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RF模式对澳洲一次热带深对流系统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嘉鹏 银燕 +1 位作者 金莲姬 张成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7-294,共8页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和1°×1°NCEP全球分析资料对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北部Tiwi岛上的一次热带深对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网格分辨率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并与实测资料...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和1°×1°NCEP全球分析资料对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北部Tiwi岛上的一次热带深对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网格分辨率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模式较好地再现了这次热带对流云的日变化特征,即早期降水由沿岸的海风锋初始对流形成,之后出现单体合并现象并最终形成成熟的深对流系统。但是,模式在模拟深对流系统出现的时间及位置方面仍然需要改进。敏感性试验显示,就本次个例而言,二重嵌套方案在降水分布以及降水强度方面的模拟结果比非嵌套方案更接近实际探测。另外,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量的模拟也有一定影响,采用Purdue Lin方案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物理学 热带深对流 WRF模式 微物理参数化 嵌套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P-ICE试验期间一次热带深对流过程的拉格朗日输送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庆涛 沈新勇 +1 位作者 王卫国 黄文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42-2454,共13页
本文使用高分辨率WRFV3.4.1模式对TWP-ICE试验期间的一次热带深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第四重嵌套每五分钟输出一次的模拟资料对对流系统的上升气流质量通量廓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FLEXPART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对热带深对流系... 本文使用高分辨率WRFV3.4.1模式对TWP-ICE试验期间的一次热带深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第四重嵌套每五分钟输出一次的模拟资料对对流系统的上升气流质量通量廓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FLEXPART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对热带深对流系统进行拉格朗日轨迹分析.质量通量廓线特征及拉格朗日轨迹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条件不稳定层顶附近便有部分水凝物被输送出深对流系统.深对流系统中的水凝物主要沿环境引导气流向深对流下游方向输送.由于受低层风场扰动的影响,少量的水凝物被输送到深对流系统的上游.深对流系统中的水凝物向其下游方向输送的最远距离为200-300 km,并约有10%-20%的水凝物对对流系统下游50-150 km附近卷云砧的形成产生影响,其影响的时间尺度约为4-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深对流 卷云砧 水凝物输送 拉格朗日轨迹 FLEXPART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