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污泥热解残渣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
1
作者 冉武平 付军辉 +2 位作者 朱海林 艾贤臣 冉晋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3,共5页
进行了消石灰/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油污泥热解残渣(残渣)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的研究。通过DSR、BBR和黏附性能试验探究了沥青胶浆的高温、低温和水稳定性能。最后采用SEM和FTIR分析了沥青胶浆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的残渣与沥青间... 进行了消石灰/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油污泥热解残渣(残渣)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的研究。通过DSR、BBR和黏附性能试验探究了沥青胶浆的高温、低温和水稳定性能。最后采用SEM和FTIR分析了沥青胶浆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的残渣与沥青间有更好的浸润效果和裹覆特性。相比于矿粉沥青胶浆,复合改性的残渣沥青胶浆车辙因子可提高19.12%,劲度模量可降低21.0%,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且优于矿粉沥青胶浆,可采用残渣替代矿粉作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污泥热解残渣 沥青胶浆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解残渣对废水中Cr(Ⅵ)去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文川 刘任露 +3 位作者 曾晓岚 杨阳 何琴 王彦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共5页
为探索污泥热解残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污泥热解残渣直接用作吸附剂去除废水中Cr(Ⅵ)的可行性,分析热解温度、时间以及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污泥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下热解1.0h的污泥残渣的吸附... 为探索污泥热解残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污泥热解残渣直接用作吸附剂去除废水中Cr(Ⅵ)的可行性,分析热解温度、时间以及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污泥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下热解1.0h的污泥残渣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污泥残渣对Cr(Ⅵ)的吸附受多种过程(如化学吸附、颗粒内扩散等)反应速度的影响;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很好地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相对而言,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模型;当吸附时间为24.0h,初始溶液pH=4.0,吸附剂质量浓度为20g/L时,污泥残渣对Cr(Ⅵ)的最大吸附质量比q_(max)为13.87mg/g。研究表明,将污泥热解残渣作为廉价吸附剂处理含Cr(Ⅵ)废水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热解污泥残渣 废水 CR(VI)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解残渣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燃气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艳丽 肖波 +3 位作者 胡智泉 成功 何丕文 江程程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污泥热解残渣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固相停留时间、水蒸气流量及催化剂对气化效果及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由0.096 7 m3/kg逐渐增加到0.460 0 m3/...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污泥热解残渣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固相停留时间、水蒸气流量及催化剂对气化效果及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由0.096 7 m3/kg逐渐增加到0.460 0 m3/kg,燃气中H2含量由17.87%逐渐增加到52.44%;在最佳固相停留时间为15min时,气体产率达到0.540 m3/kg;最佳水蒸气流量为1.19 g/min,此时产气量达到最大值0.61 m3/kg,H2含量为64.7%;添加催化剂有利于气体中H2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热解残渣 水蒸气 气化 富氢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污泥热解残渣处治风积沙路基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冉武平 王亚强 +2 位作者 李玲 张珊珊 王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192,共11页
为探究油污泥热解残渣处治风积沙路基的工程力学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热解残渣掺量下风积沙路基的压实特性、回弹模量、加州承载比(CBR)、直剪特性以及25%残渣掺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油污泥热解残渣掺量为25%时干密度... 为探究油污泥热解残渣处治风积沙路基的工程力学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热解残渣掺量下风积沙路基的压实特性、回弹模量、加州承载比(CBR)、直剪特性以及25%残渣掺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油污泥热解残渣掺量为25%时干密度值最大为2.071 g/cm3;掺量为15%时回弹模量最大为160.61 MPa;CBR随残渣掺量的增加不断增大,浸水后试样的CBR值明显减小,降幅为10.97%~38.46%;掺量为20%时内摩擦角最大为34.35°;25%残渣掺量试样的14 d及14 d以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均超过0.4 MPa.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油污泥热解残渣可有效提升风积沙路基的各项力学性能,可以作为风积沙路基填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风积沙路基 污泥热解残渣 强度机理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路基材料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4
5
作者 高昌胜 魏茂 +2 位作者 蒋文广 李相国 吕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95-1900,共6页
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水稳性试验研究了水泥、粉煤灰掺量对含油污泥热解残渣路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泥、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均减小。含油污泥热解残渣路基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 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水稳性试验研究了水泥、粉煤灰掺量对含油污泥热解残渣路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泥、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均减小。含油污泥热解残渣路基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考虑经济性和强度值,选择水泥掺量为4%制备路基材料。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10%~30%),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粉煤灰掺量存在最优值(20%)。含油污泥热解残渣路基材料的水稳系数随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热解残渣 路基材料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