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热电探测器对CO_2激光快速探测的新方法
1
作者 李强 雷訇 左铁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44,共4页
针对大功率CO2 激光光束光斑质量诊断仪对大功率激光截面强度分布测量的要求 ,设计了一种新的光热电转换电路 ,得到了高增益的快速光热电转换 ,响应时间比常规方法短一个量级。满足了对大功率激光功率分布的检测。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热电探测器 热电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探测器在热电探测和成象中的应用
2
作者 谭显裕 《电光与控制》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压电晶体是1880~1930年采用的器件,其中KDP、ADP、BaTiO_3及陶瓷晶体PZT等在1915年发现,并应用它们的压电效应,热电晶体具有可逆极化(称为铁电晶体),目前已发现铁电材料的品种多于1000种,其中多数性能已被研究过.随着对热电材料及器件... 压电晶体是1880~1930年采用的器件,其中KDP、ADP、BaTiO_3及陶瓷晶体PZT等在1915年发现,并应用它们的压电效应,热电晶体具有可逆极化(称为铁电晶体),目前已发现铁电材料的品种多于1000种,其中多数性能已被研究过.随着对热电材料及器件工艺的深入研究,根据热电探测器R_v∝d的关系(R_v:器件响应,d:材料厚度),和要求器件高性能与低成本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探测器 热电探测 电热成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锶钡热电探测器的改进
3
《激光与红外》 CAS 1977年第3期51-53,共3页
铌酸锶钡SBN晶体的热释电性能很早就已有过详尽的研究,这种材料在室温时具有很大的热释电系数,而且居里温度可以通过晶体中钡组分的高低加以调节。
关键词 电压响应率 晶体 铌酸锶钡 器件 热电探测器 探测 SBN 退极化 热释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热电堆热(光)电探测器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勇 虞澜 +2 位作者 陈思功 晏国文 张鹏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3-37,46,共6页
概述了基于晶体的各向异性Seebeck效应的原子层热电堆热(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并从材料体系的选择和器件的主要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该类型探测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测了原子层热电堆探测器在新材料、材料维度和新热源探索等的发... 概述了基于晶体的各向异性Seebeck效应的原子层热电堆热(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并从材料体系的选择和器件的主要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该类型探测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测了原子层热电堆探测器在新材料、材料维度和新热源探索等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Seebeck效应 原子层热电 热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型光辐射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延东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16,共4页
介绍了常用的腔型和平面型两种热电型光辐射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测量结果表明不论是腔型还是平面型光辐射探测器,其时间响应特性都不是理论预言的简单指数衰减函数,而是包含两个指数衰减函数的组合函数;探测器达... 介绍了常用的腔型和平面型两种热电型光辐射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测量结果表明不论是腔型还是平面型光辐射探测器,其时间响应特性都不是理论预言的简单指数衰减函数,而是包含两个指数衰减函数的组合函数;探测器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入射光功率的函数,两种探测器的平衡时间都可能很长。所以,如何选取测量读数前等待平衡时间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对该项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辐射度 热电型光辐射探测器 时间常数 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快速测试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鹏 韩顺利 +3 位作者 韩强 董杰 吴寅初 吴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1-544,共4页
针对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测试速度慢的缺陷,本文研究一种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测试数据的快速处理方法,提高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测试效率。首先使用输出功率稳定的太赫兹源测试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上升曲线,获得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时... 针对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测试速度慢的缺陷,本文研究一种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测试数据的快速处理方法,提高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测试效率。首先使用输出功率稳定的太赫兹源测试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上升曲线,获得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时间常数;其次研究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上升曲线的函数形式;然后依据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时间常数和函数形式,推导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测试数据的快速计算公式;最后采用逐次累加取平均的方法对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快速计算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提高了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测试效率,而且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噪声,有利于太赫兹激光功率的快速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 测试效率 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端排布热电堆结构设计与仿真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雷程 关一浩 +3 位作者 梁庭 武学占 白悦杭 熊继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3-580,共8页
微机电系统(MEMS)红外热电堆是光谱仪、气体传感器、远程温度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探测系统的核心工作器件,较高的表面利用率和响应度以及更简易的制备工艺将是未来该类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别采用热偶条双端对称排布、取消红外吸收... 微机电系统(MEMS)红外热电堆是光谱仪、气体传感器、远程温度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探测系统的核心工作器件,较高的表面利用率和响应度以及更简易的制备工艺将是未来该类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别采用热偶条双端对称排布、取消红外吸收区、扩大冷端欧姆接触面积、支撑膜边缘开通绝热槽、充分发挥氮化硅钝化与红外吸收双功能作用等设计理念,对热偶条温差分布进行优化,研究热电堆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器件进行仿真发现:当传感器设计尺寸为1.5 mm×1.5 mm×0.3 mm,有效面积为1.21 mm^(2),绝热槽为1.1 mm×20μm时,双端开槽的热电堆探测器在具备更低制备成本的同时表现出最优性能。通过与普通双端热电堆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发现绝热槽的引入使得探测器输出电压提升88.5%。这为未来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新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堆红外探测器 绝热槽 双端对称排布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毒化红外瓦斯传感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毛晓波 陈铁军 罗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5-83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非色散性红外检测技术的非毒化红外瓦斯传感器检测系统。它利用瓦斯气体对某一特定波长红外光吸收性能与瓦斯浓度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红外光被吸收的程度反映瓦斯浓度值的原理进行工作。详细介绍了非色散... 提出一种基于非色散性红外检测技术的非毒化红外瓦斯传感器检测系统。它利用瓦斯气体对某一特定波长红外光吸收性能与瓦斯浓度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红外光被吸收的程度反映瓦斯浓度值的原理进行工作。详细介绍了非色散性红外吸收气体检测原理,分析了脉动光源与热电探测器信号及热电探测器信号与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瓦斯浓度的实用测量算法及传感器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实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检测系统具有标定周期长、测量精度高、不受其他气体影响和不会产生催化中毒等特点,其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气体传感器 瓦斯浓度 热电探测器 光学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冷焦平面热成象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金伟其 侯光明 刘广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1,共6页
90年代以后,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实用化成为红外热成象技术中最引入注目的突破之一,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两大技术途径及其特点、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并讨... 90年代以后,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实用化成为红外热成象技术中最引入注目的突破之一,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两大技术途径及其特点、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发展我国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象系统 非致冷焦平面 热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轮椅床的多方位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继忠 贺清云 +1 位作者 张华 姚靖靖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针对智能轮椅床对人体体温采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多方位红外体温检测的方法和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与软硬件的具体实现。该系统采用热电堆红外探测器TPS334采集温度信号,利用S3C2410内部集成的AD模块进行A/D转换,同时在软硬件方... 针对智能轮椅床对人体体温采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多方位红外体温检测的方法和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与软硬件的具体实现。该系统采用热电堆红外探测器TPS334采集温度信号,利用S3C2410内部集成的AD模块进行A/D转换,同时在软硬件方面对温度实现了补偿,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最后给出了相关的实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在社区医疗和医学测试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C2410 红外测温 热电堆红外探测器TPs334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功率非相干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鹏 董杰 +2 位作者 韩顺利 张志辉 聂建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0-83,共4页
本文针对太赫兹辐射功率的测试需求,阐述了基于光子学的太赫兹辐射功率测试技术,详述了太赫兹功率测试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太赫兹功率非相干测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辐射热测量的测试技术、基于热膨胀的测试技术、基于热... 本文针对太赫兹辐射功率的测试需求,阐述了基于光子学的太赫兹辐射功率测试技术,详述了太赫兹功率测试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太赫兹功率非相干测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辐射热测量的测试技术、基于热膨胀的测试技术、基于热释电效应的测试技术和基于seebeck效应的测试技术在太赫兹功率测试中的应用,并进行了优缺点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促进太赫兹功率测试的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产业化的发展,最后展望了太赫兹功率非相干测试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功率 辐射热计 高莱探测器 热释电探测器 热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通讯的大功率光功率计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隋成华 徐之力 徐丹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60,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大功率光功率计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该光功率计以STM32为微控制器,采用热电堆探测器实现热电转换。它不但能通过ESP8266Wi-Fi模块支持与上位机实现无线通信,并且同时支持USB通信模式。该系统可以在... 介绍了一种基于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大功率光功率计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该光功率计以STM32为微控制器,采用热电堆探测器实现热电转换。它不但能通过ESP8266Wi-Fi模块支持与上位机实现无线通信,并且同时支持USB通信模式。该系统可以在0.19μm~15.0μm波长范围内实现100 m W~100 W激光功率的连续自动量程切换测量。该光功率计还具备了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与0~5 V模拟信号电压输出方式去反馈控制激光器输出强度,以及外触发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光功率计不但可以很好地满足工程应用中大功率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检测与控制,并且实现了基于Wi-Fi无线通信方式的移动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光功率计 Wi-Fi模块 热电探测器 量程自动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波长红外同步粉尘、气体浓度传感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曦雯 李立京 +1 位作者 梁生 张春熹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于粉尘和气体对红外光散射和吸收导致的衰减作用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步测量粉尘和气体浓度的新型多波长红外传感器设计方案。将不同粒径的粉尘和不同种类的气体作为不同介质,建立多个波长红外光与多种介质的衰减方程组,测量各介质... 基于粉尘和气体对红外光散射和吸收导致的衰减作用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步测量粉尘和气体浓度的新型多波长红外传感器设计方案。将不同粒径的粉尘和不同种类的气体作为不同介质,建立多个波长红外光与多种介质的衰减方程组,测量各介质对若干不同波长红外光波的衰减,从而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待测介质的浓度。传感器结构采用多路对不同波长敏感的探测器,复用一个宽谱红外光源,降低了多种粉尘、气体同时测量的硬件成本。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原理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粉尘和气体同时测量的可行性。提出的多种粉尘和气体同步测量的多波长红外传感器设计方案对于拓宽多波长红外传感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煤矿生产的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衰减 多波长传感器 粉尘浓度 气体浓度 红外光源 热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C1754的高精度激光功率计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刚刚 薛琳 +2 位作者 朱彤 邱德华 黄鹤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58,共4页
针对传统激光功率计存在测量精度低、智能程度低、携带不便等缺点,文中设计了一款性能优良的激光功率测量系统。设计选用热电堆探测器为信号检测传感器,该信号经过滤波、程控放大、模数转换,输入到微控制器LPC1754进行计算与处理。利用... 针对传统激光功率计存在测量精度低、智能程度低、携带不便等缺点,文中设计了一款性能优良的激光功率测量系统。设计选用热电堆探测器为信号检测传感器,该信号经过滤波、程控放大、模数转换,输入到微控制器LPC1754进行计算与处理。利用热电堆探测器光谱响应范围宽,响应度曲线整体平整,随波长变化很小的特点,在计算过程中只使用单一的响应系数,并采用归零补偿、波长响应度补偿、归一化补偿等补偿措施,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测量误差在±5%以内,具有良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激光功率 热电探测器 程控放大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