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容小川
李桂恩
林楚克
-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77-379,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药物、物理因子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热敏化穴艾灸疗法。均连续治疗4周。通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热敏疗法
穴位
艾灸
-
Keywords
Bell's palsy
heat-sensitive therapy
acupoint
moxa stick moxibustion
-
分类号
R74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针灸对妇产科疾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吴慧婷
欧阳厚淦
卢文静
彭珊
曾荣华
-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664-66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81360601)
-
文摘
妇产科学作为临床主要学科之一,是女性独有的也是最常见的病症。伴随二胎时代的到来,产妇日益剧增,妇科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代医学仍存在一些陈旧的治疗方法,呈现疗效欠佳、费用高昂、副作用大等弊端。2006年针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携带便捷,材质环保,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明显优势,在医院、诊所及百姓中间日益普及,并且在妇产科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文章主要从临床和实验两个方面来阐述针灸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归纳常用的特效经验要穴。
-
关键词
针灸
热敏灸疗法
腧穴
妇产科
治疗进展
-
Key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therapy
acupoint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ogress of treatment
-
分类号
R271.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黎志远
杨贤海
李天春
陈孔莉
-
机构
荆门市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0-1152,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内服中药、保留灌肠、外敷及热敏灸等四法综合治疗;对照组予10%葡萄糖250mL加入头孢呋辛钠2g、替硝唑20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炎症状积分指数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56.76%和37.88%,总有效率分别为95.95%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症状积分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本质可能是气虚血瘀,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法(综合治疗四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机理可能与调节免疫机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吸收,从而减少复发有关。
-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疗法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外敷
热敏灸疗法
-
分类号
R711.3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