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镀锌板复合钛盐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杰 姜效军 +2 位作者 佟瑶 崔玲 李瑞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热镀锌板无铬钝化膜的耐蚀性能,以钛盐为主盐,加入双氧水、六偏磷酸钠、酸性硅溶胶、聚氟微粉乳液等配制无铬钝化液,对热镀锌板进行钝化,钛盐和双氧水发生配位化合反应,由二氧化钛水合物胶体粒子、氢氧化锌及硅溶胶吸附沉... 为进一步提高热镀锌板无铬钝化膜的耐蚀性能,以钛盐为主盐,加入双氧水、六偏磷酸钠、酸性硅溶胶、聚氟微粉乳液等配制无铬钝化液,对热镀锌板进行钝化,钛盐和双氧水发生配位化合反应,由二氧化钛水合物胶体粒子、氢氧化锌及硅溶胶吸附沉积于镀锌层表面,同时聚氟微粉乳液、六偏磷酸钠等起辅助作用形成钝化膜,在镀锌层表面获得一层均匀的钛溶胶钝化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钝化液的组成,采用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极化曲线、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式表征钝化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钝化液最优组成为1.0%钛盐,8.0%双氧水,0.4%六偏磷酸钠,1.5%聚氟微粉乳液,3.0%酸性硅溶胶;最优钝化工艺效果理想,具有无毒、无污染特点;最优工艺制备的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未钝化热镀锌钢板,同时优于欧洲某品牌钝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板 无铬钝化 钛盐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板表面硅烷处理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曾恩 张三平 +2 位作者 周学杰 郑俊涛 周婵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将镀锌钢板经表面处理后涂覆硅烷,研究成膜后的耐蚀性能。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和交流阻抗表明,涂覆硅烷膜后,硅烷膜的存在能够明显地抑制腐蚀过程中的阴极和阳极反应,使电荷转移阻力大增,显著降低了锌的腐蚀速率,耐蚀... 将镀锌钢板经表面处理后涂覆硅烷,研究成膜后的耐蚀性能。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和交流阻抗表明,涂覆硅烷膜后,硅烷膜的存在能够明显地抑制腐蚀过程中的阴极和阳极反应,使电荷转移阻力大增,显著降低了锌的腐蚀速率,耐蚀效果较好。初步讨论了硅烷膜的成膜及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板 硅烷 表面处理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温度对热镀锌板钝化膜耐腐蚀性能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哲峰 荣菊 +3 位作者 于晓华 詹肇麟 付天林 王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43-1747,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环保型钝化液耐蚀性能,本文以单宁酸粉末、氟钛酸溶液和胶体硅溶胶为原料,在p H值2~7范围,不同固化温度(0~100℃)条件下制备热浸镀锌钢板钝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观察钝化膜的界面连接性,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 为进一步研究环保型钝化液耐蚀性能,本文以单宁酸粉末、氟钛酸溶液和胶体硅溶胶为原料,在p H值2~7范围,不同固化温度(0~100℃)条件下制备热浸镀锌钢板钝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观察钝化膜的界面连接性,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钝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选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化温度100℃时,膜层厚度620 mg/m^2,此时腐蚀电位E_(corr)为184 m V,极化电阻Rp为2.13×10~6Ω/cm^2,表明在此温度下环保钝化热镀锌板耐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温度 热镀锌板 钝化膜 耐腐蚀性 微观结构 硅烷偶联剂 极化曲线 单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热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杜蓉 陈园林 +2 位作者 雷泽红 白会平 涂元强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前对自润滑热镀锌钢的耐蚀性能研究较少。通过中性盐雾试验以及电化学试验,对自润滑热镀锌板及普通热镀锌板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热镀锌板出现白锈的时间明显早于自润滑热镀锌板,自润滑热镀锌板的腐蚀电流密度远远小... 目前对自润滑热镀锌钢的耐蚀性能研究较少。通过中性盐雾试验以及电化学试验,对自润滑热镀锌板及普通热镀锌板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热镀锌板出现白锈的时间明显早于自润滑热镀锌板,自润滑热镀锌板的腐蚀电流密度远远小于普通热镀锌板,自润滑涂层电阻明显大于普通热镀锌板的纯锌镀层电阻。自润滑热镀锌板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涂油热镀锌板,自润滑涂料中含有的有机树脂及二氧化硅粒子是其耐蚀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热镀锌板 中性盐雾 电化学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处理热镀锌板的表面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晓非 苗雨芳 于冬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目前,关于自润滑涂层与家电涂料涂装的匹配性及其在苛刻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耐蚀性研究较少。在热镀锌板表面分别涂覆无铬钝化及自润滑涂层,采用盐雾试验、色差分析、FT-IR、XPS等手段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成形性能及耐蚀... 目前,关于自润滑涂层与家电涂料涂装的匹配性及其在苛刻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耐蚀性研究较少。在热镀锌板表面分别涂覆无铬钝化及自润滑涂层,采用盐雾试验、色差分析、FT-IR、XPS等手段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成形性能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无油冲压过程中,热镀锌自润滑板在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成形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家电板材料现有涂装工艺的匹配性良好。这为热镀锌自润滑板在家电行业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涂层 热镀锌板 摩擦学性能 成形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盐对热镀锌板有机硅烷转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田飘飘 张振海 +2 位作者 徐丽萍 杨兴亮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5,57,共4页
镀锌板经单纯的有机、无机钝化均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而目前在2种有机钝化剂中添加无机钝化剂的研究鲜见报道。将KH560和KH858 2种有机硅烷复合作为有机硅烷钝化液,再添加CoSO4·7H2O复配,用其浸涂热镀锌板制成钴盐有机硅烷复合... 镀锌板经单纯的有机、无机钝化均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而目前在2种有机钝化剂中添加无机钝化剂的研究鲜见报道。将KH560和KH858 2种有机硅烷复合作为有机硅烷钝化液,再添加CoSO4·7H2O复配,用其浸涂热镀锌板制成钴盐有机硅烷复合转化膜。采用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盐水浸泡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钴盐加入前后转化膜耐蚀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有机硅烷转化膜,加入钴盐后形成的钴盐有机硅烷复合转化膜阻抗增大,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蚀性明显改善,中性盐雾腐蚀72 h后腐蚀面积仅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膜 钴盐 有机硅烷 热镀锌板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热镀锌板Fe-Al合金层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伟民 钱存富 +2 位作者 赵秉军 王淑清 陈秀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7-50,共4页
用X射线衍射、萃取碳复型样品的电子衍射、金属薄膜等方法对汽车用热镀锌板Fe-Al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锌液中的Al浓度小于0.15%时,Fe-Al层主要由Fe2Al5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此基础上用EET理论对组成Fe-Al层的... 用X射线衍射、萃取碳复型样品的电子衍射、金属薄膜等方法对汽车用热镀锌板Fe-Al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锌液中的Al浓度小于0.15%时,Fe-Al层主要由Fe2Al5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此基础上用EET理论对组成Fe-Al层的主要物相Fe2Al5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的结合能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合金层 汽车 热镀锌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热镀锌板Fe-Al过渡层相结合能的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存富 赵秉军 +1 位作者 马为民 陈秀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47-550,共4页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汽车用热镀锌板过渡层中可能存在的Fe3Al,FeAl,Fe2Al5和Fe4Al13等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结合能进行了计算,其值分别为-14165306,-7977319,-314...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汽车用热镀锌板过渡层中可能存在的Fe3Al,FeAl,Fe2Al5和Fe4Al13等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结合能进行了计算,其值分别为-14165306,-7977319,-31480235和-19506092kJ/mol,可见Fe2Al5的结合能最大,说明其本身的结合强度最好.该方法对某些无法通过实验得到其结合能值的情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板 EET 结合能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热镀锌板镀层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秀芳 王淑清 +3 位作者 胡金兰 钱贞嫦 刘朝 李安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利用金相、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萃取碳复型、金属薄膜等方法,对汽车用热镀锌板的镀层结构进行了形貌观察和相分析.结果表明,镀层可分为三层:紧贴着基体是Fe-Al层,它是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中间层是Fe-Zn层... 利用金相、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萃取碳复型、金属薄膜等方法,对汽车用热镀锌板的镀层结构进行了形貌观察和相分析.结果表明,镀层可分为三层:紧贴着基体是Fe-Al层,它是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中间层是Fe-Zn层,它是由Fe-Zn金属间化合物及Fe-Al-Zn三元系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最外层是Zn层,但混有Fe-Zn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层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 热镀锌板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蚀性热镀锌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岑耀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48,65,共4页
综合分析了热镀锌板高耐蚀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热镀锌板在耐蚀性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指出了我国高耐蚀性热镀锌板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热镀锌板 高耐蚀性 附着性 稀土元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变形对热镀锌板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凯 陈光南 张坤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0,77,共3页
为了研究塑性变形对热镀锌板耐蚀性的影响,用称量法测试了不同塑性变形状态下的热镀锌板在5%NaCl溶液全浸腐蚀试验中的腐蚀速率,发现全浸蚀腐蚀试验7周后,原始镀锌板质量下降0.09%,拉伸应变为10%的镀锌板质量下降0.22%,腐蚀程度是前者的... 为了研究塑性变形对热镀锌板耐蚀性的影响,用称量法测试了不同塑性变形状态下的热镀锌板在5%NaCl溶液全浸腐蚀试验中的腐蚀速率,发现全浸蚀腐蚀试验7周后,原始镀锌板质量下降0.09%,拉伸应变为10%的镀锌板质量下降0.22%,腐蚀程度是前者的2.4倍。结果表明,塑性变形会降低热镀锌板的耐蚀性,而耐蚀性的降低是由塑性变形引起的裂纹密度的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板 腐蚀 裂纹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形的热镀锌板腐蚀形貌研究
12
作者 李慧儒 韩清凯 +3 位作者 陈岁元 刘常升 常丽丽 闻邦椿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18,共3页
发生腐蚀的热镀锌板表面形貌具有分形特征,不同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其不同的腐蚀程度。针对热镀锌板非均匀腐蚀界面提出了区域分形的概念,给出了区域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对三种典型腐蚀程度的热镀锌板腐蚀形貌进行区域分形分析,并将区域分... 发生腐蚀的热镀锌板表面形貌具有分形特征,不同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其不同的腐蚀程度。针对热镀锌板非均匀腐蚀界面提出了区域分形的概念,给出了区域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对三种典型腐蚀程度的热镀锌板腐蚀形貌进行区域分形分析,并将区域分形维数数值与整体分形维数数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腐蚀程度下热镀锌板腐蚀界面的非均匀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形 热镀锌板 腐蚀形貌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板镀层表面缺陷分析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欣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21期43-44,共2页
目前,热镀锌钢板的镀层表面存在许多缺陷,比如说波纹和条纹及气刀条痕等多种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热镀锌板镀层表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定了有效的处理方案,同时明确指出未来热镀锌板镀层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 热镀锌板 镀层 表面缺陷 气刀划痕 漏镀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板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14
作者 符寒光 刘宝新 高万盛 《世界汽车》 1998年第8期4-7,共4页
为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各国都对汽车防腐性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规范,如美国、日本提出了车身耐表面腐蚀5年、耐穿孔腐蚀10年和耐发动机内腔腐蚀2年。为了提高汽车车身钢板的耐蚀性能,70年代开始采用镀锌薄钢板,德国率先推出全热镀锌薄钢板... 为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各国都对汽车防腐性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规范,如美国、日本提出了车身耐表面腐蚀5年、耐穿孔腐蚀10年和耐发动机内腔腐蚀2年。为了提高汽车车身钢板的耐蚀性能,70年代开始采用镀锌薄钢板,德国率先推出全热镀锌薄钢板的车身,此后,涂层薄钢板的增长率不断上升。随着汽车车身的耐蚀性要求不断提高,必须增加镀层重量,并采用双层镀锌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 热镀锌板 应用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板生产线上CPC系统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15
作者 李德平 《冶金丛刊》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以热镀锌生产线的CPC对中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同时,针对CPC对中系统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钢板跑偏和对边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CPC 热镀锌板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热浸镀锌板镀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华 赵秉军 陈秀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2-65,共4页
用四种不同退火制度对含Ti的超低碳钢热浸镀锌极进行合金化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方法和电子探针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相组成,并对其性能作了研究。通过盐雾实验发现由δip相组成的合金化层... 用四种不同退火制度对含Ti的超低碳钢热浸镀锌极进行合金化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方法和电子探针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相组成,并对其性能作了研究。通过盐雾实验发现由δip相组成的合金化层耐腐蚀性最好;通过弯曲实验发现合金化层的剥落现象很普遍;对剥落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化 镀层 腐蚀 剥落 镀锌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板锌层质量标准板的制作方法
17
作者 刘怀广 黄毫军 +2 位作者 杨先发 牛小红 王兴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8,共3页
镀锌板锌层质量校准板具有时效性,需要定期更换,目前国内尚无该类产品的制作及检验的标准。通过采集某冷轧厂相应规格的热镀锌钢板,用射线法检测其镀层的均匀性,以计算其复现性作为筛选与标识;采用仲裁法验证射线法测量的锌层厚度的精密... 镀锌板锌层质量校准板具有时效性,需要定期更换,目前国内尚无该类产品的制作及检验的标准。通过采集某冷轧厂相应规格的热镀锌钢板,用射线法检测其镀层的均匀性,以计算其复现性作为筛选与标识;采用仲裁法验证射线法测量的锌层厚度的精密度;对满足复现性要求的标准样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并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这些测试方法具有较好的互换性,按本法制作的镀锌板锌层质量标准板可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板 锌层质量标准板 射线法 仲裁法 镀层厚度 镀层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烘烤硬化钢板合金化退火过程中镀层表面合金相形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先明 刘立斌 +3 位作者 黄国幸 贾兵然 李俊 张理扬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6,共4页
对热镀锌烘烤硬化钢板进行了合金化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化镀层表面的组织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锌层的表面相组成,对所研究的结果用相图计算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450℃时在合金化退火开始时间段镀层为η相,20 s左右部分ζ... 对热镀锌烘烤硬化钢板进行了合金化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化镀层表面的组织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锌层的表面相组成,对所研究的结果用相图计算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450℃时在合金化退火开始时间段镀层为η相,20 s左右部分ζ相长至镀层表面,30 s后表面主要为ζ相,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到300 s镀层大部分为δ相,不再发生相变,合金化结束;500℃时合金化过程基本与450℃一致,但退火3 s后表面就已出现少量的ζ相,而9 s后表面基本由δ相和ζ相混合组成,退火时间达到20 s后表面已完全为δ相;550℃时退化3 s后表面出现少量的δ相,到9 s后镀层几乎全部由δ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钢板 热镀锌板 合金化退火 相变 相图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基板粗糙度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衍战 李金 +1 位作者 王炳如 车俊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7,共3页
为了研究热镀锌基板粗糙度对其表面环保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基板上制备相同膜厚的钝化膜,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粗糙度热镀锌基板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钝化膜表面的成分分布。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 为了研究热镀锌基板粗糙度对其表面环保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基板上制备相同膜厚的钝化膜,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粗糙度热镀锌基板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钝化膜表面的成分分布。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随着粗糙度的增加,表面钝化膜的厚度均匀性逐渐降低,耐蚀性逐渐变差;对于家电用热镀锌板,建议基板粗糙度R_a控制在1.0μ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粗糙度 钝化膜 热镀锌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冷热轧薄板工程投产
20
作者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冷轧薄板 轧薄板 建筑薄板 马钢 热镀锌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