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电风电协调调度的系统日调峰能力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龙虹毓 徐瑞林 +3 位作者 何国军 赵渊 谢开贵 张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4,54,共6页
提出一种热电风电协调调度方法,以热电联产机组和水源热泵作为联合热源,通过联合热源与风电出力的协调控制,减少等效风电出力波动性。该方法以风电出力波动最小为目标,将热源与采暖终端用户之间的供暖热水管道传输距离转化为输送时间,... 提出一种热电风电协调调度方法,以热电联产机组和水源热泵作为联合热源,通过联合热源与风电出力的协调控制,减少等效风电出力波动性。该方法以风电出力波动最小为目标,将热源与采暖终端用户之间的供暖热水管道传输距离转化为输送时间,并将其作为热电风电协调调度的关键参量。计算了系统日调峰不足率,该指标反映了风电并网出力随机性对电网日调峰能力的影响,也验证了协调调度方法对减少风电波动和增加风电并网容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并网 热电风电协调调度 热电联产机组 水源热泵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77
2
作者 王婉璐 杨莉 +3 位作者 王蕾 张平 黄晶晶 王康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5-52,共8页
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利用电力、热力系统的互补特性可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通过热电联产、电制热等发生耦合,文中考虑了热力系统中供热管道传输时间延迟和热损失等热动态特性... 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利用电力、热力系统的互补特性可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通过热电联产、电制热等发生耦合,文中考虑了热力系统中供热管道传输时间延迟和热损失等热动态特性,以及用户供热需求的柔性,建立了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算例1以IEEE 39节点电网和26节点热网耦合系统为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模型可以通过能量时间平移,优化匹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消纳;算例2则以海宁市尖山新区为例,分析了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以集中供热拓展能源终端消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消纳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热电协调调度 供热网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热管网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被引量:9
3
作者 曾艾东 王佳伟 +3 位作者 邹宇航 万亚恒 郝思鹏 袁宇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92-4202,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供热管网储热具有巨大的调控潜能,针对此特性,基于二阶迎风隐式方程建立热网动态特性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管网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首先,在日前调度阶段,考虑管网的储热特性并进行主动调控以提高系统运... 综合能源系统供热管网储热具有巨大的调控潜能,针对此特性,基于二阶迎风隐式方程建立热网动态特性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管网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首先,在日前调度阶段,考虑管网的储热特性并进行主动调控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日内上层调度阶段,利用管网储热特性消除供热延时效应,并在日前调度的基础上对设备出力进行修正;日内下层调度阶段,对电力系统在更小的时间尺度上进行调度以满足其响应时间较短的特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供热系统模型可以有效计算热力潮流与管网储热量,提出的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能够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有效平抑源荷波动,实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热网动态特性 供热管网储热 热电协调调度 多时间尺度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