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机在刺梨果渣干燥中的应用
1
作者 顾苑婷 黄燕 +2 位作者 杨森 张超 何禹璁 《广东蚕业》 2025年第5期34-36,共3页
刺梨果渣是刺梨加工产业的副产物,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能有效延长保质期以供进一步加工利用。而刺梨果渣干燥效果直接影响后续刺梨果渣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文章分析了常见的刺梨果渣干燥技术,介... 刺梨果渣是刺梨加工产业的副产物,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能有效延长保质期以供进一步加工利用。而刺梨果渣干燥效果直接影响后续刺梨果渣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文章分析了常见的刺梨果渣干燥技术,介绍了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机及其应用于刺梨果渣干燥的优势,阐述了该设备在刺梨果渣干燥中的进料摊铺、辐射预热、主干燥、余热回收、冷却出料等工作流程,以期为刺梨产业相关经营主体提供参考,促进刺梨果渣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机 刺梨 果渣 干燥 应用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联合远红外后程干燥茭白及其复水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坤霖 刘瑞玲 +6 位作者 房祥军 王冠楠 牛犇 陈慧芝 陈杭君 吴伟杰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19,共11页
为探究茭白热泵联合远红外后程干燥工艺及其对茭白复水后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茭白在不同热泵温度和热泵联合远红外后程干燥下的干燥特性,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对干燥茭白进行弛豫特性分析,测定复水率,并利用成像技术研究... 为探究茭白热泵联合远红外后程干燥工艺及其对茭白复水后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茭白在不同热泵温度和热泵联合远红外后程干燥下的干燥特性,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对干燥茭白进行弛豫特性分析,测定复水率,并利用成像技术研究干燥后的复水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热泵温度下,茭白干基含水率随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处理温度越高,干燥速率的最高点越大;热泵温度为60℃时,茭白的复水性好于其他处理温度。在60℃热泵干燥30 min后,启用热泵(60℃)联合不同远红外辐射强度(0、400、800 W)进行后程干燥处理,随着干燥时间延长,自由水的流动性逐渐降低;干燥结束时,60℃、60℃+400 W、60℃+800 W处理组T 23对应的弛豫峰消失,自由水完全去除。复水茭白的主要水分状态是不易流动水,集中在茭白外部。60℃+400 W热泵联合远红外后程干燥制成的干燥茭白其复水水分信号明显强于其他处理组,与60℃单一热泵处理相比,其复水能力更强,并且干燥所需时间更短。总体上,热泵联合远红外后程干燥能显著提升茭白干的复水效率,LF-NMR技术可精准解析干燥过程中水分动态迁移规律,为果蔬联合干燥工艺优化提供无损检测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联合红外干燥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金银花的工艺优化及品质控制 被引量:25
3
作者 罗磊 康新艳 +5 位作者 朱文学 任广跃 段续 姬青华 张宽 马永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12,共7页
为了提高金银花干燥综合品质,以热泵干燥温度、转换含水率、辐射板温度为自变量,以绿原酸、木犀草苷、花色苷含量及褐变度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金银花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模型预测值与试... 为了提高金银花干燥综合品质,以热泵干燥温度、转换含水率、辐射板温度为自变量,以绿原酸、木犀草苷、花色苷含量及褐变度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金银花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误差绝对值均低于6%;归一化所得最佳干燥工艺为热泵干燥温度39℃、转换含水率55%、辐射板温度90℃,此时绿原酸含量为4.086 0 mg/g、木犀草苷含量为0.090 57 mg/g、花色苷含量为0.116 1 mg/g、褐变度为0.859 6;与热泵干燥相比,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时间缩短了52.1%,干燥能耗减少了59.8%,复水性提高了7.9%,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了3.3%、0.6%、1.3%,而金银花褐变度也降低了4.1%。说明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金银花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红外 联合干燥 品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刚 顾震 +2 位作者 徐建国 李华栋 张绪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99,共4页
采用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工艺对胡萝卜片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了胡萝卜干燥预处理工艺、热泵干燥温度、远红外线辐射强度及联合干燥时间切换点对干燥速度、干燥能耗和类胡萝卜素损失率的影响。确定了胡萝卜热泵与远红外线联合干燥工艺的... 采用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工艺对胡萝卜片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了胡萝卜干燥预处理工艺、热泵干燥温度、远红外线辐射强度及联合干燥时间切换点对干燥速度、干燥能耗和类胡萝卜素损失率的影响。确定了胡萝卜热泵与远红外线联合干燥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热烫时间120s,热泵干燥温度45℃,远红外热源辐射功率为2kW,热泵干燥与远红外切换点为物料含水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联合干燥 干燥 红外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碳纤维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特性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永康 李莹莹 +5 位作者 李萍 尚朝杰 杨慧 李星仪 韩俊豪 路风银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9,共10页
试验探究了物料温度、装载量和风速对花生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碳纤维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新技术在花生产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燥水分比均随着干燥时间呈指数下降趋势;花生的整个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干燥时间随着... 试验探究了物料温度、装载量和风速对花生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碳纤维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新技术在花生产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燥水分比均随着干燥时间呈指数下降趋势;花生的整个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干燥时间随着物料温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装载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单位能耗随着物料温度和风速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装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干燥因素对花生蛋白质和氨基酸影响较小,而对脂肪、油酸和亚油酸影响显著;干燥后的花生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物料温度超过45℃时,花生发芽势降低,而物料装载量和风速对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物料温度为45℃(碳纤维远红外板温度50℃,热泵温度40℃),风速1.0m/s,装载量1240g/盘时,花生干燥时间最短(8.0h),单位能耗较低(8.57kW·h/kg),花生营养品质和发芽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红外联合干燥 花生 干燥特性 营养品质 发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装置性能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小勇 常志娟 +1 位作者 苏树强 邓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41,共6页
以湿毛巾为研究对象,在自行研制的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装置上进行了干燥系统的性能测试。比较了热泵(HP)干燥和加热功率为500、1 000和2 000 W的远红外(FIR)辅助热泵干燥条件下,干燥室进、出口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干燥对象不同部位... 以湿毛巾为研究对象,在自行研制的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装置上进行了干燥系统的性能测试。比较了热泵(HP)干燥和加热功率为500、1 000和2 000 W的远红外(FIR)辅助热泵干燥条件下,干燥室进、出口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干燥对象不同部位的温度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与单一热泵干燥相比,不同功率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的除湿能力提高8.1%~22.2%。结果表明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可以有效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干燥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对铁棍山药片品质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小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7-1343,共7页
为了研究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对铁棍山药片干燥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单一热泵和500、1 000、2 000W远红外辅助热泵4种条件下对铁棍山药片进行干燥处理,分析并比较了干燥曲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硬度、脆度、体积收缩率、复水率和颜... 为了研究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对铁棍山药片干燥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单一热泵和500、1 000、2 000W远红外辅助热泵4种条件下对铁棍山药片进行干燥处理,分析并比较了干燥曲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硬度、脆度、体积收缩率、复水率和颜色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单一热泵干燥相比,远红外辅助热泵条件下铁棍山药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硬度增加,且随着功率增大而增大。在4种处理中,单一热泵和1 000W远红外组合干燥对应2 000.0±10.0 g铁棍山药片的收缩率相对较小、硬度最小、脆度较高、复水能力最强、总色差变化最小。和单一热泵干燥相比,热泵和1 000W远红外组合干燥处理能耗降低约37.22%。结果表明,合适功率的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是提高铁棍山药片干燥品质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为铁棍山药片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红外 干燥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远红外-热泵干燥对龙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彭健 王蔚婕 +5 位作者 唐道邦 温靖 李璐 杨婉媛 吴继军 余元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18-123,共6页
为探究分段式远红外-热泵干燥对龙眼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单一热泵干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分段式远红外-热泵干燥后龙眼的质构、微观结构、褐变度、色泽和糖、游离氨基酸、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含量变化。... 为探究分段式远红外-热泵干燥对龙眼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单一热泵干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分段式远红外-热泵干燥后龙眼的质构、微观结构、褐变度、色泽和糖、游离氨基酸、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分段式远红外-热泵干燥能显著降低龙眼的硬度,提高其弹性和咀嚼性(P<0.05),同时增加龙眼内部孔隙;龙眼干燥后色泽的变化主要源于L~*值的下降(变暗)和a~*值的升高(变黄),60℃远红外-热泵干燥能有效抑制龙眼褐变;糖、游离氨基酸及5-HMF含量与龙眼色泽相关,100℃远红外干燥会造成龙眼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显著降低及5-HMF含量的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确证了分段式远红外-热泵干燥能有效提高干燥龙眼品质,美拉德反应是引起龙眼干燥过程中色泽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红外- 分段干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食用玫瑰花瓣及产品品质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青舒婷 杨丰 +3 位作者 张海仑 李宇龙 许军 岳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6-253,共8页
为了探究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食用玫瑰花瓣的可行性以及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对食用玫瑰花品质的影响。本文以远红外辅助热泵技术干燥食用玫瑰花瓣,研究不同热泵温度(40、50、60℃)和远红外辅助方式(远红外分别在热泵干燥的全程、前程或后... 为了探究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食用玫瑰花瓣的可行性以及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对食用玫瑰花品质的影响。本文以远红外辅助热泵技术干燥食用玫瑰花瓣,研究不同热泵温度(40、50、60℃)和远红外辅助方式(远红外分别在热泵干燥的全程、前程或后程辅助)下的干燥特性,以及对玫瑰花瓣品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温度60℃条件下干燥45 min时,单位能耗除湿量最大,为2.73 g/(kW·h),确定该时刻为划分干燥前程和后程的时间点。当热泵温度60℃,远红外功率4 kW,采用远红外后程辅助热泵干燥时,干燥时间最短,总能耗最低,干燥120 min后湿基含水率为11.59%。与单一热泵干燥相比,干燥时间缩短33.33%,总能耗降低36.18%,产品原花青素、维生素C和多糖成分均得到较好保持,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且更接近于新鲜玫瑰花的色泽。利用tian model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玫瑰花瓣在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含量变化。研究表明远红外辅助热泵技术干燥食用玫瑰花瓣安全、高效,能耗较低,产品品质高,该技术有望在行业内试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玫瑰花瓣 红外辅助 干燥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干燥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战剑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介绍了热泵干燥(HPD)系统的工作原理,列出了HPD的优点与局限,讨论了木材的HPD工业应用实例,给出了HPD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工业应用潜力方面,探讨了一些新的HPD联合技术,如高频与红外辐射辅助HPD技术。
关键词 干燥技术 干燥机 联合干燥系统 木材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叶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依馨 张乐 +1 位作者 张国治 王赵改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叶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D)、远红外干燥(Far infrared radiation drying,FIRD)与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Heat pump-far infrared r...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叶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D)、远红外干燥(Far infrared radiation drying,FIRD)与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Heat pump-far infrared radiation combined drying,HPD-FIRD)对新鲜香椿叶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其干燥特性以及香椿叶干制品的复水性、色泽、营养成分(VC、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活性成分(多酚、黄酮含量)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对香椿叶干制品品质影响显著。VFD处理组所得香椿叶干制品具有更好的品质,其总色差△E为2.84±0.08,与新鲜香椿叶最为接近;复水比为7.56±0.18,大于HPD-FIRD组(6.37±0.09),复水性最好;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在风味方面,VFD处理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含量最高。但是VFD干燥时间最长,需24 h,干燥效率最低,干燥成本高。HPD-FIRD处理组综合品质仅次于VFD处理组,且干燥时间最短,仅10 h,可有效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综合物料品质和操作成本,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是更合适的干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叶 干燥方式 -红外联合干燥 特性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度综合分析法的稻谷干燥--缓苏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绪霞 刘琳 +5 位作者 付鹏程 张烝彦 张坚 闵炎芳 吕飞 丁玉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117,共8页
干燥方式和缓苏比是影响稻谷间歇干燥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本实验研究了热泵和远红外两种干燥方式结合不同缓苏比(1∶1,1∶2,1∶3,1∶4)对稻谷整精米率、出糙率、脂肪酸值及其蒸煮米饭质构特性(TPA)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热泵干燥相比,... 干燥方式和缓苏比是影响稻谷间歇干燥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本实验研究了热泵和远红外两种干燥方式结合不同缓苏比(1∶1,1∶2,1∶3,1∶4)对稻谷整精米率、出糙率、脂肪酸值及其蒸煮米饭质构特性(TPA)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热泵干燥相比,远红外干燥效率更高,其将稻谷干燥至安全水分所需的时间比热泵干燥缩短了2倍。缓苏比对干燥稻谷的品质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脂肪酸值的影响大于干燥方式的影响。热泵干燥与远红外干燥分别在缓苏比为1∶2和1∶3时,整精米率最高。缓苏比为1:3时,两种方式干燥效果均最优,此时蒸煮米饭的硬度最低,咀嚼性最低,弹性和胶黏度与缓苏前无显著差异(P>0.05),内聚性及回复性相较于未缓苏时显著提高(P<0.05)。以整精米率、出糙率、脂肪酸值和TPA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的隶属度综合分析法得到的最佳稻谷干燥—缓苏工艺为:65℃远红外干燥至含水量13.5%,之后在60℃、缓苏比1∶3的条件下缓苏3 h,此时稻谷各指标的综合评分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红外干燥 加工特性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百香果皮理化、功能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钊含 杨同香 +4 位作者 许韩山 李雪静 陈俊亮 任广跃 段续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6-174,共9页
目的:探讨干燥方式对百香果皮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微波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和远红外辐射干燥处理百香果皮,并分别测定其干燥特性、复水比、色差、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微观结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等... 目的:探讨干燥方式对百香果皮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微波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和远红外辐射干燥处理百香果皮,并分别测定其干燥特性、复水比、色差、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微观结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等指标。结果:热泵干燥百香果皮复水比、功能特性等较差;与远红外辐射干燥相比,微波真空冷冻干燥缩短了53%的干燥时间,且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百香果皮具有较高的复水比(7.45)、总酚含量(13.45 mg GAE/g DW)和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8.53%,FRAP为1.14 mmol/L);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百香果皮获得了较高的持水力[(21.64±0.21)g/g]、持油力[(6.09±0.71)g/g]、溶胀性[(25.00±1.00)g/g],以及更高的总黄酮含量(7.84 mg RT/g DW);经不同方式干燥后果皮的复水比、膳食纤维、功能特性、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等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燥方式对百香果皮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是较佳干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皮 微波真空冷冻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干燥 红外辐射干燥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粮食烘干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延坤 陈鹏枭 +4 位作者 朱文学 蒋萌蒙 朱玉格 靳英哲 王晓弯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烘干设备在粮食加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关于粮食烘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艺优化上,对于粮食烘干设备的研究较少,导致新型工艺技术难以应用,粮食烘干设备的进步受到制约。目前应用于粮食烘干的有热风、热泵、...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烘干设备在粮食加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关于粮食烘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艺优化上,对于粮食烘干设备的研究较少,导致新型工艺技术难以应用,粮食烘干设备的进步受到制约。目前应用于粮食烘干的有热风、热泵、远红外、太阳能、真空、微波以及联合干燥设备,本文从工作原理、干燥效率、干后品质、能源消耗、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以上粮食干燥技术及其设备进行综述,介绍了节能环保、智能调控的新型干燥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大中型粮食烘干设备及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烘干设备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以期为粮食烘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干燥技术 烘干设备 联合干燥 红外 太阳能 真空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