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送热装工艺中板坯出连铸机温度的分折 被引量:10
1
作者 向顺华 吴懋林 +1 位作者 于帆 高仲龙 《工业加热》 CAS 1996年第4期10-15,共6页
用连铸坯凝固过程传热模型模拟了热送热装工艺中不同工况下铸坯凝固壳厚度和铸坯出连铸机的温度变化。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很好。影响铸坯出连铸机温度的主要因素是铸坯尺寸、连铸机拉迪和冷却制度。适当提高拉速及改善连铸机二冷区冷... 用连铸坯凝固过程传热模型模拟了热送热装工艺中不同工况下铸坯凝固壳厚度和铸坯出连铸机的温度变化。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很好。影响铸坯出连铸机温度的主要因素是铸坯尺寸、连铸机拉迪和冷却制度。适当提高拉速及改善连铸机二冷区冷却制度有利于高温铸坯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装 连铸机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冷轧支承辊热装等效应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永刚 朱志安 +1 位作者 苏玉龙 宋剑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准确计算辊套和辊芯热装等效应力,首次给出了考虑辊套和辊芯尺寸、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及过盈量影响的辊套和辊芯热装径向应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同辊套厚度及过盈量条件下热装等效应力计算公式.为了验证该理论模型,用ANSYS软... 为准确计算辊套和辊芯热装等效应力,首次给出了考虑辊套和辊芯尺寸、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及过盈量影响的辊套和辊芯热装径向应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同辊套厚度及过盈量条件下热装等效应力计算公式.为了验证该理论模型,用ANSYS软件对组合式支承辊热装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辊套厚度、辊套和辊芯过盈量对结合面等效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过盈量及辊套厚度条件下,热装过程中周向应力约为径向应力的2倍;相同辊套厚度时,过盈量每增加0.1 mm,热装等效应力增大超过20 MPa;相同过盈量时,辊套厚度每增大100 mm,热装等效应力增大约2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装 支承辊 过盈量 辊套厚度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齿刀头热装联接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居山 任济生 王素玉 《煤矿机械》 1997年第2期30-32,共3页
提出一种截齿刀头和刀体间热装联接的机理和方法,阐明了保证热装联接强度的力学依据,介绍了制造工艺以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截齿 压力 过盈量 热装联接 采煤机 刀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装加热炉热工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朝祥 李珊珊 李倩倩 《工业加热》 CAS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利用炉内钢坯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及热平衡模型,依据加热炉不同产量和不同热装温度条件下,对热装加热炉的钢坯加热过程和燃料消耗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热装加热炉的热工制度如不作调整,物料热装带来的节能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利用炉内钢坯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及热平衡模型,依据加热炉不同产量和不同热装温度条件下,对热装加热炉的钢坯加热过程和燃料消耗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热装加热炉的热工制度如不作调整,物料热装带来的节能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调整后的加热炉温度制度将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制度 热装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坯热装加热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扬虎 高仲龙 +4 位作者 周有预 温治 韩仁 丁翠娇 郑兆平 《工业加热》 CAS 2001年第4期43-47,共5页
从连铸坯热装和冷装的加热目的、装炉温度及金属学行为差异的角度 ,提出了制订连铸坯热装加热工艺的基本原则以发挥连铸坯热装潜在的燃耗低、烧损少、产量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连铸坯 热装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锭系统热送热装热过程一维在线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范斌 戴志刚 +3 位作者 温治 徐兴原 陶曙明 陈敏军 《工业加热》 CAS 2004年第6期8-11,共4页
为了适应计算机在线控制的要求,利用“改进型田中功法”将“无限长二维矩型数学模型”转化为“无限长圆筒一维数学模型”,建立了“钢锭系统热送热装热过程一维在线控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宝钢目前的钢锭热送热装系统而言,一维和二... 为了适应计算机在线控制的要求,利用“改进型田中功法”将“无限长二维矩型数学模型”转化为“无限长圆筒一维数学模型”,建立了“钢锭系统热送热装热过程一维在线控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宝钢目前的钢锭热送热装系统而言,一维和二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27℃、最大相对误差为 2.30%,完全能够满足计算机在线控制系统对数学模型计算精度和速度的要求。所做工作对即将投运的“宝钢钢锭系统热送热装热过程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锭系统 热装过程 在线控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中空热装刀柄-刀具结合部的建模与参数辨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 王贵成 +2 位作者 田良 商宏谟 郑登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5-1010,1016,共7页
将高速中空(HSK)热装刀柄-刀具结合部简化为并联均布的弹簧-阻尼模型.建立热装刀柄-刀具结合部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弹性和黏性阻尼理论,分别对结合部内各位置的刚度和阻尼参数进行辨识,并使用多点耦合响应法验证其辨识参数的合理性.采用... 将高速中空(HSK)热装刀柄-刀具结合部简化为并联均布的弹簧-阻尼模型.建立热装刀柄-刀具结合部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弹性和黏性阻尼理论,分别对结合部内各位置的刚度和阻尼参数进行辨识,并使用多点耦合响应法验证其辨识参数的合理性.采用有限差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结合部端点处的刚度和阻尼参数进行辨识,并使用耦合响应法验证其辨识参数的准确性.提出了将有限元辨识的刚度参数和有限差分辨识的阻尼参数作为结合部的辨识参数,建立了HSK热装工具系统的梁单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热装工具系统的模态,且与实验值比较,验证了其假设结合部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中空热装刀柄 刀具 结合部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敏感钢种热送热装技术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超 丁翠娇 《工业加热》 CAS 2016年第3期58-60,共3页
简要介绍了热送热装过程中容易发生裂纹的敏感钢种,分析了热送裂纹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并探讨了目前在热送裂纹预防方面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热装 裂纹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棒材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波 高丹 +1 位作者 樊智 侯德强 《新型工业化》 2021年第9期46-47,共2页
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是一种节能工艺。采用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能够有效降低线棒材生产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可以提升金属获得效率,是提升技术指标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近年来,国内线棒材钢厂致力于挖掘能源潜能,不断提高热装率和热装温度... 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是一种节能工艺。采用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能够有效降低线棒材生产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可以提升金属获得效率,是提升技术指标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近年来,国内线棒材钢厂致力于挖掘能源潜能,不断提高热装率和热装温度,进而提升效益,实现更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目标。本文围绕线棒材生产中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工艺技术展开探讨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发展情况,找出目前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连铸坯热送热装问题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棒材生产 连铸坯热装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板坯热装工艺节能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补全 向顺华 高仲龙 《工业加热》 CAS 1997年第1期11-16,共6页
利用二维板坯加热数模对板坯加热过程热行为的模拟,探讨了热装温度对加热炉单位热耗、炉子产量及氧化烧损的影响。在热装条件下,加热炉在最优生产率条件下运行时,既能大幅度降低能耗又能明显减少板坯的氧化烧损。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连铸板坯 热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板坯直接热装加热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光俊 李昂 刘丽娟 《工业加热》 CAS 1999年第3期8-11,共4页
建立了连铸板坯直接热装加热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获得了各期加热温度分布及加热时间,此模型可用于连铸板坯直接热装加热制度的确定。
关键词 连铸板坯 直接热装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窜辊装置改造计算及热装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健 胡小江 +1 位作者 王振南 王化胜 《冶金丛刊》 2009年第3期7-9,共3页
热连轧生产线同类窜辊装置中均存在窜辊缸活塞杆与调心头脱开的现象,通过对窜辊装置中窜辊缸活塞杆与调心头的联接方式进行改造、由螺纹联接改为过盈联接后,解决了这一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活塞杆与调心头过盈联接的理论计算及热装工艺。
关键词 窜辊缸活塞杆 调心头 过盈量 热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高精度加工用热装刀具夹持系统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仲伟 《现代零部件》 2006年第2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刀具夹持系统 高精度加工 高速 热装 加工中心 切削刀具 三位一体 加工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16Mn 连铸坯热装炉轧制对轧材组织性能影响
14
作者 刘丹 王延溥 +2 位作者 崔建忠 王彤 鞠幼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采用高温固溶加热法,在300轧机上模拟现场连铸坯热装炉轧制工艺,分别考察了K16Mn钢不同热装温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装轧制和常规冷装轧制屈服、抗拉强度相当,热装轧制成品塑性、韧性均较好.热装... 采用高温固溶加热法,在300轧机上模拟现场连铸坯热装炉轧制工艺,分别考察了K16Mn钢不同热装温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装轧制和常规冷装轧制屈服、抗拉强度相当,热装轧制成品塑性、韧性均较好.热装轧制工艺对K16Mn钢组织的影响,随着热装温度的提高,轧前奥氏体晶粒变得粗大,并且轧后组织混晶程度提高.这可通过提高开轧温度,首道次采用大压下量促使铸坯发生完全再结晶来消除,从而细化晶粒,改善成品组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热装 轧制 组织 锰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的设计及应用
15
作者 王彦龙 周行昌 +2 位作者 化得前 谭梅 郭锋涛 《汽车零部件》 2012年第7期55-56,59,共3页
通过对某车型空调暖风软管装配工艺分析,介绍一种热装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热装机的机架、加热水槽的机构、热装夹具和电气控制部分。
关键词 工艺研究 热装 水槽 热装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连铸坯热送热装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真雅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98-105,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如日本等国)使用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发展现状.初步探讨和分析了实现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在我国尽快实现这个新工艺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连铸坯 热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应用刍议
17
作者 吴长寿 唐彬桂 +2 位作者 廖达清 黄吝根 朱挺声 《江西能源》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发展概况 。
关键词 连铸坯 热装 能源利用 连接形式 生产周期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轧钢加热炉热装制度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顺 韩枫 +1 位作者 李朝祥 黄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基于钢坯跟踪测试和热平衡测试,联立加热炉温度分布模型、钢温模型和热平衡模型,对不同炉型、不同钢种和不同热装温度条件下,加热炉钢坯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温度制度优化。获得不同钢种在不同热装温度条件下的优化加热制度,为加热炉... 基于钢坯跟踪测试和热平衡测试,联立加热炉温度分布模型、钢温模型和热平衡模型,对不同炉型、不同钢种和不同热装温度条件下,加热炉钢坯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温度制度优化。获得不同钢种在不同热装温度条件下的优化加热制度,为加热炉的节能降耗和科学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耗 热装温度 温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锭系统热送热装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志刚 张范斌 +3 位作者 温治 陶曙明 徐兴原 陈敏军 《工业加热》 CAS 2004年第5期15-18,共4页
在全面系统分析了某公司钢锭热送热装系统热过程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钢锭冷却、加热过程二维传热数学模型。并采用交替隐式TDMA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利用现场的实测数据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模型... 在全面系统分析了某公司钢锭热送热装系统热过程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钢锭冷却、加热过程二维传热数学模型。并采用交替隐式TDMA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利用现场的实测数据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46%,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证明所建模型是正确可信的,可以作为计算机在线控制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锭系统 热装过程 数学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送热装专用炉模式物流仿真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燕 李苏剑 王刚祥 《物流技术》 2007年第11期188-190,204,共4页
结合热送热装生产实际,针对专用炉模式,在热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物流模型,构建仿真系统,带入实例检验,经检验分析,证明该仿真系统的可靠性,为专用炉模式的物流管理研究提供有利的工具。
关键词 专用炉 热装 物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