种MPs标准曲...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HS-SPME-GC-NPD)测定葡萄中6种3-烷基-2-甲氧基吡嗪(MPs)的方法。经优化采用CAR/DVB/PDMS三相SPME萃取头浓缩提取葡萄中MPs,在30℃恒温条件下吸附3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6种MPs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线性范围在0.78~100ng/L之间;检测限在0.20~1.40ng/L范围内;除2-甲氧基吡嗪(73.12%)外,其他5种MPs的回收率在83.20%~113.09%之间。应用本方法检测蛇龙珠葡萄成熟过程中MPs,发现在果实成熟过程中MPs含量呈递减趋势,其中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最为突出;3-异丁基-和3-异丙基-2-甲氧基吡嗪的含量大于其阈值,对蛇龙珠葡萄的"青椒"气味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 3-烷基-2-甲氧基吡嗪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GC-N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