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应激小鼠脑电图表现及脑组织的电镜观察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芬
万琪
吴松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热应激条件下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脑电图的变化。方法采用恒温恒湿动物箱建立不同温度(24℃、34℃、37℃、38.5℃、40℃、42℃,各60min,相对湿度60%)的热应激模型。观察成年昆明种小鼠的行为表现,监测体温及脑电图。透射...
目的研究急性热应激条件下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脑电图的变化。方法采用恒温恒湿动物箱建立不同温度(24℃、34℃、37℃、38.5℃、40℃、42℃,各60min,相对湿度60%)的热应激模型。观察成年昆明种小鼠的行为表现,监测体温及脑电图。透射电镜观察大脑海马组织的细胞形态改变。结果34℃环境温度仅引起小鼠直肠温度升高。37℃以上的环境温度不仅使小鼠直肠温度升高,还使其发生脱水,且诱发小鼠惊跳、逃窜行为;脑电图出现明显异常,幅值增大,节律减慢,但42℃环境温度下脑电图频率增快。电镜检查结果提示只有42℃环境温度才引起海马组织病理性改变。结论小鼠对环境高热敏感,随着核心温度升高出现行为性体温调节,其脑电图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反映了高温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40℃以下环境高温引起的急性脑功能紊乱是可逆的,42℃的环境温度可造成脑组织结构改变,大多数小鼠会因中暑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障碍
行为
脑电描记术
海马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透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司他丁对中暑大鼠肾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彭娜
耿焱
+4 位作者
张爽
唐柚青
文强
刘云松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中暑(HS)大鼠肾脏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中暑组(HS组,n=18)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n=18)。HS组及UTI组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复制HS模型,以大鼠收缩压峰值...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中暑(HS)大鼠肾脏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中暑组(HS组,n=18)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n=18)。HS组及UTI组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复制HS模型,以大鼠收缩压峰值开始下降为模型成功标志,对照组置于23.0±0.2℃室温下。UTI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UTI 10万U/kg,每12h重复给药,其余两组大鼠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0,6,24h时点采血并处死大鼠,以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氧化应激指标。光镜及电镜观察造模24h后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及UTI组大鼠肾组织MDA含量于模型复制成功后0h显著升高(P<0.05),6h及24h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TI组各时间点肾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S组(P<0.05)。HS组大鼠肾组织SOD和GPx活性于模型复制后6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T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与HS组比较,UTI组6h及24h血清Cr、BUN水平下降(P<0.05),中暑后24h肾脏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重症中暑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热应激障碍
氧化性
应激
中暑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中暑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
被引量:
11
3
作者
童华生
段鹏凯
+4 位作者
张兴钦
万鹏
唐柚青
唐丽群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中暑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和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肠系膜淋巴在重症中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观察热应激时大鼠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重症中暑的发生时间。分别于热暴露前、热暴露后60min、重症中暑发生时...
目的观察重症中暑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和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肠系膜淋巴在重症中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观察热应激时大鼠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重症中暑的发生时间。分别于热暴露前、热暴露后60min、重症中暑发生时动态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参数Index-Ⅰ、Index-Ⅱ和L.D-Index及淋巴管压力变化,每间隔30min动态计量肠系膜淋巴生成量。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的重症中暑大鼠模型,大鼠中心体温达42℃的时间约为60min,而重症中暑发生时间约为77min。大鼠于热环境下暴露60min,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Index-Ⅰ、Index-Ⅱ、L.D-Index、淋巴管压力和淋巴生成量明显下降(P<0.05),而在重症中暑发生时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收缩活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D-Index、淋巴管压力和淋巴生成量较中心体温为42℃时有所上升(P<0.05),但未达到热暴露前水平(P<0.05)。结论重症中暑大鼠的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具有一定动态规律,可能参与了重症中暑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热应激障碍
肠系膜
淋巴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应激小鼠脑电图表现及脑组织的电镜观察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芬
万琪
吴松笛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6,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急性热应激条件下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脑电图的变化。方法采用恒温恒湿动物箱建立不同温度(24℃、34℃、37℃、38.5℃、40℃、42℃,各60min,相对湿度60%)的热应激模型。观察成年昆明种小鼠的行为表现,监测体温及脑电图。透射电镜观察大脑海马组织的细胞形态改变。结果34℃环境温度仅引起小鼠直肠温度升高。37℃以上的环境温度不仅使小鼠直肠温度升高,还使其发生脱水,且诱发小鼠惊跳、逃窜行为;脑电图出现明显异常,幅值增大,节律减慢,但42℃环境温度下脑电图频率增快。电镜检查结果提示只有42℃环境温度才引起海马组织病理性改变。结论小鼠对环境高热敏感,随着核心温度升高出现行为性体温调节,其脑电图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反映了高温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40℃以下环境高温引起的急性脑功能紊乱是可逆的,42℃的环境温度可造成脑组织结构改变,大多数小鼠会因中暑而死亡。
关键词
热应激障碍
行为
脑电描记术
海马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透射
Keywords
heat stress
behavio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lectron microscope
hippocampus, electron, scanning transmission
分类号
R363.12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司他丁对中暑大鼠肾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彭娜
耿焱
张爽
唐柚青
文强
刘云松
苏磊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全军热区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357,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2181)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3439)~~
文摘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中暑(HS)大鼠肾脏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中暑组(HS组,n=18)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n=18)。HS组及UTI组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复制HS模型,以大鼠收缩压峰值开始下降为模型成功标志,对照组置于23.0±0.2℃室温下。UTI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UTI 10万U/kg,每12h重复给药,其余两组大鼠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0,6,24h时点采血并处死大鼠,以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氧化应激指标。光镜及电镜观察造模24h后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及UTI组大鼠肾组织MDA含量于模型复制成功后0h显著升高(P<0.05),6h及24h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TI组各时间点肾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S组(P<0.05)。HS组大鼠肾组织SOD和GPx活性于模型复制后6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T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与HS组比较,UTI组6h及24h血清Cr、BUN水平下降(P<0.05),中暑后24h肾脏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重症中暑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热应激障碍
氧化性
应激
中暑
肾功能不全
Keywords
ulinastatin
heat stress disorders
oxidative stress
heatstroke
renal insufficiency
分类号
R594.1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中暑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
被引量:
11
3
作者
童华生
段鹏凯
张兴钦
万鹏
唐柚青
唐丽群
苏磊
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全军热区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406)
军队“十二五”医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BWS12J108)~~
文摘
目的观察重症中暑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和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肠系膜淋巴在重症中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观察热应激时大鼠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重症中暑的发生时间。分别于热暴露前、热暴露后60min、重症中暑发生时动态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参数Index-Ⅰ、Index-Ⅱ和L.D-Index及淋巴管压力变化,每间隔30min动态计量肠系膜淋巴生成量。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的重症中暑大鼠模型,大鼠中心体温达42℃的时间约为60min,而重症中暑发生时间约为77min。大鼠于热环境下暴露60min,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Index-Ⅰ、Index-Ⅱ、L.D-Index、淋巴管压力和淋巴生成量明显下降(P<0.05),而在重症中暑发生时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收缩活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D-Index、淋巴管压力和淋巴生成量较中心体温为42℃时有所上升(P<0.05),但未达到热暴露前水平(P<0.05)。结论重症中暑大鼠的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具有一定动态规律,可能参与了重症中暑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中暑
热应激障碍
肠系膜
淋巴
微循环
Keywords
heat stroke
heat stress disorders
mesentery
lymph
microcirculation
分类号
R594.1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应激小鼠脑电图表现及脑组织的电镜观察分析
杨芬
万琪
吴松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乌司他丁对中暑大鼠肾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彭娜
耿焱
张爽
唐柚青
文强
刘云松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症中暑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
童华生
段鹏凯
张兴钦
万鹏
唐柚青
唐丽群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