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及力学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胡平 马宁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334,共25页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是将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淬火)与冷冲压技术相结合的最新制造工艺,可以成形强度超过1 600 MPa的超高强度钢板.本文首先介绍了热成形技术的原理、一次及多次成形工艺和热成形过程中的核心制造技术;随后分析了热成形过...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是将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淬火)与冷冲压技术相结合的最新制造工艺,可以成形强度超过1 600 MPa的超高强度钢板.本文首先介绍了热成形技术的原理、一次及多次成形工艺和热成形过程中的核心制造技术;随后分析了热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包括成形前、成形中及成形后材料性能的演变,介绍了与温度、马氏体转变速率相关的高温奥氏体材料模型,指出了其在热成形过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材料的成形性能:分析了硬化指数n值对材料高温成形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佳n值温度区间;介绍了材料初始轧制各向异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在热成形温度下晶格的各向异性将消失.对热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本构关系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热、力及相变耦合本构模型;对热成形过程中的多相材料热力学参数和力学性能进行等效分析的混合定律进行了说明;介绍了相变体积应力及相变塑性应力等新概念;随后对热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自主开发的KMAS(King-Mesh analysis sytem)热成形软件的动力显示、静力显示算法及温度场模拟技术;说明了将材料的高温性能引入接触与摩擦模型的接触控制参数的概念;随后基于车身碰撞力学的分析,介绍了热成形钢板在车身中应用的设计方法.最后对热成形技术今后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技术 力学性能 成形 本构关系 数值模拟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成形技术和耐撞性汽车B柱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思婉 申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196,共5页
B柱是汽车侧面碰撞重要的承载结构件,热成形技术作为先进的集工艺和材料于一体的技术,在汽车B柱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B柱进行热成形钢轻量化设计;根据高强钢减薄强度等效经典公式,从能量角度推导出新的强度等效公式,并根据工程应用对... B柱是汽车侧面碰撞重要的承载结构件,热成形技术作为先进的集工艺和材料于一体的技术,在汽车B柱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B柱进行热成形钢轻量化设计;根据高强钢减薄强度等效经典公式,从能量角度推导出新的强度等效公式,并根据工程应用对公式进行合理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强度等效公式,对汽车B柱原材料进行热成形钢替换设计,对零件的成形性和吸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整车侧碰试验对轻量化效果进行验证,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可知:根据强度等效原则,并补充了安全系数因子,考虑替换前后钢材料在材料参数因素、残余应力、尺寸偏差和屈强比因素的影响,修正了车身零件的材料强度等效减薄公式;对1500HS材料进行厚度设计,实现零件的材料-工艺-性能的最佳匹配,保证成形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材料厚度由2.2mm降低到1.6mm,重量由原来的4.5kg降至3.2kg,轻量化减重达27.3%;基于C-NACP侧面碰撞分析工况,进行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前后均可以满足五星标准限值要求;同时试验与仿真误差4%以内,表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柱 热成形技术 耐撞性 轻量化 成形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成形钢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及其焊接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岩 叶海青 刘佳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14,22,共5页
概述了热成形技术的原理和工艺,热成形钢种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其焊接工艺和性能的研究现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热成形技术能够减轻车身重量,使新能源汽车在轻量化的基础上具备持久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热成形钢在电阻点... 概述了热成形技术的原理和工艺,热成形钢种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其焊接工艺和性能的研究现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热成形技术能够减轻车身重量,使新能源汽车在轻量化的基础上具备持久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热成形钢在电阻点焊和激光焊接过程中还存在软化程度过高,伸长率降低等问题,而且随着钢板变薄,理想的焊接窗口变窄,要寻找更加适合热成形钢的焊接方式,使其在其他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 热成形技术 焊接性能 汽车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P(MMA-co-BA)共聚物复合薄膜表面三维角锥棱镜结构的卷对卷热辊压成形
4
作者 姬婷婷 翟滢皓 +3 位作者 张勇 邓宇君 易培云 来新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63,68,共7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复合材料,采用卷对卷热辊压成形技术在该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压印了三维角锥棱镜结构,使用流变仪测定了薄膜的储能模量,并研究G-O的含量、辊压速度和辊压...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复合材料,采用卷对卷热辊压成形技术在该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压印了三维角锥棱镜结构,使用流变仪测定了薄膜的储能模量,并研究G-O的含量、辊压速度和辊压温度对薄膜表面三维角锥棱镜结构成形率和平均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应变扫描和频率扫描时,储能模量均随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G-O含量增加,薄膜表面的三维角锥棱镜结构的成形率降低,但平均高度增大;在恒定的压力下,升高辊压温度或降低辊压速度均能改善复合薄膜表面三维角锥棱镜结构的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共聚物 薄膜 氧化石墨烯 储能模量 辊压成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ing technology of boiling structure on evaporation surface of phase-change heat sink for high-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建化 叶邦彦 +2 位作者 汤勇 周伟 胡志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544-548,共5页
Boiling structures on evaporation surface of red copper sheet with a diameter (D) of 10 mm and a wall thickness (h) of 1 mm were processed by the ploughing-extrusion (P-E)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is one part of... Boiling structures on evaporation surface of red copper sheet with a diameter (D) of 10 mm and a wall thickness (h) of 1 mm were processed by the ploughing-extrusion (P-E)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is one part of the phase-change heat sink for high power (HP)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wo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rectangular- and triangular-shaped micro-grooves are formed in P-E process. When P-E depth (ap), interval of helical grooves (dp) and rotation speed (n) are 0.12 ram, 0.2 mm and 100 r/min, respectively, the boiling structures of triangular-shaped grooves with the fin height of 0.15 mm that has good evaporation performance are obtained. The shapes of the boiling structures are restricted by dp and ap, and dp is determined by n and amount of feed (f). The ploughing spee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groove structure in P-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change heat sink boiling structure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ploughing-extr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