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被引量:
16
1
作者
宋明春
宋英昕
+5 位作者
李杰
刘洪波
李健
董磊磊
贺春艳
王润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1260,共20页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壳快速隆升及浅部变质核杂岩、张性断层、断陷盆地等伸展构造,共同控制了以Au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过程,谓之热隆-伸展成矿系统。阐明了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规律,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中的低Ba、Sr含量异常及早白垩世胶东地壳中金丰度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壳幔物质混合和伟德山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贡献。认为这一成矿系统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后俯冲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向亏损转化,从而引起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幔源含金流体与由重熔下地壳析出的壳源含金流体混合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大规模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上地壳伸展产生的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元素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热隆-伸展成矿系统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隆-伸展成矿
系统
胶东型金矿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
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化
后俯冲
伸展
贫金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世勇
李杰
+8 位作者
宋明春
丁正江
周明岭
范家盟
解天赐
刘向东
王斌
张亮亮
杨真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34-3260,共27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金成矿区。玲珑金矿田是胶东石英脉型金矿的典型产地,也是我国最早勘查开发金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深部探明的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已超过以往探明的石英脉型...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金成矿区。玲珑金矿田是胶东石英脉型金矿的典型产地,也是我国最早勘查开发金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深部探明的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已超过以往探明的石英脉型金矿。但对深部矿体的空间分布以及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较详细分析了玲珑金矿田的矿床特征及深部变化,综述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断裂与成矿的关系、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发现,蚀变岩型金矿受总体缓倾斜的主断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主断裂下盘的陡倾张裂隙中。以往认为的多个蚀变岩型矿床实际是同一个金资源量近600 t的巨型金矿床,矿床在垂向2500 m范围内形成3个矿化富集带。其Ⅰ-2号主矿体埋深44~2333 m,控制最大走向长4750 m,最大倾斜深2430 m,矿体平均厚度11.50 m,矿石平均品位3.15 g/t。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金矿化发生于约120 Ma。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还原条件HO-CO-NaCl±CH体系热液,H-O同位素组成大部分投点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矿石的S、Pb同位素特征与赋矿围岩相似,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有少量幔源组分贡献。研究发现,大型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倾角变化部位构成阶梯成矿模式,其原因是断裂倾角变化引起流体压力波动造成金质沉淀;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的矿体特征有明显区别,后者矿体倾角缓、规模大,矿石平均品位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平均S含量约是前者的1/3),金矿物粒度细,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前者主要为包体金);二者的地球化学特征略有差异,后者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类型较为单一、盐度和温度相对较低,石英脉型矿石的H-O同位素投点位置更接近于岩浆水,蚀变岩型金矿偏向于大气降水,石英脉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胶东岩群相似,而蚀变岩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晚中生代岩浆岩更接近。这些差异说明,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是同一成矿事件不同成矿方式和不同构造位置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胶东地区的大规模壳幔混合源岩浆活动,为成矿流体活动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运移通道和部分流体来源;岩浆快速隆升引发地壳浅部产生拆离断层和相关张裂构造,为流体聚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金矿田
石英脉型
蚀变岩型
深部找矿
巨型金矿床
阶梯式
成矿
热隆-伸展成矿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胶东金矿深部找矿主要成果和关键理论技术进展
被引量:
107
3
作者
宋明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8-1771,共14页
系统总结了胶东金矿深部找矿的主要成果,回顾了胶东金矿的主要找矿理论认识和找矿方法技术发展历程。目前,胶东地区深、浅部累计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超过4500t,其中,500-2000m深度的深部金资源储量逾2700t,单矿床规模大于等于100t的超大型...
系统总结了胶东金矿深部找矿的主要成果,回顾了胶东金矿的主要找矿理论认识和找矿方法技术发展历程。目前,胶东地区深、浅部累计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超过4500t,其中,500-2000m深度的深部金资源储量逾2700t,单矿床规模大于等于100t的超大型金矿床累计资源储量超过2900t,以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的金矿床资源储量逾3900t。探明了千吨级焦家巨型金矿床和三山岛巨型金矿床。对成矿模式的认识,经历了从受小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到受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再到深部阶梯式成矿的逐步扩展的发展过程。对成矿机制的认识,由绿岩带型金矿、多源长期成矿、岩浆热液金矿、幔源成矿、造山型金矿等发展为热隆伸展成矿。对矿床类型的认识,综合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及其他多种类型金矿认识,提出了胶东型金矿的概念。找矿方法技术由早期的常规方法技术,发展为现今的高精度、大探测深度找矿方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巨型金矿床
胶东型金矿
成矿
模式
热隆-伸展成矿
高精度找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被引量:
16
1
作者
宋明春
宋英昕
李杰
刘洪波
李健
董磊磊
贺春艳
王润生
机构
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中心
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1260,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200620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2020403061)联合资助.
文摘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壳快速隆升及浅部变质核杂岩、张性断层、断陷盆地等伸展构造,共同控制了以Au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过程,谓之热隆-伸展成矿系统。阐明了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规律,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中的低Ba、Sr含量异常及早白垩世胶东地壳中金丰度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壳幔物质混合和伟德山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贡献。认为这一成矿系统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后俯冲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向亏损转化,从而引起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幔源含金流体与由重熔下地壳析出的壳源含金流体混合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大规模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上地壳伸展产生的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元素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热隆-伸展成矿系统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成矿系统。
关键词
热隆-伸展成矿
系统
胶东型金矿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
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化
后俯冲
伸展
贫金花岗岩
Keywords
Thermal doming
-
extension metallogenic system
Jiaodong type gold deposits
Changes o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gmatite
Transforma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properties
Post
-
subductional extension
Gold
-
poor granite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世勇
李杰
宋明春
丁正江
周明岭
范家盟
解天赐
刘向东
王斌
张亮亮
杨真亮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
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34-3260,共2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山东联合基金项目(编号U200620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D202040306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ZD2021018)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金成矿区。玲珑金矿田是胶东石英脉型金矿的典型产地,也是我国最早勘查开发金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深部探明的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已超过以往探明的石英脉型金矿。但对深部矿体的空间分布以及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较详细分析了玲珑金矿田的矿床特征及深部变化,综述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断裂与成矿的关系、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发现,蚀变岩型金矿受总体缓倾斜的主断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主断裂下盘的陡倾张裂隙中。以往认为的多个蚀变岩型矿床实际是同一个金资源量近600 t的巨型金矿床,矿床在垂向2500 m范围内形成3个矿化富集带。其Ⅰ-2号主矿体埋深44~2333 m,控制最大走向长4750 m,最大倾斜深2430 m,矿体平均厚度11.50 m,矿石平均品位3.15 g/t。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金矿化发生于约120 Ma。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还原条件HO-CO-NaCl±CH体系热液,H-O同位素组成大部分投点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矿石的S、Pb同位素特征与赋矿围岩相似,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有少量幔源组分贡献。研究发现,大型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倾角变化部位构成阶梯成矿模式,其原因是断裂倾角变化引起流体压力波动造成金质沉淀;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的矿体特征有明显区别,后者矿体倾角缓、规模大,矿石平均品位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平均S含量约是前者的1/3),金矿物粒度细,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前者主要为包体金);二者的地球化学特征略有差异,后者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类型较为单一、盐度和温度相对较低,石英脉型矿石的H-O同位素投点位置更接近于岩浆水,蚀变岩型金矿偏向于大气降水,石英脉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胶东岩群相似,而蚀变岩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晚中生代岩浆岩更接近。这些差异说明,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是同一成矿事件不同成矿方式和不同构造位置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胶东地区的大规模壳幔混合源岩浆活动,为成矿流体活动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运移通道和部分流体来源;岩浆快速隆升引发地壳浅部产生拆离断层和相关张裂构造,为流体聚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关键词
玲珑金矿田
石英脉型
蚀变岩型
深部找矿
巨型金矿床
阶梯式
成矿
热隆-伸展成矿
作用
Keywords
Linglong gold field
quartz vein type
altered rock type
deep prospecting
giant gold deposit
stepped metallogenic model
thermal upwelling
-
extension mineralization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东金矿深部找矿主要成果和关键理论技术进展
被引量:
107
3
作者
宋明春
机构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东省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8-1771,共14页
基金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研和勘查项目及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
文摘
系统总结了胶东金矿深部找矿的主要成果,回顾了胶东金矿的主要找矿理论认识和找矿方法技术发展历程。目前,胶东地区深、浅部累计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超过4500t,其中,500-2000m深度的深部金资源储量逾2700t,单矿床规模大于等于100t的超大型金矿床累计资源储量超过2900t,以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的金矿床资源储量逾3900t。探明了千吨级焦家巨型金矿床和三山岛巨型金矿床。对成矿模式的认识,经历了从受小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到受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再到深部阶梯式成矿的逐步扩展的发展过程。对成矿机制的认识,由绿岩带型金矿、多源长期成矿、岩浆热液金矿、幔源成矿、造山型金矿等发展为热隆伸展成矿。对矿床类型的认识,综合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及其他多种类型金矿认识,提出了胶东型金矿的概念。找矿方法技术由早期的常规方法技术,发展为现今的高精度、大探测深度找矿方法技术。
关键词
深部找矿
巨型金矿床
胶东型金矿
成矿
模式
热隆-伸展成矿
高精度找矿方法
Keywords
deep
-
seated prospecting
giant gold deposit
Jiaodong
-
type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model
upwelling
-
extension theory on mineralization
prospecting methods of large detection depth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宋明春
宋英昕
李杰
刘洪波
李健
董磊磊
贺春艳
王润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李世勇
李杰
宋明春
丁正江
周明岭
范家盟
解天赐
刘向东
王斌
张亮亮
杨真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胶东金矿深部找矿主要成果和关键理论技术进展
宋明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