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热释光年代测定报告
1
作者 王维达 夏君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0年第1期22-26,共5页
应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对两件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瓷器作了热释光年代测定,得到这两件瓷 器的烧制年代均小于距今100年,否定了成份分析法得到的这两件瓷器系元代真品的错误结论。
关键词 瓷器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 饱和指数法
全文增补中
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维达 梁宝鎏 夏君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本工作从标准的 (即线性的 )前剂量技术着手 ,研究了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方法。在这个研究中 ,发现了瓷器的灵敏度对剂量的非线性响应和灵敏度随剂量变化的指数模式。因此 ,一个用饱和指数拟合的方法被提了出来。实验表明 ,这是一个测... 本工作从标准的 (即线性的 )前剂量技术着手 ,研究了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方法。在这个研究中 ,发现了瓷器的灵敏度对剂量的非线性响应和灵敏度随剂量变化的指数模式。因此 ,一个用饱和指数拟合的方法被提了出来。实验表明 ,这是一个测定瓷器年代的成功方法。另外 ,还对一些与测定年代有关的复杂因素进行了讨论。例如 ,当少数瓷器的灵敏度与剂量不呈指数关系时 ,就要改变拟合模式或者采用B的平均值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饱和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器的热释光年代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维达 夏君定 周智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B12期239-257,共19页
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39件历代瓷器的热释光年代。结果表明,热释光年代与考古年代在一个标准偏差(±1σ)为29%以内的一致性非常良好。这样的误差在瓷器年代测定中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词 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饱和指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维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1期57-71,共15页
对古陶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两个标准方法——“细粒混合矿物技术”和“粗粒石英技术”作了详细的论述,介绍了这两个方法中古剂量和年剂量测量方法的发展和现状,对影响古剂量和年剂量测量准确性的一些复杂因素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着... 对古陶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两个标准方法——“细粒混合矿物技术”和“粗粒石英技术”作了详细的论述,介绍了这两个方法中古剂量和年剂量测量方法的发展和现状,对影响古剂量和年剂量测量准确性的一些复杂因素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着重叙述了古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新发展——“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热释光测定年代在古陶瓷真伪鉴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年代测定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上还不够,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测定年代 陶器 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三十年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维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S1期62-67,共6页
从1974年到2004年,上海博物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工作经历了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室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终于使我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地位... 从1974年到2004年,上海博物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工作经历了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室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终于使我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地位,解决了大量的古陶瓷真伪问题,获得了人们一致的信任和好评,现已成为古陶瓷科学鉴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这三十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己制作成功热释光测量仪器;第二阶段,完成古陶器年代测定研究;第三阶段,攻克古瓷器真伪鉴定难关。事物在不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古陶瓷 热释光测定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剂量热释光测定年代方法
6
作者 王维达 周智新 +2 位作者 夏君定 梁宝鎏 M.J.Storkes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5年第2期21-27,共7页
分析了三种测量方法──多次激活、加剂量法和钉子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细粒石英前剂量方法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细粒五英前剂量方法测量简便,减少了来自多次激活、试验剂量和归一引起的误差,最小可测年龄能达到几十年。
关键词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细粒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制样方法的比较与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婧玮 龚玉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了对古代瓷器热释光年代测定的两种不同制样方法——粉末法和薄片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本工作从热释光灵敏度的均值标准偏差、三点回归的线性相关程度以及最后所测得年代与真值的符合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末法的测量精确... 为了对古代瓷器热释光年代测定的两种不同制样方法——粉末法和薄片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本工作从热释光灵敏度的均值标准偏差、三点回归的线性相关程度以及最后所测得年代与真值的符合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末法的测量精确度、准确度及可靠性均优于薄片法。粉末法可作为行业内制样标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测定年代 瓷器 颗粒样品 薄片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走向实践:评《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
8
作者 吴婧玮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1期7-7,共1页
王维达编著的《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下简称《古陶瓷》)一书已经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王维达研究员是我国古陶瓷热释光测年领域的老专家、老前辈。本人踏入工作岗位之际曾有幸得到王老师的热情指导,并协助... 王维达编著的《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下简称《古陶瓷》)一书已经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王维达研究员是我国古陶瓷热释光测年领域的老专家、老前辈。本人踏入工作岗位之际曾有幸得到王老师的热情指导,并协助其翻译发表于《中国科学》英文版上的“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的研究与进展”一文,对本人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影响。《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一书凝结了王维达老师30余年的研究心血与成果,实乃该领域第一部权威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测定年代 年代研究 古陶瓷 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践 《中国科学》 2010年 工作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和砖瓦样品热释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婧玮 熊樱菲 +2 位作者 龚玉武 王恩元 王建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9,共14页
利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对青龙镇出土样品的烧造年代进行检测分析,以求帮助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龙镇瓷器贸易的发展状况。为此,本工作以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中的67件瓷片及4件砖瓦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片样品古... 利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对青龙镇出土样品的烧造年代进行检测分析,以求帮助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龙镇瓷器贸易的发展状况。为此,本工作以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中的67件瓷片及4件砖瓦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片样品古剂量;用热释光高温细颗粒技术测定砖瓦样品古剂量;用厚源α粒子计数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样品年剂量。瓷片样品热释光年代结果从唐代至南宋不等,砖瓦样品年代结果为北宋时期烧造,与文献记载中隆平寺塔的始建时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年代测定 青龙镇遗址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 高温细颗粒技术 年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热释光测年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君定 王德义 +4 位作者 陈建彬 胡富强 王白辰 季晓冬 周少华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50-65,190,共17页
应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前剂量激活法技术对采、征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大量陶瓷器样品中较典型的101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以及素烧瓷等样品的进行年代测定,分别得到了陶瓷器样品的烧制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采集于银沟遗址... 应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前剂量激活法技术对采、征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大量陶瓷器样品中较典型的101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以及素烧瓷等样品的进行年代测定,分别得到了陶瓷器样品的烧制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采集于银沟遗址的陶瓷样品年代在唐代、五代和宋代范围内,表明银沟遗址从唐代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五代与北宋应是烧制瓷器的鼎盛期。并对10件江西景德镇考古研究所提供的青白瓷样品进行了比对年代测定。得到采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的青白瓷样品的热释光年代明显高于江西景德镇考古所提供的青白瓷样品的年代。为该项目的圆满完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年代测定 前剂量技术 饱和指数 古剂量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瓷器热释光断代中β平均剂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维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样品一般都是用厚度为 0 .2 0 .5mm的瓷片 ,这样厚度的瓷片 ,用实验室 β源进行辐照时 ,由于瓷对 β剂量的积累和衰减作用 ,已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均匀受照体 ,所以瓷器的 β吸收剂量只能用平均剂量来表示。本工作用... 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样品一般都是用厚度为 0 .2 0 .5mm的瓷片 ,这样厚度的瓷片 ,用实验室 β源进行辐照时 ,由于瓷对 β剂量的积累和衰减作用 ,已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均匀受照体 ,所以瓷器的 β吸收剂量只能用平均剂量来表示。本工作用铝代替瓷 ,用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 ,得到了 β辐照吸收剂量在瓷器中随深度变化的函数 ,根据这个函数 ,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任何厚度瓷片的 β平均吸收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热释光测定年代 β平均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光断代中直接从α源强度S求α效率K_(3.7)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维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B12期258-265,共8页
研究了a值系统和K值系统中α相对于β的热释光效率α和K_(3.7)的意义和作用。对α值系统进行了评价。肯定了用总径迹长度密度来标定α源辐照场强度S和计算α效率的重要性,否定了α值的必要性。研究了不需要经过α值而直接从α源的辐照... 研究了a值系统和K值系统中α相对于β的热释光效率α和K_(3.7)的意义和作用。对α值系统进行了评价。肯定了用总径迹长度密度来标定α源辐照场强度S和计算α效率的重要性,否定了α值的必要性。研究了不需要经过α值而直接从α源的辐照场强度S求得K_(3.7)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测定年代 α效率 α值系统 K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我国开始冶铁的年代
13
作者 岩青 《文史哲》 1982年第4期82-84,共3页
目前,史学界对我国炼铁的开始年代问题,众说纷纭,迄无定论。近年来,出土铁器的不断增加,为推定我国冶铁的开始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今就这个问题略述浅见,以求匡正。至今为止,地下出土的古代铁器中属于早期的虽然屈指可数,但却很能说... 目前,史学界对我国炼铁的开始年代问题,众说纷纭,迄无定论。近年来,出土铁器的不断增加,为推定我国冶铁的开始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今就这个问题略述浅见,以求匡正。至今为止,地下出土的古代铁器中属于早期的虽然屈指可数,但却很能说明问题。这些铁器是: (1)在秦都雍城的秦公一号墓中,出土铁工具四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器 冶铁技术 热释光测定年代 江苏六合 冶铁业 史学界 春秋时期 甘肃灵台 公元前 西周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增刊征订启事
1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2期40-40,共1页
为纪念上海博物馆建馆50周年,《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出版了一期增刊。标准16开精装本,内芯80g铜板纸,计374页和8页彩页。刊登论文26篇,通讯2篇。内容涉及金属和书画文物保护、文物防震、文物保存环境、热释光测定年代、古陶... 为纪念上海博物馆建馆50周年,《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出版了一期增刊。标准16开精装本,内芯80g铜板纸,计374页和8页彩页。刊登论文26篇,通讯2篇。内容涉及金属和书画文物保护、文物防震、文物保存环境、热释光测定年代、古陶瓷成分分析、古代金属工艺研究等方面,并附有本刊创刊至2002年共14卷28期的分类总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征订启事 增刊 科学 考古 热释光测定年代 上海博物馆 保存环境 成分分析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