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菠萝蜜果实挥发物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郑华 张弘 +5 位作者 甘瑾 于连松 张汝国 马李一 王有琼 张重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菠萝蜜果肉及果皮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与果肉挥发物中富含酯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的乙酸正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相对含量高于果肉中的,果...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菠萝蜜果肉及果皮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与果肉挥发物中富含酯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的乙酸正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相对含量高于果肉中的,果肉挥发物中的异戊酸甲酯、戊酸丁酯、丁酸乙酯相对含量高于果皮挥发物中的,二者中的戊酸乙酯相对含量接近;二者中的其他酯和醇、羧酸(酐)、含氮及含硫类化合物均无共同成分;果皮挥发物中未检出而果肉挥发物中检出的化合物类型还有醛、醚、萜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挥发物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菠萝果实香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华 张汝国 +3 位作者 于连松 张弘 马李一 王有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23,149,共3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菠萝果皮及果肉的挥发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菠萝果皮与果肉的香气中富含酯类化合物、尤其是甲酯类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己酸甲酯、分别达到45.66%和64.45%;...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菠萝果皮及果肉的挥发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菠萝果皮与果肉的香气中富含酯类化合物、尤其是甲酯类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己酸甲酯、分别达到45.66%和64.45%;果皮挥发物中的2-甲基丁酸甲酯相对含量为8.03%、辛酸甲酯相对含量为6.44%,均比果肉中的含量(分别为6.50%和3.51%)高;果肉挥发物中未检出非酯类成分,而在果皮挥发物中检测到2,5-二乙烯基四氢吡喃(9.07%)和少量甲酸乙酸酐(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挥发物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果实香气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华 于连松 +3 位作者 张汝国 张弘 甘瑾 张重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5-1237,共3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番木瓜果皮及果肉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番木瓜果皮与果肉香气中含有酯、醛、萜烯及烷烃等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乙酸正丁酯(...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番木瓜果皮及果肉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番木瓜果皮与果肉香气中含有酯、醛、萜烯及烷烃等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乙酸正丁酯(38.81%),果肉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82.89%)。果皮挥发物中的酯类、萜烯和烷烃相对含量分别高于其在果肉挥发物中的含量。果肉挥发物中的醛类含量高于其在果皮挥发物中的含量,果肉挥发物中还检测到果皮挥发物中没有的酮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挥发物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产皱皮木瓜挥发物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华 孔永强 +4 位作者 张汝国 于连松 张弘 甘瑾 王有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绿熟期及完熟期的皱皮木瓜果皮和果肉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皱皮木瓜果皮与果肉香气中富含酯类化合物,丁酸乙酯在果皮或果肉、绿熟或完熟期的...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绿熟期及完熟期的皱皮木瓜果皮和果肉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皱皮木瓜果皮与果肉香气中富含酯类化合物,丁酸乙酯在果皮或果肉、绿熟或完熟期的含量达12%~15%,是含量最高的挥发成分之一。含量较高的酯还有2-甲基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绿熟期果皮及果肉挥发物中均明显检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而完熟期仅在果肉挥发物中检出少量芳樟醇。萜烯总体含量不高,除完熟期果皮挥发物中金合欢烯含量高于5%外,各部位及各成熟阶段的柠檬烯挥发成分含量均低于1%。挥发物中富含鸡蛋果素,其在绿熟期及完熟期、果皮及果肉挥发物中总含量约10%-17%,并均以鸡蛋果素异构体Ⅰ为主,而绿熟期果肉挥发物中未检测到其异构体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皮木瓜 挥发物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产紫果西番莲果实挥发物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孔永强 张弘 +1 位作者 郑华 张雯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96,共3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云南产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肉和籽的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成熟果实挥发物中可检出烷烃、烯烃、酯类及醛、酮类化合物,其中果皮挥发物以烷烃、烯烃为主...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云南产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肉和籽的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成熟果实挥发物中可检出烷烃、烯烃、酯类及醛、酮类化合物,其中果皮挥发物以烷烃、烯烃为主,酯类化合物种类少、含量低;果肉挥发物以烯烃、酯类为主;籽挥发物中烷烃、烯烃、酯类均可明显检出,但酯类含量最高。果肉挥发物中的丁酸酯和己酸酯可能是西番莲果实的主要特征挥发物类型,相对含量超过5%的酯类化合物有丁酸乙酯(5.52%)、己酸乙酯(8.66%)、丁酸己酯(10.88%)和己酸己酯(6.71%)。紫果西番莲籽挥发物保留了果实中的主要酯类特征香气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西番莲 挥发物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搅拌棒吸附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滇池水系中的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蕾 王保兴 +1 位作者 侯英 杨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752,共6页
应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热脱附(TD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测定了滇池水系(滇池和盘龙江上、中、下游)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方法快速简便,无有机溶剂污染,PAHs的最低检出限为1.0~468.8pg,理论回收率在90%以上,加标... 应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热脱附(TD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测定了滇池水系(滇池和盘龙江上、中、下游)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方法快速简便,无有机溶剂污染,PAHs的最低检出限为1.0~468.8pg,理论回收率在90%以上,加标回收率为83.1%~109.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测定结果表明,这16种多环芳烃在滇池水样中的含量为89.16ng/L,在盘龙江上游水样中的含量为65.41ng/L,在盘龙江中游水样中的含量为339.22ng/L,而在盘龙江下游水样中的含量为62.25ng/L,说明滇池水系已经受到一定的PAHs污染,加强对滇池、盘龙江中PAHs有机污染的控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吸萃取 相色谱 质谱 多环芳烃 滇池 盘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粉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及环境性能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庆定 梁盛 彭万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1-206,共6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TD-GC/MS)分析了杨木粉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挥发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杨木粉在40℃及90℃时的挥发物中,主要有害成分比主要有益成分比例高,有害成分约为有益成分的1.7倍;60℃时主要有益成分与主要有...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TD-GC/MS)分析了杨木粉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挥发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杨木粉在40℃及90℃时的挥发物中,主要有害成分比主要有益成分比例高,有害成分约为有益成分的1.7倍;60℃时主要有益成分与主要有害成分比例相当,而160℃时的主要有益成分为有害成分的5.42倍。以杨木粉为基材,在木质素软化温度点和木质材料炭化温度点之间(150~180℃)实施高压无胶模塑成形制备木质粉末基复合材料必将体现出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粉 相色谱/质谱 环保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脂力马尾松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铭光 沈晓玲 +4 位作者 曾令海 袁敏 袁鹏 何波祥 连辉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相结合,研究不同产脂力马尾松针叶色谱指纹图谱特征.结果表明:热脱附温度为350℃时,松针各挥发组分的分离较好,其色谱指纹图谱有较好的重复性;高产脂马尾松针叶与低产脂马尾松...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相结合,研究不同产脂力马尾松针叶色谱指纹图谱特征.结果表明:热脱附温度为350℃时,松针各挥发组分的分离较好,其色谱指纹图谱有较好的重复性;高产脂马尾松针叶与低产脂马尾松针叶的色谱指纹图谱有31个共有组分,其中有23个组分的r值是高产脂马尾松的高于低产脂马尾松的;高产脂马尾松有9个组分的r值高出低产脂马尾松的50%以上,都集中在α值为1.36~2.10的区间;经模糊聚类法分析,10株高产脂马尾松针叶色谱图相似系数〉0.90,10株低产脂马尾松色谱图相似系数〉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 马尾松产脂力 色谱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生、炙乳香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岳华 周围 +1 位作者 张雅珩 魏荣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了研究天然乳香的挥发性成分及生、炙乳香挥发性成分的异同,为乳香挥发油的工艺优化和品质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固体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新思路,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直接对自然状态下乳香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天然乳香的挥发性成分及生、炙乳香挥发性成分的异同,为乳香挥发油的工艺优化和品质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固体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新思路,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直接对自然状态下乳香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NIST 08标准谱库检索和Mass WorksTM质谱解析软件的分析结果,在分离出的40余种挥发性成分中,最终确定出20种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生、炙乳香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单萜、醇及酯类物质构成,其中以醋酸辛酯含量最高,约占挥发性成分的50%;其次为1-辛醇、芳樟醇、乙酸龙脑酯,在生乳香中的含量分别为19.44%、2.27%、2.64%,在炙乳香中的含量分别为9.12%、2.61%、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 相色谱-质谱(GC MS) 乳香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初榨橄榄油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春妮 周小平 +6 位作者 高黎红 金凤 解迎双 马鑫 齐安安 宋亚娟 王慧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0-136,146,共8页
以橄榄油为原料,分别采用液液萃取法、顶空法、固相微萃取法、热脱附法提取橄榄油风味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Massworks^(TM)质谱解析软件鉴定分析,并针对最佳提取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热脱附法因操作简单、重复性... 以橄榄油为原料,分别采用液液萃取法、顶空法、固相微萃取法、热脱附法提取橄榄油风味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Massworks^(TM)质谱解析软件鉴定分析,并针对最佳提取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热脱附法因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无需溶剂及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适宜橄榄油风味成分的检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2 h;一级解吸温度180℃;一级解吸时间5 min;二级解吸温度280℃;二级解吸时间8 min;冷阱温度-30℃。橄榄油风味成分共鉴定出26种,有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烃类,不同国家的初榨橄榄油挥发性组分存在差异;同一国家的初榨橄榄油挥发性组分存在差异;同一国家不同等级橄榄油挥发性组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风味成分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鲜食玉米香气成分 被引量:11
11
作者 雷春妮 周围 +1 位作者 蒋玉梅 张雅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5,共5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D-GC/MS)首次分析了鲜食玉米的香气成分组成,并对普甜和紫糯两种鲜食玉米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在最优实验参数: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2h,冷阱温度-30℃下,普甜玉米和紫糯玉米共鉴定出香气成分38种,...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D-GC/MS)首次分析了鲜食玉米的香气成分组成,并对普甜和紫糯两种鲜食玉米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在最优实验参数: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2h,冷阱温度-30℃下,普甜玉米和紫糯玉米共鉴定出香气成分38种,其中普甜玉米34种,紫糯玉米30种;普甜、紫糯玉米共有成分26种,相对含量之和分别为80.223%、90.783%;普甜玉米特有成分8种,相对含量之和为16.042%,紫糯玉米特有成分4种,相对含量之和为7.998%。该法分析鲜食玉米挥发性成分操作简单,浓缩富集效率高,重现性好,绿色环保,真实全面地反映了紫糯玉米和普甜玉米香气成分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搅拌棒吸附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主流烟气捕集液中4种酚类物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晶 刘欣 +5 位作者 倪朝敏 陈建华 王晓辉 耿永勤 伊奥尔 李雪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建立了极性搅拌棒吸附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主流烟气捕集液中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4种酚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利用人工唾液收集主流烟气制备待测样品,样品用极性搅拌棒在室温下以900r/min吸附萃取60min;热脱附... 建立了极性搅拌棒吸附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主流烟气捕集液中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4种酚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利用人工唾液收集主流烟气制备待测样品,样品用极性搅拌棒在室温下以900r/min吸附萃取60min;热脱附温度220℃,热脱附时间3min,冷阱温度-50℃进行热脱附后,通过GC/MS法进行分离检测。上述4种酚类物质在5~200μg/L范围内响应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检出限在0.8~3.6μg/L之间,3个添加浓度(10、50、100μg/L)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2.8%~112.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4.6%~12.2%。该方法操作简便,溶剂消耗少,灵敏度高,适用于烟气捕集液中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搅拌吸 相色谱/质谱 酚类 捕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基质对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13
作者 董翊 姜阳 +3 位作者 于瑞祥 高艳秋 任逸尘 魏王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VOCs的质量在不同范围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00~1.00 n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5.7%;除甲醇基质中低含量丙酮和异丙醇的回收率大于200%外,3种基质中不同含量的5种VOCs的回收率均在90.0%~110%内,推测残留在检测器中的甲醇影响了与甲醇保留时间接近的丙酮和异丙醇的电离,导致离子强度增大,回收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采样 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基质影响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异味气体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侯畅 袁孟韬 +6 位作者 陈佳 尤巍 赵一凡 管航 李开开 郭磊 谢剑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6-1855,共10页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异味气体污染成为重要环境问题,其低嗅觉阈值和多途径暴露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威胁。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GC-MS)技术因其准确鉴定和灵敏定量能力,成为目前异味气体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文在近15年...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异味气体污染成为重要环境问题,其低嗅觉阈值和多途径暴露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威胁。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GC-MS)技术因其准确鉴定和灵敏定量能力,成为目前异味气体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文在近15年间的文献计量分析基础上,针对性总结了TD-GC-MS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继而对TD-GC-MS在不同来源异味气体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天然源、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消毒源等在内多类来源异味的特征识别和来源追溯进行了系统探讨。未来研究可聚焦人工智能数据模型构建、与电子鼻技术联用及便携式设备开发等方向,以提升异味气体自动化分析能力与现场监测效率,为环境污染防控和公共健康保障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技术 异味 污染源解析 健康风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复杂环境空气中7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15
作者 袁士焱 王兴超 +3 位作者 武国号 贺卓 韦桂欢 龙庆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提出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复杂环境空气中7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方法。样品通过Tenax吸附管采集,采样时间30 min,流量0.2 L·min^(-1),在VF-5 ms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质谱分析采用全扫描(SCAN)模式,... 提出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复杂环境空气中7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方法。样品通过Tenax吸附管采集,采样时间30 min,流量0.2 L·min^(-1),在VF-5 ms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质谱分析采用全扫描(SCAN)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的质量在10~1000 ng内与对应的响应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0.9μg·m^(-3)。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9%~11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8.0%。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共检出卤代烃、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醛酮类、芳香族化合物等30种目标化合物,检出量为0.1~347.8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 复杂环境空 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路顶空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
16
作者 王炼 侯雯倩 +1 位作者 陈相 何洪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03-2209,共7页
建立双流路顶空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方法。采用双流路顶空提取针将顶空气体进行连续吹扫至冷阱吸附,快速升温解吸,载气反向将待测组分送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对恒温时间、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 建立双流路顶空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方法。采用双流路顶空提取针将顶空气体进行连续吹扫至冷阱吸附,快速升温解吸,载气反向将待测组分送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对恒温时间、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内标法定量,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在2.0~100ng·L^(-1)线性回归相关系数≥0.999,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74ng·L^(-1)和1.50ng·L^(-1),5ng·L^(-1)、20ng·L^(-1)和100ng·L^(-1)三个浓度加标回收率在90.3~105%,精密度在1.76~6.91%。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环境水和生活饮用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相色谱质谱联用 土臭素 2-甲基异莰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全血中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及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智 冯泽阳 +4 位作者 曾力希 赵晶 王广 张娜 谢依侨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加标样品均存在显著的基质增强效应,但使用氢氧化钾(KOH)试剂法进行前处理后基质效应的影响明显减弱,且优于目前主流的酶法前处理结果。该方法易于操作,试剂成本低,可应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是目前最优的前处理方法。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基础上建立了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定量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26 ng/mL和100 ng/mL,可用于实际应用。该研究对于其他生物基质中微塑料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苯乙烯微塑料 定量分析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101(Cr)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苯系和氯代VOCs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玉 崔进 +1 位作者 梅连瑞 史芯沂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82,共8页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检出限为0.7~1.9 ng。在5、30、70 ng添加量下,15种VOC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0%~126%、91.7%~133%和77.6%~13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6%~18%、2.9%~20%和1.3%~20%。MIL-101(Cr)填料吸附管测试稳定性和不同批次吸附管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50%~14%和0.30%~18%。MIL-101(Cr)填料吸附管基于质量更少的填料实现了对苯系和氯代VOCs更高效的吸附、富集和热脱附,有助于降低吸附采样管的气体穿透风险。该研究拓展了MOFs材料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1(Cr) -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印刷业废气中9种特征污染物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建军 刘丽 +1 位作者 蒋家贵 徐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1,共8页
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印刷业废气排放中9种特征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使用不锈钢吸附管(填料ScalphaC100)采样,热脱附解析富集,经DB-624UI(30 m×0.25 mm×1.4μm)色谱柱分离,结合电子轰击电离源(EI)全扫描模式(SCAN)定... 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印刷业废气排放中9种特征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使用不锈钢吸附管(填料ScalphaC100)采样,热脱附解析富集,经DB-624UI(30 m×0.25 mm×1.4μm)色谱柱分离,结合电子轰击电离源(EI)全扫描模式(SCAN)定性定量检测。考察了吸附管热脱附温度、时间等参数对特征污染物脱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特征污染物在5.0~1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当采样体积为30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5~0.008 mg·m^(-3),定量限为0.020~0.032 mg·m^(-3)。按照标准加入法在5、20、100 ng 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下,9种特征污染物加标回收率为87.7%~107%;RSD(n=6)为0.5%~6.8%。该方法高效、简洁、快速、准确,可满足印刷业废气排放中9种特征污染物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印刷业 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枕榴莲果实挥发性成分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弘 郑华 +2 位作者 冯颖 于连松 张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7-519,共3页
为了解榴莲异味的来源及果肉、果皮气味的差异,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果肉、果皮样品挥发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榴莲挥发性成分中富含酯类化合物,尤其在果皮挥发物中占大多数,... 为了解榴莲异味的来源及果肉、果皮气味的差异,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果肉、果皮样品挥发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榴莲挥发性成分中富含酯类化合物,尤其在果皮挥发物中占大多数,丙酸乙酯(47.37%)接近果皮挥发物总含量的半数;果肉挥发物中还有部分烷、烯、醇、醚、酮、酰胺等化合物。果肉挥发物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为二乙基二硫醚(8.03%)、乙基正丙基二硫醚(0.06%)、二乙基三硫醚(2.24%)和3-乙基2,4-二硫代-5-己酮(1.19%),而在果皮挥发物中则未检出。研究中检测到3-乙基2,4-二硫代-5-己酮,但未检测到3-羟基-2-丁酮以及大量烷烃,显示样品采集技术的不同将导致结论完全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 挥发物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