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和应用(Ⅱ)——以烯丙基端基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为中间体,聚丙烯酸-g-聚氧乙烯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放 汪茫 +1 位作者 朱红军 杨士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7期658-663,共6页
本文报道了以带有烯丙基端基的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为中间体,制备聚丙烯酸-g-聚氧乙烯共聚物的方法。通过用模型实验证实了合成得到的聚合产物系由大分子单体的端功能基与小分子共聚单体作用所致后,将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并建立了红外光谱... 本文报道了以带有烯丙基端基的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为中间体,制备聚丙烯酸-g-聚氧乙烯共聚物的方法。通过用模型实验证实了合成得到的聚合产物系由大分子单体的端功能基与小分子共聚单体作用所致后,将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并建立了红外光谱法测定该共聚物体系组成的方法。对影响共聚的若干因素进行了试验。另外,对所得共聚物的溶液行为也进行了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大分子单体 单体 丙烯 纯化处理 合产物 丙基 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合成和应用(Ⅰ)--烯丙基端基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放 吴兰亭 杨士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本文报道了合成烯丙基端基采氧乙烯大分子单体的两种方法(引发法和封端法)。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的结构。获得的大分子单体与小分子丙烯酰胺共聚,可得到不同组成的共聚物。考察了大分子单体合成条件和端基重排因素,获得了这种大分子单体制... 本文报道了合成烯丙基端基采氧乙烯大分子单体的两种方法(引发法和封端法)。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的结构。获得的大分子单体与小分子丙烯酰胺共聚,可得到不同组成的共聚物。考察了大分子单体合成条件和端基重排因素,获得了这种大分子单体制备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大分子单体 封端法 丙基 端基 丙烯酰胺 合成和表征 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淑华 郭睿 +2 位作者 乔宇 王安琪 窦尹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以异丙醇为溶剂、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HMS)、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AEPC)与含氢硅油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中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反... 以异丙醇为溶剂、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HMS)、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AEPC)与含氢硅油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中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含氢硅油中活性氢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1∶1.20,n(HMS)∶n(AEPC)=1∶1,催化剂用量(基于反应物的总质量)30μg/g,溶剂用量(基于反应物的总质量)3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活性氢转化率达到93.5%。通过FTIR和1H NMR方法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破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对原油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硅油 丙基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 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 原油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