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岭石热转变产物^(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姚林波 高振敏 胡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8-452,共5页
运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结合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 ,研究了苏州高岭石 5 60~ 160 0℃热转变产物 ,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①高岭石 偏高岭石 莫来石的转变系列的确存在结构上的连续性。其转变经历了几个阶段 :脱羟阶段 ( 4 0 0~ 60 0... 运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结合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 ,研究了苏州高岭石 5 60~ 160 0℃热转变产物 ,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①高岭石 偏高岭石 莫来石的转变系列的确存在结构上的连续性。其转变经历了几个阶段 :脱羟阶段 ( 4 0 0~ 60 0℃ ) ,偏高岭石阶段 ( 60 0~ 80 0℃ ) ,相分离阶段 ( 80 0~ 110 0℃ ) ,莫来石阶段( 110 0~ 160 0℃ )。②莫来石形成过程没有出现Al2 O3的大量分凝 ,但存在SiO2 的分凝。③偏高岭石 莫来石转变过程的中间相为Al Si尖晶石和准莫来石。④引起 10 0 0℃放热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准莫来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热转变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热转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余自力 侯灿淑 +1 位作者 伍齐贤 陈永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6-59,共4页
用DSC和TGA研究了高分子量聚苯硫醚(HMWPPS)在氮气中的热转变行为,并与中等分子量聚苯硫醚(MMWPPS)的热转变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MWPPS具有比MMWPPS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8)、结晶温度(T_c)、熔点(T_m)和热分解温度(T_d)。进行... 用DSC和TGA研究了高分子量聚苯硫醚(HMWPPS)在氮气中的热转变行为,并与中等分子量聚苯硫醚(MMWPPS)的热转变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MWPPS具有比MMWPPS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8)、结晶温度(T_c)、熔点(T_m)和热分解温度(T_d)。进行热压淬火后,MMWPPS的T_m几乎未发生变化,而HMWPPS的T_m却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经过高温退火处理后又会上升。对此,本文用结晶度及结晶的完善与否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热转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酮(PPSK)热转变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自力 杨杰 +2 位作者 伍齐贤 陈永荣 候灿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用DSC和TGA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PSK的热转变行为及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升高,PPS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起始热分解温度以及热分解活化能升高。淬火样品在进行退火处理时,退火温度(T... 用DSC和TGA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PSK的热转变行为及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升高,PPS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起始热分解温度以及热分解活化能升高。淬火样品在进行退火处理时,退火温度(Ta)对Tm有较大的影响,在较低Ta下退火使Tm下降;但在较高Ta下退火使Tm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酮 热转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酰亚胺热转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来育梅 程茹 +1 位作者 王晓东 黄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13,共5页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一种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T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考察了分子量大小、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g随数均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一种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T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考察了分子量大小、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g随数均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采用Kanig-Ueberreiter方程关联Tg与数均分子量,其线性拟合度最高;由于聚酰亚胺的结构特点———存在自由端基,在高温可发生固相热环化反应,相应其分子量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表现为聚合物的Tg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酰亚胺 玻璃化转变温度 分子量 处理 热转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玉的热谱特征与热转变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春云 张惠芬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1-257,共7页
本文利用差热与热重分析研究了软玉的热稳定性。通过红外光谱测定,系统地阐述了软玉的红外热谱特征,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深入地探讨了软玉的热转变机制,认为软玉热学性质的变化是其各组成矿物热学性质变化的复合,而最终的热转变产物是一... 本文利用差热与热重分析研究了软玉的热稳定性。通过红外光谱测定,系统地阐述了软玉的红外热谱特征,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深入地探讨了软玉的热转变机制,认为软玉热学性质的变化是其各组成矿物热学性质变化的复合,而最终的热转变产物是一种成分和结构都类似于透辉石的Ca-Mg辉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 热转变 分析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成瓷实验中黄磷渣的热转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世荣 肖金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黄磷渣及其与多种粘土配比样在室温至1230℃温度范围内的热转变规律,表明在成瓷温度范围内黄磷渣参与成瓷作用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环硅灰石,其次为硅酸钙(Ca8Si5O(18)和Ca2SiO4)及变针硅钙石;黄磷渣... 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黄磷渣及其与多种粘土配比样在室温至1230℃温度范围内的热转变规律,表明在成瓷温度范围内黄磷渣参与成瓷作用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环硅灰石,其次为硅酸钙(Ca8Si5O(18)和Ca2SiO4)及变针硅钙石;黄磷渣能在较低温度下与高岭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发生固相反应,生成钙长石、白榴石、方英石和变针硅钙石,这是黄磷渣被应用于低温快烧生产陶瓷墙外砖的理论依据,研究有利于揭示黄磷渣在陶瓷工业中获得应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渣 热转变 硅灰石 陶瓷 低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液晶性序列嵌段共聚酯的多重热转变
7
作者 朱诚身 莫志深 +3 位作者 李自法 王尚儿 李丽霞 张子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0-294,共5页
本文利用DSC研究了热致液晶性序列嵌段共聚酯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多重熔融转变,和不同冷却速率对结晶与熔融过程的影响。发现T_(kn)和T_(ni)与热历史、升温速率及成形条件均无关,T_(kn)=425.86K,T_(nt)=480.60K;而T_(in)与T_(nk)随冷却... 本文利用DSC研究了热致液晶性序列嵌段共聚酯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多重熔融转变,和不同冷却速率对结晶与熔融过程的影响。发现T_(kn)和T_(ni)与热历史、升温速率及成形条件均无关,T_(kn)=425.86K,T_(nt)=480.60K;而T_(in)与T_(nk)随冷却速率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液晶 序列嵌段 共聚酯 热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PET共聚酯的结构表征和热转变
8
作者 曾凡龙 金惠芬 孙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6,20,共4页
本文用红外光谱(IR),~1H,^(13)C核磁共振谱(NMR),动态力学谱(DMM),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方法鉴定了用混合缩聚法制得的PBT/PET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和热转变温度。结果表明:PBT/PET共聚酯是无规共聚物。共聚酯的熔点(T_m)和用力学方法... 本文用红外光谱(IR),~1H,^(13)C核磁共振谱(NMR),动态力学谱(DMM),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方法鉴定了用混合缩聚法制得的PBT/PET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和热转变温度。结果表明:PBT/PET共聚酯是无规共聚物。共聚酯的熔点(T_m)和用力学方法测得的玻璃化温度(T_9)随其化学组成的变化呈“V”字形。共聚酯的热稳定性与缩聚催化剂Sb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PET 共聚酯 结构表征 热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喷雾干燥鸡蛋全粉热转变温度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金红 白洁 +5 位作者 张清 张小飞 李玉美 袁诺 刘松南 郭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2-147,共6页
研究含非冻结水(较低水分含量)喷雾干燥鸡蛋全粉与含冻结水(较高水分含量)样品的热转变温度,以及鸡蛋全粉的吸附等温线,为蛋制品干燥或冷冻加工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样品,结果发现含非冻结水样品中有两个吸热峰... 研究含非冻结水(较低水分含量)喷雾干燥鸡蛋全粉与含冻结水(较高水分含量)样品的热转变温度,以及鸡蛋全粉的吸附等温线,为蛋制品干燥或冷冻加工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样品,结果发现含非冻结水样品中有两个吸热峰,分别是卵转铁蛋白和卵白蛋白的变性峰,二者的变性温度(Td)都随湿基水分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含冻结水的样品,冻结温度(TF)与湿基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描述,由冰晶熔融焓值得到非冻结水的湿基水分含量为0.18 g/g,再通过Clausius-Clapeyron方程得到其对应的冻结终点温度(Tm’)为-14.6℃。只有当湿基水分含量为0.22 g/g时,才检测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46.3℃)。此外,还研究了喷雾干燥鸡蛋全粉的吸附等温线,采用GAB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鸡蛋的吸附等温线为II型,其单分子层干基水分含量为0.043 g/g。本研究结果能为蛋制品的最适干燥或冷冻加工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转变 差示扫描量 吸附等温线 水分活度 鸡蛋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二氯乙酸溶致液晶的热致相转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钟鸣 李瑞霞 +3 位作者 吴大诚 孙玉山 刘洪斌 吴立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3-155,共3页
关于壳聚糖及其各种衍生物的溶致液晶的研究已有报道[13],但尚未见到有关壳聚糖/有机酸液晶溶液的热致相转变的报道.本文研究了壳聚糖/二氯乙酸液晶溶液的相转变,并探讨了该体系的相转变机理.1实验部分1.1原料及溶液配制... 关于壳聚糖及其各种衍生物的溶致液晶的研究已有报道[13],但尚未见到有关壳聚糖/有机酸液晶溶液的热致相转变的报道.本文研究了壳聚糖/二氯乙酸液晶溶液的相转变,并探讨了该体系的相转变机理.1实验部分1.1原料及溶液配制壳聚糖(可信化学有限公司)经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溶致液晶 致相转变 成核机理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热致转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楚新 刘曦非 +2 位作者 周涛 罗犟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3,共6页
借助于移动窗口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分子微观级别热运动的优势,对聚酰胺弹性体的热致转变行为的分子运动机理和相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其它相关的表征手段(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结果做出验证。聚酰胺... 借助于移动窗口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分子微观级别热运动的优势,对聚酰胺弹性体的热致转变行为的分子运动机理和相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其它相关的表征手段(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结果做出验证。聚酰胺弹性体的熔融转变依赖于硬段晶区、过渡区域中不完整晶区的熔融热。在不同温度的热致转变过程中,硬、软段的活动秩序有所区别,其区别由转变温度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弹性体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热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自力 杨杰 +2 位作者 侯灿淑 陈永荣 伍齐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用 D S C和 T M A 测定了高分子量聚苯硫醚( H M W P P S)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结晶温度( Tc)、熔点( Tm )等热转变参数,研究了热退火处理对这些转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 P P ... 用 D S C和 T M A 测定了高分子量聚苯硫醚( H M W P P S)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结晶温度( Tc)、熔点( Tm )等热转变参数,研究了热退火处理对这些转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 P P S的热转变温度是一致的。退火处理可以使 P P S的 Tg 、 Tm 得到提高。用热失重分析研究了 H M W P P S在氮气中的热稳定性,求得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 聚苯硫醚 热转变温度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石棉蛇纹石猫眼热相变的Raman光谱和XRD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1 位作者 夏义本 王赐银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采用Raman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方法对四川蛇纹石猫眼的热相变过程和产物进行的研究表明,蛇纹石猫眼热相变的最终产物为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加热到500℃,蛇纹石猫眼的结构稳定;700℃,时,镁橄榄石的拉曼特征峰824cm-1和854cm-1出现... 采用Raman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方法对四川蛇纹石猫眼的热相变过程和产物进行的研究表明,蛇纹石猫眼热相变的最终产物为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加热到500℃,蛇纹石猫眼的结构稳定;700℃,时,镁橄榄石的拉曼特征峰824cm-1和854cm-1出现,同时出现非晶质顽火辉石686cm-1和341cm-1附近的包络峰;800~900℃时,镁橄榄石的含量和结晶程度增强。晶质顽火辉石相出现,但强度较弱。1000℃时,镁橄榄石的含量明显降低。1100℃时,顽火辉石的含量和结晶程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光谱 蛇纹石猫眼 镁橄榄石 顽火辉石 热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铜片表面构建超疏水Cu_2O纳米结构及其超疏水-亲水快速转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令豪 陈常东 +1 位作者 张平余 何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116,共9页
针对热转变材料制备成本高昂的问题,用一种低成本的修饰-加热-再修饰的方法实现了磷铜片表面的浸润性的快速转变。用蒸馏水浸渍的方法在磷铜片表面制备了致密的Cu_2O纳米棒,经十二烷基硫醇表面改性后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能。同时,将制... 针对热转变材料制备成本高昂的问题,用一种低成本的修饰-加热-再修饰的方法实现了磷铜片表面的浸润性的快速转变。用蒸馏水浸渍的方法在磷铜片表面制备了致密的Cu_2O纳米棒,经十二烷基硫醇表面改性后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能。同时,将制备好的磷铜片在160℃的烘箱保存30 min,该表面浸润性可实现从超疏水到亲水的快速转变,并且转变后的表面经十二烷基硫醇重新修饰后可恢复其超疏水特性。结果表明,制备好的磷铜片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RS-SR化合物,RS-SR化合物经乙醇冲洗脱离磷铜片表面导致表面碳含量降低,最终导致表面浸润性的转变。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制备热浸润性快速转变材料的简单方法,在微控制和智能器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铜 化学湿法 超疏水 浸润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纤维素醚类热致调光材料的研制及节能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健 陶卫东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共5页
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氯化钠、纯净水研制了绿色纤维素醚类热致调光材料,测试了不同配比下的热致转变温度、可见光透射比及太阳光直射透射比。通过能耗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配比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羟丙基... 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氯化钠、纯净水研制了绿色纤维素醚类热致调光材料,测试了不同配比下的热致转变温度、可见光透射比及太阳光直射透射比。通过能耗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配比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氯化钠、纯净水质量配比在2:15:100时,可以较好地满足实际建筑热致转换需求,以此配比研制的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运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其节能效果比Low-E中空玻璃窗高约3%,比普通中空玻璃窗高约8%。此类热致调光材料在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建筑材料 致调光材料 转变温度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光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健 陶卫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258,共6页
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氯化钠、纯净水研制了热致调光材料,测试了不同配比下该材料的热致转变温度、光谱透过率.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模型的热致浑浊转变速度,并通过实际测试比较了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与普通中... 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氯化钠、纯净水研制了热致调光材料,测试了不同配比下该材料的热致转变温度、光谱透过率.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模型的热致浑浊转变速度,并通过实际测试比较了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与普通中空玻璃窗及Low-E中空玻璃窗的辐射透过率.结果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氯化钠、纯净水的质量比为2∶10∶100时,可以满足实际建筑热致转换需求,以此配比研制的热致调光中空玻璃窗应用于亚热带地区建筑,能自动阻隔夏季约90%的太阳辐射热量,而冬季又能透射约70%的太阳辐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致调光中空玻璃窗 转变速度 光谱透过率 辐射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PHC与PHB热致液晶共聚酯的热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李新贵 黄美荣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9-65,共7页
精选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对香豆酸(英文缩写为PHC)作为共聚单体,合成了结构简单且工业应用前景较广闭的不饱和PHC与对羟基苯甲酸(英文缩写为PHB)的共聚酯。使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及Perkin-Elmer热分析系统首次探讨了PHB/PHC不饱和共聚酯的... 精选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对香豆酸(英文缩写为PHC)作为共聚单体,合成了结构简单且工业应用前景较广闭的不饱和PHC与对羟基苯甲酸(英文缩写为PHB)的共聚酯。使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及Perkin-Elmer热分析系统首次探讨了PHB/PHC不饱和共聚酯的热致液晶性、热转变、热稳定性及这些性能与分子链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饱和PHB/PHC共聚酯显示典型热致向列液晶行为,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157~165℃)、却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85~104℃)和较高的热分解温度(420~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香豆酸 不饱和聚酯 致液晶 热转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和TiNiCu记忆合金丝/镍基机敏复合材料相变潜热研究(英文)
18
作者 李君涛 扈玉玲 +2 位作者 缪卫东 郑雁军 崔立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5-28,共4页
通过DSC对Ti Ni和Ti NiCu记忆合金丝/镍基机敏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变Ti Ni试样在无约束状态下的第一次马氏体逆相变过程中,相变潜热值随预应变水平的增加而迅速增大,而在镍基体约束下,相变潜热值随预应变水平... 通过DSC对Ti Ni和Ti NiCu记忆合金丝/镍基机敏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变Ti Ni试样在无约束状态下的第一次马氏体逆相变过程中,相变潜热值随预应变水平的增加而迅速增大,而在镍基体约束下,相变潜热值随预应变水平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但Ti NiCu和Ti NiCu丝/镍基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变化趋势与Ti Ni试样的明显不同。对上述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复合材料 转变 示差扫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体特性CL-20热晶变规律与动力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志强 张浩斌 +3 位作者 刘渝 胡双启 胡立双 徐金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晶型转变与控制技术是含能材料领域的热点,也是其应用推广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加深入掌握不同晶体特性ε-CL-20的晶型转变规律与机制,采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技术,对其热晶变行为及等温晶变动...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晶型转变与控制技术是含能材料领域的热点,也是其应用推广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加深入掌握不同晶体特性ε-CL-20的晶型转变规律与机制,采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技术,对其热晶变行为及等温晶变动力学进行研究,探讨了晶体表面及内部缺陷对CL-20的ε→γ热晶变行为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晶体特性ε-CL-20的等温晶变动力学并获得了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ε-CL-20热晶变的主导因素,对于几十到几百微米的ε-CL-20,随着晶体内部及表面缺陷的增多,热晶变起始温度降低、热晶变速率增大。与粒径100μm的ε-CL-20晶体相比,超细ε-CL-20(0.5~1μm)的热晶变起始温度更高,热晶变速率也较快,并从晶体缺陷的两面性解释了超细ε-CL-20的异常热晶变行为。CL-20在热刺激作用下发生ε→γ晶变时,晶体的表面缺陷及内部缺陷作为相变过程的薄弱环节对其有诱导作用,γ晶型在ε-CL-20晶体上成核势垒较低的空位、杂质或位错等缺陷处优先成核,随后在这些位置逐渐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特性 CL-20 原位XRD 诱导晶型转变 晶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混合比对溶液-凝胶转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勇波 周志军 +3 位作者 申屠宝卿 张军峰 徐华伟 祝玲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27-2533,共7页
将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溶液(以浓度为0.1 mol/L的稀盐酸为溶剂)与质量分数为24%的β-甘油磷酸钠(β-GP)水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后配成壳聚糖/β-GP溶液,再制成壳聚糖/β-GP膜。通过动态流变实验测定壳聚糖/β-GP溶液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 将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溶液(以浓度为0.1 mol/L的稀盐酸为溶剂)与质量分数为24%的β-甘油磷酸钠(β-GP)水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后配成壳聚糖/β-GP溶液,再制成壳聚糖/β-GP膜。通过动态流变实验测定壳聚糖/β-GP溶液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用SEM、XRD表征壳聚糖/β-GP膜的结构。结果发现,4℃时,壳聚糖/β-GP溶液保持稳定的溶液状态;25℃下壳聚糖/β-GP溶液能保持溶液状态700 s,体积比为6∶4的壳聚糖/β-GP溶液(CP64)开始形成弱凝胶;温度>30℃后,壳聚糖/β-GP溶液迅速发生溶液-凝胶的转变,β-GP溶液加入量的增加不仅能提高溶液-凝胶转变速率,还能使壳聚糖膜的结构更疏松。壳聚糖溶液/β-GP溶液体积比变化能影响溶液-凝胶转变过程,调控壳聚糖/β-GP膜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β-甘油磷酸钠 流变 致溶液-凝胶转变 相互作用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