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DP600双相钢变形抗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靖 李宏图 +1 位作者 胡建平 余万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6,共3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了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轧DP600双相钢的变形抗力规律,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变形抗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和变形量的增加而...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了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轧DP600双相钢的变形抗力规律,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变形抗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和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后,得到了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dp600双相钢 变形抗力 变形抗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含量和层流冷却空冷时间对热轧DP600双相钢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3 位作者 陈述 李正荣 崔凯禹 汪创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6,90,共6页
设计了不同锰含量的DP600钢,在不同层流冷却空冷时间下对该钢进行工业试生产,研究了锰质量分数(0.65%~1.25%)和空冷时间(8~11 s)对其显微组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含量的增加或者层流冷却空冷时间的缩短,DP600钢的平均晶粒尺... 设计了不同锰含量的DP600钢,在不同层流冷却空冷时间下对该钢进行工业试生产,研究了锰质量分数(0.65%~1.25%)和空冷时间(8~11 s)对其显微组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含量的增加或者层流冷却空冷时间的缩短,DP600钢的平均晶粒尺寸降低,马氏体含量增加,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增大;随着锰含量增加,马氏体形态由弥散分布变为线链状分布;当锰质量分数为0.85%,层流冷却空冷时间为8~9 s时,DP600钢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屈服强度为441~462 MPa,抗拉强度为614~618 MPa,此时组织中的马氏体面积分数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600双相 锰含量 层流冷却 空冷时间 显微组织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双相钢DP600相变规律及生产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靖 胡建平 +2 位作者 李宏图 黄波 余万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52-55,共4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DP600双相钢动态连续冷却时的相变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中温卷取工艺进行了模拟。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双相钢组织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DP600双相钢的加热温度、开轧温度、两阶段冷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DP600双相钢动态连续冷却时的相变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中温卷取工艺进行了模拟。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双相钢组织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DP600双相钢的加热温度、开轧温度、两阶段冷却策略、卷取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该工艺可以为热轧DP600双相钢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dp600双相钢 动态CCT曲线 控制冷却 中温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CSP线生产热轧双相钢DP600终轧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华 吝理平 +2 位作者 王云平 成洋洋 刘靖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5-48,共4页
针对某CSP短流程生产线的特点,设计了中温卷取型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动态CCT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对热轧板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在821~858℃变化时,热轧板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 针对某CSP短流程生产线的特点,设计了中温卷取型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动态CCT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对热轧板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在821~858℃变化时,热轧板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体积分数略微增大,由84.60%增大到85.14%,而铁素体的晶粒尺寸增大较为明显,由5.07μm增大到5.97μm。不同终轧温度下,抗拉强度均达到600 MPa以上,伸长率均在24.0%以上,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连续屈服。但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热轧板的屈服强度呈现降低趋势,当终轧温度达到858℃时,热轧板的屈服强度(322 MPa)未达到DP600钢的性能要求(325 MPa以上)。结合某CSP线的特点及DP600钢的性能要求,生产DP600钢合理的终轧温度规程应为(83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短流程生产线 600 MPa热轧双相 终轧温度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点焊冷轧DP600双相钢焊接接头性能的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陶博浩 李红 +1 位作者 宋永伦 李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4,117,共4页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接头拉剪载荷为评价指标,对工业试制冷轧DP600双相钢进行点焊工艺优化,采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点焊工艺窗口及最优焊接工艺,并对最优焊接工艺下的点焊接头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接头拉剪载荷为评价指标,对工业试制冷轧DP600双相钢进行点焊工艺优化,采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点焊工艺窗口及最优焊接工艺,并对最优焊接工艺下的点焊接头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冷轧DP600双相钢的焊接工艺窗口为焊接电流9 00012 000 A,焊接时间200-500 ms.焊接电流对点焊接头拉剪载荷的影响最显著,随着焊接电流增加,接头拉剪载荷逐渐增大.当焊接电流为12 000 A,焊接时间为200 ms,电极力为2 500 N时,获得的最大拉剪载荷为14 kN,最大冲击吸收功为45.26 kJ,点焊熔核组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冷轧dp600双相 正交试验设计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DP600钢电阻点焊接头特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红光 翁福娟 张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提升6061-T6铝合金/DP60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以满足该焊接结构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方法对6061-T6铝合金与DP600双相钢分别进行了直接电阻点焊试验及添加Ni中间层的电阻点焊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 目的提升6061-T6铝合金/DP60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以满足该焊接结构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方法对6061-T6铝合金与DP600双相钢分别进行了直接电阻点焊试验及添加Ni中间层的电阻点焊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接头界面宏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元素分布等,此外还采用接头拉剪试验进行了2种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并对接头的断口形貌及断裂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直接点焊接头熔核界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5μm的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金属间化合物为靠近铝合金侧的Fe_(2)A_(l5)及靠近高强钢侧的Fe_(4)Al_(13)。直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为3.1 kN,失效形式为界面断裂,断口呈以脆性为主的混合断裂特征。添加Ni中间层的点焊接头界面形成了Ni_(4)Al_(13)、Ni_(2)Al_(5)金属间化合物,抑制了焊接过程中Al-Fe互扩散并降低了Al-Fe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以及硬脆性Al-Fe金属间化合物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使接头拉剪载荷提高了67.7%,达到了5.2 kN,断口呈以韧性为主的混合断裂特征。结论添加Ni中间层可显著提升6061-T6铝合金/DP60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T6铝合金 dp600双相 电阻点焊 组织特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轧温度对双相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芹 李红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26-128,共3页
主要研究了终轧温度对汽车用DP600双相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显著影响DP600双相钢的晶粒尺寸、形状与分布;试样中马氏体含量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终轧温度的提高,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 主要研究了终轧温度对汽车用DP600双相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显著影响DP600双相钢的晶粒尺寸、形状与分布;试样中马氏体含量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终轧温度的提高,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而伸长率则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600双相 终轧温度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