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时间步长热焓法求解伴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越南 潘武斌 杨晓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在有相变的热传导方程中引入热焓,提出了一种稳定收敛迅速的数值方法——变时间步长焓法,用该方法分析求解了平板以及小球颗拉在气流中的凝固过程,计算结果与积分解的结果十分吻合。
关键词 传导 相变 热焓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测定润滑脂热焓和氧化诱导期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勇 王夕明 +3 位作者 杨洪滨 吴宝杰 张晓凯 王兆坤 《石油商技》 2017年第3期38-40,共3页
差热扫描分析法(DSC)在分析润滑脂高温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本文采用DSC测定了不同配方润滑脂的热焓和氧化诱导期(OIT)。结果表明:润滑脂的稠化剂含量与热焓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2);OIT能够很好... 差热扫描分析法(DSC)在分析润滑脂高温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本文采用DSC测定了不同配方润滑脂的热焓和氧化诱导期(OIT)。结果表明:润滑脂的稠化剂含量与热焓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2);OIT能够很好地评价不同润滑脂的静态高温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润滑脂 DSC 热焓 测定 扫描分析法 高温氧化安定性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酰亚胺热焓松弛的分子量依赖关系
3
作者 余英丰 陈睿 李善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5-117,共3页
采用DSC对不同分子量的聚醚酰亚胺的等温及动态热焓松弛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以KWW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分子量对热焓松弛的影响是由高分子端基引起自由体积的差异所致。不同分子量的聚醚酰亚胺分子具有不同... 采用DSC对不同分子量的聚醚酰亚胺的等温及动态热焓松弛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以KWW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分子量对热焓松弛的影响是由高分子端基引起自由体积的差异所致。不同分子量的聚醚酰亚胺分子具有不同数量的端基,淬冷时端基数目的差异将产生不同数量的过剩自由体积,从而影响松弛热焓及松弛速率、低分子量的聚醚酰亚胺松弛相对较快,且起始热焓高,松弛的表观活化能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热焓松驰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焓方程的相变材料凝固时间分析
4
作者 洪豪骏 周亚素 +4 位作者 黄凯 周建 王文晶 王松 桑圣楠 《能源与节能》 2014年第4期147-150,共4页
对相变导热的研究,以往大多集中于固液边界层的移动速率,间接推导相变时间。对相变材料焓值与温度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学模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一种新的相变导热热焓方程。运用该方程,可直观分析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凝固所需时间,并... 对相变导热的研究,以往大多集中于固液边界层的移动速率,间接推导相变时间。对相变材料焓值与温度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学模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一种新的相变导热热焓方程。运用该方程,可直观分析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凝固所需时间,并分析影响固液相变时间的具体因素。计算表明,在零维非稳态导热中,相变时间与相变材料质量、相变潜热、换热面积、对流换热系数、相变材料与周围冷却介质温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导 热焓方程 相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塑料的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 被引量:4
5
作者 包世星 张立军 赵平 《炼油与化工》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等同采用ISO11357-3:199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制订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GB/T19466.3-2004。共有九个国内主要的塑料产品的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参加标准制订和验证试验工作。该标准的制定填... 等同采用ISO11357-3:199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制订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GB/T19466.3-2004。共有九个国内主要的塑料产品的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参加标准制订和验证试验工作。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我国采用DSC法测定塑料产品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用于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中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涛 王芳 +3 位作者 陈红群 欧俊彦 余大维 王莹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理论分析了R32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冷剂的可行性,并设计搭建带有喷气增焓装置的实验系统,分别充注R32和R410A制冷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系统R410A的最佳充注量为1.4 kg,R32的最佳充注量比R410A减少约25%,且名... 理论分析了R32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冷剂的可行性,并设计搭建带有喷气增焓装置的实验系统,分别充注R32和R410A制冷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系统R410A的最佳充注量为1.4 kg,R32的最佳充注量比R410A减少约25%,且名义工况下R32热泵系统的COP要高出R410A热泵系统约4.2%;低温工况下,采用双级压缩系统的压缩比最高在3左右,有效缓解了常规热泵系统低温工况下压缩比过高的问题;低温工况下,R32热泵系统的COP明显高于R410A热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2 喷气增水器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低焓乏风余热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建光 陈峰雷 +3 位作者 蒋正君 谢峤 孔德顺 李竹青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23,136,共5页
为深入研究低焓乏风余热利用技术,提出了直蒸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及直蒸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在榆树坡煤矿的应用,形成了直蒸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的理论体系,即使乏风实际参数远远低于工况设... 为深入研究低焓乏风余热利用技术,提出了直蒸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及直蒸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在榆树坡煤矿的应用,形成了直蒸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的理论体系,即使乏风实际参数远远低于工况设计参数,乏风热泵仍然能稳定运行,证明了直蒸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的先进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风余利用 乏风 直蒸式深 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焓热泵热水器性能实验室的设计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婷 李征涛 杨二阳 《能源工程》 2018年第5期12-15,22,共5页
根据国家标准GB/T 21362—2008、GB/T 18708—2002及用户要求,设计并建造一套增焓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热工性能测试实验室,用于测试增焓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工性能参数,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对现有产品的优化以及其他类似产品的检测服务。... 根据国家标准GB/T 21362—2008、GB/T 18708—2002及用户要求,设计并建造一套增焓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热工性能测试实验室,用于测试增焓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工性能参数,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对现有产品的优化以及其他类似产品的检测服务。本设计采用液体载冷剂流量计法和排水法对其性能进行测量,并对水系统进行设计。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量值与标准电加热偏差均小于2%,并且排水法的测量精度要高于载冷剂流量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器 性能实验室 排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蒸汽性质及其在稠油油藏吞吐开发中的应用--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上稠油油藏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春涛 钱根宝 +2 位作者 吴淑红 喻克全 羊玉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97,共3页
过热蒸汽与普通湿蒸汽相比,具有更高的热焓和更大的比容;采用过热蒸汽进行吞吐开发,不仅提高了井底的蒸汽干度、扩大了蒸汽波及体积;而且过热蒸汽的降黏作用、热膨胀、解堵作用、原油蒸馏率、驱油效率均高于普通湿蒸汽。肯基亚克油田盐... 过热蒸汽与普通湿蒸汽相比,具有更高的热焓和更大的比容;采用过热蒸汽进行吞吐开发,不仅提高了井底的蒸汽干度、扩大了蒸汽波及体积;而且过热蒸汽的降黏作用、热膨胀、解堵作用、原油蒸馏率、驱油效率均高于普通湿蒸汽。肯基亚克油田盐上稠油油藏采用直流注汽锅炉与蒸汽再加热装置进行了现场过热蒸汽吞吐试验,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比盐上稠油油藏普通蒸汽与过热蒸汽的吞吐效果,后者的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热焓 比容 干度 盐上油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淡水鱼肌肉热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邵颖 王小红 +7 位作者 吴文锦 李新 熊光权 王海滨 乔宇 王俊 廖李 汪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6-111,共6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名优淡水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的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武昌鱼、草鱼、黄颡鱼、鲈鱼和鳜鱼5种新鲜淡水鱼鱼肉的水分含量、冰点、变性温度、变性热焓和比热容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发现:5种淡水鱼冰点分布在-0.57^-... 为研究不同品种名优淡水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的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武昌鱼、草鱼、黄颡鱼、鲈鱼和鳜鱼5种新鲜淡水鱼鱼肉的水分含量、冰点、变性温度、变性热焓和比热容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发现:5种淡水鱼冰点分布在-0.57^-0.1℃之间;50℃附近热吸收峰起始温度分布在37~41.57℃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60.47~62.33℃之间;变性热焓在1.680 0~2.499 7 J/g之间;70℃附近热吸收峰的起始温度分布在66.33~71.13℃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73.60~82.20℃之间,变性热焓在0.418 0~0.512 2 J/g之间;鱼肉的比热容在1.658 0~3.862 3 J/(g·K)之间。结果表明:在5种新鲜淡水鱼中,武昌鱼水分含量和冰点相对较低;草鱼肌球蛋白和鳜鱼肌动蛋白变性温度和变性热焓相对较高,蛋白质稳定性更高;新鲜鱼肉的比热容高于冻结鱼肉,加工后鱼肉的比热容高于未加工鱼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 冰点 变性温度 变性热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脱落对电热除冰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春华 林贵平 +1 位作者 桂业伟 肖京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1-556,共6页
冰脱落对电热除冰传热特性的影响是电热除冰过程中的重要特征。采用有限体积法和混合网格技术,基于热焓方法将传统的相变传热模型应用到电热除冰计算中,研究了冰脱落对电热除冰传热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加热模式和加热单元间隔对除冰... 冰脱落对电热除冰传热特性的影响是电热除冰过程中的重要特征。采用有限体积法和混合网格技术,基于热焓方法将传统的相变传热模型应用到电热除冰计算中,研究了冰脱落对电热除冰传热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加热模式和加热单元间隔对除冰结构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无间隔除冰单元是有间隔除冰单元的特殊情况,其蒙皮表面温度历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冰脱落后,无间隔除冰单元蒙皮表面温度开始剧烈上升然后逐渐缓慢上升。而对于有间隔除冰单元,随着间隔上加热功率的降低,温升过程逐渐缓和。单元间隔的加热功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表面温度出现温降过程。当传递到蒙皮表面的热量和对流换热带走的热量差逐渐趋于稳定时,表面温度又开始逐渐稳定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冰 特性 冰脱落 单元间隔 热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肉鲩低温相变区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甘承露 郭姗姗 +1 位作者 荣建华 熊善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24-228,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脆肉鲩鱼肉在低温相变区的冰点、表观比热和热焓以及NaCl、NaCl与蔗糖混合物添加量对脆肉鲩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脆肉鲩鱼肉的冻结相变温区为-12.5~-11℃,熔融相变温区为-1.9~0.1℃,冰点为-0.2℃,冰点的表...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脆肉鲩鱼肉在低温相变区的冰点、表观比热和热焓以及NaCl、NaCl与蔗糖混合物添加量对脆肉鲩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脆肉鲩鱼肉的冻结相变温区为-12.5~-11℃,熔融相变温区为-1.9~0.1℃,冰点为-0.2℃,冰点的表观比热和热焓值分别为130.56J/g·℃、305.57J/g。随着NaCl、NaCl和蔗糖混合物添加量的增加,脆肉鲩肌肉的相变温区向低温方向移动,冰点的表观比热和热焓值下降。鱼肉中NaCl添加量较低时,添加蔗糖可减缓相变温度的下降,当NaCl添加量大于2%时,添加蔗糖对鱼肉相变区温度的影响不大,NaCl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肉鲩 差示扫描量 冰点 表观比 热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含蜡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竟军 张焱 韩晓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934-936,共3页
建立了DSC方法测定原油含蜡量的热分析方法。对该方法的可靠性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与SY/T0537《原油中蜡含量测定法》标准方法对比试验表明,对莫北、石西、北三台、陆九油田共计12个原油样品的对比分析,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15... 建立了DSC方法测定原油含蜡量的热分析方法。对该方法的可靠性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与SY/T0537《原油中蜡含量测定法》标准方法对比试验表明,对莫北、石西、北三台、陆九油田共计12个原油样品的对比分析,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15%。对陆梁油田19口井原油含蜡量用DSC法测定结果表明,平均相对偏差的分布在±10%的范围内。DSC法可在原油石蜡析出过程中直接进行原油含蜡量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相对于氧化铝吸附法,不用苯、酮等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DSC) 含蜡量测定 热焓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二乙酸基取代四氮杂大环及其镧系配合物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毕建洪 赵祥大 +1 位作者 倪诗圣 谢复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251-1254,共4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H2L(C-meso-meso-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N"-二乙酸)的逐级质子化常数,并进一步计算出配位反应的热焓和熵变.在(40±0.1)℃条件下测定了H2L与调系金属离子(...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H2L(C-meso-meso-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N"-二乙酸)的逐级质子化常数,并进一步计算出配位反应的热焓和熵变.在(40±0.1)℃条件下测定了H2L与调系金属离子(La3+,Nd3+,Pr3+,Sm3+,Eu3+,Gd3+,Dy3+,Yb3+)形成1:1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用热力学稳定性的观点讨论了大环的尺寸效应和空间位阻等因素对配位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大环 镧系配合物 热焓 配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电解开放系统中量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清福 刘福生 +2 位作者 孙悦 陈礼才 杨千栋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3-39,共7页
电化学中大功率开放量热系统的研究应用很广,目前国内尚无产品供应。本文在文献[1] 的基础上增加了自然蒸发项目的因素,并通过法拉第电解定律避开了测量过电极电位所带来的困难。通过差分方法解量热方程。设计了一套计算机实时采... 电化学中大功率开放量热系统的研究应用很广,目前国内尚无产品供应。本文在文献[1] 的基础上增加了自然蒸发项目的因素,并通过法拉第电解定律避开了测量过电极电位所带来的困难。通过差分方法解量热方程。设计了一套计算机实时采集软件,研制出一套电解开放量热系统。其量热范围为0 .5 瓦—几百瓦±0 .3 瓦,通过对H2 和D2O电解实验得到理论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模型 热焓 开放系统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式无针乌贼肌肉的低温相变区热特性及蛋白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密 李和生 +3 位作者 金洋 郑丽 宋正规 毛天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68-172,共5页
以曼式无针乌贼肌肉为原料,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乌贼肌肉的热特性。本文一方面测定新鲜乌贼肌肉低温相变区(-40~10℃)的热特性,另一方面比较4℃贮藏(冷藏)和4℃下冰块包埋贮藏(冰藏)乌贼肌肉在贮藏期间的热特性差异。结果分析表... 以曼式无针乌贼肌肉为原料,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乌贼肌肉的热特性。本文一方面测定新鲜乌贼肌肉低温相变区(-40~10℃)的热特性,另一方面比较4℃贮藏(冷藏)和4℃下冰块包埋贮藏(冰藏)乌贼肌肉在贮藏期间的热特性差异。结果分析表明:乌贼肌肉冰点是-3.3℃,冻结焓170.75 J/g,冻结温度-15.1℃,不可冻结含水率为22.98%;表观比热首先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达到峰值28.242 J/(g·℃),随后迅速减小,并且表观比热和温度拟合良好,拟合度R^2=0.9879;乌贼肉的热焓值在升温过程中明显增大;冰藏组(4℃冰块包埋)和冷藏组(4℃)对比,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贮藏稳定性更高。本实验研究曼式无针乌贼肌肉的热特性,为乌贼肉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式无针乌贼肌肉 差式扫描量 表观比 热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氢键作用-II.红外热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大俊 李瑶君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25-528,共4页
应用定量的红外热分析 ,研究了三种由聚四氢呋喃 ( Mn=2 0 0 0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或 1 ,4-丁二醇合成的 TPU中氢键化程度及其温度依赖性。并通过Van't Hoff作图 ,求出氢键解离的热焓和熵变化。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红外分析 氢键作用 氢键解离 热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焓式有限元法模拟连续铸轧凝固过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小朝 史荣 孙斌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5-67,共3页
开发了有限元法模拟连续铸轧凝固过程的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得到任意时刻铸轧坯温度场分布、冷凝层厚度与铸轧坯截面位置(或时刻)之间的关系以及表面温度与凝固时间之间的关系,并直观地以图象形式输出,为最佳工艺参数及连续铸轧机... 开发了有限元法模拟连续铸轧凝固过程的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得到任意时刻铸轧坯温度场分布、冷凝层厚度与铸轧坯截面位置(或时刻)之间的关系以及表面温度与凝固时间之间的关系,并直观地以图象形式输出,为最佳工艺参数及连续铸轧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焓 有限元 连续铸轧 凝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法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
19
作者 于秀芳 张洪林 +2 位作者 薛美玲 辛寅昌 陈宗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58-1861,共4页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由正十六烷/正己醇/水/烷基聚氧乙烯醚组成的微乳液中水的状态,对微乳液中水的模式对热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解释.在微乳液具有异常流变性的水油比范围内,测定了体系在负触变性状态恢复期间的热效应.
关键词 热焓 微乳液 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定量测定粉末结晶山梨醇中γ结晶含量
20
作者 罗平 石清东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91-292,共2页
热分析定量测定粉末结晶山梨醇中γ结晶含量罗平(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530029)石清东(广西南宁木薯技术开发中心南宁530000)山梨醇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及医药工业。固体山梨醇通常有Δ、α、β、γ... 热分析定量测定粉末结晶山梨醇中γ结晶含量罗平(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530029)石清东(广西南宁木薯技术开发中心南宁530000)山梨醇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及医药工业。固体山梨醇通常有Δ、α、β、γ等晶型。作为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定量测定 分析 结晶 升温速率 γ晶型 技术开发中心 描曲线 熔融热焓 称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