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燃烧假人的阻燃服装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姗姗 李文川 +2 位作者 唐孔科 丁文芳 马艳柳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1,共4页
燃烧假人是评价阻燃服整体热防护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关注度日益提高。介绍了阻燃服热防护性能评价方式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与燃烧假人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并设计了相关试验,验证了穿着内衣会提高阻燃服的防护性能,通过使用不同... 燃烧假人是评价阻燃服整体热防护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关注度日益提高。介绍了阻燃服热防护性能评价方式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与燃烧假人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并设计了相关试验,验证了穿着内衣会提高阻燃服的防护性能,通过使用不同的燃烧假人进行测试,发现得到的数据偏差较大,进而探讨了轰燃测试设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假人 阻燃服 热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消防灭火防护服织物系统辐射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浩 刘飞 王云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现阶段消防灭火服热防护性能评估中,对水分影响的考虑不足。为研究水分在不同织物层中对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差异,在低热辐射暴露下,分别在外层、舒适层、外层与舒适层设置不同含水量水平,分别针对直接热暴露、包含热暴露与蓄热释放全程... 现阶段消防灭火服热防护性能评估中,对水分影响的考虑不足。为研究水分在不同织物层中对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差异,在低热辐射暴露下,分别在外层、舒适层、外层与舒适层设置不同含水量水平,分别针对直接热暴露、包含热暴露与蓄热释放全程两种情形进行试验测评。研究发现,无论是直接热暴露还是综合考虑蓄热释放的作用,增加外层织物水分含量有利于提升多层织物整体热防护能力,且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大而上升;舒适层织物润湿则会削弱多层织物整体热防护能力,提高舒适层的吸湿排汗能力,保持其干燥是保持灭火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手段之一。外层与舒适层同时润湿时,二者之间呈现交互影响,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多层织物系统 热防护性能 蓄积 二度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火防护服3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永海 韩月芬 +1 位作者 李慧峰 文美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多为外层、防水透气层、舒适层3层织物制作,3层组合试样的质量和防护服质量直接相关。为了增强3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实现灭火防护服轻量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试织了芳纶双层织物和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试制...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多为外层、防水透气层、舒适层3层织物制作,3层组合试样的质量和防护服质量直接相关。为了增强3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实现灭火防护服轻量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试织了芳纶双层织物和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试制了芳纶双层包覆聚四氟乙烯(PTFE)膜织物。选择2种舒适层织物和1种轻量防水透气层材料,制成不同组合试样并进行热防护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层组合试样经热防护性能测试后,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组织基本完整,防水透气层的PTFE膜炭化、损毁,防水性能缺失;芳纶双层织物做外层,芳纶混纺凹凸织物为舒适层的组合试样TPP值达1495.2 kW·s/m^(2),试样厚度大于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防护 热防护性能 Stoll曲线 凹凸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化学防护服用多层膜面料的阻燃性能和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俊胜 金星 +1 位作者 张杰 商珂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9-392,共4页
以芳纶织物、聚酯织物和腈纶织物为骨架层,聚烯烃膜为成型层,聚卤代烯烃膜为阻隔层,试制高等级化学防护服用多层膜面料。采用电子织物强力机、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和热防护性能测试仪,研究织物种类及聚烯烃母粒和阻燃剂种类对多层... 以芳纶织物、聚酯织物和腈纶织物为骨架层,聚烯烃膜为成型层,聚卤代烯烃膜为阻隔层,试制高等级化学防护服用多层膜面料。采用电子织物强力机、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和热防护性能测试仪,研究织物种类及聚烯烃母粒和阻燃剂种类对多层膜面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燃烧行为和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芳纶织物和聚酯织物为骨架层的多层膜面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以B/C型聚烯烃母粒和Y型阻燃剂为原料的多层膜面料具有更高的阻燃性能;以腈纶织物为骨架层的多层膜面料具有更低的热释放和较高的残炭含量,但是由于在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熔融现象,其热防护性能较差。综上,以芳纶织物为骨架层,C型母粒和Y型阻燃剂制备的聚烯烃膜为成型层,试制的多层膜面料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化学防护 多层膜面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热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防火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张希文 樊争科 +4 位作者 金星 刘海 吕欢 郭晶 王俊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针对森林防火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能不足,对不同纤维配比、单位面积质量、单层、双层及涂层织物进行系统性的辐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研究,并测试了试样的阻燃性能、辐射热防护性能、透湿性能、透气性能、湿阻与热阻。结果表明,... 针对森林防火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能不足,对不同纤维配比、单位面积质量、单层、双层及涂层织物进行系统性的辐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研究,并测试了试样的阻燃性能、辐射热防护性能、透湿性能、透气性能、湿阻与热阻。结果表明,森林防火服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受原材料、织物结构及厚度的影响,双层织物结构因织缩不同,产生的气腔可有效地提升辐射热防护值。双层织物热阻与湿阻大于单层织物,但透气、透湿性能优于单层织物;湿阻、热阻与织物的厚度、气腔大小成正相关;阻燃硅胶涂层能显著提升织物的热防护值,但舒适性差。在轻量化森林防火服织物设计中要注重辐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服织物 热防护性能 透气率 舒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辐射热下高性能纤维阻燃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希文 刘海 +2 位作者 吕欢 郭晶 陈明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9,共6页
针对阻燃织物在高辐射热量暴露下热防护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的问题,研究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单层及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混配织造的双层织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40 kW/m^(2... 针对阻燃织物在高辐射热量暴露下热防护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的问题,研究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单层及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混配织造的双层织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40 kW/m^(2)辐射热通量下的热防护性能及20 kW/m^(2)热通量作用后的断裂强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单、双层织物均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芳纶1313织物在260℃下尺寸变化率5%左右,其他织物的尺寸变化率均在1.5%以内;在辐射热40 kW/m^(2)的热通量下,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与材料的耐温和织物结构有较大的关系,热分解温度较高的芳纶1414、PBO、聚酰亚胺材料经辐射热作用后的断裂强力损失率小于10%;当芳纶1313/聚酰亚胺/芳纶1414(20/30/50)双层织物接结纱间隔为1.2 cm×1.2 cm,且表里层密度配比达到1.6∶1时,具有较好的辐射热防护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纤维 织物组织结构 热防护性能 稳定性能 阻燃性能 透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婷婷 任志博 +2 位作者 徐兰军 董炳艳 张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9-71,共3页
针对目前阻燃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存在忽略服装热蓄积给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为了解阻燃防护服的真实防护水平,分别采用2种测试方法对3组阻燃面料的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提出目前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存在... 针对目前阻燃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存在忽略服装热蓄积给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为了解阻燃防护服的真实防护水平,分别采用2种测试方法对3组阻燃面料的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提出目前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得出在选购阻燃防护服面料的时不仅要考虑织物的阻燃性能、热传递性能,还应考虑后期的蓄热性能的结论。相关标准制修订的过程中也应将热防护性能评估值测试方法编入其中,以促进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防护 热防护性能 蓄积 热防护性能评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热流量下耐热阻燃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14
8
作者 崔志英 张渭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58,66,共4页
利用CSI-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对Nomex、PBI、Kermel、芳砜纶、阻燃棉等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不同的热流量、静止空气层、纤维种类、织物厚度、质量、透气性对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纤维的种类、总热流量的大小是影响织... 利用CSI-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对Nomex、PBI、Kermel、芳砜纶、阻燃棉等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不同的热流量、静止空气层、纤维种类、织物厚度、质量、透气性对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纤维的种类、总热流量的大小是影响织物热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织物厚度和质量的增加,织物TPP值增大,而随着透气性的增加,TPP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织物 热防护性能 流量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服织物的服用热防护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小辉 管曼好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5,共6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缺失有效评价服装热防护性能通用量化指标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织物热防护性能(简称TPP)测试的服装热防护性能评价方法。该服装TPP评价方法是通过拓展织物空气层厚度的TPP测试,同时对着装形态特征提取衣下间隙,然后将着装衣... 针对当前国内外缺失有效评价服装热防护性能通用量化指标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织物热防护性能(简称TPP)测试的服装热防护性能评价方法。该服装TPP评价方法是通过拓展织物空气层厚度的TPP测试,同时对着装形态特征提取衣下间隙,然后将着装衣下间隙分布与织物不同空气层厚度的热防护性能值进行匹配与集成,从而获得服装热防护性能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显示:相同织物条件下服装规格设计越贴体服装,热防护性能越差;相同规格条件下织物性能越好,服装热防护性能越好;该服装TPP评价与燃烧假人烧伤评价所反映的服装热防护性能一致,可与织物TPP值、燃烧假人烧伤评估共同作为服装热防护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热防护性能 防火服 衣下空气层 燃烧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热涂层材料热防护性能预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贵庆 马淑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预测防热涂层热防护性能有三个技术关键:即描述三层结构热响应守恒方程的建立,三层结构热物理性能的确定以及防热涂层表面边界条件的建立,本文用粗糙度测量仪测量了表面形貌,表面等高面和表面粗糙度曲线,为建立防热涂层热防护性能的物... 预测防热涂层热防护性能有三个技术关键:即描述三层结构热响应守恒方程的建立,三层结构热物理性能的确定以及防热涂层表面边界条件的建立,本文用粗糙度测量仪测量了表面形貌,表面等高面和表面粗糙度曲线,为建立防热涂层热防护性能的物理模型提供依据。利用参数辨识灵敏度法对防热涂层材料导热系数进行参数估计,取得了有用的结果。分析不同工艺的表面烧蚀特性,建立了三种表面边界条件。本文讨论了涂层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三层结构的吸热机理,建立不同层反映不同功能的守恒方程。给出了防热涂层热防护性能预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比较的结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材料 热防护性能 战术导弹 表面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对消防服热防护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志英 杨海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5-629,550,共6页
为探讨低热辐射对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选用两种常用消防服用外层织物,利用远红外石英灯管辐射仪,以不同的辐射强度(6.5kw/m2和9.7kw/m2)对织物分别进行5、10、20、30min的辐射,利用NI虚拟仪器记录辐射时织物表... 为探讨低热辐射对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选用两种常用消防服用外层织物,利用远红外石英灯管辐射仪,以不同的辐射强度(6.5kw/m2和9.7kw/m2)对织物分别进行5、10、20、30min的辐射,利用NI虚拟仪器记录辐射时织物表面温度,并测试其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及TPP值变化。结果表明:当织物表面温度低于织物纤维玻璃化温度时,织物在半小时内能保持其68.9%~84.6%的撕破强力,且TPP值增大,即热防护性能变好;而当织物表面温度达到纤维玻璃化温度时,织物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随辐射时间增加显著下降,但其TPP值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服 辐射 热防护性能 断裂强力 撕破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服装阻燃及热防护性能的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宁 朱方龙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7-50,共4页
采用垂直燃烧试验仪和火焰防护性能评价试验机,对消防服外层用织物进行阻燃及热防护性能测试,研究了热流密度和微小空气层厚度对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的减小,织物热防护性能增加,质量损失率减小;在热... 采用垂直燃烧试验仪和火焰防护性能评价试验机,对消防服外层用织物进行阻燃及热防护性能测试,研究了热流密度和微小空气层厚度对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的减小,织物热防护性能增加,质量损失率减小;在热流密度为80(1±5%)kW/m2,空气层厚度小于9mm的条件下,织物热防护性能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而增加,空气层厚度为9—10nm时,织物热防护性能降低,大于10mm时,热防护性能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阻燃性 热防护性能 流密度 微小空气层 消防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服用外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波 张文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共5页
取19种不同成分与组织结构的阻燃隔热面料作为研究对象,对织物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对织物经热防护性能测试后的升温时间和质量损失率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阻燃高聚物纤维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远优于经过阻燃后整理的阻燃... 取19种不同成分与组织结构的阻燃隔热面料作为研究对象,对织物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对织物经热防护性能测试后的升温时间和质量损失率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阻燃高聚物纤维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远优于经过阻燃后整理的阻燃棉及改性腈纶织物,说明纤维种类是影响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关键因素;织物厚度与其热防护性能关系密切,厚度越厚,织物与火焰接触时升温时间越长,质量损失率越小,热防护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服 外层织物 热防护性能 基本参数 质量损失率 升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C—1涂层材料热防护性能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贵庆 马淑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根据TYC— 1涂层材料在加热过程中所出现的物理化学变化 ,提出了三层物理模型 ,建立了相应的守恒方程和边界条件 ,并给出具有空间和时间二阶精度的差分离散公式 ,并按稳态和轨道模拟二类试验工况 ,预测了TYC— 1防热涂层的内部温度分布 。
关键词 TYC-1涂层材料 热防护性能 性能预测 涂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方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消防服用织物在纯火焰对流热作用下与纯辐射热作用下的传热机制有一定区别,表现在服装与热源之间换热边界条件上。建立纯火焰对流作用下消防服传热模型,分析火焰与服装织物外层之间的换热边界条件,运用实验法确定火焰换热系数经验式,研... 消防服用织物在纯火焰对流热作用下与纯辐射热作用下的传热机制有一定区别,表现在服装与热源之间换热边界条件上。建立纯火焰对流作用下消防服传热模型,分析火焰与服装织物外层之间的换热边界条件,运用实验法确定火焰换热系数经验式,研究衣下微气层传导对流传热特征。火焰传热系数由辐射换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组成;火焰热流密度为84kW/m2时,衣下微小空气层厚度不超过9mm时其热传递以传导换热为主,空气层越厚导热系数越小;空气层厚度大于9mm时其热传递以对流换热为主,空气层越厚传热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对流 消防服 热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暴露条件对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邱浩 苏云 王云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为评价蒸汽压力、蒸汽与人体相对距离等条件对织物中热湿传递的作用规律,在蒸汽暴露条件下,测量不同蒸汽压力与喷射距离时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分析织物内储水量、蒸汽渗透量与热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蒸汽压力对储水量、渗透量的影响... 为评价蒸汽压力、蒸汽与人体相对距离等条件对织物中热湿传递的作用规律,在蒸汽暴露条件下,测量不同蒸汽压力与喷射距离时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分析织物内储水量、蒸汽渗透量与热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蒸汽压力对储水量、渗透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蒸汽暴露条件下,增大蒸汽压力与减少喷射距离能够降低织物的隔热性能,明显影响织物蒸汽热防护性能;织物透气性与皮肤二级烧伤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另外,储水量、渗透量与蒸汽压力呈现正相关,且分别与织物的回潮率和透气性呈现正相关;降低水分吸收和减少蒸汽渗透是提高织物热防护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用织物 热防护性能 蒸汽压力 喷射距离 二级烧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珊 卢业虎 +2 位作者 张德锁 吴雷 王来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2,128,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热防护服的综合性能,使其满足高防护性兼具低热蓄积的需求,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一种密度小、导热率低、隔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并研发复合防火织物系统,在低辐射热环境下探讨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胶的隔热效... 为进一步提高热防护服的综合性能,使其满足高防护性兼具低热蓄积的需求,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一种密度小、导热率低、隔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并研发复合防火织物系统,在低辐射热环境下探讨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胶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气凝胶的复合防火织物具有较好的热防护性能,可将人体产生热损伤的时间延长约203%,将人体产生二度烧伤的防护时间延长约218%,防火织物的防护性能与石墨烯气凝胶的厚度呈非线性关系;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平均透湿率保持在10.4 g/(m^2·24 h),与复合防火织物的透湿性没有显著差异,石墨烯气凝胶的加入不影响防火织物整体的透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防火织物 热防护性能 空气层 改进的Hummer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封闭空气层对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琦 田苗 +3 位作者 苏云 李俊 余梦凡 许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58,共5页
为探究衣下空气层间的传热方式对阻燃织物外观性能和阻燃织物系统传热机制的影响,基于热防护性能(TPP)实验装置,构建开放式和封闭式空气层以模拟实际着装时“服装-人体皮肤”的空间关系。利用彩色图像处理方法对比热暴露前后的织物外观... 为探究衣下空气层间的传热方式对阻燃织物外观性能和阻燃织物系统传热机制的影响,基于热防护性能(TPP)实验装置,构建开放式和封闭式空气层以模拟实际着装时“服装-人体皮肤”的空间关系。利用彩色图像处理方法对比热暴露前后的织物外观和热收缩情况,从能量传递、TPP值和二级烧伤时间角度评估“织物-空气层”系统的传热特性和热防护性能。结果表明:空气层的介入会降低热传递效率,进而提升阻燃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但会加速织物老化,加剧织物热收缩;当打开空气层与周围环境热量交换的通路时,空气层间热量的流动路径变复杂,且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织物 开放空气层 封闭空气层 方式 热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防护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翟胜男 陈太球 +2 位作者 蒋春燕 傅佳佳 王鸿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152,共5页
为了解热防护织物吸湿状态下的防护性能,以提高织物的安全防护能力,首先,选取热防护织物组成多层组合S-1和S-2,利用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分别测试织物组合S-1和S-2在外层织物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热防护性能(TPP)值及二级烧伤时间;然后,建... 为了解热防护织物吸湿状态下的防护性能,以提高织物的安全防护能力,首先,选取热防护织物组成多层组合S-1和S-2,利用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分别测试织物组合S-1和S-2在外层织物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热防护性能(TPP)值及二级烧伤时间;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描述在4种含水率下织物TPP的变化情况,分析外层织物的含水率对热防护服多层织物组合TPP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有织物组合,二度烧伤时间和TPP值都随外层织物含水率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当外层织物的含水率增加到30%左右时,外层织物的含水率直接影响消防服整体的TPP,含水率越高,消防服的TPP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织物 含水率 热防护性能(TPP) 二级烧伤时间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衰减因子模型的服装热防护性能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佳臻 薛萧昱 +1 位作者 王敏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17,共6页
为解决全尺度燃烧假人实验测试成本高、实验效率低,以及尚未与织物小样测试统一联合表征等难题,利用新型的热防护性能评估模型:二级烧伤最大衰减因子模型,对热防护服装的织物试样测试与燃烧假人实验进行同步研究,并建立基于织物试样测... 为解决全尺度燃烧假人实验测试成本高、实验效率低,以及尚未与织物小样测试统一联合表征等难题,利用新型的热防护性能评估模型:二级烧伤最大衰减因子模型,对热防护服装的织物试样测试与燃烧假人实验进行同步研究,并建立基于织物试样测试的服装整体热防护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防护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与其服装整体的热防护性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将织物热防护性能值、服装平均衣下空气层厚度以及服装热暴露时间作为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可以实现服装热防护性能值以及人体皮肤烧伤百分比的预测;经模型验证发现,服装实测热防护性能值与其预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仅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热防护性能 是大衰减因子 性能预测 皮肤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