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杆菌热敏毒素LT克隆基因的PCR定点诱变和重组表达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兴元 郑文云 +2 位作者 赵玉军 姜力 朱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7-431,共5页
为使大肠杆菌热敏毒素LT的毒素活性丧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 ,实验依据LT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并合成 5条引物 ,采用突出末端PCR法和重组PCR法 ,将克隆于质粒pEWD2 99上的LT基因 ,分别引入BamHI、Ndel和xhol等位点 ,扩增出带有上... 为使大肠杆菌热敏毒素LT的毒素活性丧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 ,实验依据LT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并合成 5条引物 ,采用突出末端PCR法和重组PCR法 ,将克隆于质粒pEWD2 99上的LT基因 ,分别引入BamHI、Ndel和xhol等位点 ,扩增出带有上述RE位点且含有m7和m112 突变点的约 110 0bp和约 80 0bp的DNA片段和不含突变点的约 30 0bp的DNA片段 ,使控制LT毒力活性中心的第 7位和第 112位氨基酸的碱基分别发生诱变 ,各DNA片段经分离、纯化、RE酶切和DNA连接酶连接后 ,插入经BamHI和Xhol双酶切的线性化的高效表达载体pGEX_4T_1的多克隆位点区 ,使LTm基因置于pTac强启动子下且与Thrombin蛋白基因融合表达 ,将连接产物转化入JM10 5菌株 ,挑出可疑阳性菌落 ,提取质粒 ,经酶切鉴定、PCR鉴定和DNA序列分析 ,证明读框正确 ,序列正确 ,获得了pGEX_4T_1(LTm7和pGEX_4T_1(LTm112 两个重组表达质粒。为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大量生产人和动物大肠杆菌流行性腹泻的疫苗抗原和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粘膜免疫佐剂 ,完成了基因水平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热敏毒素 LT克隆基因 PCR定点诱变 重组表达 粘膜免疫传剂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毒素研究概况
2
作者 马兴元 赵玉军 +2 位作者 郑文云 姜力 朱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在分析大肠杆菌热敏毒素 (LT)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子学水平研究的基础上 ,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阐述了猪源 L T与人源L T的亲缘关系 ,评述了 LT在研制人畜大肠杆菌腹泻疫苗中的应用价值 ,也通过对与 LT具有相似蛋白和基因结构的霍乱毒素... 本文在分析大肠杆菌热敏毒素 (LT)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子学水平研究的基础上 ,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阐述了猪源 L T与人源L T的亲缘关系 ,评述了 LT在研制人畜大肠杆菌腹泻疫苗中的应用价值 ,也通过对与 LT具有相似蛋白和基因结构的霍乱毒素 CT的分析 ,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进化起源 ,认为通过定点诱变的 L T能够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热敏毒素 人畜腹泻疫苗 定点诱变 粘膜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立夫 张向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应用兔回肠结扎试验研究了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LT)致肠分泌的拮抗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致病作用的影响至少涉及到抑菌和对热敏肠毒素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且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高... 应用兔回肠结扎试验研究了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LT)致肠分泌的拮抗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致病作用的影响至少涉及到抑菌和对热敏肠毒素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且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连翘 大肠杆菌 热敏毒素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扩增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基因 被引量:3
4
作者 冉雪琴 王嘉福 +2 位作者 吴拥军 叶在荣 王宇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以一对合成的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不同血清型的ETEC以及104份牛、猪及鸡源大肠杆菌分离物中LT基因片段进行扩增。3株已知血清型ETEC、13份牛源、6份鸡源、10份猪源的大肠杆... 以一对合成的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不同血清型的ETEC以及104份牛、猪及鸡源大肠杆菌分离物中LT基因片段进行扩增。3株已知血清型ETEC、13份牛源、6份鸡源、10份猪源的大肠杆菌扩增后可见一条314bp的片段,而非ETEC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扩增后未出现这一片段。扩增产物用SmaI酶解为190bp和124bp两个片段。印迹杂交表明,314bp扩增片段及SmaI酶解的124bp和190bp片段均能与特异的LTB基因探针杂交,Dot-印迹杂交与PCR对样品的扩增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毒素 大肠杆菌 热敏毒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的检测及纯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孔春梅 郑丽兰 +3 位作者 穆祥 许剑琴 刘小宝 索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4期2019-2023,共5页
采用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兔回肠结扎试验,探讨了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制备的方法和检测方法。试验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出热敏感肠毒素,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比肠结扎试验灵敏度高,而且简便易行;试验将细菌接种到产毒素... 采用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兔回肠结扎试验,探讨了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制备的方法和检测方法。试验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出热敏感肠毒素,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比肠结扎试验灵敏度高,而且简便易行;试验将细菌接种到产毒素培养基上培养,进行增菌,然后离心取上清液,沉淀溶于PBS液中用多黏菌素B浸出,均用80%饱和度的(NH4)2SO4盐析,之后用SephadexG-100凝胶层析分离纯化,最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热敏肠毒素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热敏毒素 检测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白头翁素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索占伟 胡格 +5 位作者 刘钟杰 于志强 段慧琴 崔德凤 韩博 穆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热敏毒素 大肠杆菌病 白头翁 肠黏膜 保护作用 血管活性物质 动物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肠毒素促进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的黏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郁磊 吴娟 朱国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29-35,共7页
本试验利用PCR技术,以K88ac标准株C8390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热敏肠毒素(heat-labile toxins,LT)基因,大小约1.1 kb。将其克隆入表达质粒载体pACYC184,构建和筛选出含正确插入LT基因的pACYC-LT重组质粒。采用同样方法,构建和筛选出两... 本试验利用PCR技术,以K88ac标准株C8390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热敏肠毒素(heat-labile toxins,LT)基因,大小约1.1 kb。将其克隆入表达质粒载体pACYC184,构建和筛选出含正确插入LT基因的pACYC-LT重组质粒。采用同样方法,构建和筛选出两种含点突变LT基因的重组质粒(pACYC-LT72和pACYC-LT192)。进一步将上述重组质粒DNA转化入不表达任何毒素的大肠杆菌SE5000株。GM1-ELISA结果表明,上述重组菌均能在体外正常表达LT毒素蛋白。以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为模型,比较了表达和不表达LT的细菌对细胞黏附性能。数据表明,LT的表达使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效应明显增加(12.3±3.4倍)。两种LT毒素蛋白的单氨基酸突变体的表达证明了LT毒素的ADP核糖基化作用对其增强致病菌对肠细胞的黏附作用是必要的。蛋白激酶A的抑制剂Rp-cAMP、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剂DDA和LT毒素的受体GM1都可阻断LT毒素对细菌黏附性能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毒素 黏附 IPEC-J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思静 刘惠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68-72,共5页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E.coil,ETEC)是引起幼畜、婴幼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ETEC产生两类肠毒素,一种是对热敏感的热敏性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另一种是对热不敏感的耐热性肠毒素(heat-stable ente...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E.coil,ETEC)是引起幼畜、婴幼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ETEC产生两类肠毒素,一种是对热敏感的热敏性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另一种是对热不敏感的耐热性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LT不仅是ETEC主要的毒力因子,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黏膜佐剂,它由A、B亚基组成,由于LT A具有毒性作用,限制了LT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应用;而LT B无毒且具有黏膜佐剂活性,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佐剂之一。近年来对LT B的结构、介导的免疫调节分子机制、突变体及其佐剂作用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充分利用LT B的黏膜免疫佐剂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基 免疫机制 免疫原性 佐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研究进展
9
作者 庄娟 曹祥荣 +3 位作者 潘洁 饶忠 陈波 尤永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大肠杆菌肠毒素是引起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可以分为热敏性肠毒素和耐热性肠毒素两类。本文就热敏性肠毒素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免疫原性、免疫佐剂作用以及国内外对其免疫原性与佐剂效应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热敏性肠毒素 分子结构 生物学功能 免疫原性 免疫佐剂 大肠杆菌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致肠水、钠分泌的拮抗作用
10
作者 王鲁 吴立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4-615,共2页
The antagonis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ntestinal secretions of liquid and dielectrics mediated by Escherichia coli(E.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 were studied in the ligated rabbit ileum.The results ... The antagonis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ntestinal secretions of liquid and dielectrics mediated by Escherichia coli(E.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 were studied in the ligated rabbit ile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at Houhai and Baihui acupoints markedly declined the retention of liquid and the net secretion of sodium ion induced by LT in loops (P<001 and P<00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热敏毒素 仔猪 下痢 LT 分泌 电针刺激 拮抗作用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乾 万春云 姬茜茜 《养殖与饲料》 2007年第6期36-39,共4页
大肠杆菌肠毒素是引起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可以分为热敏性肠毒素和耐热性肠毒素两类[1]。本文就热敏性肠毒素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免疫原性、免疫佐剂作用以及国内外对其免疫原性与佐剂效应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热敏性肠毒素 分子结构 生物学功能 免疫原性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对仔猪病理及生理学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鲁冠杰 马维超 +2 位作者 张倩 穆祥 胡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8,34,I0001,I0002,共8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仔猪产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模型和热敏肠毒素模型,观察各组的病变情况,并检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病理指标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产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灌胃以及热敏肠毒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种仔猪腹泻模型;观察各组的病变... 本试验旨在构建仔猪产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模型和热敏肠毒素模型,观察各组的病变情况,并检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病理指标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产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灌胃以及热敏肠毒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种仔猪腹泻模型;观察各组的病变情况,检测仔猪模型生理生化、病理指标。结果显示:2个试验组在试验期间与空白组相比较平均日增重均呈现负增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剖检可见肺实变严重,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肠腔积液;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各试验组小肠肠壁变薄,肠绒毛脱落变短,杯状细胞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空肠组织中有热敏肠毒素存在。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毒素组与细菌组具有相似的症状表现与指标类型;热敏肠毒素可能为产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病的直接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热敏毒素 仔猪疾病模型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LTB乳酸杆菌提高艰难梭菌类毒素疫苗黏膜免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露 张雅青 +1 位作者 顾巧玲 傅思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大肠埃希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单位(heat 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LTB)乳酸杆菌表达载体,研究其对艰难梭菌类毒素疫苗的黏膜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克隆LTB基因,制备pSIP411-LTB重组质粒,电转化到乳酸杆菌中,制备乳酸杆菌表... 目的通过构建大肠埃希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单位(heat 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LTB)乳酸杆菌表达载体,研究其对艰难梭菌类毒素疫苗的黏膜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克隆LTB基因,制备pSIP411-LTB重组质粒,电转化到乳酸杆菌中,制备乳酸杆菌表达LTB载体;通过透析和层析等技术纯化艰难梭菌A毒素和B毒素,经甲醛处理获得的艰难梭菌A毒素和B毒素的类毒素作为疫苗候选抗原;在第0 d、第14 d和第28 d皮下接种小鼠艰难梭菌类毒素和口服乳酸杆菌表达LTB载体;在初次接种后第0 d、10 d、24 d和38 d检测抗A毒素和B毒素的血清IgG和粪便IgA;第34 d,小鼠经口感染艰难梭菌,观察疫苗保护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LTB乳酸杆菌佐剂表达载体和制备了艰难梭菌A毒素和B毒素的内毒素;各疫苗组和疫苗+LTB佐剂组小鼠在感染艰难梭菌后,均无腹泻、体重减轻和死亡现象,而对照组老鼠腹泻发病率为100%,死亡率42.86%,5 d体重下降0.83 g;在初次接种后的10 d、24 d和38 d,与空白组比较,各疫苗组抗A毒素或B毒素的血清IgG及粪便IgA显著升高(F=284.93,1037.05,696.82,74,184.07,166.95,P<0.01);与疫苗组比较,接种疫苗+LTB佐剂组的血清IgG及粪便IgA显著升高(F=21.88,27.22,8.31,56.49,63.76,101.78,P<0.05)。结论艰难梭菌A毒素和B毒素的类毒素作为疫苗的候选抗原对艰难梭菌的感染具有很好的保护效应,LTB乳酸杆菌载体表达佐剂能够提高免疫动物的抗体效价,增强黏膜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热敏性肠毒素 佐剂 艰难梭菌 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牛源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翁庆北 王嘉福 吴拥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从遵义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到一株大肠杆菌ZB9,通过微生物生理生化、Southern分析、PCR检测、免疫学及生物学毒性检测,鉴定为产LT的大肠杆菌,分析表明,该株菌与猪源、人源等产LT的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相似性。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牛源 热敏毒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88a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ltAB基因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强德 庞胜美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6-610,686,共6页
为研究热敏肠毒素(LT)对K88a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ac^(+)ETEC)致病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eltAB基因缺失株C83902ΔeltAB,同时将重组质粒pBR322-eltAB电转化至C83902ΔeltAB菌株中获得回补株C83902ΔeltAB/pL... 为研究热敏肠毒素(LT)对K88a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ac^(+)ETEC)致病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eltAB基因缺失株C83902ΔeltAB,同时将重组质粒pBR322-eltAB电转化至C83902ΔeltAB菌株中获得回补株C83902ΔeltAB/pLT。比较3株菌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相同的条件下,野生株、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速度无差异;采用ELISA方法检测3株菌感染仔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后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结果显示与缺失株相比,野生株和回补株感染后细胞内的cAMP浓度均极显著上升(P<0.01)。体外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试验结果显示,缺失株的黏附能力较野生株极显著下降(P<0.01);而回补株的黏附能力得到恢复。采用RT-qPCR检测3种菌株感染IPEC-J2后炎性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缺失株感染IPEC-J2细胞后,炎性因子TNF-α和IL-8的mRNA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而3株菌感染的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编码基因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mRNA转录水平均无变化。以上结果表明,LT毒素能够促进K88acETEC菌株对IPEC-J2细胞的黏附和诱导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但并不能破坏肠道细胞屏障的完整性。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K88acETEC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为防治K88acETEC的感染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毒素 K88a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黏附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大肠杆菌LT—B基因转基因马铃薯口服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利 赵凯 +2 位作者 陈琦 姜丽丽 贾宇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7期6560-6563,共4页
探讨马铃薯表达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基口服免疫原性,选择4周龄的昆明白小鼠。转基因马铃薯块茎经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状,以灌胃给药的方式对小鼠进行免疫。分0.2 g、0.4 g和0.6 g三个剂量组,免疫三次,每周一次。对照组用5μ... 探讨马铃薯表达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基口服免疫原性,选择4周龄的昆明白小鼠。转基因马铃薯块茎经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状,以灌胃给药的方式对小鼠进行免疫。分0.2 g、0.4 g和0.6 g三个剂量组,免疫三次,每周一次。对照组用5μg细菌中表达的抗原蛋白腹腔注射免疫小鼠,空白组小鼠饲喂普通鼠粮。利用ELISA方法对小鼠血清、粪便特异性抗体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有45%小鼠经转基因马铃薯口服免疫后可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与细菌表达的抗原免疫反应相比,血清IgG反应和黏膜sIgA反应略强或相当。说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转基因植物疫苗免疫动物可诱导特异的系统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为利用植物生产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可食用的口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细菌性腹泻的侵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疫苗 腹泻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热敏毒素 B 亚基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2型突变体B亚基与LTB基因的融合与表达
17
作者 王红珍 冉雪琴 +1 位作者 吴拥军 王嘉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324-1328,共5页
猪水肿病的主要毒力因子是志贺样毒素的2型突变体(Stx2e),毒素的A亚基是有毒的酶活性单位,B亚基无毒,介导毒素与受体的结合。为了增加B亚基的免疫原性,采用重叠PCR将猪源志贺样毒素Ⅱ型突变体B亚单位(Stx2e B)连接至热敏肠毒素的B亚单位... 猪水肿病的主要毒力因子是志贺样毒素的2型突变体(Stx2e),毒素的A亚基是有毒的酶活性单位,B亚基无毒,介导毒素与受体的结合。为了增加B亚基的免疫原性,采用重叠PCR将猪源志贺样毒素Ⅱ型突变体B亚单位(Stx2e B)连接至热敏肠毒素的B亚单位(LTB)成熟肽N末端,获得Stx2e B与LTB相连的融合蛋白基因Stx2e B-LTB。融合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在IPTG的诱导下,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8%。融合蛋白的获得为猪水肿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猪水肿病的预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志贺样毒素2型突变体 热敏毒素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玉芹 张秀英 +1 位作者 马得莹 李群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0-624,共5页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热敏肠毒素L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肠蠕动加快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4 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热敏肠毒素L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肠蠕动加快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4 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O1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将上述中药提取液加入到细菌培养液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用所得培养物LT进行兔回肠结扎试验,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培养物上清液所致肠袢液体蓄积量(P<0 05,P<0 01);将败酱草提取液同LT一起注入结扎肠袢,可显著地减少肠袢液体蓄积量(P<0 05);复方组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频率(P<0 05,P<0 01);板蓝根极显著地抑制了小鼠小肠推进率(P<0 01);败酱草、板蓝根和复方组还可显著或极显著地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染料渗出(P<0 05,P<0 01)。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热敏肠毒素的致泻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小肠推进运动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重要机理,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性腹泻 作用机理 仔猪 热敏毒素 体外抑菌活性 体外抗菌活性 培养物上清液 细菌培养液 中药提取液 腹泻发生率 中草药治疗 板蓝根 败酱草 拮抗作用 复方制剂 腹泻频率 试验结果 临床应用 研究结果 药物性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多表位融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19
作者 师小潇 哈卓 +3 位作者 丁长根 潘洁 饶柏忠 刘惠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4-1288,共5页
作者拟利用表位多肽的抗原性及黏膜佐剂免疫增强作用,设计可通过黏膜途径免疫接种的猪流感病毒通用型疫苗。体外合成H1N1、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表位抗原基因,C末端串联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LTb基因,构建pET30(a)-ep-LTb表达载体,利用SDS-... 作者拟利用表位多肽的抗原性及黏膜佐剂免疫增强作用,设计可通过黏膜途径免疫接种的猪流感病毒通用型疫苗。体外合成H1N1、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表位抗原基因,C末端串联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LTb基因,构建pET30(a)-ep-LTb表达载体,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及生物学特性,小鼠免疫试验分析融合蛋白免疫原性。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8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可与抗His-tag抗体和CTB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及HI试验检测,经黏膜途径免疫的小鼠产生了针对重组表位模拟抗原蛋白及H1N1、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及局部黏膜分泌型IgA抗体。利用猪流感病毒表位抗原与LTb基因串连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且在黏膜接种局部产生理想的分泌型IgA抗体,能有效阻断病原由黏膜局部感染,为研制猪流感病毒通用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表位抗原 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基(LTb) 免疫原性 通用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