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海潟湖碳酸盐体系的季节变化与调控机制
- 1
-
-
作者
庄雅
王洋
全鑫
赵化德
苏剑钟
-
机构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
海南大学生态学院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66,共17页
-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22SHFZ056)
海南省科技人才创新项目(KJRC2023B04)
+1 种基金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J2400005860)
海南大学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XTCX2022HYC07)。
-
文摘
本研究于2023年4月和10月对海南岛最大的潟湖—小海进行了碳酸盐体系的调查,旨在评估该区域的河流无机碳输出通量、海-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通量、水体酸化程度的季节差异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周边主要河流每年向小海潟湖输送0.682×10^(9) mol总溶解无机碳,0.571×10^(9) mol总碱度和0.195×10^(9)mol钙离子,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小海流域单位面积无机碳通量在全球河口处于较高水平(47/134)。潟湖在4月为CO_(2)源,而在10月则转变成汇,年均CO_(2)通量[(0.9 mol/m^(2)·a)]显著低于全球大多数热带潟湖。在4月,受低pH河水输入影响,湖区南部与北部存在一定程度的酸化现象。而10月,湖区中部底栖海藻、海草和浮游植物的强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体酸化,使溶解氧过饱和(107%~136%),CO_(2)分压低至116μatm,pH(8.41±0.14)显著高于外海。本研究将为热带潟湖碳循环和万宁小海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
关键词
热带潟湖
碳酸盐体系
河流输出通量
CO_(2)通量
近海酸化
蓝碳生态系统
-
Keywords
tropical lagoon
carbonate system
riverine export flux
CO_(2) flux
coastal acidification
blue carbon ecosystems
-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