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界淬火态热轧中锰钢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塑性失稳行为
1
作者 刘俊杰 黄兴民 +4 位作者 姚鑫 赵君文 张娟 余代尧 毛沛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142,共9页
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RT)、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和显微硬度分布,重点分析临界淬火态中锰钢在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塑性失稳行为... 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RT)、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和显微硬度分布,重点分析临界淬火态中锰钢在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塑性失稳行为。结果表明:实验钢在单轴拉伸过程中应变诱导马氏体转变主要发生在拉伸变形前期,存在明显的PLC(Portevin-Le Chatelier)带形成与传播,伴随着热量波动,经历了从A型到B型带再到A型PLC带的转变;PLC带的形成原因是增殖位错与间隙溶质原子的相互作用,即动态应变时效(dynamic strain aging,DSA),前期位错会优先向低密度位错区域运动即沿轴向单向传播(A型PLC带),中期位错的增殖和开始交互作用的影响致使形成跳跃性(B型)PLC带,后期位错密度的增大和交互作用的增强,再次致使A型PLC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中锰钢 PLC带 塑性失稳 动态应变时效 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中锰钢中部槽的自强化抗磨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43
2
作者 葛世荣 王军祥 +1 位作者 王庆良 陈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73-2379,共7页
针对煤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耐磨难题,研究了热轧中锰耐磨钢和马氏体耐磨钢的冲击磨损性能,分析了中锰钢的自强化耐磨机理,介绍了中锰耐磨钢在煤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应用实例。试验结果表明,热轧中锰钢比传统马氏体耐磨钢表现出更好的... 针对煤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耐磨难题,研究了热轧中锰耐磨钢和马氏体耐磨钢的冲击磨损性能,分析了中锰钢的自强化耐磨机理,介绍了中锰耐磨钢在煤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应用实例。试验结果表明,热轧中锰钢比传统马氏体耐磨钢表现出更好的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磨损表面硬化层厚度约1 000μm,最高显微硬度达531HV,对应的洛氏硬度达52HRC,表现出优良的耐磨强化效果。研究发现,中锰耐磨钢的耐磨强化机理随冲击功的不同而变化,由较低冲击功的马氏体相变、位错和层错复合强化机制,演变为较高冲击功时的马氏体相变、位错和形变孪晶复合强化机制。实际应用表明,热轧改性中锰耐磨钢的抗磨损性能优于Hardox450耐磨钢,可显著降低中部槽磨损,大幅度延长刮板输送机可靠运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热轧中锰钢 冲击磨损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奥氏体中锰耐磨钢的磨料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军祥 王庆良 +1 位作者 刘树仁 岳庚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103,共6页
以热轧BTW中锰钢板为实验材料,借助ML-100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以煤泥粉为软质磨料和石英砂为硬质磨料时其磨料磨损性能,利用SEM分析其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软质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热轧奥氏体中锰钢和高锰钢的相对耐磨性低于马氏体... 以热轧BTW中锰钢板为实验材料,借助ML-100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以煤泥粉为软质磨料和石英砂为硬质磨料时其磨料磨损性能,利用SEM分析其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软质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热轧奥氏体中锰钢和高锰钢的相对耐磨性低于马氏体耐磨钢,硬质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热轧奥氏体中锰钢的相对耐磨性高于高锰钢和马氏体耐磨钢,因此热轧中锰钢更适用于硬质磨料磨损工况;无论软质和硬质磨料磨损工况,热轧中锰钢的加工硬化均高于热轧高锰钢,表现出更好的加工硬化性能。煤泥粉软质磨料对热轧中锰钢的磨损机制表现为微观切削磨损,伴随局部的疲劳剥落;石英砂硬质磨料对热轧中锰钢的磨损机制则为典型的凿削磨损和微观切削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中锰钢 锰钢 磨料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