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带西南印度洋上升流区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及与印太系统海气相互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怡
凌铁军
+1 位作者
张志华
陈幸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9,共8页
用59年Ishii再分析温度资料,讨论了热带西南印度洋(SWTIO)上升流区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及与上升流区有关的温度距平的变化,同时分析了其与热带印太海气系统的关系,结果显示SWTIO上升流在南半球冬、夏季比较强,春季最弱。它的范围在5°...
用59年Ishii再分析温度资料,讨论了热带西南印度洋(SWTIO)上升流区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及与上升流区有关的温度距平的变化,同时分析了其与热带印太海气系统的关系,结果显示SWTIO上升流在南半球冬、夏季比较强,春季最弱。它的范围在5°~1°S,在东西向从50°E可以伸展到90°E。该上升流区的变化与温跃层的温度距平有密切的关系,并存在明显的5a振荡周期。SWTIO上升流区温度距平的5a周期振荡是由热带东印度洋温度距平在最大垂直温度距平曲面(MTAL)上向西沿着11.5°~6.5°S传播过来的,它与热带太平洋的温度距平传播方式不同。SWTIO上升流是热带印太海气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洋偶极子超前SWTIO上升流区温度变化5个月,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57,NINO3区指数超前SWTIO上升流区指数2个月达到0.49。当热带印太区域的大气风场改变,影响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SSTA,出现ENSO和DI-POLE,进一步向西传播到SWTIO次表层,导致SWTIO上升流区出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西南印度洋
上升流
印度洋
偶极子
太平洋ENSO
印太海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谷德军
纪忠萍
林爱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利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采用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来源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冬(12—2月)热带西南印...
利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采用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来源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冬(12—2月)热带西南印度洋和热带西北太平洋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冬季热带西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异常增暖是由前一年夏季El Ni?o早爆发(强印度季风异常驱动的行星尺度东-西向环流)触发、热带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局地海气正反馈过程引起并维持到春季。冬季热带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及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暖海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使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维持到春末。春季,逐渐加强北移到10°N附近的低层大气对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暖海温异常响应的东风急流(异常西风)及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维持的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南海夏季风晚(早)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年际变化
关键海区
机制
热带西南印度洋
热带
西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西南印度洋上升流区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及与印太系统海气相互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怡
凌铁军
张志华
陈幸荣
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9,共8页
基金
"973"项目"南大洋-印度洋海气过程对东亚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自然科学基金"用海洋非-boussinesq近似耦合模式研究全球变暖对海平面及相关物理量的影响"资助
文摘
用59年Ishii再分析温度资料,讨论了热带西南印度洋(SWTIO)上升流区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及与上升流区有关的温度距平的变化,同时分析了其与热带印太海气系统的关系,结果显示SWTIO上升流在南半球冬、夏季比较强,春季最弱。它的范围在5°~1°S,在东西向从50°E可以伸展到90°E。该上升流区的变化与温跃层的温度距平有密切的关系,并存在明显的5a振荡周期。SWTIO上升流区温度距平的5a周期振荡是由热带东印度洋温度距平在最大垂直温度距平曲面(MTAL)上向西沿着11.5°~6.5°S传播过来的,它与热带太平洋的温度距平传播方式不同。SWTIO上升流是热带印太海气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洋偶极子超前SWTIO上升流区温度变化5个月,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57,NINO3区指数超前SWTIO上升流区指数2个月达到0.49。当热带印太区域的大气风场改变,影响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SSTA,出现ENSO和DI-POLE,进一步向西传播到SWTIO次表层,导致SWTIO上升流区出现改变。
关键词
热带西南印度洋
上升流
印度洋
偶极子
太平洋ENSO
印太海气系统
Keywords
southwest tropical Indian Ocean
Indian Ocean Dipole
Pacific Ocean ENSO
Indo-Pacific ocean-atmosphere system
分类号
P72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谷德军
纪忠萍
林爱兰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气象台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095)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CB9539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10403)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采用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来源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冬(12—2月)热带西南印度洋和热带西北太平洋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冬季热带西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异常增暖是由前一年夏季El Ni?o早爆发(强印度季风异常驱动的行星尺度东-西向环流)触发、热带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局地海气正反馈过程引起并维持到春季。冬季热带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及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暖海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使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维持到春末。春季,逐渐加强北移到10°N附近的低层大气对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暖海温异常响应的东风急流(异常西风)及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维持的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南海夏季风晚(早)爆发。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年际变化
关键海区
机制
热带西南印度洋
热带
西北太平洋
Keywords
onset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key oceanic region
mechanism
tropical southwest Indian Ocean
tropical northwest Pacific
分类号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带西南印度洋上升流区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及与印太系统海气相互作用
蔡怡
凌铁军
张志华
陈幸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及机制初探
谷德军
纪忠萍
林爱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