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四烯丙基(二甲基)硅烷为核的超支化聚硅碳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敏 范晓东 +2 位作者 田威 王生杰 周志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四烯丙基(二甲基)硅烷(B4)为核、甲基氢二烯丙基硅烷(AB2)为单体,通过硅氢加成反应,采用无核一步法、核一步法、核多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有机硅碳烷。用FT-IR1、H-NMR、MALLS-GPC对该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核多步法对超支化... 以四烯丙基(二甲基)硅烷(B4)为核、甲基氢二烯丙基硅烷(AB2)为单体,通过硅氢加成反应,采用无核一步法、核一步法、核多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有机硅碳烷。用FT-IR1、H-NMR、MALLS-GPC对该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核多步法对超支化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控制,结果表明,用核多步法合成超支化聚有机硅碳烷可有效地控制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有机 核多步法 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碳硅烷的掺硼改性与陶瓷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佩 杨乐 +2 位作者 徐敏珊 闵浩 余兆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8,共4页
通过二甲基胺硼烷(DMAB)与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AHPCS)反应合成含硼聚碳硅烷先驱体,后经170℃热交联及高温裂解制备出碳化硅陶瓷。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上述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MAB中的... 通过二甲基胺硼烷(DMAB)与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AHPCS)反应合成含硼聚碳硅烷先驱体,后经170℃热交联及高温裂解制备出碳化硅陶瓷。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上述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MAB中的B—H键可分别与AHPCS中的CC键及Si—H键发生硼氢化反应和脱氢偶合反应,从而促进AHPCS的热交联,并显著提高陶瓷产率。此外,硼的引入还可有效抑制β-SiC在高温下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胺硼 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 先驱体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兆菊 周聪 +4 位作者 李然 詹俊英 何国梅 夏海平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1116,1119,共5页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因具良好的流动性和可自交联性,适用于制备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而倍受青睐。对它的合成、交联、陶瓷化和应用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液态超支 先驱体 合成 交联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含量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合成与陶瓷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然 詹俊英 +3 位作者 周聪 余兆菊 丁马太 夏海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66-2168,2173,共4页
以甲醇对氯甲基三氯硅烷(Cl3SiCH2Cl)进行烷氧化反应,然后经过格氏偶联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了低氧含量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核磁共振(NMR)以及元素分析对由此制备的HBPC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烷氧... 以甲醇对氯甲基三氯硅烷(Cl3SiCH2Cl)进行烷氧化反应,然后经过格氏偶联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了低氧含量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核磁共振(NMR)以及元素分析对由此制备的HBPC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烷氧化比例,可以有效抑制溶剂四氢呋喃开环的副反应,降低先驱体氧含量。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HBPCS的热性能及相应陶瓷在高温下的结晶行为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法 超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硅氢加成反应制备超支化聚碳硅氮烷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彬 范晓东 +1 位作者 孔杰 刘郁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03-2407,共5页
在二乙酰丙酮铂存在下,以紫外光引发AB4型单体双(N,N-二烯丙基胺基)甲基硅烷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超支化聚碳硅氮烷.聚合产物通过FTIR,1H NMR,13C NMR和29Si NMR谱和体积排除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进行表征.与常规加热条件下Karst... 在二乙酰丙酮铂存在下,以紫外光引发AB4型单体双(N,N-二烯丙基胺基)甲基硅烷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超支化聚碳硅氮烷.聚合产物通过FTIR,1H NMR,13C NMR和29Si NMR谱和体积排除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进行表征.与常规加热条件下Karstedt′s催化剂催化的硅氢加成聚合相比,光引发聚合的反应速度快.波谱分析表明,聚合过程中以α位硅氢加成反应为主.光引发聚合制备的超支化聚碳硅氮烷支化度(DB)和平均支化数(ANB)分别为0.46和0.53,与理论值相近.其重均分子量为12500 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2.1,Mark-Houwink方程指数α为0.44,与热聚合制备的超支化聚碳硅氮烷的参数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氢加成反应 超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硅碳烷-g-环糊精聚合物刷的制备及药控释放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敏 范晓东 +1 位作者 田威 黄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5-158,共4页
以带烷基氯的大分子为引发剂,用原子转移聚合法(ATRP)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刷,并对其进行了核磁共振(1H-NMR、13C-NMR)表征。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β-环糊精聚合物刷的温度及pH敏感性。选取苯丁酸氮芥(CLB)和氯尼... 以带烷基氯的大分子为引发剂,用原子转移聚合法(ATRP)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刷,并对其进行了核磁共振(1H-NMR、13C-NMR)表征。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β-环糊精聚合物刷的温度及pH敏感性。选取苯丁酸氮芥(CLB)和氯尼达明(DICA)两种药物进行复合药物控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环境pH值的改变可有效地控制β-环糊精聚合物刷的控制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 超支-g-环糊精合物刷 温度及pH敏感性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适意 王军 王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45-1750,共6页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LHBPCS)作为一种SiC陶瓷前体,因具有流动性好、可自交联、陶瓷产率高及热解产物接近SiC化学计量比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在介绍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它的合成方法,包括开环聚合法、Grignard...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LHBPCS)作为一种SiC陶瓷前体,因具有流动性好、可自交联、陶瓷产率高及热解产物接近SiC化学计量比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在介绍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它的合成方法,包括开环聚合法、Grignard偶合聚合法、Wurtz偶合聚合法、硅氢加成法等,并总结了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在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碳化硅纤维、碳化硅薄膜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今后的研究重点是规模化合成及改性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超支 陶瓷前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热重分析及固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晓冉 季铁正 +5 位作者 牛帅 马旭涛 王文涛 冯喜平 侯晓 马晓燕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2,共7页
为寻求满足纤维包覆要求的可瓷化涂层,需充分了解陶瓷先驱体的特性。以三种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热-热重同步热分析(STA)、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分析(IR)、核磁共振碳谱分析(^(13) C-NMR)等研究其热失重、... 为寻求满足纤维包覆要求的可瓷化涂层,需充分了解陶瓷先驱体的特性。以三种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热-热重同步热分析(STA)、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分析(IR)、核磁共振碳谱分析(^(13) C-NMR)等研究其热失重、固化行为及结构的差异变化。参考对树脂的固化行为研究方法,通过Kissinger、Ozawa及Crane方程得到三种先驱体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确定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失重主要发生在200~700℃,在这一阶段,先驱体中有机官能团逐渐减少,基本完成无机化转变;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交联固化主要是通过双键的自聚合实现,交联后样品的陶瓷产率有所提高;先驱体结构中,乙烯基和烯丙基的存在,验证了其结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超支 热重分析 行为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碳硅烷结构、交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鸿 徐兆芳 +3 位作者 帅树乙 陈璐 陈麒 黎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2-612,共11页
超支化聚碳硅烷(Hyperbranched Polycarbosilane,HBPCS)作为一种SiC陶瓷先驱体,因其具有可自交联、低粘度、高陶瓷产率、末端基团功能化等特殊性能,广泛用于制备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本文对HBPCS的结构、交联方法和应用做了系统综述,... 超支化聚碳硅烷(Hyperbranched Polycarbosilane,HBPCS)作为一种SiC陶瓷先驱体,因其具有可自交联、低粘度、高陶瓷产率、末端基团功能化等特殊性能,广泛用于制备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本文对HBPCS的结构、交联方法和应用做了系统综述,展望了未来HBPCS的发展方向,指出面向功能化需求和应用性能要求将是未来HBPCS合成及应用的主体方向,其交联方法将向低温、快速、无氧、低成本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 交联方法 单体 结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ignard偶合法合成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 被引量:4
10
作者 苗玉龙 裴学良 +3 位作者 莫高明 杨建行 黄庆 何流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Liquid Hyperbranched Polycarbosilane,LHBPCS)作为一种纤维增强Si 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先驱体,因具有流动性好、可自交联、陶瓷产率高以及热解产物接近Si C化学计量比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多种制备LHBPCS的方法中,Gr...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Liquid Hyperbranched Polycarbosilane,LHBPCS)作为一种纤维增强Si 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先驱体,因具有流动性好、可自交联、陶瓷产率高以及热解产物接近Si C化学计量比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多种制备LHBPCS的方法中,Grignard偶合法因操作简单、中间产物不需要提纯、原料成本较低且可以采用多种原料混合的方法对LHBPCS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控以得到性能优越的Si C陶瓷先驱体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和方向。论文对基于Grignard偶合法合成LHBPCS以及LHBPCS后续的交联和陶瓷化等工艺的主要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液态超支 先驱体 Grignard偶合法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硅烷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梦萌 颜红侠 +1 位作者 唐玉生 叶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6-91,共6页
超支化聚硅烷兼具超支化聚合物的高流动性以及有机硅聚合物的高耐热性等优良性能。在介绍超支化聚硅烷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超支化聚硅烷的制备方法,包括硅氢加成聚合法、亲核取代法、水解缩合法、伍兹偶联法等,并总结了超支化聚硅... 超支化聚硅烷兼具超支化聚合物的高流动性以及有机硅聚合物的高耐热性等优良性能。在介绍超支化聚硅烷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超支化聚硅烷的制备方法,包括硅氢加成聚合法、亲核取代法、水解缩合法、伍兹偶联法等,并总结了超支化聚硅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指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合物 超支 超支 氢加成合法 水解缩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