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卫宁北山二人山地区热液型多金属矿找矿多维异常方法的新尝试和效果
1
作者 汪栋刚 马学东 +5 位作者 马彦云 马风华 陆茂欣 向连格 何庆志 王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52-6663,共12页
宁夏卫宁北山二人山地区位于阿拉善微陆块南缘,是宁夏境内重要的热液成因多金属矿产成矿区之一。为服务该地区下一步在外围及深部的找矿,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多维异常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已知多金属矿(... 宁夏卫宁北山二人山地区位于阿拉善微陆块南缘,是宁夏境内重要的热液成因多金属矿产成矿区之一。为服务该地区下一步在外围及深部的找矿,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多维异常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已知多金属矿(化)体中,发育着以常量元素Na2O为主要特征的负异常体系、以S为代表的矿化剂元素异常体系、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等,证实了多维异常体系的存在,并进一步在多维异常体系理论的指导下圈定了研究区成矿条件和成矿潜力有利区域。研究成果是卫宁北山地区热液型多金属矿找矿优选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新尝试,对该区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金属矿床 矿致异常 多维异常体系 卫宁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电气石地球化学组成和硼同位素特征——对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3
2
作者 任竑宇 李超 +4 位作者 江小均 杨富成 韩嶂 芦磊 陈耀坤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90,共16页
个旧锡矿集区发育与晚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世界级Sn-Cu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流体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个旧地区电气石广泛发育于碳酸盐岩、花岗岩及矽卡岩中,但对电气石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电气石与成矿之间的... 个旧锡矿集区发育与晚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世界级Sn-Cu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流体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个旧地区电气石广泛发育于碳酸盐岩、花岗岩及矽卡岩中,但对电气石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电气石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对不同类型电气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LA-ICP-MS微量元素和硼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电气石都属于碱性电气石,TurⅠ、TurⅡ、TurⅣ为热液成因,TurⅢ为岩浆成因。岩浆电气石相比于热液电气石具有更低的Mg、Ca等元素,TurⅠ电气石高含量的Sr表明受到了围岩的混染。电气石的微量元素变化表明,从似斑状花岗岩到等粒花岗岩,随着岩浆分异程度逐渐增加,Sn在岩浆中逐渐富集,在似斑状花岗岩和接触带矽卡岩中沉淀卸载。个旧不同类型电气石具有均一的δ11B值(−15.2‰~−12.8‰),与花岗岩的组成范围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来源均来源于花岗质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硼同位素 岩浆-型锡多金属矿床 个旧锡矿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某地区夕卡岩型、热液型铜矿床内贵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敏之 倪集众 戴逢福 《地球化学》 CAS 1974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熔离铜-镍矿床和岩浆铬铁矿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中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性状的研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但与中-酸性岩有关的夕卡岩型和热液型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却很少。
关键词 基性岩 超基性岩 地球化学 金属矿床 夕卡岩型 成矿作用 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热花岗岩特征及其与岩浆—热液金属成矿效应研究
4
作者 冯军 张涛 黄泽 《地质论评》 2025年第5期1613-1628,共16页
高产热花岗岩是指富含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和K,产热率值≥5μW/m^(3)的花岗岩类。作为潜在的地热资源——干热岩,高产热(HHP——high heat production)花岗岩研究备受各国关注,而其金属成矿效应却缺乏相应的重视与综述。高产热花岗岩通... 高产热花岗岩是指富含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和K,产热率值≥5μW/m^(3)的花岗岩类。作为潜在的地热资源——干热岩,高产热(HHP——high heat production)花岗岩研究备受各国关注,而其金属成矿效应却缺乏相应的重视与综述。高产热花岗岩通常为多期堆叠形成的杂岩体,具有富碱、低磷特征,多数呈现高分异演化特征,一般与大型—超大型热液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笔者等明确高产热花岗岩与稀有—稀土金属矿床(尤其W—Sn矿床)和与还原性侵入体有关金矿床关系密切,而且高产热花岗岩具有持久分异与元素富集效应以及延迟加热效应,该效应可能有助于长寿命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与大型金属矿床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花岗岩 高分异花岗岩 热液金属矿床 延迟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物成矿系统中分子化石来源的复杂性
5
作者 谢树成 王红梅 +6 位作者 杨逢清 王志远 张文淮 张志坚 祁士华 周修高 殷鸿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7-454,共8页
在由单个热液金属矿床的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向区域生物—有机质成矿系统深入的今天 ,分子化石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显得突出。热液金属矿床成矿带往往属于有机质的过成熟区 ,分子化石的存在首先要考虑成矿后迁入事件的叠加 ,从中... 在由单个热液金属矿床的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向区域生物—有机质成矿系统深入的今天 ,分子化石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显得突出。热液金属矿床成矿带往往属于有机质的过成熟区 ,分子化石的存在首先要考虑成矿后迁入事件的叠加 ,从中排除某些生物成矿作用假象 ,如川甘陕金三角区。除了最常见的吸附有机质外 ,晶包有机质可以是有机质过成熟的金属成矿区分子化石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新来源 ,可提供流体源或矿源的信息 ,如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区。赋矿岩与蚀变岩之间的某些分子化石差异则蕴含着与成矿有关的诸如还原作用等化学反应信息 ,如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化石 生物标志化合物 区域生物成矿系统 热液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