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UN粉末机理研究
1
作者 吴学志 郭骁 +2 位作者 李石泉 何晓军 贺新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4,共4页
氮化铀(Uranium nitride)燃料具有金属铀密度高、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及与液态金属相容性好等优点,是未来先进反应堆设计选用燃料之一。高相纯度、高活性UN粉末是制备高密度UN芯块的前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UN粉末,研究了工艺... 氮化铀(Uranium nitride)燃料具有金属铀密度高、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及与液态金属相容性好等优点,是未来先进反应堆设计选用燃料之一。高相纯度、高活性UN粉末是制备高密度UN芯块的前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UN粉末,研究了工艺参数对UN粉末反应动力学、相结构、晶格常数及氮铀比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N粉末相结构与原料C/UO_(2)物质的量比及合成温度有关,当原料C/UO_(2)物质的量比为2.7、合成气氛为N_(2)-5%H_(2)(0.1~0.15 MPa)、合成温度为1700℃时,可制备得到高相纯度UN粉末;中间反应产物U_(2)N_(3)在1200℃以下、真空环境、大于2 h可分解为UN粉末;UN晶格常数与粉末中相成分有关,当N/U比接近1时,其晶格常数为0.48882 nm;合成的UN粉末经转速600 r/min、球磨时间4 h、球料比5∶1的工艺参数球磨,可制备得到粒度为0.96μm的UN细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 氮化铀 燃料 氮铀比 晶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固氟焙烧——盐酸浸出回收稀土钙热还原渣中稀土试验研究
2
作者 陈江安 乐成涛 +1 位作者 余文 黄金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31,共7页
采用氧化钙固氟焙烧—盐酸浸出法回收稀土钙热还原渣(还原渣)中的稀土和氟化钙,研究了氧化钙焙烧过程还原渣的转型机理、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和不同条件下稀土的浸出规律。热力学分析表明: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氧化钙和氟化稀土反应生成氧化稀... 采用氧化钙固氟焙烧—盐酸浸出法回收稀土钙热还原渣(还原渣)中的稀土和氟化钙,研究了氧化钙焙烧过程还原渣的转型机理、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和不同条件下稀土的浸出规律。热力学分析表明: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氧化钙和氟化稀土反应生成氧化稀土和氟化钙;CaF_(2)的存在会抑制稀土元素的浸出,而高浓度的Ca^(2+)减少了F-溶出、促进稀土浸出。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盐酸浓度、液固比均能促进稀土的溶出。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1.5 h、氧化钙与还原渣质量比为1∶1、球团直径10 mm、焙烧渣磨矿时间3min、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1.5 h、盐酸浓度4 mol/L、液固比10∶1 m L/g。在上述适宜条件下,稀土浸出率达到95.44%;浸出渣CaF_(2)品位为97.02%,回收率为97.88%,实现了还原渣的高效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钙热还原 氧化钙 固氟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乏燃料锂热还原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纪瑭 姚本林 +7 位作者 肖益群 贾艳虹 孟照凯 李迅 杨明帅 李斌 何辉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9-424,I0001,共17页
以电解精炼为主流的干法后处理技术虽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具有可处理最广泛的燃料种类以及反应体系稳定性更高等独特优势。在电解精炼步骤前需通过电还原或热还原将氧化物乏燃料还原为金属。热还原需要使用钙、锂和镁等作为还原剂。... 以电解精炼为主流的干法后处理技术虽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具有可处理最广泛的燃料种类以及反应体系稳定性更高等独特优势。在电解精炼步骤前需通过电还原或热还原将氧化物乏燃料还原为金属。热还原需要使用钙、锂和镁等作为还原剂。相比其他碱金属还原,锂热还原具有回收方法简单、所需温度适中以及设备要求较低等优点,在国内外已相继进行了各方面工艺条件以及理论的研究。调研了氧化物乏燃料锂热还原研究相关进展,对比了各国锂热还原工艺的特点,结合热力学数据分析了高温锂还原的相关机理,从动力学角度对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锂热还原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我国干法后处理中工艺流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 干法后处理 热还原 熔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锌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实验
4
作者 余水 邱家用 +3 位作者 居殿春 朱开琦 陶雨倩 毛瑞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135-142,156,共9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为强化含锌电炉粉尘中锌和铁资源的有效分离与回收,并降低碳还原剂消耗,提出以电炉粉尘制备高碱度炉料进行钙化碳热还原焙烧的思路和方法。采用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分析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为强化含锌电炉粉尘中锌和铁资源的有效分离与回收,并降低碳还原剂消耗,提出以电炉粉尘制备高碱度炉料进行钙化碳热还原焙烧的思路和方法。采用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分析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过程中主要物相转变规律,探究其钙化碳热还原反应行为和路径。结果表明,当碳氧摩尔比nc/no<0.6和温度低于1000℃时,ZnFe_(2)O_(4)还原生成Fe_(0.85-x)Zn_(x)O,抑制锌的还原和挥发。而添加CaO均能将ZnFe_(2)O_(4)和Fe_(0.85-x)Zn_(x)O钙化生成Ca_(2)Fe_(2)O_(5),Ca_(2)Fe_(2)O_(5)会被进一步还原。当温度低于1100℃及nc/no<1.0时,含锌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反应路径为:ZnFe_(2)O_(4)+CaO→Ca_(2)Fe_(2)O_(5)+ZnO→Ca_(2)Fe_(2)O_(5)+Zn(g)和Fe_(0.85-x)Zn_(x)O+CaO→Ca_(2)Fe_(2)O_(5)+ZnO+FeO→Ca_(2)Fe_(2)O_(5)+Fe+Zn(g)。这两种反应均能促进锌的释放。在nc/no为0.4~1.2,焙烧温度为1000~1100℃,CaO能促进锌的挥发,钙化碳热还原焙烧nc/no=1.0时的脱锌率与碳热还原焙烧nc/no=1.2时接近,均在90%左右。因此,钙化碳热还原焙烧可降低碳还原剂消耗,节约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电炉粉尘 钙化碳热还原焙烧 物相转变 脱锌率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还原生产金属钙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剑 王耀武 《世界有色金属》 2012年第12期38-40,共3页
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硅热还原炼钙的温度比铝热还原炼钙的温度高15O。C以上,在目前真空热还原技术条件下,硅热真空还原炼钙很难进行,而铝热还原生产金属钙时,最容易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6CaO(s)+2Al(l)=3Ca(v)+3CaO·Al... 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硅热还原炼钙的温度比铝热还原炼钙的温度高15O。C以上,在目前真空热还原技术条件下,硅热真空还原炼钙很难进行,而铝热还原生产金属钙时,最容易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6CaO(s)+2Al(l)=3Ca(v)+3CaO·Al2O3(s)和33CaO(s)+14Al(l)=21Ca(v)+12CAO·7Al2O3(s)。目前,工业铝热还原生产金属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还原温度高,还原罐使用时间短,铝粉利用率低,还原渣的利用方式不合理,这导致生产金属钙的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还原 金属钙 生产 热还原 还原温度 热还原 反应方程式 计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加热-碳热还原-磁选法提取煤矸石中的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璋 王明华 +2 位作者 宫振宇 陈畅 王英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668-673,共6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之一,每年的煤炭生产及消费总量平均达到3×10^(8)t。目前,我国累计堆积煤矸石总量已达5×10^(9)t,其中规模较大的矸石山有1900座,占用土地15×10^(7)m^(2),并且每年以1.5×10^(8)—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之一,每年的煤炭生产及消费总量平均达到3×10^(8)t。目前,我国累计堆积煤矸石总量已达5×10^(9)t,其中规模较大的矸石山有1900座,占用土地15×10^(7)m^(2),并且每年以1.5×10^(8)—2.0×10^(8)t的速度递增。如果能找到科学的利用方法,将这些大量存在的煤矸石变废为宝,则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在中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领域方面,如制砖、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此外,煤矸石也被用于发电和化工领域,如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等,但提取技术和利用率有限。目前,亟需开发煤矸石高值化的应用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煤矸石中除了含有大量硅铝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铁矿。考虑到铁的市场价值,可以采用碳热还原的方法还原出铁单质。然而,煤矸石中的碳大多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不仅还原无法起到作用,还会在加热过程中导致煤矸石粉末黏连,以至于影响到铁的回收率。因此,提出先在空气气氛中焙烧煤矸石,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并将硫铁矿氧化为氧化铁,然后在焙烧后的物料中加入适量的碳,在氮气气氛中高温焙烧还原出铁粉,最后采用磁选法提取磁性铁。最佳还原条件为空气氛围中1000℃下预焙烧1 h,再在氮气气氛中1100℃下碳热还原1.5 h,其中碳氧摩尔比为2.0,煤矸石粒度为48μm。经过碳热还原后,TFe的回收率达到71.3%。除铁后的煤矸石含铁量低,适合做分子筛,以及掺杂于水泥、砖瓦、路基填料等,增加这些材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硫铁矿 有机物 预加 热还原 磁选 提铁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热还原含钛高炉渣制取钛硅铝合金
7
作者 丁满堂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6期54-58,66,共6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在氩气保护下,用铝还原含钛高炉渣制得钛硅铝合金。实验结果显示:在1500℃,氩气保护下,铝粉占高炉渣的30%~40%、石灰占5%~15%、萤石≥5%时,还原得到的合金主要为钛硅相、铝硅相、钛相;合金中钛、硅、铝的...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在氩气保护下,用铝还原含钛高炉渣制得钛硅铝合金。实验结果显示:在1500℃,氩气保护下,铝粉占高炉渣的30%~40%、石灰占5%~15%、萤石≥5%时,还原得到的合金主要为钛硅相、铝硅相、钛相;合金中钛、硅、铝的含量为分别35%~40%、26%~33%、23%~32%,钛、硅、铝的回收率分别为73%~88%、84%~95%、6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含钛高炉渣 热还原 提钛 钛硅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空碳热还原法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脱水污泥共脱毒处理
8
作者 谭雨姣 张晓文 +3 位作者 张月华 罗明亮 宋志军 彭莹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4,共8页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污水厂脱水污泥的产量显著上升。真空碳热还原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再处理技术,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污泥的再处理显示出卓越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污泥作为原料,采用真空碳热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污水厂脱水污泥的产量显著上升。真空碳热还原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再处理技术,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污泥的再处理显示出卓越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污泥作为原料,采用真空碳热还原法对其中的重金属和钾盐进行脱除和回收处理。研究了烧结温度、污泥掺加量、烧结时间和系统压力对重金属及钾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压力为200 Pa、烧结温度为900℃、污泥掺加量的质量分数为35%、烧结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铅、锌、铜、铁和钾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6%、92.48%、64.02%、23.34%和7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脱水污泥 真空碳热还原 重金属 钾盐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纳米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玉日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1-3049,共9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储能器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手机、笔记本、摄像机、医疗器械等便携式电子器件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特别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能源枯竭、石油危机、汽车尾气排放等问题日趋严峻,新...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储能器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手机、笔记本、摄像机、医疗器械等便携式电子器件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特别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能源枯竭、石油危机、汽车尾气排放等问题日趋严峻,新能源动力汽车异军突起,而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最优选择,其能量密度的提升对推动新能源动力汽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目前,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负极材料为石墨,其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 Ah/g。在众多新型负极材料中,硅材料因具有4200 m Ah/g的超高理论比容量而备受研究者瞩目,但是硅材料自身存在导电率低、体积膨胀大、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其电化学性能不佳。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将硅材料纳米化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及循环稳定性。当前,纳米硅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蒸发冷凝法及机械球磨法,但是普遍存在对设备要求条件苛刻、制备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实现纳米硅的短流程、低成本制备,对于推动硅基负极,特别是硅碳复合负极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基于金属热还原特别是镁热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硅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采用金属热还原制备纳米硅的技术优势,总结了近年来镁热还原制备的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性能,展望了金属热还原技术低成本制备纳米硅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热还原 热还原 纳米硅 负极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结晶-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高密度LiFePO_4/C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昌平 应皆荣 +3 位作者 雷敏 李维 姜长印 万春荣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应用控制结晶法从溶液相制备球形FePO4.xH2O,再高温烧结得到FePO4前驱体,最后用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高密度L iFePO4/C.由XRD和SEM表征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控制结晶 微波 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的模板限制镁热还原法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珂 包志豪 +3 位作者 刘冬 朱秀榕 张志华 周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19-2725,共7页
采用一种基于气-固反应机制的模板限制镁热还原法,以SiO_2气凝胶为模板在低温(650℃)下制备出种高比表面积纳米多孔硅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 采用一种基于气-固反应机制的模板限制镁热还原法,以SiO_2气凝胶为模板在低温(650℃)下制备出种高比表面积纳米多孔硅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BET)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成分、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进行分折,并初步研究了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电化学性以.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硅晶体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保留了与原始气凝胶模板相似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高达602 m^2·g^(-1).该材料在室温下表现出显著的红光光致发光特性,且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和较好的嵌入/脱出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模板限制 热还原 气凝胶 高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艳春 曾效舒 +3 位作者 敖志强 袁秋红 杨文庆 沈佐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1,共6页
利用瞬时加热还原氧化石墨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将热还原的石墨烯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Pb2+,研究接触时间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墨烯的吸附性能,pH值大于7时吸附量显著增加,并在5min内达到平衡。透射电子显... 利用瞬时加热还原氧化石墨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将热还原的石墨烯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Pb2+,研究接触时间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墨烯的吸附性能,pH值大于7时吸附量显著增加,并在5min内达到平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石墨烯的片层很薄,层数较少。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实验数据,Langmuir吸附等温式计算出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86.5mg/g,相关系数R2为0.9982,Langmuir常数KL为10.7,与实验结果更接近。表明石墨烯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 石墨烯 吸附性能 重金属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铝热还原法生产金属锶——铝热还原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明杰 李继东 郭清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76-1178,共3页
在研究了SrCO3热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还原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对还原率的影响·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还原率直线升高,在1200℃时可达到82%;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初期(1~3h)还原率增加较快,4~5h后,还原率增加趋于平缓;在研究... 在研究了SrCO3热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还原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对还原率的影响·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还原率直线升高,在1200℃时可达到82%;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初期(1~3h)还原率增加较快,4~5h后,还原率增加趋于平缓;在研究的范围内,制团压力对还原率的影响不大;在活性相同时,还原剂的粒度越细则还原率越高;虽然随着还原剂数量的增加,还原率随之增加,但有一最高值,而后增加还原剂的数量,还原率反而下降·在一般条件下还原率可达75%,最高可达82%,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 真空 氧化锶 碳酸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处理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熊利芝 陈启元 +1 位作者 尹周澜 张平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6,共3页
针对低品位氧化铅锌矿开展了真空碳热还原提取锌的研究。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ZnO被C还原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还原反应临界温度,当系统压力从101.3 kPa,依次降低为20.26,2.026,0.203,0.020,0.002 kPa时,所对应的还原反应临界温度从1 221 ... 针对低品位氧化铅锌矿开展了真空碳热还原提取锌的研究。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ZnO被C还原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还原反应临界温度,当系统压力从101.3 kPa,依次降低为20.26,2.026,0.203,0.020,0.002 kPa时,所对应的还原反应临界温度从1 221 K依次降低为1 080,915,795,703和631 K。在多级冷凝真空炉内,温度为1 173 K时真空蒸馏处理低品位的氧化铅锌矿1 h,获得纯度为99.42%以上的金属Zn,Zn回收率达到9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 氧化铅锌矿 力学 临界温度 多级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碳热还原钛铁矿扩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磊 朱红波 +3 位作者 张利波 彭金辉 贾景岩 代林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在小试已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微波推板窑设备,进行微波碳热还原钛铁矿的扩大实验.钛铁矿、复合还原剂、添加剂混合物料依次经过微波推板窑的预热段、加热段、保温段,到达冷却段时,完成还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温度115... 在小试已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微波推板窑设备,进行微波碳热还原钛铁矿的扩大实验.钛铁矿、复合还原剂、添加剂混合物料依次经过微波推板窑的预热段、加热段、保温段,到达冷却段时,完成还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温度1150℃,还原时间80 min,腔体内微负压条件下,FeTiO3中的氧化铁90%被还原成Fe,TiO2含量提高至60%~65%,TiO2、FeO、C、S、P含量都符合制备焊条药皮原料标准,微波推板窑的利用系数为25.8φ t/(m3·d),采用复合还原剂还原每吨钛铁矿成本可降低184~490元,并且微波推板窑可以实现连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推板窑 热还原 钛铁矿 焊条药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及低价氯化铝分解法炼铝设备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平艳 杨部正 +1 位作者 戴永年 刘永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45,共3页
设计出在真空下用碳热还原及低价氯化物分解法从含铝原料炼铝的试验设备,并已将此设备成功地应用于用碳热还原及低价氯化物分解法从Al2O3中炼铝的试验中,取得较好实验效果。
关键词 真空 试验设备 热还原 低价氯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杂质强化固相碳热还原氟磷灰石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军 陈建钧 +1 位作者 刘海燕 刘代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6-191,共6页
在氮气保护下的管式炉中对比考察了Al2O3的添加对碳热还原氟磷灰石体系的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5%Al2O3的反应体系的磷矿转化率及反应速率要高于没有添加的体系。固相产物的XRD分析结果与热力学分析一致。含5%Al2O3的反应体系中出现的... 在氮气保护下的管式炉中对比考察了Al2O3的添加对碳热还原氟磷灰石体系的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5%Al2O3的反应体系的磷矿转化率及反应速率要高于没有添加的体系。固相产物的XRD分析结果与热力学分析一致。含5%Al2O3的反应体系中出现的Al2Si O5、Al PO4和Ca Al2Si2O8等产物增加了反应体系的液相,促进了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在Si O2、Al2O3作用下的固相碳热还原氟磷灰石反应本质上是一个气液固反应,符合由反应扩散产物层生长理论推导的动力学模型。添加Al2O3的强化碳热还原反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相对低温区和反应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力学 热还原 氟磷灰石 动力学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对碳热还原合成氮化铝的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新宽 马明亮 周敬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27,共5页
研究了氧化铝球磨对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铝高能球磨几分钟后,晶粒细化至纳米级,随球磨时间增加,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而点阵畸变持续增加。氧化铝经球磨后,对碳热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高能球磨氧化铝20h... 研究了氧化铝球磨对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铝高能球磨几分钟后,晶粒细化至纳米级,随球磨时间增加,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而点阵畸变持续增加。氧化铝经球磨后,对碳热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高能球磨氧化铝20h,碳热还原反应开始温度降至1000℃左右,完全反应的温度降至1250℃。球磨产生的机械化学作用,如晶粒细化、晶格畸变和大量缺陷及表面断键作用,是球磨促进碳热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细化晶粒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高能球磨 氮化铝 热还原反应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煤气化炉渣的碳热还原氮化过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汤云 袁蝴蝶 +3 位作者 尹洪峰 帅航 辛亚楼 赖鹏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6-3141,共6页
煤气化炉渣是煤炭气化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选取5种煤气化炉渣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化学和显微结构后,将炉渣分别在1 350-1 500℃进行碳热还原氮化,并对氮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①5种无定性炉渣的化学结构... 煤气化炉渣是煤炭气化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选取5种煤气化炉渣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化学和显微结构后,将炉渣分别在1 350-1 500℃进行碳热还原氮化,并对氮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①5种无定性炉渣的化学结构均可描述为Si O4四面体与AlO4四面体相互连接的架状结构;②炉渣中的玻璃相呈规则球体状,无定性碳呈多孔海绵、长带或长片状;③ 5种炉渣经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均可合成出Ca-α-Si Al ON粉体,且Ca-α-Si Al ON的形成过程一致;④炉渣氮化产物中杂质相的产生与炉渣的化学组成中Ca O,Si O2,Al2O3和C的相对含量密切相关;⑤在氮化过程中,炉渣中玻璃球体发生表面粗糙、多孔、空心等形态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炉渣的氮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炉渣 热还原氮化 化学组成 杂质相 CA-Α-SIAL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高钛渣合成TiN/β′-Sialon导电陶瓷粉体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涛 李江 +1 位作者 薛向欣 巫俊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7-860,864,共5页
以高钛渣、高铝矾土熟料、硅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β′-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了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影响显... 以高钛渣、高铝矾土熟料、硅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β′-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了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影响显著.1 400℃恒温2 h时,β′-Sialon含量达最大,是最佳的工艺参数.此时β-′Sialon晶粒多呈长柱状,TiN为细小粒状.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合成温度升高和恒温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热还原氮化 TiN/β'-Sialon 导电陶瓷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