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新型热指数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杜鹤桂 王铁 安云沛 《炼铁》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20,共4页
根据现有高炉数学模型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炉热指数模型,即用物质平衡方程式求算生铁生成速度等物流速度,在高炉滴落带内进行热平衡,求出包括渣、铁显热和硅还原热,作为高炉下部热状态的表征。鞍钢高炉对本模型进行了离线检验,... 根据现有高炉数学模型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炉热指数模型,即用物质平衡方程式求算生铁生成速度等物流速度,在高炉滴落带内进行热平衡,求出包括渣、铁显热和硅还原热,作为高炉下部热状态的表征。鞍钢高炉对本模型进行了离线检验,生铁[Si]的预报命中率都大于65%(误差限=±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热指数模型 离线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ERS-02 IRMSS和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与热环境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季青 余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1,87,共5页
应用中巴资源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CBERS-02 IRMSS)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福州市的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使用同时相的MODIS数据在像元尺度上获取的大气水汽含量替换标准大气模拟值,参考气候资源评价中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建立基于地温... 应用中巴资源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CBERS-02 IRMSS)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福州市的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使用同时相的MODIS数据在像元尺度上获取的大气水汽含量替换标准大气模拟值,参考气候资源评价中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建立基于地温的热环境评价模型,并对福州城市热环境进行评级。结果表明:中巴资源卫星热红外数据对城市热岛和热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多源遥感数据的结合可以提高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而基于遥感反演参数的热环境指数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城市热环境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评价 CBERS-02 IRMSS 地表温度 大气水汽含量 环境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矿井作业人员动态热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聂兴信 冯珊珊 +1 位作者 张书读 甘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6,共7页
针对高海拔矿井井下通风环境差及通风能耗浪费问题,通过修正的高海拔矿井平均热感觉指数(PMV)模型,评价高海拔矿井作业人员的动态热舒适性。根据典型工况日的气象参数信息计算井上逐时热舒适度,生成井上逐时热舒适度曲线控制图,并通过... 针对高海拔矿井井下通风环境差及通风能耗浪费问题,通过修正的高海拔矿井平均热感觉指数(PMV)模型,评价高海拔矿井作业人员的动态热舒适性。根据典型工况日的气象参数信息计算井上逐时热舒适度,生成井上逐时热舒适度曲线控制图,并通过建立的井下PMV模型,拟合生成井下仿自然热环境控制曲线,实时反映井下作业人员的热舒适感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井上环境12:00-19:00时间段内舒适度为稍凉,7:00-12:00与19:00-3:00舒适度为凉,3:00-7:00舒适度为冷,经试验验证修正后的PMV模型适用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优化后井下热舒适度0:00-12:00及18:00-0:00舒适度为中性,12:00-18:00舒适度为稍暖;优化后的井下热舒适指标更接近人体热舒适感的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矿井 平均感觉指数(PMV)模型 动态调控 舒适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