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热注输汽管道保温改造前后效果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立君 刘晓燕 +1 位作者 康凯 邓洪贤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6-107,共2页
对辽河油田原热注输汽管道的保温效果进行了评定 ,提出了保温改造的必要性。对管道保温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并按优化设计结果对保温结构进行了改造 。
关键词 稠油热注 输气管道 保温 测试 评价 技术改造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热注锅炉分井注汽参数无线传输系统的研制
2
作者 徐明龙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1-23,共3页
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在热注参数无线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系统的构成、原理以及数字信号无线传输的命令结构.
关键词 单片机 热注参数 无线传输 油田 力强化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注行业如何以科学手段实现安全、健康、污染减排
3
作者 张宏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第21期123-124,共2页
基于热采锅炉基于风险系数高、健康影响指数大、污染源多的实际,文章对欢喜岭采油厂热注作业二区如何实现安全、健康、污染减排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案,真正实现了"高效、环保、安全、健康"运行。
关键词 采锅炉 热注行业 污染减排 环境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热注锅炉燃料结构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萍 《石油规划设计》 2007年第4期30-32,共3页
介绍了辽河油田热注锅炉燃料结构调整技术途径,在煤焦油替代原油、渣油替代原油、石油焦浆替代原油以及水煤浆、煤气替代原油等技术改造中,现场试验取得突破,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其安全、环保、效率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 介绍了辽河油田热注锅炉燃料结构调整技术途径,在煤焦油替代原油、渣油替代原油、石油焦浆替代原油以及水煤浆、煤气替代原油等技术改造中,现场试验取得突破,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其安全、环保、效率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热注锅炉燃料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热注锅炉 燃料结构调整 试验 燃烧特性 设备改造 投资 运行成本 经济评价 技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管理在油田热注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吉宁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242-242,共1页
随着我国油田热注系统和管理方式的发展,对标管理逐渐被认识和重视,并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方式,也成为油田热注系统管理的首选模式。
关键词 对标管理 油田 热注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措施
6
作者 卢山 杨传禄 文武 《石油石化节能》 2015年第4期25-27,共3页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蒸汽吞吐作为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开采方式被广泛采用。蒸汽吞吐就是向油井内注入一定量的蒸汽,蒸汽将热能传输给油层以降低油品的黏度,提高地层的压力。作为传输蒸汽的重要途径——热注地面管网在整个蒸汽吞吐开采...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蒸汽吞吐作为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开采方式被广泛采用。蒸汽吞吐就是向油井内注入一定量的蒸汽,蒸汽将热能传输给油层以降低油品的黏度,提高地层的压力。作为传输蒸汽的重要途径——热注地面管网在整个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减少地面管网热损失能够提升蒸汽吞吐的效果,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目的。锦州油田通过对热注地面管网进行维护改造,在热注地面管网上加装护板和行走平台,给管线附件安装保温壳等办法,有效地降低了热注地面管网的热损失率,达到了节能、挖潜、增效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注地面管网 损失 保温材料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俊易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9年第3期98-104,9,共7页
热注锅炉在重油开发公司六-九区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热注锅炉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程序丢失、异常停炉等故障也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燃烧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 热注锅炉在重油开发公司六-九区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热注锅炉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程序丢失、异常停炉等故障也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燃烧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对热注锅炉自动化PLC控制程序进行优化,实现程序的本地冗备恢复功能,优化程序增加炉膛压力报警、前吹扫有火报警、开关量断电保持等功能.提高热注锅炉程序运行稳定性,对提升员工维护管理水平和热注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注锅炉 PLC 控制程序 冗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应用稠油热注优化调控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仇文巍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233-233,共1页
本文探索、研究建立和实践稠油热注优化系统的实施方案,很好的把开采中遇到的问题妥善的解决,保障油田的开采效率进一步提升,研究热采稠油的合理、经济方法。
关键词 稠油 热注优化 调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预报警系统在热注锅炉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冷丽娜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147 138-,共2页
本文以金马油田开发公司热注作业区为例,针对设备运行中存在报警停炉、影响注汽质量的问题,实践与创新的管理方法,成功地实施了预报警系统,解决了困扰了生产管理多年的问题,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运行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金马油田 热注 锅炉 预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措施探讨
10
作者 李伟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234-234,共1页
在开采稠油的过程中,由于蒸汽吞吐具有见效快、周期短等优点而被普遍的使用。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地面管网热损失的原因,最后探讨了解决地面管网热损失的措施,提升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石油 热注 地面管网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措施
11
作者 解峰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237-237,共1页
结合实际,指出引起地面管网热损失的原因包含保温层破损、保温层结构发生形变、保温层结构发生形变等原因引起的,同时根据问题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控热措施,希望分析能给相关研究认识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热注地面 管网损失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热注饱和蒸汽在T型分配器内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柳富明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11期26-29,共4页
针对饱和蒸汽在管路分配后干度降低且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使用CFD流体软件对饱和蒸汽经T型分配器后的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饱和蒸汽经过T型分配器后干度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但当蒸汽干度从50%提高至70%时,分配后两支管的... 针对饱和蒸汽在管路分配后干度降低且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使用CFD流体软件对饱和蒸汽经T型分配器后的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饱和蒸汽经过T型分配器后干度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但当蒸汽干度从50%提高至70%时,分配后两支管的蒸汽干度降幅降低。经分析得出分配后蒸汽压力、速度和流量的变化是导致干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提高蒸汽干度能使蒸汽在分配后干度达到较理想效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节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热注 饱和蒸汽 干度 分配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注热与传导注热对煤层瓦斯运移的激励效应对比分析
13
作者 王志军 陈庚 +1 位作者 龚静 梅向乾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200-205,共6页
为探究微波注热和传导注热对煤层瓦斯运移的影响,建立了热-流-固耦合模型,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软件分别模拟传统传导注热和2450 MHz微波注热对煤层瓦斯运移的激励效应,以相同注热功率为基础,对比分析了2种注热方式下煤层温度、... 为探究微波注热和传导注热对煤层瓦斯运移的影响,建立了热-流-固耦合模型,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软件分别模拟传统传导注热和2450 MHz微波注热对煤层瓦斯运移的激励效应,以相同注热功率为基础,对比分析了2种注热方式下煤层温度、渗透率比例、瓦斯含量、瓦斯抽采率、热损失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不同注热方式对瓦斯运移的激励效应相似,随着抽采时间的延长,煤层温度逐渐升高,渗透率比例先减小后增大,煤层总瓦斯含量逐渐减小,瓦斯抽采率先增大后减小;相对于传导注热,微波注热效果更佳,煤层渗透率整体较大,吸附瓦斯含量较低,残余瓦斯含量整体较高,瓦斯抽采量较高,瓦斯抽采率较大、热损失较小。微波注热比传导注热对煤层具有更好的激励效应,能更好地加速煤层瓦斯吸附解吸,更有利于煤层瓦斯的抽采,且传热效率高,热损失小,更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传导 瓦斯运移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隙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注热开采数值仿真
14
作者 薛娈鸾 彭瑞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6期41-51,共11页
[目的]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开采价值的清洁能源,但水合物开采后期热量供给不足导致产气速率较低。储层改造能够显著增加水合物储层渗透率,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基于此,对压裂改造后含裂隙水合物储层注热开采方式下产气速率的影响机理... [目的]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开采价值的清洁能源,但水合物开采后期热量供给不足导致产气速率较低。储层改造能够显著增加水合物储层渗透率,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基于此,对压裂改造后含裂隙水合物储层注热开采方式下产气速率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方法]文章以压裂改造后的水合物储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裂隙水合物储层注热开采的温度-渗流-化学数值模型,仿真分析不同注热温度、裂隙开度、注热速度对水合物储层产气速率的影响,并进行注热参数正交设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裂隙注热开采水合物的过程中,注热温度、注热速度、裂隙开度对产气速率的影响规律均分为3个阶段,并且注热温度越高、注热速度越大、裂隙开度越大,水合物储层产气速率越大。对注热参数正交分析发现,注热温度对峰值产气速率有显著影响,注热速度次之,裂隙开度影响程度最小。[结论]文章明确了单裂隙水合物储层注热开采产气速率影响机理,定性评价水合物开采效率,为水合物现场开采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 裂隙 参数敏感性分析 产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钻孔注热时序下煤层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
15
作者 杨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5,共9页
分析评价煤矿井下采用不同的注热时序进行钻孔注热时,煤层温度场的动态演变规律对于优化注热抽采瓦斯工艺及方案、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注热抽采瓦斯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渗流力学、传热学等理论,建立流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分析评价煤矿井下采用不同的注热时序进行钻孔注热时,煤层温度场的动态演变规律对于优化注热抽采瓦斯工艺及方案、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注热抽采瓦斯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渗流力学、传热学等理论,建立流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针对单一钻孔间歇注热及相邻钻孔交替注热的两种注热工艺条件下煤层温度场变化规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钻孔间歇注热过程中,煤层温度场呈现单峰形态。当注热总时长相同时,在钻孔周边一定范围内,间歇注热周期越长,钻孔附近煤体温度的均值越低,温度场非均匀性越弱。相邻钻孔交替注热时,煤层温度场呈现出双峰形态。当注热总时长相同时,在钻孔周边一定范围内,交替注热周期越长,钻孔附近煤体温度的均值越低,温度场非均匀性越弱;在钻孔附近一定范围内,当交替注热周期相同时,钻孔间距越大,煤体温度越高,温度场非均匀性越强。对于不同的注热方式及钻孔布置的煤层加热效率为:单一钻孔间歇注热<钻孔间距2 m相邻钻孔交替注热<钻孔间距4 m相邻钻孔交替注热。研究结果对于注热开采瓦斯技术优化与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瓦斯抽采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低渗煤层压裂增透注热促抽技术研究
16
作者 王振 《煤》 2024年第12期63-66,69,共5页
针对高瓦斯、低渗透、难解吸煤层瓦斯抽采困难等技术问题,研发了低渗煤层压裂增透注热促抽技术,并分析了其有效性,考查了该技术的抽采效果,大幅度提高了高瓦斯、低渗透、难解吸煤层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煤样在注热后瓦斯解... 针对高瓦斯、低渗透、难解吸煤层瓦斯抽采困难等技术问题,研发了低渗煤层压裂增透注热促抽技术,并分析了其有效性,考查了该技术的抽采效果,大幅度提高了高瓦斯、低渗透、难解吸煤层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煤样在注热后瓦斯解吸速率加快,注热后瓦斯产量随着煤样裂隙条数而增加,即将水力压裂与煤层注热促解相结合,可以改善煤体透气性、加快瓦斯解吸速率、提高钻孔瓦斯体积分数。漳村煤矿2606工作面具有高瓦斯、低渗透、瓦斯强附着等特性,采取压裂增透注热促抽技术后,压裂注热孔相较于测试孔、压裂测试孔平均瓦斯体积分数分别提升2.33倍和1.24倍,平均瓦斯抽采纯量分别提升4.71倍和1.38倍,说明该技术可以实现低渗透难解吸瓦斯灾害防治,节约瓦斯灾害治理成本,提高瓦斯治理效能,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 低渗透 解吸 水力压裂 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热快速抽采瓦斯技术的研究
17
作者 石瑞鹏 《山西焦煤科技》 2024年第12期39-41,共3页
为解决杜儿坪矿北五下组煤左翼回风巷煤层渗透率低,瓦斯抽采难度大的难题,引进注热快速抽采瓦斯技术,在68506回风巷、68506瓦斯治理巷的0~600 m区域进行了预抽试验,结果表明:瓦斯抽采浓度平均为42%,抽采纯量平均为6.41 m^(3)/min.与实... 为解决杜儿坪矿北五下组煤左翼回风巷煤层渗透率低,瓦斯抽采难度大的难题,引进注热快速抽采瓦斯技术,在68506回风巷、68506瓦斯治理巷的0~600 m区域进行了预抽试验,结果表明:瓦斯抽采浓度平均为42%,抽采纯量平均为6.41 m^(3)/min.与实施其他增透技术相比,快速注热抽采纯量提高了2.13 m^(3)/min.注热快速抽采瓦斯技术有效降低煤吸附甲烷的能力,促进瓦斯的解吸扩散,提高瓦斯抽采纯量,同时提高了煤层的含水率,保证矿井的抽采达标及正常生产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快速抽采 煤层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循环注热煤层巷道围岩水渗流场变化规律
18
作者 李茂林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12-18,23,共8页
基于渗流力学、传热学等理论,建立了流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针对不同注热钻孔封孔深度条件下,采用单一钻孔间歇注热及相邻钻孔交替注热的2种方式进行注热时,煤层巷道围岩水渗流场变化规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单一钻孔循环注... 基于渗流力学、传热学等理论,建立了流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针对不同注热钻孔封孔深度条件下,采用单一钻孔间歇注热及相邻钻孔交替注热的2种方式进行注热时,煤层巷道围岩水渗流场变化规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单一钻孔循环注热时,随着注热循环次数增加,煤层流体压力由钻孔向两侧逐渐传递。在抽采过程中,煤层流体压力峰值转移到钻孔两侧,在靠近巷帮的区域,高流体压力区域随着封孔深度的减小而增加。采用相邻钻孔交替注热时,巷道围岩压力峰值在两个钻孔处交替出现。随着注热次数的增加,升压范围不断扩大;注热钻孔的间距越大,煤层中流体高压力区域范围越大。随着封孔深度的减小,煤层中应力集中区内的高流体压力区域增大。巷道围岩热水泄漏风险随着注热循环周期的增长、封孔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封孔深度与注热循环周期条件下,热水泄漏风险大小依次为:单一钻孔循环注热<相邻钻孔交替注热(间距2 m)<相邻钻孔交替注热(间距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强化煤层气抽采 巷道围岩 水渗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150℃温度热影响下无烟煤微观孔隙演进渐变规律研究
19
作者 邱常青 李晓伟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为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煤中微观孔隙演进渐变规律的影响,以无烟煤样品为例,通过低温氮气吸附法表征了60~150℃热处理温度下煤的孔隙演变情况。结果表明,4种温度下热处理后样品的吸附等温线趋势与Ⅱ类吸附等温线相似,滞后环的形状与H3型... 为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煤中微观孔隙演进渐变规律的影响,以无烟煤样品为例,通过低温氮气吸附法表征了60~150℃热处理温度下煤的孔隙演变情况。结果表明,4种温度下热处理后样品的吸附等温线趋势与Ⅱ类吸附等温线相似,滞后环的形状与H3型滞后环相似,且样品中的孔隙多以狭缝孔为主。随着温度的增加,等温滞后环的面积逐渐减小,内部孔隙网络连通性得以改善,利于煤中甲烷的排采。温度对比表面积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无烟煤样品孔容的影响较小。此外热处理对煤中位于0.5~10 nm的孔隙分布特征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注热增产煤层气工艺参数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无烟煤 微观孔隙 低温氮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数学模型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杜庆军 陈月明 +2 位作者 李淑霞 孙君君 姜兰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0-473,487,共5页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机理,在合理假设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物质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分解动力学方程及辅助方程的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差分方程组,采用隐式求解压力、显式求解...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机理,在合理假设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物质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分解动力学方程及辅助方程的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差分方程组,采用隐式求解压力、显式求解饱和度(IMPES)的方法,考虑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压力、温度平衡条件,对模型进行求解,据此编制了数值模拟器。数值模拟器很好地拟合了注热开采实验的产气速率和温度分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数值模拟及注热开采实验分析表明,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可分为自由气释放、水合物分解及边界效应3个阶段,水合物分解存在分解前缘,注入端一侧水合物大部分已经分解,出口端一侧水合物分解较少,饱和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