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杂色沉积建造中铀矿化的特殊岩石矿物特征——以库车坳陷新近系吉迪克组铀矿点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强 肖菁 +6 位作者 刘念 王强强 许强 武勇 严张磊 刘梦魁 丁桐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8-1280,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勘查在中新生代红杂色沉积建造中不断取得找矿突破,但关于红层中的铀成矿作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库车坳陷新近纪红层中发育大量铀矿化露头信息,开展相关研究有助于分析红杂色层中铀富集机... 近年来,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勘查在中新生代红杂色沉积建造中不断取得找矿突破,但关于红层中的铀成矿作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库车坳陷新近纪红层中发育大量铀矿化露头信息,开展相关研究有助于分析红杂色层中铀富集机理。通过系统的沉积学、岩石学及矿物学研究对吉迪克组红杂色层铀矿化点进行解剖,发现了较为特殊的铀矿化类型:矿化层产于干旱背景下湖相沉积环境,呈薄层透镜状产于大套红色泥岩中,矿化岩性为灰绿色泥灰岩并发育大量红化硅质团块,矿化具有层控特征并与硅质团块密切相关,硅质团块具有红化微晶石英、萤石、铀石、方解石以及少量自然砷、黄铜矿和重晶石共生矿物组合,与华南花岗岩型硅质脉铀矿化极为相似,显示出深部热液成因特征;综合判断该矿化层具有沉积和热液双重作用,是特殊的热水沉积型铀矿化。这类铀矿化的发现为深部热液携带铀进入沉积盆地发生铀成矿作用带来直接有力证据,丰富了陆相盆地沉积型铀成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新近纪 吉迪克组 红杂色层 硅质团块 热液铀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多伦县核桃坝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2
2
作者 韩军 薛伟 宋庆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2-790,共19页
核桃坝位于内蒙古多伦县与正蓝旗接壤部位,位于内蒙古海西褶皱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接触部位,新发现的铀矿产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榛子山火山机构南部弧形火山隆起带酸性火山岩中,为与中生代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化。近年来,该区铀矿找矿... 核桃坝位于内蒙古多伦县与正蓝旗接壤部位,位于内蒙古海西褶皱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接触部位,新发现的铀矿产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榛子山火山机构南部弧形火山隆起带酸性火山岩中,为与中生代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化。近年来,该区铀矿找矿勘查和成矿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核桃坝铀矿点扩大为小型铀矿床,初步认为受流纹斑岩次火山岩体、SN-NE向构造控制的隐伏铀矿化。综合调查发现,中生代火山机构隆起与洼陷过渡带中火山构造与控盆、控岩(次火山岩)断裂构造交汇处为铀矿化有利区;高岭土化、钾化、硅化、褐铁矿化构造蚀变带,土壤瞬时氡气异常晕(带),物探测量反演的高阻和磁化率陡变部位等多指标组合构成了铀矿化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多伦县核桃坝 中生代 火山岩 铀矿 铀矿标志 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