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解温度对低阶煤热解水中挥发酚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白效言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87-89,共3页
中国低价煤储量丰富,而且自身挥发分较高,将其热解转化是一条科学的利用途径.选取5种典型低阶煤,在1 kg外热式固定床热解装置上进行热解试验,测定了热解水中挥发酚含量,并初步探讨了影响水中挥发酚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热解温度550~75... 中国低价煤储量丰富,而且自身挥发分较高,将其热解转化是一条科学的利用途径.选取5种典型低阶煤,在1 kg外热式固定床热解装置上进行热解试验,测定了热解水中挥发酚含量,并初步探讨了影响水中挥发酚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热解温度550~750℃,低阶煤热解水中挥发酚质量浓度为(1~9)×10^3mg/L,1kg煤样热解进入水中的挥发酚总量约为(1.0~2.0)× 10^3mg;氧含量和单位干燥无灰基煤样热解水中挥发酚总量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水中挥发酚质量浓度和总量基本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水 挥发酚 氧含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纤维素水热解产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英 陈汉平 +4 位作者 袁巧霞 王贤华 杨海平 吴可 曹洪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50-258,共9页
为了解纤维素在水热降解过程中产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形成机制,该文对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的水热降解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全面分析了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纤维素水热产物分布的影响,并从产物的化学结构入手,对纤维素水热解机理进行了... 为了解纤维素在水热降解过程中产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形成机制,该文对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的水热降解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全面分析了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纤维素水热产物分布的影响,并从产物的化学结构入手,对纤维素水热解机理进行了探索。随着温度的升高,重质油产率在250℃时达到最大,重质油组分变得复杂,焦炭产率逐渐降低。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重质油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焦炭产率变化趋势较小,然而通过对焦炭的热重、红外、元素、电子扫描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表明停留时间的延长可以提高焦炭的化学官能性,这为生物质水热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温度 生物质 热解 重油 热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异构烷烃在加水热解实验中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传平 梅博文 贾发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低成熟生油岩干酪根进行加水热解后的产物中饱和烃分布参数与未热解生油岩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异构烷烃比值上升;加入蒙脱石的样品正构烷烃碳数分本范围前移:引人注目的是,生油岩抽提物中的姥鲛烷优势热...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低成熟生油岩干酪根进行加水热解后的产物中饱和烃分布参数与未热解生油岩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异构烷烃比值上升;加入蒙脱石的样品正构烷烃碳数分本范围前移:引人注目的是,生油岩抽提物中的姥鲛烷优势热解后转变为植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热解 烷烃 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的有水热解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传平 梅博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5-91,共7页
用原油及其族组分加入矿物和不同离子浓度的水进行了有水热解,对热解后的水溶液做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分析。实验表明,储集层中的原油在热作用下能产生有机酸,但不同条件下,生成的量有所不同。高浓度的卤水对产酸有利,加入不同矿物,... 用原油及其族组分加入矿物和不同离子浓度的水进行了有水热解,对热解后的水溶液做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分析。实验表明,储集层中的原油在热作用下能产生有机酸,但不同条件下,生成的量有所不同。高浓度的卤水对产酸有利,加入不同矿物,砂岩对热解有微弱催化作用,而氧化性矿物能提高产酸量。就原油中不同族组分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热解 低分子量 有机酸 矿化度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腐植煤加水热解液态烃演化及运移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岗 刚文哲 +1 位作者 程顶胜 郝石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31,共4页
通过对成熟腐植煤加水热模拟实验液态产物地化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成熟煤源岩残留烃与排出烃产率、族组成与色谱特征的演化规律,指出了残留烃与排出烃的许多地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运移作用造成的,在进行油源对比、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研... 通过对成熟腐植煤加水热模拟实验液态产物地化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成熟煤源岩残留烃与排出烃产率、族组成与色谱特征的演化规律,指出了残留烃与排出烃的许多地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运移作用造成的,在进行油源对比、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研究时应考虑运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煤 热解产物 热解 演化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褐煤快速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晓莉 陈水渺 +6 位作者 孙宝林 梅磊 赵延兵 张宏伟 汪勤亚 肖磊 吴道洪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60-64,71,共6页
为考察水分对褐煤热解特性的影响,采用神雾自主研发的蓄热式下行床快速热解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水分印尼褐煤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印尼褐煤水分的增加,热解气产率逐渐升高,水分为24.01%时达到最大值45.40%,热解气中H2和CO2含量增加... 为考察水分对褐煤热解特性的影响,采用神雾自主研发的蓄热式下行床快速热解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水分印尼褐煤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印尼褐煤水分的增加,热解气产率逐渐升高,水分为24.01%时达到最大值45.40%,热解气中H2和CO2含量增加,CH4和CO含量降低;热解焦油产率呈下降趋势,其中轻质组分含量不断增加,水分为24.01%时达到最大值69.30%;热解水产率逐渐升高,水分为24.01%时,热解水产率为10.60%;半焦产率逐渐降低,水分从5.60%升高至24.01%时,半焦产率从56.20%降至42.50%,半焦热值无明显变化规律。热解能耗逐渐升高,水分从5.6%升高至24.01%时,热解能耗从1.77 MJ/kg升至3.26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褐煤 热解 焦油 热解水 半焦 热解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水热解聚制备能源化工平台化合物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宇萍 张琦 +1 位作者 王晨光 马隆龙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3期82-88,共7页
木质纤维素是制备生物液体燃料和化工品的理想原料。介绍了近年来木质纤维素通过水热解聚途径制备能源化工平台化合物和平台化合物碳链增长途径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制备5-羟甲基糠醛(HMF)平台化合物的途径、介质、催化剂,分析了水热... 木质纤维素是制备生物液体燃料和化工品的理想原料。介绍了近年来木质纤维素通过水热解聚途径制备能源化工平台化合物和平台化合物碳链增长途径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制备5-羟甲基糠醛(HMF)平台化合物的途径、介质、催化剂,分析了水热解聚技术的优势及困难,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热解 平合化合物 5-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有水热解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薛莲 李东 +1 位作者 刘建平 陈传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直接采用泥岩岩屑进行有水热解,测定实验后水溶液中几种常见低分子量有机酸。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水溶液中检测到了丰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组成上主要为一元羧酸,其中又以乙酸占优势。讨论了不同热解条件对有机酸产率以及组成的影响。实验... 直接采用泥岩岩屑进行有水热解,测定实验后水溶液中几种常见低分子量有机酸。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水溶液中检测到了丰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组成上主要为一元羧酸,其中又以乙酸占优势。讨论了不同热解条件对有机酸产率以及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总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且溶液中不同有机酸相对组成也发生变化。当温度高于100℃,部分有机酸,主要为草酸和乙酸,开始脱羧。加热时间超过240 h(10 d)后,有机酸的产率增加不大。水溶液pH≥9可以减少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挥发损失,并可促进有机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低分子量有机酸 热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解过程对提质褐煤液体产物的影响
9
作者 曾维薇 张建胜 赵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8-602,共5页
对来自内蒙古的白音华褐煤进行了一系列水热解实验,分析不同温度和初始水煤浆浓度对水热解产物过滤出的液体的影响.分析了液体中TOC、COD、BOD5、总氮、氨氮、Cl-、SO42-的含量以及溶液的pH值.结果显示,水热解温度对于废液中的碳和氮含... 对来自内蒙古的白音华褐煤进行了一系列水热解实验,分析不同温度和初始水煤浆浓度对水热解产物过滤出的液体的影响.分析了液体中TOC、COD、BOD5、总氮、氨氮、Cl-、SO42-的含量以及溶液的pH值.结果显示,水热解温度对于废液中的碳和氮含量影响较大,水热解温度从200℃增加到350℃时,水热解温度的升高,碳和氮分别增加了20多倍和30多倍;初始水煤浆浓度对Cl-和SO42-的含量影响较大,随着初始水煤浆浓度的升高,Cl-和SO42-逐渐增多.水热解温度应低于350℃,初始水煤浆浓度应综合考虑设备材质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褐煤 提质 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水热处理对其缔合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水恒福 王知彩 +1 位作者 汪高强 钮敏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9-523,共5页
对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进行了热处理和水热处理,采用二硫化碳-N-甲基吡咯烷酮(CS2-NMP,1∶1 volum e ratio)混合溶剂在室温下对原煤及处理后的煤进行了抽提。结果发现,适当条件的热处理和水热处理均可以提高其在混合溶剂中抽提率,水... 对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进行了热处理和水热处理,采用二硫化碳-N-甲基吡咯烷酮(CS2-NMP,1∶1 volum e ratio)混合溶剂在室温下对原煤及处理后的煤进行了抽提。结果发现,适当条件的热处理和水热处理均可以提高其在混合溶剂中抽提率,水热处理较热处理更能有效增加煤的抽提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水热处理的煤样在波数为3 410 cm-1左右的吸收峰变小,由于水热解处理后氧的脱除而使—OH减少,使得由羟基形成的H键被削弱,因而抽提率增加。水热处理具有脱除矿物质的作用,对高变质程度的煤还可以脱除原煤中的π-阳离子缔合,从而可以明显提高其抽提率。此外,对煤的水热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抽提 热解处理 煤缔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陶系未成熟藻干酪根水解下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11
作者 高岗 刚文哲 郝石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0-144,共5页
利用爱沙尼亚奥陶系含藻干酪根未成熟生油岩样品的加水热模拟实验结果,计算了下古生界藻干酪根在各不同演化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发现其演化的整个过程不完全符合化学反应的一级反应,而是分段符合,动力学参数随演化程度... 利用爱沙尼亚奥陶系含藻干酪根未成熟生油岩样品的加水热模拟实验结果,计算了下古生界藻干酪根在各不同演化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发现其演化的整个过程不完全符合化学反应的一级反应,而是分段符合,动力学参数随演化程度的升高而先降低后增加。其计算结果对于我国下古生界及中上元古界生油层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干酪根 热解 动力学参数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解聚钠硼解石制备硼酸钙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斐 仲剑初 +1 位作者 胡德生 王洪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30,共4页
以钠硼解石天然矿粉为原料,经水热解聚和相转化制备出硼酸钙产品。通过化学分析、XRD及TG-DTG分析表明:产品中的物相主要是白硼钙石(4CaO.5B2O3.7H2O)、硬硼钙石(2CaO.3B2O3.5H2O)和羟硼钙石(3CaO.2B2O3.9H2O)。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 以钠硼解石天然矿粉为原料,经水热解聚和相转化制备出硼酸钙产品。通过化学分析、XRD及TG-DTG分析表明:产品中的物相主要是白硼钙石(4CaO.5B2O3.7H2O)、硬硼钙石(2CaO.3B2O3.5H2O)和羟硼钙石(3CaO.2B2O3.9H2O)。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即:反应体系液固体积质量比为2.5 mL/g左右;解聚温度120℃;解聚时间8 h左右;干燥温度在200℃左右。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硼酸钙产品的氧化钠质量分数在0.5%以下,很好地满足了无碱玻璃纤维工业对含硼原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钙 钠硼解石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水合物选择性水解纤维素制备葡萄糖
13
作者 梁皓童 林健颖 +1 位作者 袁绍敏 马巧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56,共11页
针对目前熔盐水合物(MSH)对纤维素的溶解、水解机理尚不明确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纤维素在Li^(+),Na^(+),K^(+),Zn^(2+)阳离子及Cl^(-),Br^(-),I^(-)阴离子所组成的MSH中水解的情况,筛选出对纤维素水解效果最佳的熔盐——LiBr,并... 针对目前熔盐水合物(MSH)对纤维素的溶解、水解机理尚不明确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纤维素在Li^(+),Na^(+),K^(+),Zn^(2+)阳离子及Cl^(-),Br^(-),I^(-)阴离子所组成的MSH中水解的情况,筛选出对纤维素水解效果最佳的熔盐——LiBr,并研究了体系酸性对水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SH中阳离子Na^(+)和K^(+)在水中的有限溶解度导致没有足够的阳离子与纤维素中的氧原子配位,无法为糖苷键断裂提供足够的路易斯酸;MSH中的阴离子Cl^(-)的电负性不足以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形成足够的新的氢键,纤维素溶解度不足导致水解效果较差.在非酸化体系中,130℃,5 h的反应条件下,纤维素在LiBr熔盐体系内可以被选择性水解为水溶性低聚糖和葡萄糖单糖,收率分别为57.2%和29.0%.在酸性环境下,MSH能有效催化纤维素糖苷键断裂,质量分数0.01%(HCl)LiBr熔盐体系于100℃水解纤维素30 min后,产物以寡聚葡萄糖为主,聚合度在4~13之间.酸性的提升可以提高糖苷键的断键效率;质量分数0.1%(HCl)LiBr在100℃,30 min条件下水解纤维素,葡萄糖得率可以达到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葡萄糖 熔盐合物 热解 酸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中不同液态烃产物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丽娜 张明峰 +2 位作者 吴陈君 王自翔 妥进才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了探究油页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中不同液态烃产物的组成及变化特征,利用WYMN-3型高温高压模拟仪分别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和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油页岩样品在250℃,300℃,350℃,375℃,400℃,450℃和500℃共7个温度条件下进行了... 为了探究油页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中不同液态烃产物的组成及变化特征,利用WYMN-3型高温高压模拟仪分别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和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油页岩样品在250℃,300℃,350℃,375℃,400℃,450℃和500℃共7个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半开放体系生排烃模拟实验。通过对比与分析排出油、洗出油和残留油等3种液态烃产物的生成特征及族组分组成,结果发现:2个样品中排出油均是影响总油变化的重要因素,均随温度呈基本不变→升高至最大值→下降的3段式变化趋势;洗出油和残留油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基本不变→升高至最大值再下降至最低值→基本不变的变化趋势。从3种液态烃产率的变化趋势可以明显地将有机质热演化划分为可溶有机质生油气、干酪根热裂解生油气和油裂解生气等3个阶段。就排出油、洗出油和残留油的关系而言:洗出油为排出油和残留油的"过渡"产物;排出油产率峰值对应的温度高于洗出油峰值对应的温度,残留油产率峰值对应的温度一直为350℃,所以排出油经过初次运移后会在烃源岩表面滞留一段时间后再发生二次运移,而残留油峰值则出现在"生油窗"初期阶段的温度点上。微观上,排出油和残留油族组分中,高含量的饱和烃、芳烃组分是总有机碳含量更高的重要依据,也是生烃产率更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通过研究排出油、洗出油和残留油的产率和族组分特征,可为进一步探讨地质演化过程中液态烃的演化阶段和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排出油 洗出油 残留油 总液态烃 族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中无机矿物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蔡郁文 张水昌 +5 位作者 何坤 米敬奎 张文龙 王晓梅 王华建 吴朝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60,共8页
对华北下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及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2组低成熟泥岩全岩及分离的干酪根样品开展有水热解实验,探讨了烃源岩源内无机矿物对有机质生烃及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全岩有水体系液态烃及气态烃产率不同程度低于干酪... 对华北下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及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2组低成熟泥岩全岩及分离的干酪根样品开展有水热解实验,探讨了烃源岩源内无机矿物对有机质生烃及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全岩有水体系液态烃及气态烃产率不同程度低于干酪根有水体系,CO_2及H2产率则明显偏高。同时,全岩有水热解体系气体产物异构烃含量相对较低,表明烃源岩中无机矿物的加入抑制了水—有机质的反应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反应途径。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热演化程度下,2组全岩及相应干酪根热解生成的甲烷碳同位素变化不大,但前者生成的二氧化碳碳同位素显著升高,且气态烃氢同位素更低。表明全岩有水热解体系下,烃源岩中的无机矿物参与到有机质热解过程中,改变了CO_2产率及同位素组成,并存在H_2间接加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氢同位素 碳正离子机理 无机矿物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H_3PO_4 and Ca(H_2PO_4)_2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resistance of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文静 余红发 +3 位作者 李颖 吴成友 董金美 郑利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729-3735,共7页
The effects of H3PO4 and Ca(H2PO4)2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 resistance, hydration process of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TDMOC) pastes were studied.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hydration... The effects of H3PO4 and Ca(H2PO4)2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 resistance, hydration process of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TDMOC) pastes were studied.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hydration products and hydration heat release were analyzed by XRD, FT-IR, SEM and TAM air isothermal calorimeter, etc. After being modified by H3PO4 and Ca(HzPO4)2, the properties of the TDMOC are improved obviously.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s from 14.8 MPa to 48.1 MPa and 37.1 MPa, respectively. The strength retention coefficient (Kn) increases from 0.38 to 0.99 and 0.94, respectively. The 24 h hydration heat release decreases by 10% and 4% and the time of hydration peak appearing is delayed from 1 h to about 10 h. The XRD, FT-IR and S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omposition is 5Mg(OH)z'MgCIz'8H20 in the modified TDMOC past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strength enhancement was discussed. The purposes are to exte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salt lake magnesium resources and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DM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TDMOC) H3PO4 Ca(H2PO4)2 STRENGTH water resistance hydration he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17
作者 张光明 华天星 常爱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3期309-311,共3页
The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was investigated. Mass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ducts of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s of sonolytic degradati... The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was investigated. Mass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ducts of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s of sonolytic degradation, such as biphenyl, ethyl benzene, diethylbiphenyl, dibutylbiphenyl, phenol, propylphenol and di-tert-butyl phenol are produced by thermolysis and hydroxyl free radical reactions, in which biphenyl counts for almost 40%(mole fraction) of the mother compound and others are at trace level. Rapid accumulation of chloride ion shows quick dechlorination, and 78% organic chlorine is converted into chloride ion.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bicarbonate and carbonate, decrease the reaction rate of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significantly, and the pseudo 1st order rate constant of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de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dded free radical scavenger, showing that the pyrolysis and hydroxyl free radical reaction are the two major pathways for the sonolytic degradation of 2-chlorobiphenyl, in which the hydroxyl radical concentr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1×10-10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olytic degradation 2-chlorobiphenyl PYROLYSIS hydroxyl free radic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