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研究哈尔滨热舒适状况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莉 李帅 +1 位作者 周永吉 张洪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哈尔滨市2005年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逐时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市春、秋季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逐旬、夏季(6-8月)逐月每3小时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平均值。假设夏季人们穿着的服装热阻为0.6clo(典型服装为长裤、短袖衬衫或裤、长袖衬衫),春、秋非采暖期服装热阻为0.9clo(典型服装为长裤,长袖衬衫,夹克衫),当人们活动量为1.0met时(如室内伏案工作),根据计算得到各气象要素平均值,对比热舒适图得到逐旬(月)的每3小时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对比发现哈尔滨市非采暖期没有能够使80%的人感到满意的时间区域,大致只有5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10:00—18:00期间,能够达到70%的人感到满意。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平均来看一天中75%的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由这两个指标所得到的哈尔滨非采暖期热舒适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人体舒适度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有效温度SET 舒适指标DISC 非采暖期 自然舒适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热舒适性指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斌 蒋能飞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0-133,共4页
热舒适性指标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而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反映这种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因此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热舒适性指标的计算及预测。首先对热舒适性指标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以Fanger公式计算出热舒适性... 热舒适性指标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而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反映这种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因此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热舒适性指标的计算及预测。首先对热舒适性指标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以Fanger公式计算出热舒适性指标的期望输出值,然后分别介绍了BP网络、GA-BP网络、RBF网络及Elman网路的算法及结构,并建立热舒适性指标预测模型,对4种神经网络在预测中的性能给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热舒适性指标方面,基于GA-BP神经网络性能要优于其他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能力,能够较好的满足将其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器中对其进行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指标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夏季校园热舒适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
作者 宋荣荣 甘德欣 《现代园艺》 2024年第6期42-44,47,共4页
选取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长沙市内的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气候实测、问卷调查,探究校园夏季室外热舒适性。结果表明,校园室外热中性PET为23.75℃,热中性PET范围为21.18~26.52℃,夏季无最舒适的PET值,90%热可接受PET范围小于26... 选取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长沙市内的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气候实测、问卷调查,探究校园夏季室外热舒适性。结果表明,校园室外热中性PET为23.75℃,热中性PET范围为21.18~26.52℃,夏季无最舒适的PET值,90%热可接受PET范围小于26.84℃;空气温度和黑球温度是影响受访者热感觉和热舒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校园空间景观设计和校园微气候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能为改善校园微气候、提高人群活动空间的舒适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室外空间 室外舒适 舒适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辐射影响下的城市户外热环境评价指标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鸣放 钱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根据室内热舒适指标PMV ,建立了评价城市户外热环境的舒适性指标 ,该指标在室内能与PMV很好的吻合 ,在户外能反映太阳辐射的影响 ,可与热应力指标WBGT一起作户外全范围的热环境质量评价 ,对城市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户外环境 热舒适指标 湿球黑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感热舒适性的地铁车辆空调模糊控制仿真 被引量:8
5
作者 于慧俐 陈安 李绪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4,共4页
对地铁空调车厢的热舒适性提出以预测平均投票(PMV)指标为被控参数的模糊控制方式。根据地铁现场测试数据和调查结果,建立了PMV控制方程。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在Matlab软件中实现了仿真计算。通过与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比... 对地铁空调车厢的热舒适性提出以预测平均投票(PMV)指标为被控参数的模糊控制方式。根据地铁现场测试数据和调查结果,建立了PMV控制方程。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在Matlab软件中实现了仿真计算。通过与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比较发现,基于PMV指标的模糊控制方式在调节时间上缩短了57%,且在满足乘客热舒适要求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实现系统节能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指标 模糊控制仿真 地铁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室外热舒适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思佳 董丽 +1 位作者 贾培义 易慧琳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2期79-84,共6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各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在城市环境的微气候研究方面得到较多应用,为研究绿地在有限面积内更有效地实现其降温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回顾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尺度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各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在城市环境的微气候研究方面得到较多应用,为研究绿地在有限面积内更有效地实现其降温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回顾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尺度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室外热舒适度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3点展望,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微气候研究提供参考:1)多平台与尺度扩展研究;2)微气候特征指标的综合交叉分析;3)高适配度模拟模型的及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CFD数值模拟 降温增湿 人体舒适 热舒适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模式下开放式办公室内局部热舒适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邓翔 薛雪 樊文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04-311,共8页
自然通风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人员活动区域而非建筑整体的热舒适性。为了对采用自然通风的办公室的局部热环境情况进行探究,以某办公大楼为例,通过基于Fluent模拟和实地测试的方法对其采用窗户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然通风的开放式办公室的局... 自然通风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人员活动区域而非建筑整体的热舒适性。为了对采用自然通风的办公室的局部热环境情况进行探究,以某办公大楼为例,通过基于Fluent模拟和实地测试的方法对其采用窗户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然通风的开放式办公室的局部热环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讨论了在不同的室外气象参数条件及其对应的通风控制模式下,室内人员活动区的室内预测平均评价和吹风感两个指标表现情况。结果表明,现有自然通风控制策略的室外温度选取范围偏低,在室外气温较低或强风的情况下,仍存在室内预测平均评价偏低和吹风感强的风险。研究对建筑窗户通风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局部舒适 计算流体力学 热舒适指标 窗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冷辐射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光军 邢世海 袁堂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以Fanger热舒适方程以及热舒适评价指标PMV为理论依据,对不同墙体结构、外围护结构面积、室外采暖温度的房间模型中各种不同位置的人体舒适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计算出一定条件下保持人体热舒适所需的室内温度,着重揭示了冬季外... 本文以Fanger热舒适方程以及热舒适评价指标PMV为理论依据,对不同墙体结构、外围护结构面积、室外采暖温度的房间模型中各种不同位置的人体舒适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计算出一定条件下保持人体热舒适所需的室内温度,着重揭示了冬季外围护结构内表面冷辐射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从而为暖通设计人员选择合理的室内采暖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评价指标 PMV 平均辐射温度 室内采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的天津地区中暑气象风险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敏 蔡子颖 +3 位作者 姚青 韩素芹 王晓佳 杨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7-886,共10页
基于2016—2020年天津市中暑门诊和住院就诊数据,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对气象要素与中暑就诊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引入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和热舒适评价指标(PMV),建立了本地化中暑气象风险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中... 基于2016—2020年天津市中暑门诊和住院就诊数据,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对气象要素与中暑就诊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引入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和热舒适评价指标(PMV),建立了本地化中暑气象风险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中暑门诊人数和住院人数集中在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上旬,5年中84%的中暑高发事件集中在6次连续过程中,其发生与当日和前一日气象条件相关性最高,当最高气温大于35℃时,中暑人数明显增多。男性比女性更易中暑,老人就诊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中暑就诊率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平均气温相关性最强,与风速呈负相关。引入人体热量平衡模型,显示PMV与中暑就诊率的相关性高于任何单一气象要素,PMV在评价中暑气象风险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并且,以PMV为关键指标形成预报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中暑气象风险预报预警 人体量平衡模型 舒适评价指标(P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V指标的掘进巷道通风效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0
作者 龙腾腾 周科平 +1 位作者 陈庆发 李杰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以某高温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通风方式下巷道内气流的速度场、温度场及人体热舒适性指标(PMV)场的特征。根据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建立带浮升力效应的湍流模型;分析掘进巷道模型的边界条件;并对压入和抽出两种通风方式下巷道... 以某高温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通风方式下巷道内气流的速度场、温度场及人体热舒适性指标(PMV)场的特征。根据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建立带浮升力效应的湍流模型;分析掘进巷道模型的边界条件;并对压入和抽出两种通风方式下巷道内气流的速度场、温度场和PMV场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克服了抽出式通风气流紊乱的缺点,其速度场分布符合受限贴附射流规律;在巷道同一截面不同高度处的温度梯度不超过3℃;PMV平均值为0.49,范围为-0.7~0.7,均属人体感觉舒适范围,能更好地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本研究可为高温掘进巷道通风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人体舒适 人体热舒适指标 掘进巷道 通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高温热环境的数值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杰林 周科平 +1 位作者 邓红卫 杨成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1-65,共5页
根据井下工作面热环境的特点,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温巷道中的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应用预计热舒适指标(PMV)对不同设计参数的井下环境的热舒适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价,给出了高温巷道中的速度场、温度场、热舒适PMV值。以某矿山... 根据井下工作面热环境的特点,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温巷道中的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应用预计热舒适指标(PMV)对不同设计参数的井下环境的热舒适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价,给出了高温巷道中的速度场、温度场、热舒适PMV值。以某矿山高温巷道为实例进行了热环境评价,得出了热环境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的高温巷道中,采用入口处风速为0.8m/s即可满足通风降温的要求,所得结果更具有直观性、准确性,为最优通风降温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高温 环境 预计热舒适指标(PMV) 数值评价 通风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被动式太阳房室内热环境的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A03期52-59,共8页
通过对我国已建被动式太阳房室内热环境质量及人民目前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被动式太阳房室内主要气候参数(室内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平均辐射温度等)及热舒适指标的推荐值。
关键词 环境/被动式太阳房 热舒适指标 气候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气压增氧旅客列车车厢温度场及热舒适的CFD评价
13
作者 陈宁 廖胜明 饶政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2,共7页
根据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客车增氧低压的环境特点,对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基于RNGk—ε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D),建立25T型客车的简化CFD模型,利用求解该模型获取的数据对乘客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靠近车厢... 根据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客车增氧低压的环境特点,对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基于RNGk—ε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D),建立25T型客车的简化CFD模型,利用求解该模型获取的数据对乘客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靠近车厢内部中央的温度低,靠近四周壁面的高;除车窗附近2个温度测点在大气压强为101.3kPa时的温度线与大气压强为70.7kPa时的有较大差异外,其余4个测点的温度线在这2个大气压强时重合或非常接近;大气压强为101.3和70.7kPa时,6个测点的温度比大气压强为55.6kPa时高0~2℃:在车厢外气温和辐射强度相同的条件下,大气压强下降至55.6kPa时才对车厢内温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大气压强为55.6kPa时,受气流影响,坐在靠近走廊座位且面对来流方向乘客的热舒适性比在大气压强为101.3和70.7kPa时更接近中性,而坐在靠阴面侧壁座位且背对来流方向乘客的热舒适性比在大气压强为70.7kPa时更接近中性;坐在靠近阳面侧壁座位乘客的热舒适性指标为0.1~0.4,介于中性和稍热之间;而坐在其他座位乘客的热舒适性指标为-1.0~-0.6,介于中性和稍冷之间。由此可推断:大气压强和座位在车厢内的位置是影响车厢内乘客热舒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铁路 低气压 旅客列车 乘客热舒适指标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燃火灾巷道烟流的数值模拟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杰林 周科平 +1 位作者 苏家红 唐谷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37-41,共5页
笔者以铜坑矿为工程实例,利用矿井火灾巷道烟气流动所遵循的基本守恒方程组和控制方程组,对烟气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自燃火灾巷道内烟气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详细分布情况。并采用预计热舒适指标(PMV)、预计不满意百分比(PPD)... 笔者以铜坑矿为工程实例,利用矿井火灾巷道烟气流动所遵循的基本守恒方程组和控制方程组,对烟气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自燃火灾巷道内烟气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详细分布情况。并采用预计热舒适指标(PMV)、预计不满意百分比(PPD)对巷道中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法对于研究矿山自燃火灾巷道内烟气流动的运动情况更为直观,可视化强;采用的热舒适度评价指标更突出了以人为本。通过模拟计算结果,可以为铜坑矿地下火和毒气蔓延的控制以及火区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火灾 烟流 数值模拟 预计热舒适指标(PMV) 预计不满意百分比(PPD)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神经元网络的PMV模糊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振海 盖潇筱 曾东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9-663,共5页
针对Fanger的热舒适指标预测平均投票值(PMV)提出了一种结合神经元网络的模糊算法,将PMV的计算划分成5个模糊计算模块,克服了在工程应用中Fanger热舒适方程计算复杂的缺点,各个模块通过神经元网络进行修正以提高算法的精度.将此算法的... 针对Fanger的热舒适指标预测平均投票值(PMV)提出了一种结合神经元网络的模糊算法,将PMV的计算划分成5个模糊计算模块,克服了在工程应用中Fanger热舒适方程计算复杂的缺点,各个模块通过神经元网络进行修正以提高算法的精度.将此算法的结果与Fanger的热舒适方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此算法精度亦能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指标 模糊算法 神经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梦萱 杨春侠 范兆祥 《风景园林》 2022年第6期121-127,共7页
随着城市微气候研究逐步向精细化发展,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相关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研究者充分了解城市微气候环境对人群行为的作用机制,从而自下而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以We... 随着城市微气候研究逐步向精细化发展,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相关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研究者充分了解城市微气候环境对人群行为的作用机制,从而自下而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源,从文献数量、机构合作网络、期刊分布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通过对文献的共被引聚类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的脉络主要向客观热舒适指标和环境行为学2个方面延伸和发展。从微气候、空间、行为3个方面挖掘研究热点:在微气候层面,探讨了PET、WBGT等综合指标和温度、太阳辐射等分项要素对人群行为的影响;在空间层面,则涵盖宏观空间和微观空间2个层面;在行为层面,则涉及游憩、体力活动和步行3种行为类型。以此为基础,提出3个值得继续探索的议题:微气候、空间、行为互动关系的系统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在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研究中的运用;各气候区及地区间研究探索的平衡。以期为后续微气候与人群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微气候 户外活动 公共空间 热舒适指标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机座舱新型个性座椅送风系统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贺江 李卫娟 杨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舒适性是大型客机的关键要求之一,座舱气流组织分配设计是否合理对乘员舒适性和健康性有直接影响.但是座舱传统的混合送风方式很难达到人们对舒适和健康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个性座椅送风方式,主要针对乘客对热舒适性和健康性... 舒适性是大型客机的关键要求之一,座舱气流组织分配设计是否合理对乘员舒适性和健康性有直接影响.但是座舱传统的混合送风方式很难达到人们对舒适和健康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个性座椅送风方式,主要针对乘客对热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个性座椅送风方式在乘客座椅的扶手处和座椅底部分别布置了风口.采用的座舱几何模型为3排单通道满员模型,计算方法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仿真模拟方法,计算模型为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两种送风方式下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而得到多个舒适度指标.研究表明,个性送风方式可以提高乘客呼吸区域的空气质量,降低乘客周围的风速,使人体周围温度控制在24~26,℃的人体舒适区域,多项舒适度指标也表明个性送风气流组织的舒适性要优于混合送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 气流组织 计算流体动力学 舒适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内空调控制温度及系统运行模式 被引量:9
18
作者 辛伟宁 赵蕾 朱常琳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4期57-60,共4页
基于对广州地铁站内气流温度、速度的实测,计算相应的相对热指标(RWI),发现虽然能够按照《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实现从室外到站厅、站台厅温度的递减,但RWI值波动较大,导致乘客在行进过程中无法获得"暂时舒适"。因此,提出根据... 基于对广州地铁站内气流温度、速度的实测,计算相应的相对热指标(RWI),发现虽然能够按照《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实现从室外到站厅、站台厅温度的递减,但RWI值波动较大,导致乘客在行进过程中无法获得"暂时舒适"。因此,提出根据室外逐时温度,给定适当的相对热指标差值,确定地铁站内夏季空调各时刻运行控制温度,以满足乘客的过渡性舒适要求。根据室外逐时温度变化及客流量的波动,计算地铁站台厅内夏季典型日逐时负荷及逐时送风量,提出夏季风机分时段改变运转速度或运行台数的运行方案。探讨两种极限热损失率(HDR)所对应的冬季地铁车站内的控制温度,提出冬季站台厅温度的调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铁 车站 空调 温度 相对指标暂时舒适 运行模式 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