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多维度热环境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1
作者 郭飞 张子腾 +5 位作者 姜葶蔓 李培硕 李维思 许鑫 尹祝彬 朱君怡 《园林》 2025年第9期4-11,共8页
研究旨在评估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加速背景下,室外热环境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科学化的量化评估方法与多维度适应策略。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案例对比,覆盖三大核心领域:(1)热环境定量模型与个体差异研究,检索并比较现场监测、风... 研究旨在评估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加速背景下,室外热环境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科学化的量化评估方法与多维度适应策略。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案例对比,覆盖三大核心领域:(1)热环境定量模型与个体差异研究,检索并比较现场监测、风洞试验与计算流体力学—气象模式耦合数值模拟等技术路线,选用通用热气候指数、修正相对湿度指数、热反应指数等,对大连、北京、天津等典型城市的地表温度场与热暴露时空分布特征开展实测与模拟对比;(2)健康建筑与热环境协同优化策略,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归纳城市尺度(绿地廊道、水系布局)与建筑尺度(建筑形态、屋顶绿化、被动通风)降温路径,验证不同策略在典型街区的降温效果与成本效益;(3)群体生理差异与区域适应性分析,结合性别、年龄和地域差异,构建差异化热环境调控策略,评估不同群体的适应需求与脆弱性差异。制图方法层面,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框架,比较像素级遥感,基于对象影像分析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技术,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等云平台实现高效的多源跨尺度数据融合。在健康建筑领域,构建基于健康建筑视角的热环境评估框架。通过开发多维度量化分析模型,研究范畴从城市热岛效应评估拓展至空间形态与建筑布局的协同机制研究,同时纳入了人群生理特征差异性分析。进一步深化热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致力于构建精细化评估模型并研发气候适应性优化策略,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健康风险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中尺度气象模型 局地气候分区 热舒适性评估 健康建筑 多目标优化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