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幕墙辅助双源热泵系统在不同地区的多目标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
作者 常莎莎 冯国会 +3 位作者 黄凯良 张磊 刘馨 王茜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305,共9页
为克服单一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光伏幕墙辅助双源热泵系统。利用TRNSYS建立仿真模型,以系统能耗和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不同地区系统配置规模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利用加权和法确定... 为克服单一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光伏幕墙辅助双源热泵系统。利用TRNSYS建立仿真模型,以系统能耗和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不同地区系统配置规模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利用加权和法确定均衡解。结果表明:哈尔滨、长春、沈阳3个地区优化后的系统运行能耗比优化前分别增加5.9%、5.0%和3.9%,生命周期成本降低13.6%、17.1%和12.9%;与单目标优化相比,多目标优化在兼顾性能的前提下能明显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光伏组件 多目标优化 光伏幕墙 生命周期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热泵系统稳定性与变工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巨福军 杨文欢 +4 位作者 周晓磊 范晓伟 范院飞 尹路梅 朱振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实验研究了变热源进口温度工况和变热水进口温度工况下膨胀阀开度对R32热泵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系统存在不同的过热度振荡区间,且热源进口温度对起始振荡过热度的影响较显著,而热水进口温度对其影响则... 实验研究了变热源进口温度工况和变热水进口温度工况下膨胀阀开度对R32热泵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系统存在不同的过热度振荡区间,且热源进口温度对起始振荡过热度的影响较显著,而热水进口温度对其影响则不明显;变热源进口温度(15~25℃)工况下,制热量随着过热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而其COP则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且系统均在过热度振荡区间内获得最大COP;变热水进口温度(30~40℃)工况下,制热量和COP均随着过热度的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且两者均在过热度振荡区间内取得最大值;热源进口温度的升高和热水进口温度的降低均可使系统获得的最大制热量和最大COP增大,且两者在热源进口温度为25℃时分别为9.287 kW和4.646,而在热水进口温度为30℃时则分别为9.148 kW和5.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稳定性 度振荡 热泵系统 变工况特性 R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太阳能耦合充填体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3
作者 赵玉娇 王梦瑶 +3 位作者 张海龙 刘浪 鲁雪莹 卢大川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太阳能热泵和土壤源的结合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还能很好地解决土壤因冬、夏季负荷不平衡而导致的温度场降低问题。介绍了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分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必要性。针对矿井条件,进一... 太阳能热泵和土壤源的结合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还能很好地解决土壤因冬、夏季负荷不平衡而导致的温度场降低问题。介绍了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分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必要性。针对矿井条件,进一步提出了太阳能耦合充填体热泵系统的学术理念,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并以石家庄为例用TRNSYS软件进行模拟。阐述了其在夏季与过渡季蓄热、在冬季供暖的运行模式,分析了输出结果以及该系统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相较无太阳能蓄热充填体温度场变化率为11.56%的情况,有太阳能蓄热时温度场变化率仅为3.67%。太阳能耦合充填体热泵系统中充填体总吸热量为304377.90 kW·h,充填体总释热量为222461.89 kW·h。相当于节省标煤27.36 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21 t。为后续充填体储热及矿区热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泵系统 耦合系统 TRNSYS 充填体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轿车热泵系统NVH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彤航 王俊光 +1 位作者 田蜀东 陈祥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5,共9页
热泵系统的振动噪声性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NVH舒适性评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热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特点,结合汽车振动噪声控制原理,从振动噪声激励源、结构模态分布、传递路径、评价工况等多个维度开展了热泵系统振动噪声控... 热泵系统的振动噪声性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NVH舒适性评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热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特点,结合汽车振动噪声控制原理,从振动噪声激励源、结构模态分布、传递路径、评价工况等多个维度开展了热泵系统振动噪声控制方法研究。通过分析某国产混合动力轿车在热泵产品开发中的NVH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热泵NVH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压缩机、空调管路、HVAC箱体、声学包以及压缩机控制策略是NVH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的振动噪声性能控制提供了清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轿车 热泵系统 振动噪声控制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级热泵系统的再生水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5
作者 鲍超 张志尧 +2 位作者 刘启明 魏俊辉 褚赛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8期9-17,共9页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已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并要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就采暖行业而言,人们不但需要高质量的供暖,同时还对该行业在环保、节能和安全文明生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生水源热泵技术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比较有代表...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已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并要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就采暖行业而言,人们不但需要高质量的供暖,同时还对该行业在环保、节能和安全文明生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生水源热泵技术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低耗能新型供暖空调技术。以北京地区某供热中心再生水余热资源利用改造项目为例,从单级热泵技术路线出发,综合考虑以再生水余热资源为主,烟气余热、蒸汽余热为辅的3种资源形式,采用电力驱动离心式热泵设备,依托汽水换热器与热水锅炉两种调峰措施,对各种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减排、节能低碳的再生水余热资源综合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热泵系统 中心改造 再生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埋式毛细管网换热器的海水源热泵系统适用性研究
6
作者 田雅文 于慧俐 +3 位作者 赵雪 王禹浩 董文洁 胡松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24-130,共7页
海水源热泵系统面临着生物附着、管道腐蚀、严寒天气换热器结冰等问题,影响其性能系数。将材质为PP-R的毛细管网换热器埋置于海床砂土中的海水源热泵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基于能耗模拟数据,对比了海水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 海水源热泵系统面临着生物附着、管道腐蚀、严寒天气换热器结冰等问题,影响其性能系数。将材质为PP-R的毛细管网换热器埋置于海床砂土中的海水源热泵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基于能耗模拟数据,对比了海水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结果显示,应用埋式毛细管网换热器的海水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均为最优。系统运行20年,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为459.5万元,最小年费用为46.8万元,建筑生命周期内其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比空气源热泵系统低10%,比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系统低21%。本研究使消费者对该热泵系统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推广此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形式 海水源热泵系统 仿真模拟 经济效益 环保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隧道渗流海水源热泵系统供冷实验研究
7
作者 董文杰 于慧俐 +3 位作者 王新杰 王禹浩 武迪 胡松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针对矿山法修建的排水型海底隧道存在大量渗流海水未经利用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将隧道渗流海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冷热源为隧道附近建筑供热、供冷的利用方案。在青岛市建造了海底隧道渗流海水热泵系统示范工程,通过对制冷季... 针对矿山法修建的排水型海底隧道存在大量渗流海水未经利用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将隧道渗流海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冷热源为隧道附近建筑供热、供冷的利用方案。在青岛市建造了海底隧道渗流海水热泵系统示范工程,通过对制冷季运行工况的监测,分析了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运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热泵运行期间,测试房间平均温度24.5℃,室内温度可以到达设计要求。热泵系统日平均耗电量为1466.3 kW·h,其中输配系统能耗占整个系统能耗的31%,制冷季热泵机组平均能效比(EER)为5.3,系统供能效果较好。本研究为渗流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形式 隧道渗水 海水源热泵系统 供冷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建设 被引量:18
8
作者 汪训昌 《制冷与空调》 2009年第3期15-21,共7页
分析我国当前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设与发展的特点,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并对"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观点与评价方法作相应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回顾近10年国内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概括在科学认识与... 分析我国当前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设与发展的特点,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并对"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观点与评价方法作相应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回顾近10年国内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概括在科学认识与科学宣传、科学规划与科学建设、科学运行与严格管理3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地源热泵系统建设推行与实施强制性监测、监管的建议。最后,希望暖通空调与水文地质2个专业、2个行业的专业人员能够在监测、监管的实践基础上统一认识,不断地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与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地埋管水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 浅层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工厂太阳能-海水源热泵系统水体调温性能研究
9
作者 邵妮娜 田兴旺 张殿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7-374,共8页
该文在对比传统水体温度提升技术的基础上,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海水源热泵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太阳能-海水源热泵水体调温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冬季养殖水体温度,其中废热回收子系统中废热回收利用效率最高可达78%... 该文在对比传统水体温度提升技术的基础上,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海水源热泵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太阳能-海水源热泵水体调温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冬季养殖水体温度,其中废热回收子系统中废热回收利用效率最高可达78%,该部分对提升海水温度的贡献率最大,为53%;海水源热泵子系统对养殖海水温升贡献率其次,为43%;太阳能辅助升温子系统对养殖海水温升贡献率最小,为4%。另外,太阳能-海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益显著,与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和空气源热泵等传统养殖用水温度提升技术相比,太阳能-海水源热泵在冬季可分别节省53%、77%、80%、90%、65%的运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利用 温度调节 太阳能 海水源 节能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工程复合埋管式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10
作者 宋信明 王婧 +3 位作者 茅靳丰 任福胜 葛秀丽 王新广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防护工程内信息化设备散热量大,余热会导致工程内部温度升高、设备失效甚至瘫痪。结合垂直埋管运行高效和水平埋管成本低廉的优势,采用复合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处理工程内余热以及口部潮湿问题,计算工程内通信机房和办公大厅的全年逐时负... 防护工程内信息化设备散热量大,余热会导致工程内部温度升高、设备失效甚至瘫痪。结合垂直埋管运行高效和水平埋管成本低廉的优势,采用复合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处理工程内余热以及口部潮湿问题,计算工程内通信机房和办公大厅的全年逐时负荷;利用TRNSYS仿真软件构建复合埋管式与垂直埋管式热泵系统模型,比较复合埋管式热泵系统与传统的垂直埋管式热泵系统的热性能、经济效益及防潮效果。结果表明,在工程口部设定水平地埋管可有效降低口部空气相对湿度,起到防潮防湿的作用;在复合埋管式热泵系统总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更高的前提下,复合埋管式热泵系统的总成本较垂直埋管式热泵系统降低了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工程 复合埋管式热泵系统 动态建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源热泵系统在平潭综合试验区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杨淑波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以某旅检大楼为例,通过对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海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及技术要点,结合投资回收期分析判断经济可行性,为平潭综合试验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设计经验参考。
关键词 海水源热泵系统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制冷/热泵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进军 何雅玲 +1 位作者 陶文铨 孙庆宽 《制冷与空调》 2002年第5期17-22,共6页
本文在系统地阐述了制冷 /热泵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对实际产品KFR -70LW /EDS及KFR -3 5GW /G型制冷 /热泵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损失及效率的计算 ,进而可以看出系统各个环节能源利用的情况。本文还介绍了一些减少损失。
关键词 制冷系统 热泵系统 YONG分析 YONG损失 YONG效率 双置式空调 制冷/热泵系统 能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桐庄矿热泵系统可用热源分析及利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京胜 张党育 +2 位作者 岳丰田 刘存玉 高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通过现场调研及理论计算,分析了梧桐庄矿工业广场可利用的热源及特点,并对可用热源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梧桐庄矿可用热源主要有矿井排水、奥灰水、矿井排风、洗浴排水、空气压缩机冷却水,其中矿井排风可利用热量最大、最稳定... 通过现场调研及理论计算,分析了梧桐庄矿工业广场可利用的热源及特点,并对可用热源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梧桐庄矿可用热源主要有矿井排水、奥灰水、矿井排风、洗浴排水、空气压缩机冷却水,其中矿井排风可利用热量最大、最稳定;其次为奥灰水、矿井排水,但两者供热量均不稳定;洗浴排水和空气压缩机冷却水供热量较稳定,但热量较小。根据该矿热负荷较大的特点,提出了多种热源联合为热泵系统提供低品位热量的方案,以满足了工业广场供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低品位 能利用 矿井排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全热回收装置与热泵系统结合的新风机组 被引量:39
14
作者 刘晓华 李震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提出了一种以溶液为媒介的全热回收装置和热泵系统相结合的新风处理机。安装于某医院的新风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测试条件下 ,新风机夏季性能系数为 6.3~ 7.3,冬季性能系数为 4.7~ 5 .0。新风机中吸湿溶液能去除空气中多种污染物 。
关键词 新风机组 回收 热泵系统 排风 室内 性能系数 风机性能 医院 交叉污染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与集热模式下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红兵 牛浩宇 +3 位作者 张磊 闫晓丽 栾丹明 李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91-1797,共7页
文章搭建了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设计了供热和集热两种运行模式,并选取了日均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温度基本接近的两个工作日,对两种运行模式下,该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供热模式下,热管式PV/T热泵系统日均热... 文章搭建了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设计了供热和集热两种运行模式,并选取了日均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温度基本接近的两个工作日,对两种运行模式下,该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供热模式下,热管式PV/T热泵系统日均热效率为33.9%,日均电效率为12.2%,比单一光伏发电系统的日均电效率提高了25.7%,日均COPth、日均COPpv/t分别为2.52,3.26;集热模式下,热管式PV/T热泵系统日均热效率为25.3%,日均电效率为12.9%,比单一光伏发电系统的日均电效率提高了14.2%,日均COPth、日均COPpv/t分别为1.82,2.33。因此,供热模式下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绝大部分性能优于集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热泵系统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换热器和四通阀的两种车用热泵系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颖 施骏业 +2 位作者 陈江平 王鑫楠 康志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电动汽车没有足够的余热可供冬季取暖,因此将热泵引进电动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两种汽车热泵系统:三换热器与四通阀的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大部分工况下,两个系统的能力相近,只相差10-50W,但四通阀系统的CO... 电动汽车没有足够的余热可供冬季取暖,因此将热泵引进电动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两种汽车热泵系统:三换热器与四通阀的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大部分工况下,两个系统的能力相近,只相差10-50W,但四通阀系统的COP要比三换热器系统高7%~15%,压缩机功率则比三换热器系统低50-15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空调热泵系统 制冷量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用热泵系统热力学和热经济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昭 张世钢 +1 位作者 郁文红 马一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589,共4页
为了使空调用压缩式热泵各组成部件有效地、可靠地和经济地组合起来 ,应综合考虑其制热与制冷两种功能 ,分别采用热力学效率优化和热经济优化方法对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优化研究 ,指出以最大热力学效率作为目标函数的热泵系统最优化问题... 为了使空调用压缩式热泵各组成部件有效地、可靠地和经济地组合起来 ,应综合考虑其制热与制冷两种功能 ,分别采用热力学效率优化和热经济优化方法对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优化研究 ,指出以最大热力学效率作为目标函数的热泵系统最优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函数最优化问题 ,必须结合使用情况使制冷与制热相互协调 ,才能取得整体最优方案。热经济优化综合考虑制热制冷能耗与初投资的影响 ,可为空调用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热泵系统 力学 经济 供冷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声空化防除垢与强化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钱剑峰 任启峰 +2 位作者 徐莹 张吉礼 孙德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28-2736,共9页
基于污水源热泵系统,建立超声波声空化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动态实验台,对污水流速为0.45、0.65、0.84、0.9l、1.29和1.74m/s,换热管内径为15mm/20mm,超声波功率为250W/500W,声空化作用时间为0~60min,污垢含水率为35%~95... 基于污水源热泵系统,建立超声波声空化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动态实验台,对污水流速为0.45、0.65、0.84、0.9l、1.29和1.74m/s,换热管内径为15mm/20mm,超声波功率为250W/500W,声空化作用时间为0~60min,污垢含水率为35%~95%以及不同的污水黏度和温度等特性参数下开展实验研究,分析计算污水侧换热管的污垢增长特性和防除垢规律以及强化换热效果的实验数据,对比研究特性参数对污水侧换热管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存较大的换热管径或污水流速下,污水侧换热管积垢速率和结垢率均偏低,除垢率和传热系数均偏高;在较大的超声波功率下,除垢率效果更好,传热系数效率显著提高;在较高的污垢含水率下,传热系数降低及其效率提高明显;随声空化作用时间的增加,除垢率和传热系数均显著提高,但在约50min时趋于稳定,当流速为1.29m/s时,传热系数效率提高百分比达到53.4%;另外,污水黏度和污水温度对污水侧换热管运行特性也有一定影响。总之,声空化应用在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防除垢与强化换热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热泵系统 声空化 防垢 除垢 强化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发器热泵系统与单级压缩系统性能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桂兰 袁泉 梁平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7-451,共5页
文章建立了带闪发器前节流的涡旋压缩机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哈尔滨的气象参数为例,利用迭代算法,对带闪发器的热泵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比较了补气系统和单级压缩系统的性能,得出闪发器系统模式和普通单级压缩系统模式的最佳切换... 文章建立了带闪发器前节流的涡旋压缩机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哈尔滨的气象参数为例,利用迭代算法,对带闪发器的热泵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比较了补气系统和单级压缩系统的性能,得出闪发器系统模式和普通单级压缩系统模式的最佳切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闪发器 单级压缩 涡旋压缩机 低温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廖荣 丁跃元 +1 位作者 刘立才 罗遵兰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2期92-96,共5页
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热传递数值模拟技术和热泵系统场地地下水环境的实测数据,推导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抽灌井群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范围,定量计算热泵运行起始期、建筑物年内冷热负荷失衡等情况的地温场变化,分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 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热传递数值模拟技术和热泵系统场地地下水环境的实测数据,推导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抽灌井群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范围,定量计算热泵运行起始期、建筑物年内冷热负荷失衡等情况的地温场变化,分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水质、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内冷热负荷平衡有利于热泵系统的长期运行;当冷负荷大于热负荷时,热泵起始期应在冬季,反之,起始期应选在夏季;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不大,温度变化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热泵系统 地温场 地下水水质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