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崩热电子注入研究富氮SiO_xN_y纳米级薄膜的陷阱特性
1
作者 陈蒲生 章晓文 +2 位作者 冯文修 张昊 曾绍鸿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研究了富氮 Si Ox Ny 纳米级薄膜的陷阱特性。观察到该薄膜存在着受主型电子陷阱 ,随着注入的增长、界面上产生的这种陷阱将起主导作用 ,其密度大过施主型界面电子陷阱。揭示出界面陷阱密度在禁带中分布 ,其密度...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研究了富氮 Si Ox Ny 纳米级薄膜的陷阱特性。观察到该薄膜存在着受主型电子陷阱 ,随着注入的增长、界面上产生的这种陷阱将起主导作用 ,其密度大过施主型界面电子陷阱。揭示出界面陷阱密度在禁带中分布 ,其密度随雪崩注入剂量增加而增大 ,禁带上半部增大得尤其显著。指出雪崩注入过程中在 Si/ PECVD Si Ox Ny 界面上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子陷阱 ,并给出它们在禁带中的位置及密度大小关系。支持了界面陷阱来源于悬挂键的物理模型 ,由于本实验的重要结果可用该理论模型圆满地解析。给出 PECVD形成纳米级薄膜的优化工艺条件 ,该条件成膜的界面特性良好、耐压范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阱特性 雪崩 薄膜 热电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VD形成纳米级薄膜界面陷阱特性的雪崩热电子注入研究
2
作者 陈蒲生 陈闽捷 张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研究了纳米级SiOxNy薄膜界面陷阱特性。证实了PECVD SiOxNy薄膜中界面陷阱来源于悬挂键的物理模型。观察到该纳米膜内存在着受主型电子陷阱,随着注入的增长,界面上产生的这种陷阱将起主导作用。发现到界面陷阱密...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研究了纳米级SiOxNy薄膜界面陷阱特性。证实了PECVD SiOxNy薄膜中界面陷阱来源于悬挂键的物理模型。观察到该纳米膜内存在着受主型电子陷阱,随着注入的增长,界面上产生的这种陷阱将起主导作用。发现到界面陷阱密度随雪崩热电子注入剂量增加而增大,禁带上半部增大得较下半部显著。指出了雪崩注入过程中在SiOxNy界面上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子陷阱,并给出它们在禁带中的位置与密度大小关系。揭示出PECVD法形成的SiOxNy纳米膜与快速热氮化制备的这种薄膜中、氮氧含量不同、界面陷阱特性变化关系不一样,并从形成薄膜氮化机制上予以合理的物理解析。给出了PECVD形成纳米级薄膜的优化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 纳米级薄膜 界面陷阱 雪崩热电子注入 SiOxNy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热电子注入机理及在光催化与光电催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佳 潘容容 +6 位作者 张二欢 李岳美 刘佳佳 徐萌 戎宏盼 陈文星 张加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0-901,共12页
由于金属纳米晶表面等离子共振产生的热电子效应,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对于增强半导体光催化与光电催化性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综述阐述了热电子产生与驰豫的微观机制,探讨了影响热电子在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晶中界面传... 由于金属纳米晶表面等离子共振产生的热电子效应,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对于增强半导体光催化与光电催化性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综述阐述了热电子产生与驰豫的微观机制,探讨了影响热电子在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晶中界面传递效率的关键因素及异质界面调控合成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热电子注入效应在光催化与光电催化制备太阳能燃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晶 表面等离子共振 光催化 光电催化 热电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VD形成纳米级薄膜界面陷阱的物理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蒲生 张昊 +3 位作者 冯文修 章晓文 刘小阳 曾绍鸿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8-462,共5页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研究了纳米级富氮 Si Ox Ny 薄膜界面陷阱的物理模型。证实了 PECVDSi Ox Ny 薄膜中界面陷阱来源于悬挂键的物理模型。观察到该纳米膜内存在着受主型电子陷阱 ,随着注入的增长 ,界面上产生的这种陷阱将起主导作...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研究了纳米级富氮 Si Ox Ny 薄膜界面陷阱的物理模型。证实了 PECVDSi Ox Ny 薄膜中界面陷阱来源于悬挂键的物理模型。观察到该纳米膜内存在着受主型电子陷阱 ,随着注入的增长 ,界面上产生的这种陷阱将起主导作用。发现到 Dit随雪崩热电子注入剂量增加而增大 ,禁带上半部 Dit的增大较下半部显著。指出了雪崩注入过程中在 Si Ox Ny 界面上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子陷阱 ,并给出它们能级位置及密度大小关系。揭示出 PECVD法形成的这种纳米膜与快速热氮化制备的薄膜中、氮氧含量不同、界面陷阱特性变化不一样 ,并从薄膜氮化机制予以物理解析。给出了 PECVD形成纳米级薄膜的优化工艺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陷阱 物理模型 雪崩 热电子注入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VLSI的新型介质膜界面陷阱的特征
5
作者 陈蒲生 冯文修 +1 位作者 黄世平 张荣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和高频C-V及准静态C-V特性测试,研究了新型快速热氨化的SiOxNy介质膜界面陷阱的特征,侧重于研究界面陷阱的特性与分布。结果表明:这种SiOxNy薄膜禁带中央界面陷阱密度随氮化时间的分布变化...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和高频C-V及准静态C-V特性测试,研究了新型快速热氨化的SiOxNy介质膜界面陷阱的特征,侧重于研究界面陷阱的特性与分布。结果表明:这种SiOxNy薄膜禁带中央界面陷阱密度随氮化时间的分布变化呈现"回转效应",且存在着不同类型、密度悬殊很大的电子陷阱;指出雪崩热电子注入过程中在Si/SiOxNy界面上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快界面态陷阱;给出这两种界面态陷阱密度在禁带中能量的分布;还给出禁带中央界面态陷阱密度随雪崩注入剂量呈现弱"N"形分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膜 界面陷阱 热电子注入 V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热空穴导致的薄栅介质经时击穿的物理模型研究1
6
作者 刘红侠 郝跃 《电子科技》 2002年第17期36-40,共5页
该文定量研究了热电子和空穴注入对薄栅氧化层击穿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应力条件下的阈值电压变化,首次提出了薄栅氧化层的经时击穿是由热电子和空穴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薄栅氧化层经时击穿分两步... 该文定量研究了热电子和空穴注入对薄栅氧化层击穿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应力条件下的阈值电压变化,首次提出了薄栅氧化层的经时击穿是由热电子和空穴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薄栅氧化层经时击穿分两步。首先注入的热电子在薄栅氧化层中产生陷阱中心,然后空穴陷入陷阱导致薄栅氧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热空穴 经时击穿 物理模型 热电子注入 空穴注入 薄栅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出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
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5-945,共1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应用广泛的半导体硅材料,采用金属纳米结构的热电子注入方法,设计出一种可在近红外区域进行光电转换且具有力学柔性的太阳能电池。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太阳能电池 柔性 半导体硅材料 热电子注入 纳米结构 光电转换 红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