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加将建中国最大的低温发电研发制造基地——中国最高热电效率低温发电技术将迈入产业化时代
1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E09期45-45,共1页
2016年8月8日,南京天加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基地定础仪式在南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当地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以及天加公司各部门员工代表共300余人共同见证了天加发展历程的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关键词 发电技术 低温发电 热电效率 制造基地 产业化 中国 经济技术开发区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平板法在热电器件热电转换效率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士超 张琪 +1 位作者 吕燕飞 张志豪 《大学物理实验》 2016年第3期12-14,共3页
将稳态平板法测导热系数的实验应用于热电器件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通过测量输入器件的传热速率和负载的输出电功获得热电器件的热电转换效率。研究发现,稳态平板法可以测量工作温度在室温到100℃范围内热电器件的热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热电器件 稳态平板法 热电转换效率 传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3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4,共1页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1月9日报道,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375万欧元资助,用以研究如何将汽车尾气排放的废弃热量高效转化为有用的电能。由7个国家、14家纳米材料企业组成的研发团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纳米技术及分析检测工具,...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1月9日报道,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375万欧元资助,用以研究如何将汽车尾气排放的废弃热量高效转化为有用的电能。由7个国家、14家纳米材料企业组成的研发团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纳米技术及分析检测工具,确定硅-锗合金薄膜材料和碳化硼薄膜材料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热电转换效率 汽车尾气排放 薄膜材料 框架计划 检测工具 纳米材料 科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小型热电联产在欧洲的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凌志光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物小型热电联产的特点及其在一些欧洲国家的发展与应用情况,然后指出了小型热电联产对环境污染的改善及推广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最后分析了小型热电联产的技术发展特点.
关键词 建筑物 热电联产 热电效率 供热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热电发电器的关键工艺及其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义志涛 何国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32-3337,共6页
热电发电器是固态能量收集器,以可靠和可再生的方式将热能转换成电能。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热量可以很好地被柔性热电发电器转换为电能并加以利用。与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其他传统发电器相比,柔性热电发电器可利用低品位的热能发电... 热电发电器是固态能量收集器,以可靠和可再生的方式将热能转换成电能。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热量可以很好地被柔性热电发电器转换为电能并加以利用。与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其他传统发电器相比,柔性热电发电器可利用低品位的热能发电且环境友好。柔性热电发电器将有可能为任何无线传感器节点提供足够的能量(通常功率要求小于毫瓦级)。本文综述了热电发电器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制造柔性热电发电器的关键工艺,讨论了热电发电器的基本原理、效率、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热电发电器 热电效率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功能材料及其在发电和制冷方面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同俊 彭江英 +1 位作者 杨君友 李华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13,共3页
概述了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提高热电转换效率的途径,介绍了在温差发电和热电致冷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 热电功能材料 热电材料 温差发电 热电致冷 应用 热电转换效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节能热电厂几项节能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俊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从设计角度列举了热电厂几项节能措施 ,目的是从设计上把握好节能这一环节 ,提高中小型热电效率 ,增长经济效益。
关键词 节能 热电效率 排渣 抽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涅尔聚光PV/T系统热电输出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闫素英 李彦洁 +2 位作者 田瑞 王峰 王胜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52-1558,共7页
基于螺旋式微通道冷却的菲涅尔聚光PV/T系统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太阳直射辐照度(DNI,G)、冷却水流速及入射角对其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冷却水流速可提高PV/T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但当流速大于某一值后,系统光电转换效率基本保... 基于螺旋式微通道冷却的菲涅尔聚光PV/T系统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太阳直射辐照度(DNI,G)、冷却水流速及入射角对其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冷却水流速可提高PV/T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但当流速大于某一值后,系统光电转换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光热转换效率随流速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随着G的增大光热转换效率逐渐升高,当G为1000 W/m^2,冷却水流速为3.8 m/s时,系统光热转换效率可达43%;当G在200-1000 W/m^2范围时,光电光热综合效率最大值为79.55%,DNI对其影响较小;入射角的增大对系统能量转化与利用均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入射角应控制在0.3°以内;同时,对菲涅尔聚光PV/T系统的输出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冬季一日内,系统峰值功率13.89 W出现在G最大时,但光电转换效率最大值26%出现在G突降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尔聚光 CPV/T系统 砷化镓 太阳电池 热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型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热电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锦鹏 蒋川 《太阳能》 2018年第2期31-36,66,共7页
提出了一种矩阵型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设计并制作了具有传热效率高等优点的水冷型PV/T接收器;设计了聚光比为13.58的聚光太阳能系统,并建立了实验系统;研究了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太阳辐射强度对聚光系统综合热... 提出了一种矩阵型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设计并制作了具有传热效率高等优点的水冷型PV/T接收器;设计了聚光比为13.58的聚光太阳能系统,并建立了实验系统;研究了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太阳辐射强度对聚光系统综合热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和实验条件下,聚光太阳电池输出的最大电功率为65.1 W,对应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2.1%;非聚光太阳电池输出的最大电功率为8.3 W,对应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3.4%;而矩阵型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热电综合效率达到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聚光器 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 热电综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热电材料的优化设计及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守林 杨君友 +3 位作者 鲍思前 朱文 樊希安 张同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6-58,共3页
将2种不同的单体材料连接起来,制备成梯度结构热电材料(FGTM),不仅能扩大材料的应用温区,而且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介绍了梯度热电材料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方法,综述了梯度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梯度热电材料 优化设计 应用 热电转换效率 材料连接 梯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温差发电机能拥有卡诺热机效率吗?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懿玲 刘作霖 林尚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2-115,共4页
简述了固态温差发电机与经典卡诺热机在热力学层面的异同,归纳了热电转换不可逆性的来源,分析表明了只有在限定电导率范围内提升材料热电优值才能使热电转换效率逼近理想卡诺热机效率.通过与内可逆卡诺热机最大输出功率的对比,得出接触... 简述了固态温差发电机与经典卡诺热机在热力学层面的异同,归纳了热电转换不可逆性的来源,分析表明了只有在限定电导率范围内提升材料热电优值才能使热电转换效率逼近理想卡诺热机效率.通过与内可逆卡诺热机最大输出功率的对比,得出接触热阻、热交换速率等对温差发电性能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温差发电机 热电转换效率 卡诺热机 热力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太阳能光伏热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楚琳 关欣 +1 位作者 杨曼莹 姚发达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在太阳能光伏热系统中,光伏电池温度过高会导致太阳能发电效率下降。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EPCMS)是一种潜热型功能性流体,将其作为冷却介质用于太阳能光伏热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电池温度,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针对相变微胶囊易泄露、... 在太阳能光伏热系统中,光伏电池温度过高会导致太阳能发电效率下降。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EPCMS)是一种潜热型功能性流体,将其作为冷却介质用于太阳能光伏热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电池温度,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针对相变微胶囊易泄露、导热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改性方法,使其具有光热转换功能并提升了综合性能。基于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太阳能光伏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流速、浓度和太阳辐照量是影响MEPCMS在太阳能光伏热系统中换热性能的关键因素。适当增加MEPCMS浓度和流速能提高工质的换热性能,在降低光伏板温度的同时增加太阳辐照量和系统热电产量,但需结合太阳辐照量大小合理匹配工质的浓度和流速。未来研究方向可集中在提升MEPCMS在太阳能光伏热系统中的换热性能、探究运行参数和太阳辐照量之间的匹配关系、优化集热器结构、利用其蓄热性解决太阳能间歇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光伏热系统 换热性能 热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热电转换装置技术设计
13
作者 金安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0期205-208,共4页
为提升混合动力汽车能源转换效率和燃油经济性,笔者设计了一种以车载温差发电器装置为主的热电转换装置。通过计算,笔者确定了该装置的热电效应、热电偶吸收热量和热电转换效率。根据计算结果,笔者采用质量守恒方程对冷端功能进行优化,... 为提升混合动力汽车能源转换效率和燃油经济性,笔者设计了一种以车载温差发电器装置为主的热电转换装置。通过计算,笔者确定了该装置的热电效应、热电偶吸收热量和热电转换效率。根据计算结果,笔者采用质量守恒方程对冷端功能进行优化,确保快速降温以产生较大温度差异进行热电转换。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热电转换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可提高转换效率,转换结果在57%~72%之间,同时降低油耗,在7.30 km/L~7.35 km/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热电转换装置 热电转换效率 热电效应 冷端功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稀土能让热电材料转换率提高25%
14
《稀土信息》 2011年第3期28-28,共1页
据报道,美国能源部阿姆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只需在一种热电材料中掺杂1%的稀土元素铈或镱,就可将这种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提高25%。该项目负责人伊维根·列文表示:“这是科学家首次如此大幅度地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热电材料 掺杂稀土 转换率 热电转换效率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项目负责人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照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低成本高效热电转换材料
15
《中国科技财富》 2015年第12期9-9,共1页
欧盟科研理事会提供350万欧元资助,由西班牙坎波斯特拉圣地亚哥大学科研人员领导的欧洲CiQUS研发团队,同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科研人员紧密合作,成功研制的创新型氮化铬(CrN)薄膜热电转换材料,相对目前通常使用的块状热电转换... 欧盟科研理事会提供350万欧元资助,由西班牙坎波斯特拉圣地亚哥大学科研人员领导的欧洲CiQUS研发团队,同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科研人员紧密合作,成功研制的创新型氮化铬(CrN)薄膜热电转换材料,相对目前通常使用的块状热电转换材料,热电转换效率提高250%,开启了新一代金属氮化物或金属氧化物薄膜热电转换材料研究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转换材料 科研人员 金属氧化物薄膜 低成本 热电转换效率 金属氮化物 圣地亚哥 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W MCFC电池组的电化学性能及热平衡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化新 周利 +2 位作者 衣宝廉 张华民 何长青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5-281,共7页
MCFC电池组 (6对电池 ,电极面积 2 2 6cm2 )在 0 .9MPa/cm2 反应气压下 ,输出功率为2 17.6W .热平衡计算表明 ,该电池组在 30 0mA/cm2 电流密度下放电 ,当气体利用率为 2 0 %时 ,电池组处于热平衡状态下运行 .若维持此热平衡 (电池组内... MCFC电池组 (6对电池 ,电极面积 2 2 6cm2 )在 0 .9MPa/cm2 反应气压下 ,输出功率为2 17.6W .热平衡计算表明 ,该电池组在 30 0mA/cm2 电流密度下放电 ,当气体利用率为 2 0 %时 ,电池组处于热平衡状态下运行 .若维持此热平衡 (电池组内最高温度为 70 0℃ ,运行温度 6 5 0℃ )状态且提高反应气体利用率 ,则电池组热平衡点的电流密度将下降 ,以空气 +CO2 为氧化剂 ,H2 +CO2 为燃料气时 ,在不同气体利用率下电池组热平衡点的电流密度均大于 10 0mA/cm2 .提高电池组的输出功率 ,热电效率将下降 ;提高反应气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W MCFC电池组 电化学性能 融熔酸盐燃料电池组 热平衡 热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发展回顾和新世纪应用前景 被引量:37
17
作者 蔡善钰 何舜尧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4,共8页
迄今为止,美俄两国已向空间发射了80多台空间核电源(包括同位素电池和反应堆电源)。重点回顾了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研发历史和空间发射现状;概括介绍了目前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业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和提高热电转换效率的最... 迄今为止,美俄两国已向空间发射了80多台空间核电源(包括同位素电池和反应堆电源)。重点回顾了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研发历史和空间发射现状;概括介绍了目前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业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和提高热电转换效率的最近动向;综述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在21世纪初期(20001/2015)使用RTG的空间和太阳系探索计划,展现了RTG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 热电转换器 空间核电源 热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燃料温差发电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飞行 李国能 +4 位作者 ADESINA O O 高汉明 籍伟 张帅 姚海沉 《能源工程》 2020年第6期27-37,共11页
为解决无电区域和紧急条件下的供电问题,设计了一种生物质燃料温差发电机,详细测试了其启动性能、功率负载特性、动态响应特性、热电转换效率、烟气排放特性和温度场分布特性。温差发电机尺寸为684 mm×492 mm×450 mm,重量为14... 为解决无电区域和紧急条件下的供电问题,设计了一种生物质燃料温差发电机,详细测试了其启动性能、功率负载特性、动态响应特性、热电转换效率、烟气排放特性和温度场分布特性。温差发电机尺寸为684 mm×492 mm×450 mm,重量为14.0 kg,可自供电散热和鼓风,其余电能可稳压对外输出。实验发现,温差发电机输出功率随外部负载的减小而增大,但是过小的外部负载将导致温差发电机工作不稳定。当温差发电机正常工作时,接入外部负载后其各个输出参数可在数秒内稳定。当外部负载为5.5Ω时,总发电功率达到最大值,为37.8 W,功率重量比为2.7 W/kg;经过直流稳压器将输出电压稳定为12 V后可对外净输出功率25.4 W,系统的热电转换效率为2.6%,与理论估算值基本一致。此外,建立了一个温差发电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温差发电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和预测了整个温差发电机的发电性能,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发电机 功率负载特性 动态特性 热电效率 生物质燃料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洁雄 张杰 +2 位作者 穆永超 郭俊兴 罗景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6-240,共5页
针对低温太阳能集热器出水温度为65~90℃的特点,根据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原理,选取R134a、R152a、R600a、RC318、R600、R245fa共6种工质,利用EES平台进行仿真模拟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温度范围内,蒸发压力、蒸发温度、系统净发电... 针对低温太阳能集热器出水温度为65~90℃的特点,根据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原理,选取R134a、R152a、R600a、RC318、R600、R245fa共6种工质,利用EES平台进行仿真模拟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温度范围内,蒸发压力、蒸发温度、系统净发电功率、热电效率及系统吸热量与热源温度变化呈正比关系,且当热源温度为90℃时,RC318系统净发电功率与热电效率最高,分别为12.27 kW、15.42%。当热源温度为85℃时,RC318系统效率达到最高值8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仿真平台 工质 有机朗肯循环 热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太阳能协同燃煤发电站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郭冬琴 《太阳能》 2017年第9期55-60,共6页
环境温度不仅影响集热场光热效率,也会通过影响凝汽器背压而影响集热场热电效率,为分析其对太阳能协同燃煤发电(Solar aided coal-fi red power generation,SACPG)系统的性能影响,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600 MW太阳能协同燃煤发电... 环境温度不仅影响集热场光热效率,也会通过影响凝汽器背压而影响集热场热电效率,为分析其对太阳能协同燃煤发电(Solar aided coal-fi red power generation,SACPG)系统的性能影响,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600 MW太阳能协同燃煤发电系统的机理模型,在性能耦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环境温度对集热器光热、热电和光电效率及协同系统效率和省煤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集热场光电效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后减,最佳值是环境温度为0℃时;在完全取代第一段抽汽时,协同系统较原系统效率约提高1.5%,省煤量可超过8.8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协同燃煤发电 MATLAB/SIMULINK 环境温度 光热效率 热电效率 光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