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孔凡红
郑茂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9-884,共6页
对单层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建立围护结构墙体时,预留一块围护结构用炉渣混凝土砌块测量其孔隙率,初始体积含湿量,干、湿状态的导热系数以及完全干燥状态的密度,并计算砌块固体骨架的导热系数。实验测量321d,该...
对单层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建立围护结构墙体时,预留一块围护结构用炉渣混凝土砌块测量其孔隙率,初始体积含湿量,干、湿状态的导热系数以及完全干燥状态的密度,并计算砌块固体骨架的导热系数。实验测量321d,该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边界条件的变化,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温度能够很快达到平衡;但由于湿扩散速度比热传递速度慢得多,因此只有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相对湿度受边界条件影响,围护结构中间的相对湿度稳定并持续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热质耦合传递
实验研究
初始体积含湿量
湿扩散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孔凡红
张群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0-1935,共6页
对于一个固定的围护结构,其热物性参数一直作为常数应用在建筑的能耗相关计算中,以严寒地区哈尔滨新建建筑为例,通过对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的动态模拟,建立围护结构热物性参数的动态计算方法,分析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对围...
对于一个固定的围护结构,其热物性参数一直作为常数应用在建筑的能耗相关计算中,以严寒地区哈尔滨新建建筑为例,通过对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的动态模拟,建立围护结构热物性参数的动态计算方法,分析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对围护结构及其单层材料热物性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建建筑围护结构,其热物性参数随着围护结构的干燥而变化,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密度、定压比热容、蓄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随着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而降低,热扩散率随着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而增加;8年内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可使部分热物性参数(传热系数、定压比热容、热扩散率和蓄热系数)的变化达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建筑
围护结构
热质耦合传递
热
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
7
3
作者
孔凡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1-97,共7页
从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原理出发,对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围护结构热性能、室内空气品质、建筑能耗以及围护结构的工程耐久性4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了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对我国建筑节能细化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对...
从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原理出发,对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围护结构热性能、室内空气品质、建筑能耗以及围护结构的工程耐久性4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了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对我国建筑节能细化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围护结构
热质耦合传递
综述
影响
多孔介
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的热质耦合传递
被引量:
5
4
作者
孔凡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81-1286,共6页
为解决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含湿量不连续而使含湿量梯度不能直接作为质传递驱动势的问题,该文在仍然以含湿量梯度为质驱动势的条件下,对界面处的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进行适当改进,使对多层多孔介质热质耦合传递的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
为解决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含湿量不连续而使含湿量梯度不能直接作为质传递驱动势的问题,该文在仍然以含湿量梯度为质驱动势的条件下,对界面处的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进行适当改进,使对多层多孔介质热质耦合传递的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利用验证改进后的模拟方法对新建建筑多层多孔介质围护结构进行模拟,并与以界面处的平均体积含湿量梯度作为质驱动势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利用改进后的模拟方法模拟的围护结构干燥速度小于后者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也更接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质耦合传递
层间界面处
含湿量梯度
质
驱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油污泥油炸脱水过程中热-质耦合传递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珂
朱建华
+1 位作者
周勇
武本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以车用废润滑油为油炸介质,对辽河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油炸脱水实验,并对油炸脱水过程中含油污泥的油、水含量及其变化率、体积平均温度及其变化率以及表面对流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量化。根据含油污泥样品脱水速率随油炸时间的不...
以车用废润滑油为油炸介质,对辽河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油炸脱水实验,并对油炸脱水过程中含油污泥的油、水含量及其变化率、体积平均温度及其变化率以及表面对流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量化。根据含油污泥样品脱水速率随油炸时间的不同变化趋势,将油炸脱水过程分为表面水分汽化、壳-核形成、毛细管内水分脱除以及降速干燥4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样品的脱水速率对其吸油速率有一定影响,在前3个阶段脱水速率越高,相应的吸油速率越低;在第Ⅳ阶段,由于脱水及吸油过程基本完成,含油污泥样品的脱水及吸油速率均呈递减趋势。在含油污泥样品油炸脱水过程中,对流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其脱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最大对流传热系数为510 W/(m^2·℃)。此外,通过对各阶段含油污泥样品的吸油量及脱水量对比可知,与前3个阶段相比,降速干燥阶段的脱水量较少而吸油量较大,因此在进行含油污泥油炸脱水时,可不进行该阶段操作,以减少废油的吸入量,降低过程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油炸脱水
热
一
质
耦合
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湿相变粗糙多孔材质的热质耦合分形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高伟业
张赛
+2 位作者
张杰
胡世旺
汪振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1-568,共8页
多孔材质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含湿状态对传热和传质特性有着重要意义,其热质耦合传递过程广泛存在于能源开发和工程隔热等领域.不同于在多孔材质理想状态下对传热和传质特性的单方面分析,该文将孔道的分布参数、粗糙表面、含湿状态和相变...
多孔材质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含湿状态对传热和传质特性有着重要意义,其热质耦合传递过程广泛存在于能源开发和工程隔热等领域.不同于在多孔材质理想状态下对传热和传质特性的单方面分析,该文将孔道的分布参数、粗糙表面、含湿状态和相变等因素考虑进去,运用分形理论推导出了含湿相变粗糙表面多孔材质的渗流系数和耦合等效导热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渗流系数与面积分形维数、含湿饱和度呈正相关,与相对粗糙度、迂曲分形维数呈负相关;耦合等效导热系数与渗流系数、相变量呈正相关,与相对粗糙度呈负相关.此外,结果还表明,相变量以及相变引起的气体膨胀压强差对热质耦合传递也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湿饱和度
相变
粗糙表面
热质耦合传递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测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孔凡红
赵强
+1 位作者
郭小强
谢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83-2888,共6页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易推广的实验方法,测试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孔隙率、定压比热以及密度等基础热物性参数。通过实验测试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干燥密度、干燥定压比热容、干燥导热系数及孔隙率等参数值,验证此实验测试方法的可行...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易推广的实验方法,测试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孔隙率、定压比热以及密度等基础热物性参数。通过实验测试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干燥密度、干燥定压比热容、干燥导热系数及孔隙率等参数值,验证此实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为推动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物性基础数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收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热质耦合传递
基础物性参数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孔凡红
郑茂余
机构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9-884,共6页
文摘
对单层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建立围护结构墙体时,预留一块围护结构用炉渣混凝土砌块测量其孔隙率,初始体积含湿量,干、湿状态的导热系数以及完全干燥状态的密度,并计算砌块固体骨架的导热系数。实验测量321d,该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边界条件的变化,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温度能够很快达到平衡;但由于湿扩散速度比热传递速度慢得多,因此只有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相对湿度受边界条件影响,围护结构中间的相对湿度稳定并持续很高。
关键词
围护结构
热质耦合传递
实验研究
初始体积含湿量
湿扩散速度
Keywords
single layer envelope
heat and mass coupled tansfer
experimental study
initial moisture volume
moisture transfer rate
分类号
TU111.2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孔凡红
张群力
机构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暖燃市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0-1935,共6页
基金
中南大学自由探索计划(2011QNZT098)
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
+2 种基金
北京市"供热
供燃气
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KF201008)
文摘
对于一个固定的围护结构,其热物性参数一直作为常数应用在建筑的能耗相关计算中,以严寒地区哈尔滨新建建筑为例,通过对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的动态模拟,建立围护结构热物性参数的动态计算方法,分析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对围护结构及其单层材料热物性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建建筑围护结构,其热物性参数随着围护结构的干燥而变化,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密度、定压比热容、蓄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随着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而降低,热扩散率随着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而增加;8年内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可使部分热物性参数(传热系数、定压比热容、热扩散率和蓄热系数)的变化达10%以上。
关键词
新建建筑
围护结构
热质耦合传递
热
物性参数
Keywords
new-completed building
building envelope
heat and mass coupled transfer
thermalphysical parameters
分类号
TU111.48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
7
3
作者
孔凡红
机构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1-97,共7页
基金
中南大学自由探索计划(2011QNZT098)
中南大学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年)
文摘
从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原理出发,对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围护结构热性能、室内空气品质、建筑能耗以及围护结构的工程耐久性4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了围护结构的热质耦合传递对我国建筑节能细化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建筑围护结构
热质耦合传递
综述
影响
多孔介
质
Keywords
building envelope
heat and mass coupled transfer
review
effect
porous media
分类号
TK511-5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的热质耦合传递
被引量:
5
4
作者
孔凡红
机构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81-1286,共6页
文摘
为解决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含湿量不连续而使含湿量梯度不能直接作为质传递驱动势的问题,该文在仍然以含湿量梯度为质驱动势的条件下,对界面处的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进行适当改进,使对多层多孔介质热质耦合传递的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利用验证改进后的模拟方法对新建建筑多层多孔介质围护结构进行模拟,并与以界面处的平均体积含湿量梯度作为质驱动势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利用改进后的模拟方法模拟的围护结构干燥速度小于后者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也更接近实际情况。
关键词
热质耦合传递
层间界面处
含湿量梯度
质
驱动势
Keywords
coupled transfer of heat and mass
interface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mass transfer driving force
分类号
TU111.2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油污泥油炸脱水过程中热-质耦合传递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珂
朱建华
周勇
武本成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文摘
以车用废润滑油为油炸介质,对辽河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油炸脱水实验,并对油炸脱水过程中含油污泥的油、水含量及其变化率、体积平均温度及其变化率以及表面对流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量化。根据含油污泥样品脱水速率随油炸时间的不同变化趋势,将油炸脱水过程分为表面水分汽化、壳-核形成、毛细管内水分脱除以及降速干燥4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样品的脱水速率对其吸油速率有一定影响,在前3个阶段脱水速率越高,相应的吸油速率越低;在第Ⅳ阶段,由于脱水及吸油过程基本完成,含油污泥样品的脱水及吸油速率均呈递减趋势。在含油污泥样品油炸脱水过程中,对流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其脱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最大对流传热系数为510 W/(m^2·℃)。此外,通过对各阶段含油污泥样品的吸油量及脱水量对比可知,与前3个阶段相比,降速干燥阶段的脱水量较少而吸油量较大,因此在进行含油污泥油炸脱水时,可不进行该阶段操作,以减少废油的吸入量,降低过程运行成本。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油炸脱水
热
一
质
耦合
传递
Keywords
oily sludge
fry-drying process
coupled heat-mass transfer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湿相变粗糙多孔材质的热质耦合分形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高伟业
张赛
张杰
胡世旺
汪振毅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1-568,共8页
基金
昆明理工大学省级项目(人培)(KKSY201601011)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青年基金(KKSQ201701008)。
文摘
多孔材质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含湿状态对传热和传质特性有着重要意义,其热质耦合传递过程广泛存在于能源开发和工程隔热等领域.不同于在多孔材质理想状态下对传热和传质特性的单方面分析,该文将孔道的分布参数、粗糙表面、含湿状态和相变等因素考虑进去,运用分形理论推导出了含湿相变粗糙表面多孔材质的渗流系数和耦合等效导热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渗流系数与面积分形维数、含湿饱和度呈正相关,与相对粗糙度、迂曲分形维数呈负相关;耦合等效导热系数与渗流系数、相变量呈正相关,与相对粗糙度呈负相关.此外,结果还表明,相变量以及相变引起的气体膨胀压强差对热质耦合传递也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含湿饱和度
相变
粗糙表面
热质耦合传递
分形
Keywords
moisture saturation
phase-change
rough surface
thermo-mass coupling transfer
fractal
分类号
O359.2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测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孔凡红
赵强
郭小强
谢颖
机构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83-28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6190)
文摘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易推广的实验方法,测试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孔隙率、定压比热以及密度等基础热物性参数。通过实验测试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干燥密度、干燥定压比热容、干燥导热系数及孔隙率等参数值,验证此实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为推动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物性基础数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收集依据。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热质耦合传递
基础物性参数
实验测试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heat and mass coupled transfer
basic physical parameters
experimental test
分类号
TU111.2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实验研究
孔凡红
郑茂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
孔凡红
张群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的影响综述
孔凡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的热质耦合传递
孔凡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含油污泥油炸脱水过程中热-质耦合传递分析
张珂
朱建华
周勇
武本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含湿相变粗糙多孔材质的热质耦合分形研究
高伟业
张赛
张杰
胡世旺
汪振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建筑材料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测试实验研究
孔凡红
赵强
郭小强
谢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