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相变蓄冷材料SH-7热物性研究
1
作者 张雪冰 张云照 +1 位作者 刘斌 赵松松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0-586,共7页
为探究质量分数对SH-7溶液热物性的影响,对质量分数为5%、10%、15%、20%以及25%的SH-7溶液进行了热物性参数的试验研究。测试了各质量分数溶液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系数、比热容、过冷度、释冷时间和冻融循环稳定性,并计算了材料... 为探究质量分数对SH-7溶液热物性的影响,对质量分数为5%、10%、15%、20%以及25%的SH-7溶液进行了热物性参数的试验研究。测试了各质量分数溶液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系数、比热容、过冷度、释冷时间和冻融循环稳定性,并计算了材料的热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溶液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系数以及释冷时间均随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而过冷度无明显变化规律。当质量分数为5%时,溶液的热物性最佳,其相变温度为-3.47℃,相变潜热为267.5 J/g,导热系数为0.5268 W/(m·K),热扩散系数为0.1726 mm^(2)/s,过冷度为1.3℃,释冷时间为16.8 min。此外经过50次冻融循环后,溶液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过冷度及释冷时间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该材料稳定性良好、实用性较高且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计量 相变蓄冷材料 热物性测试 SH-7溶液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R-4000型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仪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庆华 孙友宏 +1 位作者 陈昌富 吴晓寒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7-352,共6页
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仪主要包括液路循环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利用测试仪对某热交换井进行现场测试,得到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度随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及换热器与周围土壤的换热量随时间基本保持恒定的相关曲线。... 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仪主要包括液路循环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利用测试仪对某热交换井进行现场测试,得到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度随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及换热器与周围土壤的换热量随时间基本保持恒定的相关曲线。采用线源和柱源传热模型,结合参数估计法,计算出平均热物性参数分别为:土壤热传导系数λ=2.428 W/(m.K),钻孔热阻R=0.102(m2.K)/W,及λ=2.164 W/(m.K),R=0.086(m2.K)/W。通过保证测试时间和准确的土壤比热容等参数,可得到准确的热物性参数,计算结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准确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物性原位测试 平均物性参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渗流对砂土热物性参数的影响程度分析
3
作者 程超杰 骆进 +3 位作者 项伟 贾海梁 贾甲 赵海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155,149,共5页
在浅层地热能利用中,获取准确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对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非常重要,但因原位测试常常受到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导致所得参数不准确,从而使系统的设计浪费或失效。为此,设计了一套渗流控制系统,结合线热源测试原理,测试了长... 在浅层地热能利用中,获取准确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对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非常重要,但因原位测试常常受到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导致所得参数不准确,从而使系统的设计浪费或失效。为此,设计了一套渗流控制系统,结合线热源测试原理,测试了长江一级阶地汉口地区的两种饱和砂土样在不同渗流速率下的热物性参数,并引入贝克来数评价了渗流作用对砂土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流对饱和砂土的热传导特性测试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且影响程度随渗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强,对德国纽伦堡市一处地源热泵系统的测试亦验证了渗流对导热系数测试结果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渗流 性能 热物性测试装置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源热泵场地浅层土壤分层热物性响应实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韩斯东 金光 +1 位作者 毕文明 吴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49,共6页
浅层土壤导热系数的确定一直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土壤热物性,引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并在原有柱热源测试模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分层热物性测试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测试数据包括竖直方向上浅层土... 浅层土壤导热系数的确定一直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土壤热物性,引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并在原有柱热源测试模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分层热物性测试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测试数据包括竖直方向上浅层土壤初始温度分布,稳定功率加热过程中竖直方向地埋管内流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通过分层土壤热物性测试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地下土壤温度分布,了解土壤中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得出竖直方向上不同深度土壤的导热系数、土壤密度与比热容乘积以及回填料热阻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 分布式光纤 源模型 分层热物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冷源对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庆 张延军 +3 位作者 周炳强 黄贤龙 于子望 孙永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7-543,共7页
东北某些地区长期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地下冻土,在地下水源热泵的运行中可视为天然冷源。天然冷源对地下水源热泵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效率,运用室内外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探寻冷源对地下水源热泵影响规律。对加... 东北某些地区长期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地下冻土,在地下水源热泵的运行中可视为天然冷源。天然冷源对地下水源热泵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效率,运用室内外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探寻冷源对地下水源热泵影响规律。对加格达奇地区的冷源场地进行了室内热物性试验和现场岩土热响应试验。研究表明:该地区砂、砾的热物性参数(比热容、导热系数)随深度增加呈现离散现象,砂岩、花岗岩热物性参数变化不大;岩土体导热系数花岗岩最大,砾、砂最小,砂岩居中;比热容受深度影响波动较大,特别是不同深度的砾、砂层比热容差别较大。依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构建数值模型,开展模拟研究,对多井抽灌系统下热突破现象以及影响范围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冷源对该场地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范围在150m以内,而且在小于75m的范围内对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最为显著,为未来该地区地下水源热泵的设计、选址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热物性测试 地下水源 天然冷源 数值模型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传热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静 任泽霈 王存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8-213,共16页
概述了生物传热学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和相关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及其自身的研究特点,指出了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应用前景,并对现有生物传热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生物热物性测试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生物传 模型 热物性测试 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嘉兴市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宏杰 林清龙 +3 位作者 毛汉川 张博 牛定辉 李少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02-205,共4页
随着嘉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能源高消耗和强污染,节能势在必行,而浅层地温能以其经济节能、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获得社会的一致认可。通过对嘉兴地区岩土体热物性测试,获取了该区域不同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对嘉兴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 随着嘉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能源高消耗和强污染,节能势在必行,而浅层地温能以其经济节能、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获得社会的一致认可。通过对嘉兴地区岩土体热物性测试,获取了该区域不同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对嘉兴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包括热容量计算和可利用资源量统计,获得了该市浅层地温能资源量的分布情况,有效评价了嘉兴城区浅层地温能的资源潜力,为嘉兴市浅层地温能地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能 热物性测试 容量 资源量 嘉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地温场划分及其地质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8
作者 周阳 穆根胥 +3 位作者 张卉 王克 刘建强 张亚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7-1026,共10页
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储量大以及可就近利用等诸多优势的地热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应用前景广阔。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地温场划分紧密相关,关于关中盆地整体地温场划分的研究鲜有报道。根据关中盆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 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储量大以及可就近利用等诸多优势的地热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应用前景广阔。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地温场划分紧密相关,关于关中盆地整体地温场划分的研究鲜有报道。根据关中盆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总结了岩体类和砂土类的热物性质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认为干燥重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含水率、天然重度、孔隙率三者影响程度相近;干燥重度对比热容影响程度最大,天然重度次之,含水率和孔隙率影响最弱。利用盆地内多个地温常观孔,绘制了地温变化曲线和地温梯度等值线,认为关中盆地常温带位于15~20 m埋深处,地温梯度总体呈中部高、东西低,固市凹陷、西安凹陷、蒲城凸起、断裂及断裂汇合区域地温梯度较大,宝鸡凸起、咸礼凸起以及临蓝凸起地温梯度较小,产生差异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等三方面。利用热物性参数和地温梯度值,计算了盆地内浅层和深层的大地热流值,并分析了两者差异的成因,经对比全国区域地热资料,认为关中盆地是一个复杂的坳陷型中低温地热田,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居全国上游。该文旨在系统地分析关中盆地地温场特征,为地热能的勘查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关中盆地地热开发利用,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盆地 地温场 地质 热物性测试 大地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solid materials subjected to external loading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芳 李英骏 +1 位作者 饶秋华 唐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1022-1027,共6页
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s theory and physical micro-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subjected to external loading at room temperature,a formula of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infrared radiation in terms of t... 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s theory and physical micro-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subjected to external loading at room temperature,a formula of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infrared radiation in terms of the sum of three principal strains was deduced to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 the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est. Two typical specimens,the three-point bending beam and the disc pressed in diameter,were tested and their principal strains were calc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of infrared radiation.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est results,which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formula of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of infrared radiation and the model of quantitatively describing the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lid materials,and reveals the corresponding inner physical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rmodynamics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ain ten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