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卷烟烟草材料的热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继 刘志华 +5 位作者 倪军 唐石云 刘春波 何沛 缪明明 朱瑞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3-118,共6页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比研究了典型的中心加热稠浆法再造烟叶、周向加热造纸法再造烟叶和雾化加热烟草颗粒的热化学性质和热分解物质。结果表明:(1)两种再造烟叶烟草材料的热失重均分为四个...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比研究了典型的中心加热稠浆法再造烟叶、周向加热造纸法再造烟叶和雾化加热烟草颗粒的热化学性质和热分解物质。结果表明:(1)两种再造烟叶烟草材料的热失重均分为四个阶段,主失重阶段均为第三阶段。烟草颗粒热失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00℃以内的挥发性成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烟草材料。(2)中心加热烟草材料在低温下挥发性物质种类比其他两种多,但含量较少。周向加热烟草材料和烟草颗粒中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3)三种烟草材料在350℃热裂解,同时检测到的物质有烟碱、茄酮、异丁香酚、巨豆三烯酮、叶绿醇等,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烟草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烟草颗粒 综合分析仪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流化床中CaO催化还原N_2O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浩生 陆继东 周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应用热失重与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仪研究了CaO在流化床燃煤气氛下对N2 O的分解还原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CaO的催化作用使N2 O浓度降低的初始温度由115 0K降低至 10 5 0K ;在CO的作用下N2 O降低的初始温度由 10 5 0K降低至10 0 0K .对实际... 应用热失重与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仪研究了CaO在流化床燃煤气氛下对N2 O的分解还原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CaO的催化作用使N2 O浓度降低的初始温度由115 0K降低至 10 5 0K ;在CO的作用下N2 O降低的初始温度由 10 5 0K降低至10 0 0K .对实际流化床燃煤过程中CaO的作用分析认为 ,CaO对N2 O的催化分解能力与煤的含硫量密切相关 ;它与HCN的气固反应减少了产生N2 O的来源以及CaO对N2 O的多相催化反应是降低N2 O的主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氨 热综合分析仪 氧化钙 燃煤硫化床 催化还原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建兵 李萍 +2 位作者 马国章 凌丽霞 王保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共4页
以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合成了一种可聚合紫外光引发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综合热分析仪(Photo-DSC)研究了合成产物和2-羟基-2-甲基-1... 以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合成了一种可聚合紫外光引发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综合热分析仪(Photo-DSC)研究了合成产物和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在光固化体系中的引发效率及其固化后的相对迁移率。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目标可聚合紫外光引发剂,将其添加在紫外光固化体系中,随着添加量从3%增加到15%,引发效率逐渐增强。按照相同自由基浓度条件计算,12%合成产物的引发效率接近于5%1173,但是其固化过程中的迁移率却不到1173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光引发剂 综合分析仪 迁移率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砂板岩石粉多元胶凝体系宏微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火兵 刘文潮 +1 位作者 杨梦卉 陈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73-276,312,共5页
在中国西部部分地区的水电工程建设中,传统矿物掺合料短缺,开展混凝土新型材料(如石粉)的工作性能研究很有必要。以掺砂板岩石粉多元胶凝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掺砂板岩石粉对胶凝体系热学、力学及收缩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和... 在中国西部部分地区的水电工程建设中,传统矿物掺合料短缺,开展混凝土新型材料(如石粉)的工作性能研究很有必要。以掺砂板岩石粉多元胶凝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掺砂板岩石粉对胶凝体系热学、力学及收缩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和综合热分析仪(TG-DSC)分析了掺砂板岩石粉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及反应程度。试验结果表明:(1)掺入15%~55%砂板岩石粉的胶凝体系其水化热和强度小于纯水泥胶凝体系,且掺量越高,水化热和强度降幅越大;(2)3~28 d掺砂板岩石粉的水泥胶砂强度增长明显,90~180 d强度增长缓慢;(3)掺砂板岩石粉的胶凝体系其自收缩变形可分为快速增长段(0~8.5 h)和缓慢增长段(8.5~60.0 h),适宜掺量砂板岩石粉的掺入有助于降低胶凝体系的自收缩变形,单掺35%砂板岩石粉的净浆体系自收缩减小17.6%;(4)砂板岩石粉对水泥熟料早期水化的加速效应明显,砂板岩石粉与硅粉复掺时,水泥熟料早期水化加速效应最为显著,且强度与水化热均高于单掺砂板岩石粉或复掺砂板岩石粉和粉煤灰的胶凝体系,可作为混凝土新型掺和料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板岩石粉 多元胶凝体系 水化 自收缩变形 扫描电镜 综合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