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建模新方法
1
作者 汤滨瑞 王四宝 +2 位作者 王浩 黄强 赵增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53,共10页
为解决现有热误差建模方法依靠经验选择温度测量点,导致模型稳健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研究数控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对未变形切屑形貌的影响机制,建立考虑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的切削力模型,揭示... 为解决现有热误差建模方法依靠经验选择温度测量点,导致模型稳健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研究数控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对未变形切屑形貌的影响机制,建立考虑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的切削力模型,揭示相同切削工艺参数下的热误差致切削力演变规律;分析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与切削力的关联关系,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建立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模型。与传统热误差模型相比,基于切削力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不需要大量的温度传感器和复杂的温度敏感点确定过程,而且不用考虑温度敏感点动态变化对模型稳健性的影响。通过不同环境和工况下的实验证明,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与泛化能力,为机床轴向热误差在线辨识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机床在线误差补偿以及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提升零件质量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建模 切削力 支持向量回归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温度的大型龙门五轴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研究
2
作者 何实 黄智 +4 位作者 孙建宏 唐健军 乔明鑫 熊镐楠 李翔龙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5,共7页
大型龙门五轴机床的热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探讨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机床热变形的影响规律。为提升大型龙门数控机床环境综合热误差预测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带卷积的灰色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grey long short-term memory... 大型龙门五轴机床的热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探讨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机床热变形的影响规律。为提升大型龙门数控机床环境综合热误差预测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带卷积的灰色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grey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CNN-GreyLSTM)的热误差预测模型。以某大型龙门机床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刀尖点热漂移误差。分别采用CNN-Grey-LSTM、CNNLSTM和带卷积积分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CI(1,N))建立热误差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见的神经网络相比,CNN-Grey-LSTM模型能更好适应复杂多变的数据特征和时间序列预测问题,体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龙门机床 环境温度 热误差建模 灰色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的三坐标钻高速电主轴热误差建模研究
3
作者 梁林 张栋 +1 位作者 白永康 周浩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针对三坐标钻的高速电主轴非均匀温度场,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结合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三坐标钻高速电主轴的温度测点组合进行测量。通过分析按时间排列的电主轴温度测点序列和电主轴热误差序列,确... 针对三坐标钻的高速电主轴非均匀温度场,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结合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三坐标钻高速电主轴的温度测点组合进行测量。通过分析按时间排列的电主轴温度测点序列和电主轴热误差序列,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从而构建GA-BP高速电主轴热误差模型;在不同的高速电主轴转速下,将GA-BP神经网络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和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10000 r/min转速下的最大均方误差为0.0673μm,在12000 r/min转速下的最大残差为1.98μm。GA-BP热误差预测模型相较其他模型具有鲁棒性强、精度高的优点,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三坐标钻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GA-BP神经网络 热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O-ELM的电主轴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珂 徐鹏 +1 位作者 王展 王子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6-51,共6页
电主轴转子热误差是导致机床加工误差最主要的因素。为了准确预测电主轴热误差,开展了基于HPO-ELM的电主轴热误差建模研究,采集电主轴温升和热误差数据,利用Kmeans++聚类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猎人猎物算法优化极限... 电主轴转子热误差是导致机床加工误差最主要的因素。为了准确预测电主轴热误差,开展了基于HPO-ELM的电主轴热误差建模研究,采集电主轴温升和热误差数据,利用Kmeans++聚类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猎人猎物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热误差建模方法,最后建立电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对电主轴热误差进行仿真分析,并将所提方法与ELM、GA-ELM方法进行热误差预测准确性对比。结果表明:相比ELM、GA-ELM方法,基于HPO-ELM建立的热误差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预测精度可达98.08%,预测残差值小于1μm,证明了此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热误差建模 猎人猎物算法 Kmeans++聚类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测点优化与向量机的坐标镗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军 梅雪松 +3 位作者 赵亮 马驰 冯斌 施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5-1182,1188,共9页
为了研究电主轴系统热特性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建立了主轴轴向及径向热误差模型.以精密坐标镗床为对象,采用五点法对主轴热误差进行测量,并分析了转速对主轴热误差及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温度变量进行分组优化,选出对热... 为了研究电主轴系统热特性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建立了主轴轴向及径向热误差模型.以精密坐标镗床为对象,采用五点法对主轴热误差进行测量,并分析了转速对主轴热误差及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温度变量进行分组优化,选出对热误差敏感的温度变量,建立主轴轴向热伸长及径向热倾角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以及多元线性回归(MLRA)的综合热误差模型,并设定了预测优度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组法能有效降低温度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并提高模型的稳定性;LS-SVM模型具备全局寻优的特点,可实现不同工况的高精度预测,预测精度可达90%,且比传统的MLRA模型有更好的通用性以及更强的泛化能力,可作为后期热误差的补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镗床电主轴 热误差建模 糊聚类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床主轴与进给轴耦合热误差建模及补偿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志超 陶涛 +4 位作者 黄晓勇 梅雪松 王新孟 杨军 赵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112,共8页
针对车床实际加工中主轴与进给轴的热误差相互耦合共同影响工件精度的问题,建立了综合热误差模型并进行了有效补偿。以海德曼HTC500/500精密车床为研究对象,对车床主轴与进给轴热误差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解耦;利用模糊聚类理论实现了车床... 针对车床实际加工中主轴与进给轴的热误差相互耦合共同影响工件精度的问题,建立了综合热误差模型并进行了有效补偿。以海德曼HTC500/500精密车床为研究对象,对车床主轴与进给轴热误差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解耦;利用模糊聚类理论实现了车床测温点的优化分组,建立了主轴与进给轴的耦合热误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在精密车床上得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车床耦合热误差模型符合实际工况,模糊聚类有效降低了温度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主轴x/z方向的预测精度达88.4%、90.7%,进给轴x/z方向的预测精度达82.9%、71.3%;补偿后车床x/z方向精度分别提高了60.3%、56.6%,证明了耦合热误差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解耦 热误差建模 糊聚类分析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回归分析在滚齿机热误差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前建 杨建国 +2 位作者 李永祥 沈金华 吴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5-1059,共5页
利用聚类回归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温度传感器在滚齿机上的优化布置策略,并将温度测点从原先的11个减少到4个,完成了温度变量的优选.利用优选的温度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建模,得到热误差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在Y3150K型滚齿机... 利用聚类回归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温度传感器在滚齿机上的优化布置策略,并将温度测点从原先的11个减少到4个,完成了温度变量的优选.利用优选的温度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建模,得到热误差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在Y3150K型滚齿机上进行热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不但增强了热误差建模的鲁棒性,提高了齿轮加工精度,而且节省了工作量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齿机 热误差建模 聚类分析 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车床综合热误差建模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志超 侯瑞生 +3 位作者 陶涛 杨军 梅雪松 王新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针对车床实际工程应用中主轴与进给轴综合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产生影响问题,建立包含工件膨胀效应的主轴与进给轴综合热误差模型,并进行实际切削验证.以精密车床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车床主轴、进给轴和工件在实际加工中的相互影响关系,... 针对车床实际工程应用中主轴与进给轴综合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产生影响问题,建立包含工件膨胀效应的主轴与进给轴综合热误差模型,并进行实际切削验证.以精密车床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车床主轴、进给轴和工件在实际加工中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建立三者之间的综合热误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A).实验结果表明:含有工件膨胀效应系数的综合热误差模型符合实际工况,有效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主轴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达85%以上,进给轴预测精度达70%以上,实际加工中工件误差由15μm降低到5μm左右.综合热误差模型显著提高了高精密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主轴 进给轴 工件膨胀效应 热误差建模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算法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及其实时补偿 被引量:12
9
作者 姚晓栋 黄奕乔 +2 位作者 马晓波 薛波 杨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3-67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算法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通过时序算法综合分析软件,对实测的热误差数据进行预处理、模式识别、模型参数估计、循环定阶判别以及模型整合,建立表征机床热误差变化规律的实时补偿模型,并通过判别温度变化趋势,...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算法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通过时序算法综合分析软件,对实测的热误差数据进行预处理、模式识别、模型参数估计、循环定阶判别以及模型整合,建立表征机床热误差变化规律的实时补偿模型,并通过判别温度变化趋势,实时调整模型迭代系数.通过实时补偿系统,利用所建立的热误差补偿模型对数控机床的热漂移误差进行实时补偿加工.结果表明,工件的径向尺寸误差从补偿前最大的112μm降低到7μm,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建模 时间序列算法 实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分析在电主轴热误差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军 梅雪松 +2 位作者 冯斌 马驰 赵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9-1367,共9页
针对电主轴热误差基于三点法测量和建模中忽略径向热倾角误差的问题,采用五点法对主轴热误差进行测量,建立基于时序分析的热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通过引用单位根检验算法实现对热误差序列的平稳性判定,运用自相关/偏自相... 针对电主轴热误差基于三点法测量和建模中忽略径向热倾角误差的问题,采用五点法对主轴热误差进行测量,建立基于时序分析的热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通过引用单位根检验算法实现对热误差序列的平稳性判定,运用自相关/偏自相关函数完成模型的高效识别;利用信息准则解决热误差模型的定阶问题,结合Yule-Walker方程实现自回归参数以及滑动平均参数的求解,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设定了模型的预测优度评价标准。电主轴热误差模型蕴含轴向伸长及径向热倾角,更符合实际,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主轴热误差空间位姿状态。通过电主轴热误差建模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测量及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时序分析 五点法测量 热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齿机电主轴热特性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杰 黄筱调 +2 位作者 方成刚 周宝仓 陆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7-254,共8页
针对磨齿机在磨削加工时,电主轴存在热致误差等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建立电主轴热误差模型的方法.分析电主轴内部的热生成和热传递机理,得到内部的传热规律.通过计算热载荷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对电主轴系统的... 针对磨齿机在磨削加工时,电主轴存在热致误差等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建立电主轴热误差模型的方法.分析电主轴内部的热生成和热传递机理,得到内部的传热规律.通过计算热载荷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对电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热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电主轴系统中温升和热变形最大的部位.通过电主轴热误差实验获得温度和热变形数据,分别训练模糊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建立温度场和热变形之间的热误差模型,对主轴热误差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电主轴径向热误差预测模型中,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和BP模型的建模精度分别为96.74%和89.77%.这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的热误差模型,在拟合和预测精度上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分析 热误差建模 糊神经网络(FNN) BP神经网络 电主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和改进CVR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余文利 姚鑫骅 +1 位作者 孙磊 傅建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7-364,共8页
为提高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预测能力,将核心向量回归(Core vector regression,CVR)方法引入到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中,并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算法从输入样本提取主成分,构建特征集,然后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m... 为提高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预测能力,将核心向量回归(Core vector regression,CVR)方法引入到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中,并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算法从输入样本提取主成分,构建特征集,然后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m optimization,IPSO)算法对CVR的模型参数进行寻优,从而提出一种基于PLS-IPSO-CVR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在预测精度和速度方面优于传统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从而验证了组合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建模 偏最小二乘 特征提取 核心向量回归 改进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相关分析的数控机床温度布点优化及其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26
13
作者 凡志磊 李中华 杨建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025-202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相关分析的数控机床温度布点优化方法。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一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该方法中由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与简单相关系数所反映的情况完全吻合。使用偏相关分析对温...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相关分析的数控机床温度布点优化方法。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一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该方法中由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与简单相关系数所反映的情况完全吻合。使用偏相关分析对温度变量进行优化选择,实现了温度测点优化布置,并建立了数控机床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优化模型,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偏相关分析 温度布点优化 热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证据框架下的LS-SVM多工况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文利 姚鑫骅 +1 位作者 傅建中 孙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361-2368,共8页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是表征数控机床热误差特性的有效工具,但该模型中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建模的精度。传统的基于交叉验证法或网格法的参数获取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精度低的缺点,且同一组模型常数往往不能准确表征机床多种工...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是表征数控机床热误差特性的有效工具,但该模型中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建模的精度。传统的基于交叉验证法或网格法的参数获取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精度低的缺点,且同一组模型常数往往不能准确表征机床多种工况条件下所产生的热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证据框架理论的LS-SVM多工况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工况下数控机床温度值与主轴热变形量,采用贝叶斯证据框架的3个推断对LS-SVM模型进行训练并对参数进行辨识和优化,推导出了不同工况所对应的最优模型和参数。热误差建模实验验证了该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经优化的模型具有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多种典型工况条件下的实际热误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证据框架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热误差建模 多工况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热误差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程 刘子云 +1 位作者 刘子建 余治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05-1713,共9页
针对现有的热误差建模方法建模效率低,模型预测精度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广义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建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中。讨论了采用广义RBF神经网络进行热误差建模的原理及步骤。以数控导轨磨床主轴箱系统为例... 针对现有的热误差建模方法建模效率低,模型预测精度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广义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建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中。讨论了采用广义RBF神经网络进行热误差建模的原理及步骤。以数控导轨磨床主轴箱系统为例,布置了12个主轴热误差的关键温度测点,测得了2组独立的主轴箱系统热误差数据。将测得的数据分别用于建立主轴箱系统热误差广义RBF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热误差广义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及泛化能力强的优点;与传统的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相比,提出的广义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模效率更高,模型鲁棒性及预测性能更好,是一种可以用于数控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的有效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热误差建模 聚类算法 泛化能力 鲁棒性 数控导轨磨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辰光 韩雪 +1 位作者 李源 谢华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31-1742,共12页
开展了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热误差补偿的实验与建模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系统轴向与径向偏转热误差补偿模型以增强其误差补偿能力,并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构建了主轴系统热误差测试平台,应用五点法测试主轴系统热误差,使... 开展了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热误差补偿的实验与建模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系统轴向与径向偏转热误差补偿模型以增强其误差补偿能力,并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构建了主轴系统热误差测试平台,应用五点法测试主轴系统热误差,使用热电偶与红外热像仪测量主轴系统温升关键点温度变化数据,应用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实现温度敏感测点辨识。构建了基于粒子滤波重采样粒子群算法的热误差预测模型,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粒子滤波重采样粒子群热误差补偿模型得到的轴向热误差预测残差为-1.29μm^1.55μm,建模精度为95.04%;y向热偏转误差预测残差为-4.68×10^(-6°)~9.66×10^(-6°),建模精度为91.26%;z向热偏转误差预测残差为-5.83×10^(-6°)~8.59×10^(-6°),建模精度为93.24%。实验结果证明该热误差补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数控车床 主轴系统 热误差建模 误差补偿 粒子滤波重采样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的机床温度测点优化及热误差建模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前建 徐汝锋 +3 位作者 贺磊 于洁 于珊珊 杨廷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9-92,共4页
通过对机床温度测点进行优化,建立其与机床热误差之间的数学模型,对机床热误差进行实时预测与补偿控制,是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为解决现有机床热误差模型预测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逐步回归的数控机床温度测... 通过对机床温度测点进行优化,建立其与机床热误差之间的数学模型,对机床热误差进行实时预测与补偿控制,是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为解决现有机床热误差模型预测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逐步回归的数控机床温度测点优化方法。通过偏F统计量的检验,在初步建立的回归模型中逐个引入新变量,剔除不显著的老变量,实现温度测点的优化布置,获得数控机床热误差的最优回归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数控机床,结果表明,基于逐步回归的机床热误差模型,所用温度变量最少,且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逐步回归 温度测点优化 热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Q聚类和OIF-Elman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小龙 杨建国 代贵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共6页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温度布点选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矢量量化(AVQ)网络聚类的方法,将AVQ网络聚类法应用于一台加工中心并将18个测点减少到3个,基于输出-输入反馈Elman(OIF-Elman)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机床...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温度布点选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矢量量化(AVQ)网络聚类的方法,将AVQ网络聚类法应用于一台加工中心并将18个测点减少到3个,基于输出-输入反馈Elman(OIF-Elman)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机床热误差与关键测点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基于AVQ网络聚类法和OIF-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降低机床温度测点之间耦合作用的影响,提高热误差建模的准确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自适应矢量量化网络 输出一输入反馈Elman神经网络 热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E-CM算法的机床主轴热误差建模与补偿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要小鹏 殷国富 李光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757-2762,共6页
针对机床热误差建模过程中,误差信息不透明、数据特性不全面等不利因素,根据机床主轴热误差实验数据,分别采用GM(1,n)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建立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并进行线性叠加,然后采用预测有效度算法调整模型加权系... 针对机床热误差建模过程中,误差信息不透明、数据特性不全面等不利因素,根据机床主轴热误差实验数据,分别采用GM(1,n)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建立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并进行线性叠加,然后采用预测有效度算法调整模型加权系数,建立了最优有效度复合预测模型(OE-CM)以获取最佳预测效果。在VXC-560型三轴数控机床上进行在线实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OECM具有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好等特点,整体预测效果优于灰色GM(1,n)模型和LS-SVM模型,适合在复杂工况条件下对机床主轴热误差进行预测和补偿,为提高机床热误差补偿精度建立了理论模型。为了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对所研究的机床主轴进行热误差在线补偿,机床主轴Z向最大误差从23.8μm减小到8μm,减幅达到66.4%,较好地提高了机床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化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建模 预测有效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LS-SVM层级模型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峰 殷国富 +2 位作者 殷勤 董冠华 王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28-4034,共7页
为了更精确地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进行预测及补偿以提高其加工精度,针对单独使用灰色模型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机床热误差建模的不足,并利用这2种模型在数据不同处理阶段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层级模型... 为了更精确地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进行预测及补偿以提高其加工精度,针对单独使用灰色模型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机床热误差建模的不足,并利用这2种模型在数据不同处理阶段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层级模型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根据机床关键点温度数据和热误差数据,首先建立多个不同数据序列长度的机床热误差灰色模型作为前处理层,然后把经过前处理层前处理的热误差和实测热误差分别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作为后处理层,以进行预测精度校正。利用该方法在一台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上进行建模实验,并与单独使用灰色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灰色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层级模型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建模 灰色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