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卓 刘禹慧 +2 位作者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9-1256,共8页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1.11μg,相对标准偏差为4.0%~12%(n=3),加标回收率为80.4%~93.3%。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来自武夷山、青海湖、大兴安岭等12个采样点的松针样品进行分析,得到6种微塑料的浓度范围为0.01~3.15μg·mg^(-1)。此外,样品中6种塑料均有检出,检出率依次为PE、PP和PS(100%)、PET(92%)、PC(60%)、PVC(8%)。该方法可为我国微塑料环境污染评估及环境行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 微塑料 松针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红外光谱联机用于Cu/AC焙烧温度确定和焙烧过程分析
2
作者 孙琪娟 马晓迅 +2 位作者 徐军礼 孙长顺 卢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145-2146,2154,共3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载铜活性炭(Cu/AC),利用热重-红外光谱联机分析方法对Cu/AC前驱物Cu(NO3)2/AC进行分析,探索了前驱物制备Cu/AC在焙烧过程发生的变化,确定Cu/AC的最佳焙烧温度为700℃。
关键词 载铜活性炭 热重-红外分析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纸厂废弃塑料的热解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桑圣欢 段钰锋 +2 位作者 陈惠超 冒咏秋 张平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对纸厂废弃塑料的热解特性及气体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塑料的热解过程主要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氯的析出,第2阶段为碳链断裂。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塑料热解的失重速率有所增加,且析出峰向高温方...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对纸厂废弃塑料的热解特性及气体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塑料的热解过程主要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氯的析出,第2阶段为碳链断裂。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塑料热解的失重速率有所增加,且析出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使用Doyle积分方法进行活化能计算,发现塑料热解所需要的活化能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大。塑料热解脱氯阶段符合三维扩散,球形对称Jander方程;碳链断裂阶段符合二维扩散,圆柱形对称方程。TG-FTIR结果表明,热解的第1阶段析出产物主要为HCl,第2阶段的热解产物主要为烃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厂废弃塑料 -红外联用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油砂热重红外及基于AKTS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春霞 于皓 +3 位作者 巩时尚 陈佳佳 刘洪鹏 王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06-3817,共12页
通过热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质谱仪对印尼油砂的热解过程和热解产物进行了探究,基于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TG曲线,将热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热解低碳化合物析出段和无机物高温受热分解段。升温速率相同时,YN2油砂比YN1油砂挥发... 通过热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质谱仪对印尼油砂的热解过程和热解产物进行了探究,基于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TG曲线,将热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热解低碳化合物析出段和无机物高温受热分解段。升温速率相同时,YN2油砂比YN1油砂挥发分析出的温度低。油砂热解产物是由脂肪烃、芳香烃、含氧官能团和羟基等组成的混合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探究印尼油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气体产物H_2O、CO_2、CO、CH_4、CnHm等的析出特性,气态烃类、含氧有机物等有机气体是由羰基和羧基以及甲氧基、亚甲基、甲基在热解低温段受热分解产生的,根据质谱图,确定了各个时刻逸出气体的种类和产量。利用AKTS软件基于F-W-O和Kissinger模型计算了油砂脱挥发分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化率下,不同升温速率的活化能呈线性分布,YN1的活化能高于YN2的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热重-红外分析 AKTS 分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的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王树荣 刘倩 +2 位作者 骆仲泱 文丽华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54-1158,共5页
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纤维素多糖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线分析研究了纤维素在20K/min升温速率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素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550~670K,680K以后热失重很缓慢,在此温度下固体残留物的质量分数... 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纤维素多糖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线分析研究了纤维素在20K/min升温速率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素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550~670K,680K以后热失重很缓慢,在此温度下固体残留物的质量分数为14.7%.在线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先析出游离水,随后发生解聚和脱水反应,主要的苷键和碳碳键断开形成各种烃类、醇类、醛类和酸类等物质,随后这些大分子物质二次降解为甲烷和一氧化碳为主的气体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裂解 -傅里叶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煤燃烧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朝芬 胡松 +1 位作者 孙学信 陈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1,共3页
用热重红外(TGA FTIR)联用的方式进行了煤在常规条件下的热重实验,分别用 TG、DTG曲线与FTIR的红外三维图等描述了煤燃烧的整个过程,对比了TG、DTG曲线、FTIR图中峰的位置以及峰的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峰值等参数。结果表明,TGA与 FTI... 用热重红外(TGA FTIR)联用的方式进行了煤在常规条件下的热重实验,分别用 TG、DTG曲线与FTIR的红外三维图等描述了煤燃烧的整个过程,对比了TG、DTG曲线、FTIR图中峰的位置以及峰的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峰值等参数。结果表明,TGA与 FTIR联用时,FTIR的检测无明显的滞后及返混等情况发生,由此可深化对煤燃烧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速率 -红外联用分析(TGA—FTIR) 煤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橡塑海绵的热氧降解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国山 王万卷 +2 位作者 徐晓强 叶元坚 刘志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1-1494,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TGA-FTIR)研究了空气中橡塑海绵的热氧降解行为。考察了材料在3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情况,并对材料失重过程逸出的气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塑海绵有两个失重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材料的失... 采用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TGA-FTIR)研究了空气中橡塑海绵的热氧降解行为。考察了材料在3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情况,并对材料失重过程逸出的气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塑海绵有两个失重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材料的失重速率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温度有所升高;第一失重阶段是橡塑海绵中丁腈橡胶(NBR)和聚氯乙烯(PVC)官能团的热解,主要生成氯化氢及氰酸类气体;第二失重阶段是橡塑海绵中碳链的热氧降解,主要生成二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橡塑海绵 氧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的生物油重质组分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武景丽 汪丛伟 +4 位作者 阴秀丽 吴创之 马隆龙 周肇秋 陈汉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利用热重红外技术在线分析了3种生物油重质组分模型化合物(丁香酚、3,4-二甲氧基苯甲醛、左旋葡聚糖)在10,20,30℃/min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热重试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最易热解,其次是醛类物质,再次是糖类物质;提高升温速率有利于热解... 利用热重红外技术在线分析了3种生物油重质组分模型化合物(丁香酚、3,4-二甲氧基苯甲醛、左旋葡聚糖)在10,20,30℃/min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热重试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最易热解,其次是醛类物质,再次是糖类物质;提高升温速率有利于热解反应的进行,但对最终失重量无影响。红外检测数据表明:左旋葡聚糖的热解分为两段,前段主要为脱水反应,生成醛等小分子物质,后段遵循醛类物质热解的机理,主要产物为小分子的不饱和烃类和CO_2,并伴随有少量的醚和H_2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质组分 模型化合物 -傅立叶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 IR分析的木屑热解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顾晓利 马旭 +3 位作者 李丽鲜 程康华 李忠正 肖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4-180,共7页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FT IR)方法考察了木屑的热解规律,选择Kissinger和Ozawa 2种算法对木屑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并采用固定床实验装置考察了木屑热解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及热解终温为950℃的热解...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FT IR)方法考察了木屑的热解规律,选择Kissinger和Ozawa 2种算法对木屑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并采用固定床实验装置考察了木屑热解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及热解终温为950℃的热解条件下,木屑底物的失重率维持在77%~83%,且热解产物以气相产物为主,包括CO2、CH4、CO等;当温度高于200℃时,底物出现明显的热解过程,最高失重率下对应的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升高。Kissinger和Ozawa 2种算法得出木屑热解反应活化能E分别为130.14和133.21kJ/mol,频率因子lnA分别为26.28和26.47min-1。木屑热解较理想的热解温度应控制在700℃以上,此时热解产物以CO、CO2、CH4、H2气体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CO体积分数迅速下降,H2体积分数迅速上升,CO2和CH4的体积分数基本不变。木屑固定床热解实验结果与其TG-FT IR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傅里叶红外联用(TG-FTIR)分析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GA-FTIR研究不同来源污泥的燃烧和热解特性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兴润 金宜英 +2 位作者 王志玉 杜欣 聂永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空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污泥燃烧特性。探讨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泥中有机物的分布影响和燃烧特性影响。研究发现,污水厌氧工艺和污泥厌氧工艺均导致结构复杂、燃烧温度高的有机物生成。在氮气气... 在空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污泥燃烧特性。探讨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泥中有机物的分布影响和燃烧特性影响。研究发现,污水厌氧工艺和污泥厌氧工艺均导致结构复杂、燃烧温度高的有机物生成。在氮气气氛下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比研究了同种污泥的热解和燃烧特性,污泥热解主要发生有机物裂解成小分子和小分子的挥发,氧气的存在加速了污泥的裂解。污泥热解温度200℃~500℃,主要气体H2O、CO2、CO以及甲烷等烃类,CO2在高温750℃还存在一个析出峰,由于无机碳酸盐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热重-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文学 邱学青 +1 位作者 欧阳新平 杨东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研究磺化碱木质素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实验采用热重-红外分析(TG-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在非氧状态下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利用多升温速率法Kissing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 为研究磺化碱木质素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实验采用热重-红外分析(TG-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在非氧状态下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利用多升温速率法Kissing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动力学方程中的表观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lnA,分别为118.3kJ.mol-1,121.46kJ.mol-1;20.40min-1,15.92min-1;利用Kissingr法计算了热动力学方程的反应级数是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碱木质素 热重-红外分析(TG—IR) 差示扫描量分析(DSC) 分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SIM卡TG-FTIR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晓娟 张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0-1034,共5页
利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研究了手机SIM卡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行为,探讨了升温速率对热解参数及热解产物的影响。采用分布式活化能模型求解了热解活化能,探讨了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手机SIM卡呈现一... 利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研究了手机SIM卡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行为,探讨了升温速率对热解参数及热解产物的影响。采用分布式活化能模型求解了热解活化能,探讨了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手机SIM卡呈现一段热解,主要热解温区在350-500℃,最大失重速率为-62.57%/min,总失重率高达90%。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热解初始温度和热解结束温度均增大,最大热解速率和对应的温度也都增大;热解活化能在170-204kJ/mol变化,随转化率变化规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规律,在转化率0.2时达到最大值;主要热解产物为苯、烷烯烃等可燃成分,而且含有氯、氮等元素;升温速率对热解组分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能 热重-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肖军 沈来宏 +2 位作者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运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研究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析出特性,分析研究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了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 运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研究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析出特性,分析研究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了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存在两个失重峰,并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实时测量的分析表明,CO与CO2的析出与失重峰基本一致,而CH4的析出滞后于前两者。添加NiO和CaO有利于减少热解产物中的CO2的浓度,促进挥发分产物CO、CH4的生成。其中CaO更有利于生物质在温度800℃以下的热解性能改善,而NiO在800℃以上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联用分析 麦秸 催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加压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军 沈来宏 +2 位作者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2-978,共7页
运用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加压热解特性,分析研究热解压力、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 运用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加压热解特性,分析研究热解压力、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的加压催化热解均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的分析表明,提高热解压力以及加入适当的催化剂NiO和CaO均有利于增加CO和CH_4的生成。而且热解压力增加提高了NiO和CaO的催化作用,其中添加NiO时,在800℃以上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且提高压力更有利于促进CH_4的生成;而添加CaO时,提高热解压力有利于减少CO_2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联用分析 加压 麦秸 催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红联用分析的木质素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姚燕 王树荣 +2 位作者 郑赟 骆仲泱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系统对生物质的主要组分木质素进行了热裂解动力学研究.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木质素结构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木质素热裂解的热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各个阶段的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轻微...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系统对生物质的主要组分木质素进行了热裂解动力学研究.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木质素结构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木质素热裂解的热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各个阶段的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轻微移动,主反应区间增加;计算得到的木质素两阶段活化能分别为58.41 kJ/mol和119.98 kJ/mol.与纤维素热解气的联机红外分析谱图相比可知木质素热解过程中气体析出机理复杂,主要生成CO、CH4和呋喃等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裂解 动力学 -傅里叶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GA-FTIR联用技术研究聚酰胺6的热降解行为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年华 王建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4,188,共4页
用TGA-FTIR联用技术实时研究了聚酰胺6在高纯氮气和等速升温(10℃/min)条件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聚酰胺6的热分解温度范围为320~490℃,550℃时的残留量仅为2%.在主要降解温度范围内其气相产物主要是H2O,CO2,脂肪族碳氢类物质和低聚... 用TGA-FTIR联用技术实时研究了聚酰胺6在高纯氮气和等速升温(10℃/min)条件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聚酰胺6的热分解温度范围为320~490℃,550℃时的残留量仅为2%.在主要降解温度范围内其气相产物主要是H2O,CO2,脂肪族碳氢类物质和低聚物.这些产物的生成表明聚酰胺6可能是通过均裂及顺式消除机理在N-烷基酰胺键处断裂而进行热降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降解 -傅里叶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25X变压器油的热解特性研究及动力学分析
17
作者 陈涛 王雨薇 +1 位作者 张佳庆 黄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探究了常用变压器油KI25X在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发现热解过程主要发生在200~300℃和550~800℃两个阶段,且通过试验发现变压器热故障释放能量会造成变压器油的热解劣化,破坏变压器油的化学键,... 采用热重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探究了常用变压器油KI25X在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发现热解过程主要发生在200~300℃和550~800℃两个阶段,且通过试验发现变压器热故障释放能量会造成变压器油的热解劣化,破坏变压器油的化学键,产生低分子烃类气体并溶于其中。利用微分法和积分法热力学理论计算出变压器油在N_(2)氛围下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通过综合分析变压器油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参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变压器油的热故障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热重-红外分析 升温速率 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渣与煤共燃烧动力学模型及逸出气体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宝宣 蒋旭光 +3 位作者 吕国钧 王飞 池涌 严建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利用TG-FTIR研究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共燃烧过程热动力学模型及逸出气体产物.在40种固相反应机制函数模型中,采用双等双步法推断共燃烧过程的最佳反应机理模型,结果表明,红霉素过期药渣、烟煤单独燃烧主反应阶段最优固相反应模型分别... 利用TG-FTIR研究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共燃烧过程热动力学模型及逸出气体产物.在40种固相反应机制函数模型中,采用双等双步法推断共燃烧过程的最佳反应机理模型,结果表明,红霉素过期药渣、烟煤单独燃烧主反应阶段最优固相反应模型分别是相边界收缩球体反应模型、随机成核随后生长模型(n=3/4).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共燃烧过程中,添加比例不大于30%的物质,反应阶段动力学模型相对应于此物质单独燃烧动力学模型发生改变,而另一种物质反应模型与单独燃烧反应模型相似,但反应级数发生改变,表明共燃烧过程中两种物质存在相互影响.红外分析表明,温度达到245,℃以上,混合物中药渣熔融部分挥发产生醇、醛、酮、羧酸、酯等有机化合物;温度达到300,℃以上,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CO2、CO气体;气体产物中未完全燃烧的气体成分随药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过期药渣 共燃烧 反应动力学模型 热重-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条件对煤的热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朝芬 向军 +1 位作者 胡松 孙学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6期18-20,24,共4页
采用TGA-FTIR联用分析仪,对不同煤样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过程进行实验研究,使煤样的热解特性参数、热解产物分析在一次实验测定过程中同时获得,为深入掌握煤的热解特性及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升温速率 -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焙条件对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秀娟 王树荣 +2 位作者 刘倩 骆仲泱 岑可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6-1251,共6页
通过红外固体压片法对不同烘焙处理的纤维素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烘焙处理并没有改变纤维素基本结构框架,但能改变官能团的数量,如473K下15h处理样品在消耗结晶水的同时生成了羟基使得羟基振动明显增强。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烘... 通过红外固体压片法对不同烘焙处理的纤维素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烘焙处理并没有改变纤维素基本结构框架,但能改变官能团的数量,如473K下15h处理样品在消耗结晶水的同时生成了羟基使得羟基振动明显增强。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烘焙处理后纤维素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失重量因水分、CO和CO_2等气体析出强度降低而减少。高温和长时间烘焙利于纤维素经过活性纤维素生成焦油,低温和短时间烘焙则易发生低温焦炭化作用获得CO、CO_2等小分子气体和残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烘焙 活性纤维素 裂解 -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