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正交试验的热推弯管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尧武 曾卫东 +3 位作者 戴毅 赵永庆 周义刚 王凯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5,共5页
文章对热推弯管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取不同参数和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将管壁厚度和均匀性量化为壁厚的均值和方差,并基于该两项指标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牛角芯模的弯曲角度、扩径比、起始弯曲半径、推制速度、工模间摩擦系数对工艺... 文章对热推弯管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取不同参数和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将管壁厚度和均匀性量化为壁厚的均值和方差,并基于该两项指标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牛角芯模的弯曲角度、扩径比、起始弯曲半径、推制速度、工模间摩擦系数对工艺的影响显著性和规律性,并获得较优的工艺参数值。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及正交试验优化结果准确有效,推制管件达到壁厚减薄率和均匀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推弯管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虚拟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热推弯管加热温度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鹿晓力 贾岩 鹿晓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59-60,共2页
基于辐射测温法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了以8751单片机为核心的光电比色测温系统.该系统用被测物的亮温替代实际温度,并用查表程序由单片机自动校准误差,在500℃~1000℃范围内,相对误差为±1%.
关键词 温度测量 光电检测 微机 中频热推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推弯管机芯棒用热强钢的研制
3
作者 刘炳 徐彰 姜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45,共2页
提出了制作热推弯管机芯棒的新型铸钢成分设计原则。研究了这种钢的回人稳定性及热疲劳性能,并进行了生产应用。
关键词 热推弯管 芯棒 回火稳定性 疲劳性能 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弯管的热推制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丽丽 鹿晓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2,85,共4页
在实验研究结果基础上,采用软件MSC.Marc对90°碳钢弯管热推制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弯管轴向典型特征边及环向典型特征层的应变分布,并对弯曲成形过程中管壁壁厚变化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要求相符... 在实验研究结果基础上,采用软件MSC.Marc对90°碳钢弯管热推制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弯管轴向典型特征边及环向典型特征层的应变分布,并对弯曲成形过程中管壁壁厚变化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要求相符,能为研究热推弯管成形机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推弯管 数值模拟 牛角芯棒 弯管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弯管热推制成形数值模拟
5
作者 张向伟 黄丽丽 鹿晓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6,共4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弯管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法对成形过程的关键参数(芯模的弯曲角度、加热温度、起始弯曲半径、推制速度、工模间摩擦系数)进行了优化以弯管凹边壁厚变化率最小及均匀性良好为目标,得到了等壁厚...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弯管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法对成形过程的关键参数(芯模的弯曲角度、加热温度、起始弯曲半径、推制速度、工模间摩擦系数)进行了优化以弯管凹边壁厚变化率最小及均匀性良好为目标,得到了等壁厚弯管成形的最优参数值,即加热温度750℃,推制速度4 mm/s,摩擦系数0.18,芯棒的弯曲角度45°,初始弯曲半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制成形 数值模拟 弯管壁厚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