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烯丙基聚醚改性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百勤 王青 +4 位作者 樊强 邢航 周洪涛 高岸涛 肖进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9,42,共5页
通过1,1,1,3,5,7,7,7-八甲基四硅氧烷与不同聚合度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反应合成了系列烯丙基聚醚改性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TESE),用1HNMR和29Si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对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以及在PET(聚... 通过1,1,1,3,5,7,7,7-八甲基四硅氧烷与不同聚合度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反应合成了系列烯丙基聚醚改性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TESE),用1HNMR和29Si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对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以及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板上的润湿性能,同时探究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亲水基结构(聚醚EO链长)对其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和良好的润湿性能。随着EO链长的增加,TESE的表面活性存在最佳EO链长(EO单元数为8)。其中,在较短EO链长的一定范围内,TESE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γcmc)变化幅度均较小,而EO链长超出一定范围后,γcmc增大幅度较为显著;TESE的润湿性能,在EO单元数小于12时变化不大,当EO单元数超过12时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表面活性剂 烯丙基聚醚改性四硅氧烷 硅氢加成 表面张力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泡型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管仲达 姚汉清 姜霄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65-3368,3373,共5页
在氮气保护下,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醋酸酯与七甲基三硅氧烷为原料,在Karstedt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制得了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讨论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物... 在氮气保护下,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醋酸酯与七甲基三硅氧烷为原料,在Karstedt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制得了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讨论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物摩尔比为1.4∶1.0,催化剂用量为0.10%(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 h,制得的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表面张力很小,铺展性能和低泡效果均较好,0.1%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的表面张力为20.81 mN/m,铺展直径为43.0 mm,发泡力为1.13,5 min稳泡性为0.20。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聚氧乙醚醋酸酯 七甲基三硅氧烷 聚醚改性硅氧烷 农用助剂 低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和丙烯酸酯共改性有机硅的制备及在原油破乳中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良仙 赵雪雪 +1 位作者 马展 霍文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68-73,共6页
甲苯为溶剂,氯铂酸作催化剂,侧链型含氢硅油(PHMS)和烯丙基聚醚(FAE)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一种聚醚和丙烯酸酯共改性有机硅(PEAMS).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条件如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 甲苯为溶剂,氯铂酸作催化剂,侧链型含氢硅油(PHMS)和烯丙基聚醚(FAE)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一种聚醚和丙烯酸酯共改性有机硅(PEAMS).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条件如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破乳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PEAMS的结构用红外光谱(IR)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原油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PEAMS适宜合成反应条件为m(PHMS)∶m(FAE)∶m(MMA)=1∶0.675∶0.03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h.谱图分析证实合成了预期的产物.在PHMS链段相同时,随着接枝聚醚FAE用量的增加、MMA用量的减小,PEAMS的脱水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破乳温度60℃、破乳时间60 min、加剂量100 mg/L的条件下,PEAMS对模拟原油乳状液的脱水率达92%,油水两相分离且界面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油 破乳剂 含氢硅油 丙基聚醚 甲基丙酸甲酯 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基RAFT试剂制备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运钰 杨伦 季永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3-1049,共7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巯基硅油;再以巯基硅油、CS_(2)和2-溴代异丁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硅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RAFT-SSO);RAFT-SSO与甲基封端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EO)、甲基封端的...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巯基硅油;再以巯基硅油、CS_(2)和2-溴代异丁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硅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RAFT-SSO);RAFT-SSO与甲基封端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EO)、甲基封端的烯丙基聚氧丙烯醚(PO)采用RAFT聚合反应合成了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RS-EOPO)。采用FTIR、^(1)HNMR,GPC对RS-EOPO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消泡、抑泡、相容性进行了测试,并将RS-EOPO与进口消泡剂性能进行对比。RS-EOPO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RAFT-SSO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m(EO)∶m(PO)=1∶4、m(RAFT-SSO)∶m〔醚(EO和PO)〕=1∶1.1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8 h、引发剂用量为EO(3.45 g)和PO总质量的2%。在上述条件下,RS-EOPO收率为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泡剂 有机硅基RAFT试剂 改性 硅油 丙基聚醚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建彬 孟卫东 张高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95,214,共4页
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丙烯基聚醚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异丙醇为溶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比、活化温度和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七甲基三硅氧烷的转化率的影响... 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丙烯基聚醚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异丙醇为溶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比、活化温度和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七甲基三硅氧烷的转化率的影响,并且对产物的表面张力性能进行测试。得出了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00℃、烯丙基聚醚与七甲基三硅氧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2:1、活化温度60℃、活化时间为30min、氯铂酸相对三硅氧烷的质量分数为0.0015%、反应时间2h。此反应条件下三硅氧烷的转化率为99.34%,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71×10~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20.19mN/m,其水溶液在pH值为5~9的条件下不易分解可以存放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甲基三硅氧烷 丙基聚醚 聚醚改性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聚醚端基改性硅油合成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崔晴晴 李同国 +2 位作者 赵莹 张宝昌 宋晓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1-223,共3页
以烯丙基聚醚(F-6)、环氧氯丙烷、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制得环氧基烯丙基聚醚二硅氧烷。在碱性条件下,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缩合,与环氧基烯丙基聚醚二硅氧烷反应合成环氧-聚醚端基改性硅油。1 H-NMR表明成功合成目标产物,... 以烯丙基聚醚(F-6)、环氧氯丙烷、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制得环氧基烯丙基聚醚二硅氧烷。在碱性条件下,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缩合,与环氧基烯丙基聚醚二硅氧烷反应合成环氧-聚醚端基改性硅油。1 H-NMR表明成功合成目标产物,讨论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环氧基烯丙基聚醚二硅氧烷与D4质量配合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0.7%(wt,质量分数),60℃,反应3h,制得的环氧-聚醚端基改性硅油,收率达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丙基聚醚硅氧烷 八甲基环硅氧烷 环氧-聚醚端基改性硅油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状改性聚醚的合成及对原油破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樊星 马政生 +2 位作者 严军强 陈静 高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1-585,共5页
以聚醚L61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顺丁烯二酸聚醚酯(Ester-L61),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8 h、L61与MA质量比1.5:1、催化剂加量1.8%。将合成的Ester-L61与烯丙基聚乙二醇... 以聚醚L61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顺丁烯二酸聚醚酯(Ester-L61),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8 h、L61与MA质量比1.5:1、催化剂加量1.8%。将合成的Ester-L61与烯丙基聚乙二醇(XPEG-1000)在自由基引发下通过溶液聚合得到具有亲水侧链的梳状结构的改性聚醚共聚物破乳剂(DEMU-L61),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是Ester-L61与XPEG-1000质量比为1:0.9、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总单体量的1%、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5 h。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最佳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结构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产物对延长油田东部区块的4种原油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破乳率均在99%左右,净化油的含水量均低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状改性聚醚 破乳剂 丙基聚醚二醇 顺丁二酸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型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淑飞 费晓亮 +6 位作者 王帅 孙明达 张乐 王恒国 孙磊 李耀先 杨清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18-520,537,共4页
研究了以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和低含氢硅油为原料,甲苯为溶剂,自制的催化剂,制备Si-C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选择相对分子量为1 000的聚醚,n(硅氢键)∶n(聚醚)=1∶1.2,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为30×10-6,甲苯用... 研究了以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和低含氢硅油为原料,甲苯为溶剂,自制的催化剂,制备Si-C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选择相对分子量为1 000的聚醚,n(硅氢键)∶n(聚醚)=1∶1.2,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为30×10-6,甲苯用量为总反应体系质量的25%。合成的聚醚改性硅油透明,性能优越,使用范围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改性硅油 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 含氢硅油 硅氢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窦尹辰 郭睿 +1 位作者 乔宇 师丹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含氢硅油、十四酸烯丙基聚醚酯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聚醚酯改性硅油,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探讨了温度、时间和原料比对Si—H转化率的影响,测定了其水溶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并将其制成消泡剂乳液研究了消... 以含氢硅油、十四酸烯丙基聚醚酯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聚醚酯改性硅油,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探讨了温度、时间和原料比对Si—H转化率的影响,测定了其水溶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并将其制成消泡剂乳液研究了消泡性能。结果表明,在85℃、6 h、n(CC)∶n(Si—H)=1.3∶1时,Si—H转化率为87.6%;聚醚酯改性硅油水溶液在质量浓度0.3 g/L时表面张力为28.6 mN/m;配制的消泡剂乳液消泡时间5 s,抑泡高度3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聚醚 聚醚 改性硅油 消泡剂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类减水剂的改性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新民 霍利利 +1 位作者 傅雁 虞亚丽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64,共4页
对合成普通聚醚类减水剂的原料—烯丙基聚乙二醇进行改性,然后用改性过的烯丙基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磺酸基单体等原料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一种改性聚醚类减水剂。通过对改性聚醚类减水剂与普通聚醚类减水剂的对比发现:改性聚醚减... 对合成普通聚醚类减水剂的原料—烯丙基聚乙二醇进行改性,然后用改性过的烯丙基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磺酸基单体等原料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一种改性聚醚类减水剂。通过对改性聚醚类减水剂与普通聚醚类减水剂的对比发现:改性聚醚减水剂具有适宜的含气量,较高的减水率及不错的坍落度保持性。另外,对改性聚醚类减水剂与其他种类减水剂复配后的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 改性 丙基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氢加成合成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院萍 杨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7,共4页
以含氢环体(HMC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在催化剂氯铂酸(H2PtCl6)的作用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环氧改性聚硅氧烷。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加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未反应活性氢的质量分数,从... 以含氢环体(HMC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在催化剂氯铂酸(H2PtCl6)的作用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环氧改性聚硅氧烷。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加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未反应活性氢的质量分数,从而确定了HMCS中活性氢的转化率。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配比等对活性氢转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h、铂催化剂用量为5mg/L、AGE与HMCS摩尔比为1.2/1,此时活性氢的转化率为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环体 丙基缩水甘油醚 硅氢加成反应 环氧改性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离子改性的四氧化三铁的结构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凤艳 邱芳 杨清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5,共5页
为提高空气气氛下阳离子改性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的结构与性能,进一步优化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改性的Fe_3O_4的制备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仪、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了利用化学... 为提高空气气氛下阳离子改性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的结构与性能,进一步优化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改性的Fe_3O_4的制备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仪、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了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的过程中,PDDA在Fe_3O_4晶粒成型的不同阶段进行改性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DDA在Fe_3O_4晶粒成型后直接进行改性,其包覆厚度适宜,包覆率约为2.01%;包覆外观均匀,表现为Fe_3O_4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PDDA中;得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磁性最强,可高达3.47×10~5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 聚二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改性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福伟 周燕 +2 位作者 杭孝东 黄发荣 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4,共3页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和烯加成反应,以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和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单体合成了改性BMI树脂,采用FT-IR、DSC、TGA分别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固化行为及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8H8-DABPA-BMI固化树脂...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和烯加成反应,以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和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单体合成了改性BMI树脂,采用FT-IR、DSC、TGA分别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固化行为及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8H8-DABPA-BMI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323℃,热分解温度(5%失重,T5d)为422、800℃热分解残重率为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 丙基双酚A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耐热树脂 树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