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BT瞬态短路失效分析及其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窦智峰 晋玉祥 郭新飞 《轻工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1-108,共8页
针对传统热网络模型不适用于IGBT短路情况下结温测量的问题,通过现场瞬态短路破坏性试验,在分析现场瞬态短路情况下IGBT失效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IGBT短路失效时的临界能量值,发现了临界能量值在不同初始温度和不同母线电压情况下的演化... 针对传统热网络模型不适用于IGBT短路情况下结温测量的问题,通过现场瞬态短路破坏性试验,在分析现场瞬态短路情况下IGBT失效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IGBT短路失效时的临界能量值,发现了临界能量值在不同初始温度和不同母线电压情况下的演化规律,并建立了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直流母线电压、初始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增加,IGBT的短路维持时间和临界能量值会大幅度减小,而IGBT发生失效的临界温度点与初始温度的大小无关;在短路过程中IGBT失效前热量的传递仅达到焊料层,且短路瞬间其结温最高点分布在耗尽层的边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型晶闸管 瞬态短路 结温测量 临界能量值 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电耦合模型的光伏组件功率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硕 苏中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0-1334,共5页
光伏组件输出功率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评估光伏组件发电功率问题,提出了基于热电耦合的光伏组件功率计算模型。构建基于等效热阻的非稳态热学模型来计算组件工作温度,并与光伏电池双二极管电学模型耦合来模拟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光伏组件输出功率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评估光伏组件发电功率问题,提出了基于热电耦合的光伏组件功率计算模型。构建基于等效热阻的非稳态热学模型来计算组件工作温度,并与光伏电池双二极管电学模型耦合来模拟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为了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分别对电学模型与热学模型进行验证,并选取一年中三种不同天气下组件输出功率数据与耦合模型模拟值比较。结果显示在不同天气下热电耦合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较小,所提出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极管模型 热电耦合模型 光伏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 被引量:25
3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王鸿翔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3-396,共4页
为了求解微波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由于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和比热容是温变参数,从而导致电磁场分布和吸收微波功率的非线性变化.建立了电磁场控制方程和热传递方程耦合的二维非线性热电耦合模型,提出了按微波周期为时... 为了求解微波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由于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和比热容是温变参数,从而导致电磁场分布和吸收微波功率的非线性变化.建立了电磁场控制方程和热传递方程耦合的二维非线性热电耦合模型,提出了按微波周期为时间步长交替迭代求解该非线性模型的求解方法.使用了工作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系统,通过连续或间歇辐射加热方式,对不同体积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微波加热再生通过辐射热传递能实现瞬间体积加热,具有快速、加热均匀、保证质量和无污染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热再生 微波加热 热电耦合模型 辐射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GaAs-HBT热分布的解析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源 张义门 张玉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5-629,共5页
通过解析求解热传导方程并耦合PN结直流特性方程 ,建立了多指AlGaAs/GaAsHBT的热电耦合解析模型 ,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得到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分布和温度分布 ,讨论了发射极镇流电阻、发射极条长、条宽、衬底厚度和指间间距对电流... 通过解析求解热传导方程并耦合PN结直流特性方程 ,建立了多指AlGaAs/GaAsHBT的热电耦合解析模型 ,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得到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分布和温度分布 ,讨论了发射极镇流电阻、发射极条长、条宽、衬底厚度和指间间距对电流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耦合解析模型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砷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雷击烧蚀损伤及剩余强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卞嘉鹏 周柏承 +1 位作者 郑舟宇 范寅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2,共8页
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已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中,但是相较于金属而言其导电性能较弱,因此必须考虑雷击的影响。由于雷电流分量C波通常对CFRP造成的损伤最为严重,因此本文建立了C波的热电耦合模型和CFRP层压板的有限元模型,... 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已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中,但是相较于金属而言其导电性能较弱,因此必须考虑雷击的影响。由于雷电流分量C波通常对CFRP造成的损伤最为严重,因此本文建立了C波的热电耦合模型和CFRP层压板的有限元模型,模拟CFRP层压板在C波作用下的雷击损伤。雷击后,CFRP层压板内部在室温下存在热辐射和热传导,会使得损伤进一步扩展。基于扩展后的损伤,使用Hashin准则进行失效判定,预测了CFRP层压板的剩余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雷电流分量C波 热电耦合模型 热平衡过程 剩余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流电弧触发式混合限流熔断器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1
6
作者 戴超 庄劲武 +3 位作者 杨锋 陈搏 王晨 江壮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85,共5页
为解决电弧触发式混合限流熔断器在大电流场合下的应用问题,针对其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重点对电弧触发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建立电弧触发器的热电耦合模型,分析了熔体结构尺寸对其温升和弧前特性的影响,旨在提高其熔体的载流密度... 为解决电弧触发式混合限流熔断器在大电流场合下的应用问题,针对其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重点对电弧触发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建立电弧触发器的热电耦合模型,分析了熔体结构尺寸对其温升和弧前特性的影响,旨在提高其熔体的载流密度,在满足温升要求的前提下缩短其熔断时间,提高故障检测速度。研制了2000 A/640 V工程样机,额定通流功耗144 W。在预期电流峰值100 kA、时间常数4.17 ms的短路试验中,电弧触发器在短路后700μs熔断起弧,整机弧前时间1.1 ms,全分断时间仅为1.85 ms,短路电流峰值19 kA,弧前焦尔积分值仅为同规格快速熔断器的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 混合限流熔断器 电弧触发 热电耦合模型 耦合 模型 熔断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 Under Fast Charging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thermalmechanical Coupling Model
7
作者 Dong-Xu Zuo Pei-Chao Li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4,共15页
The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LIB)under fast charging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n electrochemical-thermal-mechanical(ETM)coupling model.Firstly,the ETM coupl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MSOL Multip... The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LIB)under fast charging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n electrochemical-thermal-mechanical(ETM)coupling model.Firstly,the ETM coupl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MSOL Multiphysics.Subsequently,a long cycle test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B.Specifically,the effects of charging(C)rate and cycle number on battery aging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SEI formation,thermal stability and stress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s in C rate and cycling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degree of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EI,and thus a consequent increase in the capacity loss due to the SEI formation.Meanwhile,the increases in C rate and cycle number also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heat generation and a decrease in the heat dissipation rate of the battery,respectively,which result in a decrease 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electrode materials.In addition,the von Mises stress of th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s the cycling proceeds,with th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exhibiting tensile deformation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exhibiting compressive deformation.The available lithium ion concentration of the positive electrod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egative electrode,proving that the tensile-type fracture occurring in the positive material under long cycling dominated the capacity loss process.The aforementioned studies are helpful for researcher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ging behavior of LIB under fast charging and tak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Aging characteristics Fast charging Electrochemical-thermal-mechanical coupling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姆逊效应对温差发电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亮 王凤美 米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85-1187,共3页
针对汤姆逊效应时输出功率表达式上存在的不妥之处,在基本热电耦合物理模型基础上,考虑基本热电效应和热源、热沉的热阻影响,从温差电理论出发,分析输出功率表达式并提出了不考虑汤姆逊效应时的塞贝克系数取值。通过实验测试商用碲化铋... 针对汤姆逊效应时输出功率表达式上存在的不妥之处,在基本热电耦合物理模型基础上,考虑基本热电效应和热源、热沉的热阻影响,从温差电理论出发,分析输出功率表达式并提出了不考虑汤姆逊效应时的塞贝克系数取值。通过实验测试商用碲化铋温差发电模块,验证了物理模型的准确性。以碲化铋为热电材料,研究了有无汤姆逊效应时,不同热源、热沉温度下的输出功率和能量转化效率随电流的变化,得出了与以往相关文献不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电 汤姆逊效应 热电耦合模型 能量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晓伟 贾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5-1107,1167,共4页
温度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性能存在较大影响,若电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其使用寿命将大大降低,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电池产生热失控并出现爆炸。因此,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很有必要。通过构建电池热电耦合模型,估算电动汽... 温度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性能存在较大影响,若电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其使用寿命将大大降低,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电池产生热失控并出现爆炸。因此,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很有必要。通过构建电池热电耦合模型,估算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温度,然后基于估计的温度,采用智能PID进行温度控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该方法可控制最高温升比原方法至少降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软包锂电池 内核温度 热电耦合模型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锂离子电池热设计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峰 何颖源 +2 位作者 陈永翀 刘丹丹 王玉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双极性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电流均匀、结构紧凑等特征,在调频储能领域应用前景良好。由于双极性锂离子电池为内部串联结构,因而对温度分布的可控性和均匀性要求更高。通过建立双极性锂离子电池三维热电耦合模型,分析了端面集流体... 双极性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电流均匀、结构紧凑等特征,在调频储能领域应用前景良好。由于双极性锂离子电池为内部串联结构,因而对温度分布的可控性和均匀性要求更高。通过建立双极性锂离子电池三维热电耦合模型,分析了端面集流体结构、电芯尺寸及散热方式对电池温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最高温度及位置将受到端面集流体厚度影响,采用薄集流体结合多极耳的降温及均温效果均优于直接增厚集流体。同时,以端面等效电阻作为评价参数,可进一步优化集流体结构。通过分析电芯尺寸与对流换热系数关系,确定在本研究所述条件下,为满足最高温度及温差分别小于45与5℃,电池临界厚度为40 mm,并且宜采用对流换热系数为25 W/(m^(2)·℃)的强制空冷散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 锂离子电池 储能 热电耦合模型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大尺寸锂离子电池不均一性探究
11
作者 朱文宽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12期150-157,共8页
为了提升车载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逐步向着大尺寸结构发展,并逐步成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以大尺寸锂离子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聚焦大尺寸电池不均一性问题,从实验测试、建模仿真以及设计与管理3个层次进行研究... 为了提升车载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逐步向着大尺寸结构发展,并逐步成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以大尺寸锂离子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聚焦大尺寸电池不均一性问题,从实验测试、建模仿真以及设计与管理3个层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基本性能、不均一性实验测试确定了大尺寸电池容量、内阻性能发挥的最佳区间及不均一性分布特征;然后,搭建三维热电耦合机理模型,准确描述大尺寸电池的电化学及热特性,并仿真得到大尺寸电池温度分布不均一性情况;最后,进一步基于验证后的模型,提出电池连接方式优化方法及热管理策略。结果表明,上述方案有效缓解了大尺寸电池不均一性情况,显著提升了不同工况下大尺寸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大尺寸电池 不均一性 三维热电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