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缺血时间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立军 李海立 +1 位作者 刘新 王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热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术后近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T1N0M0期肾癌患者63例,均给予LPN治疗。依据术中WIT时长将患者分为3组:A组18例:WIT≤20 min;B组25例:20 min<WIT≤25 min;C组20例:25 min<... 目的探讨热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术后近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T1N0M0期肾癌患者63例,均给予LPN治疗。依据术中WIT时长将患者分为3组:A组18例:WIT≤20 min;B组25例:20 min<WIT≤25 min;C组20例:25 min<WIT≤30 min。收集三组临床病理参数,记录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患肾及总肾肾小球滤过率(GFR)、ΔGFR/术前GFR;分析术后3个月患肾GFR的影响因素。结果 C组肿瘤最大径大于A、B组(P均<0.05),三组间其余临床病理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时患肾及总肾GFR均较同组术前下降(P均<0.05)。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时C组患肾GFR均较A、B组降低,ΔGFR/术前GFR均较A、B组升高,组间比较P均<0.05;术后3个月时C组总肾GFR均较A、B组降低,ΔGFR/术前GFR均较A、B组升高,组间比较P均<0.05;A、B各时间点患肾及总肾GFR、ΔGFR/术前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患肾GFR、肿瘤最大径、WIT是术后患肾GFR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WIT是肾癌患者LPN术后近期肾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WIT>25 min对术后患肾功能损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热缺血时间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性损伤的临床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宁 臧运金 +5 位作者 陈新国 王建立 刘煜 吴凤东 邹卫龙 沈中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7期531-534,576,共5页
目的:针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试图建立区分各种导致ITBL的危险因素的临床路径,降低ITBL的发生率。方法:记录随访335例行原位肝移植术(OLT)病例的可能导致胆道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肝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 目的:针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试图建立区分各种导致ITBL的危险因素的临床路径,降低ITBL的发生率。方法:记录随访335例行原位肝移植术(OLT)病例的可能导致胆道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肝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及供肝脂肪肝情况等。按照冷缺血时间分两组I:TBL组和正常组。比较其他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冷缺血时间控制〈8 h,正常组81例,ITBL组2例,热缺血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7);8~12 h,正常组150例I,TBL组25例,胆道温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33);〉12 h,正常组57例I,TBL组20例,供肝脂肪肝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避免ITBL,冷缺血时间〈8 hI,TBL的发生率很低,只要控制好热缺血时间即可;冷缺血时间8~12 h,尽量将胆道温缺血时间控制在1 h左右;冷缺血时间〉12 h,对于有严重脂肪变的边缘供体可以考虑弃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缺血性损伤 危险因素 缺血时间 热缺血时间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免打结倒刺缝线双层连续缝合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伟 张开颜 +2 位作者 陈斌 刘荣福 邢金春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连续免打结缝合,单层连续免打结缝合与单层间断缝合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93例肾肿瘤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术中依据手术创面缝合方法分为3组。单层... 目的探讨双层连续免打结缝合,单层连续免打结缝合与单层间断缝合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93例肾肿瘤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术中依据手术创面缝合方法分为3组。单层间断组22例,采用单层间断8字缝合,肿瘤床同时填塞止血纱布卷。单层连续组28例,采用单层可吸收缝线免打结连续缝合,应用Hem-o-loc替代打结。双层连续组共43例,为双层免打结可吸收单向倒刺缝线连续缝合。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结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差异。结果 93例患者无中转开放,5例术中转为根治性手术。3组除肿瘤大小有差别外,性别、年龄和部位无差别。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双层连续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00±19.00)min vs(85.00±14.00)min vs(75.00±10.00)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1.00±57.00)ml vs(96.00±34.00)ml vs(76.00±22.00)ml(P<0.05)。平均肾热缺血时间3组分别为(27.30±4.90)min vs(22.60±4.20)min vs(19.90±3.80)min(P<0.05)。3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和双层连续组术中转根治术分别为3、1和1例。术后尿瘘分别为3、1和0例。术后血肿形成分别为3、1和1例。均给予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免打结可吸收倒刺缝线双层连续缝合可减少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部分切除 倒刺缝合 热缺血时间 免打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V-loc缝线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应龙 丁国富 +2 位作者 李强 倪钊 王勤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T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V-loc缝线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T1b期肾癌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根据肾脏创面缝合方法分为V-loc组(20例)、传统组(28例),V-loc组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合... 目的观察T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V-loc缝线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T1b期肾癌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根据肾脏创面缝合方法分为V-loc组(20例)、传统组(28例),V-loc组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合线分层缝合肾脏创面,传统组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loc组、传统组肾脏WIT分别为(22.8±3.5)、(25.2±4.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8.6±70.5)、(132.4±68.7)m 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7±2.5)、(7.2±2.8)d,两组肾脏WIT比较,P<0.05。两组均未出现出血、漏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T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应用V-loc缝线能够缩短肾脏WIT,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腹腔镜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肾脏热缺血时间 V-loc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NSS术前标准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晔 孟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75-179,共5页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根据全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肾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5)/10万,死亡率约为1畅5/10万左右[1]。在过去的数十年中,RCC的诊疗方式已有很大改变,不再依赖于血尿...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根据全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肾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5)/10万,死亡率约为1畅5/10万左右[1]。在过去的数十年中,RCC的诊疗方式已有很大改变,不再依赖于血尿、腰疼、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肾癌预后较之前明显好转,死亡率明显下降。由于肾肿瘤的发现时间提前,创伤较大的根治性肾脏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 ,RN )不能适应处于早期阶段的肾肿瘤,且根据大量询证医学证据证明,早期的RCC特别是肿瘤直径<4cm (T1a N0 M0)行保留肾单位肾脏部分切除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 ,NSS )能够取得与 RN 相当的效果[2‐4],并可以保留一部分肾功能。除了开放性手术以外,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laparo 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 ,LNSS)以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c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RALPN)已成为主流的手术方式。但 LNSS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一个客观的肿瘤术前评价系统。本文主要对现有的3种主流NSS术前评价系统进行详尽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临床评分 热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供心的心肌保护研究
6
作者 孙云 严中亚 +5 位作者 吴一军 雷虹 卢中 郑理 程光存 宋小蓉 《安徽医学》 2005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总结4例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经验。方法缩短热缺血时间,切除供心时先以冷晶停跳液500 ml灌注,使供心迅速停搏,心包内放入冰屑使供心降温,切除供心后,再灌注0-4℃UW保存液1000 ml(6-8分钟灌注完),用浸泡法低温保存供心,4例供心热缺血... 目的总结4例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经验。方法缩短热缺血时间,切除供心时先以冷晶停跳液500 ml灌注,使供心迅速停搏,心包内放入冰屑使供心降温,切除供心后,再灌注0-4℃UW保存液1000 ml(6-8分钟灌注完),用浸泡法低温保存供心,4例供心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4、6、6分钟,冷缺血时间分别为220、415、215、226分钟。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3例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后复跳,围手术期供心功能良好,术后患者康复顺利,现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用此方法可使供心得到良好的心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供心 低温 冷晶停搏 UW液 供心保护 心脏移植 心肌保护 保护研究 热缺血时间 升主动脉开放 自动复跳 冷晶停跳液 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属供肾肾移植的手术配合
7
作者 鲁秀芹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亲属供肾 肾移植 手术配合 热缺血时间 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半程阻断技术治疗肾门部肿瘤23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旺宇 赵余祥 +4 位作者 马嘉兴 耿浩 钱伟伟 于德新 张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半程阻断技术治疗肾门部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5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对23例肾门部肿瘤行半程阻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阻断肾动脉状态下切除肿瘤,然后对基底部创面行第一...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半程阻断技术治疗肾门部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5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对23例肾门部肿瘤行半程阻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阻断肾动脉状态下切除肿瘤,然后对基底部创面行第一层缝扎止血,松开肾动脉阻断后,再进行肾脏集合系统(如有损伤)的修补和外层肾实质的连续缝合。结果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根治性肾切除术或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4.7±36.4)min,热缺血时间(18.3±6.4)min,术中出血量(108.3±82.6)ml,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3例。术后病理:18例透明细胞癌,3例乳头状癌,2例嫌色细胞癌,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血肌酐明显高于术前(P=0.017),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小于术前(P=0.000)。23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2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肾门部肿瘤,半程阻断技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半程阻断技术 热缺血时间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打结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9
作者 钟爱英 谢珠红 高江美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4期667-668,共2页
保留肾单位手术因其对患者肾功能的保留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已被临床普遍认可。免打结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EBRLPN)通过缝合止血技术的改进,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有效节省打结时间,可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和减轻肾功能损害。EBRLPN术对... 保留肾单位手术因其对患者肾功能的保留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已被临床普遍认可。免打结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EBRLPN)通过缝合止血技术的改进,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有效节省打结时间,可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和减轻肾功能损害。EBRLPN术对早期肾肿瘤具有可行、安全、有效、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技术难度大,过程复杂,对手术护士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免打结后腹腔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手术配合 打结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功能损害 热缺血时间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肾小管坏死后功能延迟恢复的超声动态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萌 宋晓东 朱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50-251,I0006,共3页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1]。ATN主要与移植肾冷、热缺血时间、取肾技术,器官保存及供者状况有关,对其一般应耐心等待,绝大多数肾功能得以恢复[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1]。ATN主要与移植肾冷、热缺血时间、取肾技术,器官保存及供者状况有关,对其一般应耐心等待,绝大多数肾功能得以恢复[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肾移植术后临床诊断肾小管坏死的38例移植肾行动态超声检查,观察功能延迟恢复的超声变化过程,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急性肾小管坏死 超声动态观察 肾移植术后 死后 临床诊断 常见并发症 热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肝门阻断在非肝硬化肝切除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杜鹏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429-429,共1页
关键词 热缺血时间 非肝硬化肝病 间歇性肝门阻断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胆道重建中使用吻合器与手工胆管吻合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K.T.Thoms 刘念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胆道重建技术 吻合器吻合 胆管吻合 肝移植术 疗效比较 手工 胆总管端端吻合术 热缺血时间 CHILD分级 PROL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