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CrFeNiMn高熵合金中间层热等静压扩散连接钛/铝接头组织和性能
1
作者 麻相龙 曹睿 +3 位作者 徐灏 周宁 高爽 徐志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CoCrFeNiMn高熵合金的加入阻碍了Ti、Al的过量混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结合界面形成了厚度仅为1μm的TiAl_(3)相。接头的拉伸试验和断口形貌观察显示断裂发生于高熵合金过渡层与6061铝合金之间,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最大抗拉强度达到120 MPa。接头及母材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接头的腐蚀电位位于两母材之间,腐蚀电流密度高于两母材,表明接头的耐蚀性高于6061铝母材,而腐蚀速率高于两母材,接头腐蚀形貌显示腐蚀行为主要为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Ti/Al异种接头 高熵合金中间层 微观组织 连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涂层对Be/CuCrZr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的影响
2
作者 王海龙 唐江科 +1 位作者 朱盈喜 胡桉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采用热等静压扩散连接(HIPB)方法对Be和CuCrZr合金进行扩散连接,利用超声无损检测(UT)、SEM、EDS、XRD、硬度计及材料性能实验机对界面连接情况、微观组织形貌、元素分布、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及剪切强度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580... 采用热等静压扩散连接(HIPB)方法对Be和CuCrZr合金进行扩散连接,利用超声无损检测(UT)、SEM、EDS、XRD、硬度计及材料性能实验机对界面连接情况、微观组织形貌、元素分布、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及剪切强度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580℃/150MPa/2h条件下可实现Be/CuCrZr合金的有效连接,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10MPa,Be和CuCrZr界面结合良好且平整光滑,无连接裂纹;Be表面沉积的Ti过渡层能有效阻止Be-Cu界面脆性相的生成,Ti在Cu中的扩散层厚度约4μm,在Be中的扩散层厚度约2μm,扩散界面存在Cu_(4)Ti、CuTi_(3)、Cu_(4)Ti_(3)、Be_(10)Ti、Be_(12)Ti、Be_(17)Ti_(2)等多种Cu-Ti、Be-Ti金属间化合物,剪切断裂发生在Cu-Ti扩散界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BE CUCRZR合金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T2紫铜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麻相龙 曹睿 +3 位作者 董浩 王彩芹 张龙戈 闫英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2,I0006,I0007,共7页
采用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对棒材316L不锈钢/T2紫铜进行连接,分析连接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塑性变形和扩散反应的连接机制下,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结合良好,两侧基体元素发生了明显的互扩散,最终形成了3.... 采用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对棒材316L不锈钢/T2紫铜进行连接,分析连接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塑性变形和扩散反应的连接机制下,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结合良好,两侧基体元素发生了明显的互扩散,最终形成了3.9μm厚的扩散层,扩散层分为两侧的扩散影响区(diffusion affected zone,DAZ)和中间反应层(reaction layer,RL),扩散层及其附近的T2紫铜侧有树枝状的γ-Fe相、条状α(Cu,Ni)相和不规则块状富Cr相析出.硬度试验结果表明,连接接头硬度要高于较弱T2紫铜母材,接头平均硬度为94 HV0.1,未出现硬度突变的现象,表明接头没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拉伸试验最终在T2紫铜母材断裂,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最大抗拉强度为165 MPa,接头及其附近析出相的弥散分布形成了第二相强化机制,阻碍位错的运动,最终使得连接接头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异种金属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层厚度对P/M TC4-GCr15扩散焊接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郎泽保 吕宏军 王亮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采用不同厚度的电镀镍作为中间层,在900℃、4h和150MPa压力的热等静压条件下,使用TC4预合金粉末和GCr15轴承钢制备了钛钢扩散焊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机械拉伸对接头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没有添加中间层时,接... 采用不同厚度的电镀镍作为中间层,在900℃、4h和150MPa压力的热等静压条件下,使用TC4预合金粉末和GCr15轴承钢制备了钛钢扩散焊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机械拉伸对接头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没有添加中间层时,接头的强度达到了564MPa;当添加了中间层且中间层的厚度为150μm时,接头的强度最高,为502MPa。中间层过厚或者过薄,都会导致接头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层厚度 接头强度 热等静压扩散 粉末钛合金TC4 GCR15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连接件宏观变形的防止原理及其改进方案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世敬 陈思杰 梁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连接温度限制的条件下,压力是影响扩散连接的最主要参数,为保证扩散连接的快速进行,通常需要较大的连接压力,焊件的宏观变形就成为扩散连接的主要问题。通过降低压力或均匀受压是解决宏观变形问题的主要方法,从而发展改进了瞬时液相扩... 连接温度限制的条件下,压力是影响扩散连接的最主要参数,为保证扩散连接的快速进行,通常需要较大的连接压力,焊件的宏观变形就成为扩散连接的主要问题。通过降低压力或均匀受压是解决宏观变形问题的主要方法,从而发展改进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和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实现快速焊接从而保证焊件不变形;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的均匀施压过程则可以在较大的压力保证焊接不变形的条件下实现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变形 固相扩散 瞬时液相扩散 热等静压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第一壁实验件的铍-铜连接界面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战锋 谌继明 +1 位作者 王平怀 金凡亚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在ITER第一壁实验件的研究中,采用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技术对Be与Cu Cr Zr合金进行连接实验,对完成扩散连接的部分连接件采用退火处理。对所有连接件进行超声波无损探伤后,检测到未退火的连接件Be/Cu连接界面存在缺陷。为分析扩散界面缺陷... 在ITER第一壁实验件的研究中,采用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技术对Be与Cu Cr Zr合金进行连接实验,对完成扩散连接的部分连接件采用退火处理。对所有连接件进行超声波无损探伤后,检测到未退火的连接件Be/Cu连接界面存在缺陷。为分析扩散界面缺陷产生原因,从连接件的无缺陷区取样并进行界面微观分析。通过观察微观形貌和分析界面扩散层合金元素的变化,发现退火处理过的Be-Cu扩散界面的Cu-Ti扩散层和未扩散的Ti层厚度增加,中间层中Be与Cu元素形成脆性相的几率降低,整个扩散层厚度变大,扩散范围加大。实验表明退火工艺能改变Be/Cu热等静压扩散层连接结构组成,扩大扩散连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超声波检测 Be-Cu界面 扩散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水冷包层钢构件流道成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庆然 王纪超 +6 位作者 王万景 王兴立 耿祥 陈镇 李强 谢春意 罗广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1,共7页
针对CFETR水冷包层流道钢构件热等静压制备时易变形压塌问题,利用单轴扩散焊设备开展了焊接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流道焊接界面位置和尺寸,用两步热等静压扩散焊法制备出了流道变形可控的平板型第一壁钢构件模块。优... 针对CFETR水冷包层流道钢构件热等静压制备时易变形压塌问题,利用单轴扩散焊设备开展了焊接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流道焊接界面位置和尺寸,用两步热等静压扩散焊法制备出了流道变形可控的平板型第一壁钢构件模块。优化试验表明,低活化钢试样的固相扩散焊温度需高于950℃,焊后经过760℃/60min回火热处理试样力学性能可以得到有效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ETR水冷包层 流道成形 热等静压扩散 单轴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火和回火处理过程中W/Fe/RAFM钢接头W/Fe界面组织和剪切性能的演化
8
作者 黄攀 王一鸣 +1 位作者 谌继明 王平怀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0-246,共7页
对热等静压(HIP)扩散焊制备的W/Fe/RAFM钢接头进行了正火和回火处理,以恢复其中RAFM钢的组织和性能。采用电子探针微分析器(EPMA)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对W/Fe界面组织的演化进行了分析,采用剪切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对接头连接性能... 对热等静压(HIP)扩散焊制备的W/Fe/RAFM钢接头进行了正火和回火处理,以恢复其中RAFM钢的组织和性能。采用电子探针微分析器(EPMA)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对W/Fe界面组织的演化进行了分析,采用剪切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对接头连接性能的演化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正火处理后,RAFM钢中的C元素扩散到了W/Fe界面,Fe_(2)W相中W和C元素含量增加,这导致了接头剪切强度增加,而纯铁中间层强度的增加则导致了接头剪切位移下降。回火处理后,W/Fe界面形成了W/Fe_(2)W/Fe3W3C/Fe的界面结构,回火态接头Fe_(2)W相的成分和纯铁中间层强度与HIP态接头基本相同,因此回火态接头室温剪切性能基本与HIP态接头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M钢 纯铁中间层 热等静压扩散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